首页 > 农业行业标准(NY) > NY/T 2080-2011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NY/T 2080-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NY/T 2080-2011

中文名称: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标准类别: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08KB

相关标签: 旱作 节水 农业 工程项目 建设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NY/T 2080-2011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NY/T2080-2011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04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080—2011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Guard lines for water efficient agriculture project in dry farming area2011-09-0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11-12-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NY/T2080—2011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光永、俞宏军、彭世琪、池宝亮、张铁军、李文盈、李书民、赖红兵、陈宇、张晓亚。
1范围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自建设标准NY/T2080—2011
本标准规定了阜作节水农业工程项自的建设原则、选址与规划、工程建设内容与标准等。本标准适用于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新建、改造和项目管理。2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旱作节水农业water-efficientagricultureindryfarmingarea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的农业生产,即综合运用生物、农艺、农机、田间工程及信息管理等技术措施,最大限度提高降水的保蓄率、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达到农业生产和农田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旱作节水农业通常分为雨养农业和集雨补灌农业2.2
节水灌溉
water-savingirrigation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当地供水条件,高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以取得农业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综合措施。
耕作保璃waterconservationtillage应用机械的方法,建立土壤的良好耕层构造,调节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理化及生物学性状,减少无效蒸发,以达到蓄水保摘、消除杂草和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等目的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conservationtillage
保护性耕作
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
雨水集蓄利用工程rainwatercollection,storageandutilization对自然降水(雨水)开展收集、蓄存、调节和利用的小型工程,由集流工程、蓄水工程、供水及灌溉设施等部分组成。
微microirrigation
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形式包括地表滴灌、地下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等。
3建设原则、目标、内容与规模
3.1建设原则
3.1.1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应依靠和充分利用自然降水,充分集蓄降水,提高降水资源的保蓄率、利1
NY/T2080—2011
用率和利用效率,合理开发水资源,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同步改善。3.1.2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建设,应与当地农业、水利、土地和环境保护等规划相协调。3.1.3阜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农业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坚持农艺、农机、由间工程、生物、化学和信息管理等措施相结合,合理确定各单项工程的使用年限。3.1.4旱作节水农业项目的建设应采用成熟的、适用的先进技术、工艺、材料和设备。对于采用新技术和设备,应经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后合理确定。3.1.5早作节水农业项目建设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3.2建设目标
3.2.1项目建设应使项目区域内增加农作物产量,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降水利用率,实现耐早优良品种一定的覆盖率等
3.2.2项日区水分生产效率应提高10%以上。3.2.3项目区耕地地力等级的提高不低于0.5级~1级。3.2.4项日区降水利用率应提高10%以上,且不低于50%3.2.5项目区耐早优良品种种植覆盖率应达到90%以上。3.3建设规模
3.3.1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按照旱作农业土地利用集中度和项目建设控制面积确定:大型:基地面积不小于667hm2(10000亩);中型:基地面积在66.7hm2~667hm2之间(含66.7hm2和667hm2,即1000亩~10000亩);小型:基地面积小于66.7hm2(1000亩)。3.3.2项目区应集中连片,每片耕地建设规模不宜小于20hm2(300亩)。3.4项目构成
3.4.1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形、作物、劳动力、生产管理水平等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项目建设内容。3.4.2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型项目宜包括以下内容:管道输水、田块平整与田间道路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节水补灌工程、地建设(生物、土、石)、耕作覆盖保及其农机具、情监测预警预报、农田培肥工程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等。中小型工程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建设内容。
4项目选址与规划
4.1项目选址
4.1.1项目宜选在以下地区:
年降水量小于500mm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季节性干旱地区:
水资源紧缺地区,水资源亩均占有量小于1000m:没有灌溉设施的地区
4.1.2项日区应长期保持不被转为建设用地。4.1.3阜作节水农业工程项自不包括开星荒地4.1.4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日不宜开发新的地下水资源或长距离引水。4.1.5灌溉水质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标准。4.2项目规划布局
4.2.1根据项目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及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和安排各分项工程建设内容、范围和2
规模。
NY/T20802011
4.2.2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规划内容应包括田、水、沟(渠)、路、林、电综合布局,主要建设输水管线、蓄水池、机耕路和田等,开展耕作保和保护性耕作,建设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节水灌溉工程,购置有关农机具并建设相应设施。4.2.3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节水技术措施。干旱半干旱地区且没有灌溉设施的地区,旱作农业工程应选择与薄膜覆盖方式相对应的工程设施。季节性干早地区应选择雨水蓄积利用工程为主的工程建设内容。水资源紧缺的灌溉区应选择膜下滴灌相一致的节水灌溉工程。4.2.4各单项工程布局应根据项目区气候、作物、地形和水资源条件等确定。4.2.5配套农机具和仪器设备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根据项自规模及技术要求确定其类型和数量。4.2.6旱作节水工程项目区能力建设应以县为单位。5工程建设内容与标准
5.1田块平整及机耕路工程
5.1.1田块平整应根据地势地形、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雨水蓄积、水土保持、田间机械作业等确定耕作田块的形状、方向、长度和宽度。5.1.2旱地田块田面坡向一致,坡度宜控制在5以内,局部起伏高差应控制在10cm~15cm以内。5.1.3地面坡度6°~15°时宜修成水平梯由:地面坡度2°~6°时宜修成坡式梯由或隔坡梯由,坡式梯田应沿等高线耕作。田坎高度宜控制在3m以下。田面宽度应考虑机械作业的方便性。5.1.4土层厚度宜大于40cm,耕作层厚度宜大于25cm。5.1.5田间道路应保证拖拉机和收获机械等安全行驶。哇田宽度应为农业机具宽度的整倍数,且不宜大于4m。
5.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5.2.1雨水集蓄利用工程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缺乏或开采利用困难,且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于250mm的半干旱地区,以及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湿润、半湿润丘陵山区。5.2.2田间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容积),应根据种植类型、补充灌溉方式、降雨量、集雨灌溉次数和定额综合确定。
5.2.3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应具有完善的集流系统、蓄水系统和利用系统。5.2.4集流系统的集流面面积根据供水保证率、年供水量、年降雨量和年集流效率确定。集雨灌溉供水保证率应达到50%以上。
5.2.5蓄水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地形、土质、用途、建筑材料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确定。单个蓄水系统容积不宜大于500m
5.2.6根据当地降雨和作物需水规律,分析确定影响作物生长关键缺水期及需要补充的灌溉水量,并采用点灌、注水灌、坐水种、膜上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5.3塘堰工程
5.3.1早作节水农业中的塘坝T程指蓄水量在10万m以下的塘(堰)、蓄水池、小型拦河堰(闸)工程等。坝高一般不超过10m
5.3.2塘(堰)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根据地形、耕地位置、地质条件、拦蓄水量大小和经济安全等确定。
5.3.3筑坝材料宣就地取材。
5.3.4塘(堰)的建筑物设计和施工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应安全、稳定。5.4旱作节水灌溉工程
NY/T2080—2011
5.4.1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中节水灌溉工程包括渠(管)道建设、机井更新、田间节水灌溉设备配套。水源引、提水流量一般小于1m/s。5.4.2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的灌溉标准包括灌溉设计保证率和灌溉水利用系数。灌溉设计保证率:应根据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区规模、灌水方式及经济效益等因素,按照表1确定:
一灌溉水利用系数:地面灌不应低于75%,喷灌、微喷灌不应低于85%,滴灌不应低于90%。表1灌溉设计保证率
灌水方法
地面灌溉
喷灌、微灌
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或水资源不稳定地区各类地区
作物种类
以旱作为主
以旱作为主
各类作物
灌溉设计保证率
5.4.3低压灌溉管道系统应尽量沿田间道路和田块边界布置,管网布置应使管道总长度最短。丘陵区十管宜平行于等高线布置。最未一级固定管道的走向应与作物种植方向一致。干、支两级固定管道在灌区内的长度宜在90m/hm2~150m/hm2:支管间距宜采用50m~150m。应配置分水、给水、泄水、安全保护和计量等设备。
5.4.4早作节水农业项日中的渠道指斗渠以下的各级渠道。渠道长度与间距宜按表2确定。河谷冲积平原区、低山丘陵区,斗渠、农渠的长度可适当缩小。土壤渗漏量大的斗农渠以及水资源紧缺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渠道应进行防渗衬砌。渠道上配水、灌水、量水、交通和控制建筑物应配备齐全。表2溉渠道控制面积、长度、间距参考表项日名称
控制面积
50~200
800~3000
300~1000
300~1000
100~300
5.4.5水资源较缺乏地区,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宜采用喷灌和微灌技术。灌溉系统的类型应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水源、地形、土壤质地、降水量、灌溉对象、社会经济条件、生产管理体制、劳动力状况和动力条件等确定。
5.5旱作农机具配套
5.5.1旱作节水农业应全面开展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聚垒(垄沟)覆盖、秸秆覆盖、薄膜覆盖、深耕深松、绿肥、沼渣沼液有机肥施用等应用技术,配套相关机具,各项指标应符合各地的相关技术标准。5.5.2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中的农机具包括用于保护性耕作、深耕深松、聚垄、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等的机具。农机具应根据机具的功率、作业速度和控制面积等参考附录A进行配套。5.6摘情旱情监测
5.6.1旱作节水农业项目按项目县应配置监测站1个,并设监测点不少于5个。各监测站可参考附录B配置相关仪器设备。
5.6.2项日县自行安排监测站用房和人员。监测点应选择典型旱作农田地块点,并设置明显标识。5.7能力建设
5.7.1旱作节水农业项目能力建设包括化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培训以及管理制度建设等内容。5.7.2项目县应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早作节水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管理制度。4
技术措施
保护性耕作
深耕深松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农机具配套参考表每万亩配套机具参考数量
免耕播种机20台、深松机5台、浅松机5台、喷
雾机5台、秸秆粉碎机10台、圆盘粑5台深耕犁10台或深松机5台
秸秆粉碎还田机具10台、铺膜机或播种铺膜联合作业机25台
动力标准
50马力~80马力拖拉机20台
NY/T2080—2011
1000马力/万亩~1600马力/万亩80马力~100马力拖拉机5台~10台400马力/万亩~500马力/万亩(深松)800马力/万亩~1000马力/万亩(深耕)50马力80马力拖拉机10台或25台500马力/万亩~800马力/万亩(非铺膜)1250马力/万亩~2000马力/万亩(铺膜)5
NY/T2080—2011
旱作节水农业工程项目情监测站设备配置参考表(资料性附录)
附录B
设备名称
土壤水分自动测定系统
千分之一电子天平
土壤水分速测仪
手提式电脑及配件
简易田间气象站
土钻环刀铝盒
GPS全球定位仪bzxz.net
监测数据处理系统
台式电脑
数码相机
扫描仪
打印机
传真机
摩托车
标志牌
防护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