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6610.3-201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6610.3-2014
中文名称: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3部分 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629KB
相关标签:
承压
设备
系统
基于
风险
检验
实施
定性分析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6610.3-2014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3部分 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
GB/T26610.3-2014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3.0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610.3-—2014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3部分: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
Guideline for implementation of risk-based inspection ofpressure equipment system-Part 3: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risk2014-05-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4-12-01实施
GB/T26610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第2部分: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
第3部分: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第4部分:失效可能性定量分析方法;第5部分:失效后果定量分析方法。本部分为GB/T26610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参考了APIRP581《基于风险的检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部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GB/T26610.3—2014
本部分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福建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学东、艾志斌、杨铁成、胡久韶、顾望平、贾国栋、王辉、李光海、谢国山、王笑梅张志超、何承厚、李信伟、韩建宇、曲豫。1范围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3部分: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
GB/T26610.3—2014
GB/T26610的本部分给出了针对石油化工装置承压设备系统进行风险定性分析的方法,其他工业承压设备系统实施的风险定性分析也可参照采用。本部分适用于GB/T26610.1所指的承压设备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6610.1
3术语和定义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GB/T2661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设备因子equipmentfactor
与装置(单元或工段)中可能发生失效的设备总数相关的表征数值。3.2
damagefactor
损伤因子
装置(单元或工段)中潜在的损伤机理种类的量化表征。3.3
inspectionfactor
检验因子
当前检验程序的有效性及其对识别装置(单元或工段)中潜在损伤机理的能力的量化表征。3.4
维护状态因子
maintenanceconditionfactor
被评估装置(单元或工段)的设计制造水平、企业管理和维护程序运行的有效性的量化表征。3.5
工艺因子processfactor
装置(单元或工段)运行连续性,工艺稳定性和安全保护装置可靠性的量化表征。GB/T26610.3—2014
机械设计因子mechanicaldesignfactorMDF
装置(单元或工段)设计规范的先进性及与现行标准的符合性的量化表征。3.7
damage consequence
燃烧与爆炸后果
可燃性介质泄放到环境中引起着火与爆炸造成的各种损失的量化表征。3.8
燃烧与爆炸后果等级
damageconsequencecategory
根据化学因子、破坏量值因子,状态因子自燃因子,力因子和安全防护因子的组合所确定的后果等级类别。
化学因子
chemicalactor
介质发生燃烧的可能性的量化表征,由可燃因子和反应因子组成3.10
可燃因子
flashfaetor
介质固有的可然性的量化表
反应因子
介质暴露于
reaction facton
点火源时发生反放的可
损伤量值因子
damage quantity factor
失效事件发生后,装管中的可燃介质最大程度泄放导致的破坏程度的量化麦征。3.13
状态因子statefaetor
介质泄到大气中被闪蒸成禁汽的难易度程度的重化表征3.14
自燃因子
auto-ignition factor
介质泄漏后自行燃烧的可能性的量化表征。3.15
压力因子
pressurefactor
失效事件发生后,介质泄放到环境中的快慢程度的量化表征。3.16
安全防护因子
creditfactor
装置在设计、制造过程所赋予的安全特性的量化表征2
中毒后果toxicconsequence
有毒介质泄放到环境中引起的中毒造成的各种损失的量化表征。中毒后果类别等级toxieconsequencecategoryGB/T26610.3—2014
根据中毒量值因子、扩散因子、安全防护因子以及人口因子的组合所确的后果等级类别。3.19
中毒量值因子
toxic quantity factor
失效事件发生后,装置中的有毒介质最大程度的泄放导致的破坏程度的量化表征。3.20
扩散因子dispersibilityfaulorDLF
介质扩散能力的量化表征
人口因子
population factor
失效事件发生后,可能受到基
4总则
4.1定性分析的程序
有事介质滩放影搞的大版的量化表征工段)的物理达界和介
分析前应首先确定被评估装置(单元或)能性,按第6章确定其失效后果,按第7章确室其风!哈等纸
一般原则
专持性,然后按第5童确定其失效可当装置(单元或工段中有若干种主要的介质时,应根据介质种类分别计该装置的失效后果,4.2.1
并确定风险级别,以风险级别最高的结果作为该装置最终的风险级别。4.2.2在进行风险的定性分析时,为保证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当某一问随有多种可选答案时,应选择其中的一种,而不是使用插值。
定性分析的应用
4.3.1风险的定性分析方法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在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全部定量风险分析时,可通过定性分析方法筛选出定性风险相对较高的部分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再依据定量风险分析的结果制定基于风险的检验策略。4.3.2进行不同装置(单元或工段)定性风险对比时需要考虑装置(单元或工段)中的设备数量,只有设备数量相近的装置(单元或工段)才能进行对比。5失效可能性评估
5.1失效可能性的评估步骤
根据被评估装置(单元或工段)的具体情况,分别对下列6个因子进行赋值或计算:5.1.1
GB/T26610.3—2014
设备因子(FF):
损伤固子(DF):
检验因子(IF):
d)维护状态因子(MCF);
e)工艺因子(PF):
机械设计因子MDF)
5.1.2将上述6个因子的值相加,计算失效可能性因子,按表1确定失效可能性等级(即图1风险矩阵图的纵轴)
失效可能性因子
各因子的赋值或计算方法
设备因子(EF)
失效可能性等级
失效可能性等级
根据被评估装置(单元或工段)中可能发生失效的设备总数对设备因子(EF)进行赋值,其最大值为15:
对完整的装置进行评估(可能发生失效设备数量大于150台),取EF=15:对装置中的某个单元进行评估(可能发生失效设备数量为20台~150台),取EF=5:对装置中的某个工段进行评估(可能发生失效设备数量小于20台设备),取EF2。5.2.2损伤因子(DF)
判断装置(单元或工段)中是否存在发生某种损伤机理的可能性:并分别赋值:a)
存在导致碳钢或低合金钢发生腐蚀开裂的可能性,取DF1=5存在因低温、回火脆化或其他原因可能引起碳钢发生脆性断裂的可能性,取DF2=4;存在发生热疲劳或机械疲劳的可能性,取DF3=4;存在发生高温氢腐蚀的可能性,取DF4=3:存在由于工艺原因引发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可能性,取DF5一3:存在发生局部腐蚀的可能性,取DF6=3;存在发生全面腐蚀的可能性,取DF7=2;g
存在发生螨变损伤的可能性,取DF8=1:h)
存在材料退化(如相析出、渗碳、珠光体球化等)的可能性,取DF9=1;存在已经识别的其他损伤机理的可能性,取DF10=1。j
将DF1~DF10相加,计算损伤因子(DF),其最大值为20。5.2.3
检验因子(IF)
根据容器检验历史对IF1进行赋值:GB/T26610.3—2014
按要求进行定期检验,检验方案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有现场监控装置(如泄漏报警、视频监控等),取IF1=—5;
仅进行过部分宏观(肉眼)检查和超声测厚等,取[F1=一2:未进行过有效检验,取IF1=0。
根据管道检验历史对IF2进行赋值:按要求进行定期检验,检验方案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有现场监控装置,取IF2=一5;仅进行过部分宏观(肉眼)检查和超声测厚等,取IF2=一2:未进行过有效检验,取IF2—0。根据检验方案对IF3进行赋值:
已识别出设备的全部损伤机理,并全部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检验方案,取1F3=一5;仅对部分已识别的损伤机理制定了针对性的检验方案,取IF3=一2;检验方案不满足上述各项要求,取IF3=0。将IF1~IF3相加.计算检验因于(IF),其最小值为一15,但其绝对值不得超过损伤因子(DF)。维护状态因子(MCF)
根据企业的管理水平对MCF1进行赋值:企业管理水平明显优于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取MCF1=0:企业管理水平接近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取MCF1=2:企业管理水平明显低于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取MCF1=5。根据装置设计与制造水平对MCF2进行赋值: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水平明显优于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同时业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取MCF2=0:
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水平接近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取MCF2一2;b)
装置的设计与制造水平明显低于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取MCF2=5根据装置维修方案的有效性对MCF3进行赋值:装置的维修方案明显优于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同时业主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取MCF3=0:
装置的维修方案接近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取MCF3=2:装置的维修方案水平明显低于现行有关工业标准、规范,取MC恋3一5。5.2.4.4
将MCF1~MCF3相加,计算检验因子(MCF).其最大值为15。工艺因子(PF)
根据平均每年的计划或非计划停工次数对PF1进行赋值:a
0次~1次,取PFI=0:
2次~4次,取PFI-1
5次~8次,取PF1=3:
9次~12次,取PF1=4;
多于12次,取PF1-5
根据工艺稳定性对PF2进行赋值:工艺非常稳定,不存在造成反应失控的可能性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取PF2一0;存在一定的操作异常的可能性,取PF2一1;存在导致设备损伤加速的可能性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取PF2一3:工艺本身非常不稳定,极易失控,取PF2=5。e
GB/T26610.32014
根据保护装置可靠性,如是否会因为介质结垢或堵塞导致安全阀等失效,对PF3进行慰值:5.2.5.3
运行状况清洁,发生堵塞的可能极小,取PF3=Da)
有轻微结垢或堵塞的可能,取PF3-1:b)
有明显结垢或堵塞的可能,取PF3—3;d)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过保护装置损坏的情况,取PF3一5。将PF1~PF3相加,计算工艺因子(PF),其最大值为15机械设计因子(MDF)
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维护与现行标准、规范的符合性对MDF1进行赋值:所有设备均按现行标准、规范进行设计与维护,取MDEI-O:所有设备均按其建造时的有效标准,规范进有设让与维护,取MDF12;设备未按现行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取MDF1=5。根据工艺对MDE2进行赋值:
工艺是通用前且符会现行标准与规范设计条件,取MDF2=0:手或所有工艺设计条件均为极端条件,取MDF2=5.工艺独特
和MDF2加,机械设计因子(M正套其最天值为登5.2.6.3
将MDF
6失效后果评估
6.1失效后果的分类
失效后果分为
自)燃烧爆烤后果:
b》中毒后果。
2失效后果评信原则
当某一介质泄请仅产生然烧与爆炸后果或中毒后果,仅需要针对实际存在情失效言果进行评估,作为最终的失效后果等级图1风险矩阵图的水平轴),当介质泄漏产生两种生效后果时·如果其中一种后果带来的风险占明显主导地位时,需确定主导风险的后果而不必考点另一种后果,否则应对两种失效后果分别进行评估,并以其中较严重的失效后果等级作为量然的失效后果等级。6.3
燃烧与爆炸后果等级的评估方法6.3.1
评估步骤
根据被评估装置(单元或工段)的具体情况,分别对下列6个因子进行赋值或计算:化学因子(CF):
损伤量值因子(DQF):
状态因子(SF)+
自燃因子(AF):
压力因子(PRF):
安全防护因子(CRF)。
将上述6个因子的值相加,计算燃烧与爆炸后果因子,按表2确定燃烧与爆炸后果等级。6.3.2
燃烧与爆炸后果因子
各因子的赋值或计算方法
化学因子(
6.3.2.1.1
不会燃烧
燃烧与爆炸后果等级
根据介质的可然性,对可燃因子(FF)进表3可燃因子
需要加热才可点燃
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说下可以点燃在各种环境温度卡可以是速点燃的被体和固体化,或是可以遇速分散在空气中,可以迅速燃烧在常温常压下迅速或完全汽
6.3.2.1.2
根据介质的质应危售对反应因子(RF)进行赋值,见表4.反应因子RF
反应危雪
通常情况下稳定,即使暴露于明火中也不反应并且不与水反应GB/T26610.3—2014
燃烧与爆炸后果等级
可准因于FF
反应因子器
通常情况下稳定,但是可能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变得不稳定或可以与水发生反应在加热加压条件下发生剧烈化学变化,或与水剧烈反应,可能与水混合后发生爆炸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如被加热或与水反应等)发生爆炸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发生爆炸2
根据可燃因子和反应因子,按表5确定化学因子(CF)。若FF=0或RF二0,取CF=06.3.2.1.3
GB/T26610.3-—2014
可燃困了FF
损伤量值因子(DQF)
化学因子CF
反应因子RF
单一失效事件中可能泄漏的可燃介质最大存量,对损伤量值固子(DQF)进行赋值,见表6。根据在单
被泄改的介质量/kg
450900
901~4500
450113600
13601~36300
36301-91000免费标准bzxz.net
91601~318000
318 001~454000
454001908.000
908091~4540000
>4540000
状态因子(SF)
损伤量值因子DQF
损伤量值因子DQF
根据介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温度,对状态因子(SF)进行赋值,见表7。表7
沸腾温度/C
39~121
122~204
状态因子SF
状态因子SF
自燃因子(AF)
GB/T26610.3-2014
若介质的工作温度低于其自燃温度,取AF二一10;否则根据标准人气压下介质的沸点温度对自燃因子(AF)进行赋值,见表8。
自燃因子AF
沸点温度/℃
18-150
压力因子(PRF)
自燃因子AF
若设备中的介质为气体且处于大于1MPa压力下或设备中的介质为液体,取PRF=一10,否则PRF=—15。
安全防护因子(CRF)
根据以下条件对CRF1~CRF10进行赋值:a)
如果按相关设计规范设置了气体泄漏探测报警装置,取CRF1=-1,否则CRF1=0如果设备在情性气氛内正常运行,取CRF2=-1:否则取CRF2=0;如果消防系统在重大事故中是安全的(如消防水系统在爆炸后保持完整),取CRF3=-1,否则CRF3=0;
如果该区域的设备隔离能力可远程控制,取CRF4=一1.否则CRF4=O;如果在最关键设备(一般为工作压力最高的设备)周围有防爆墙,取CRF5=一1,否则CRF5-0:
如果存在能在失效事件发生后5min内处理不少于75%存量介质的应急系统,且其可靠性达90%及以上,取CRF6=-1.否则CRF6=0:如果在结构和电缆上均已敷设了耐火材料且耐火等级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取CRF7=一1:如果仅在结构或电缆上敷设了耐火材料,取CRF7=0.95,否则@RF7=0;如果消防水持续供给能力超过4h,取CRF8--1,否则CRF8-0:如巢安装有固定式泡沫消防系统,取CRF9=-1,否则CRF9=0;如果装置的所有区域设置消防水监控器,取CRF10=一1,否则CRF10-0。j
将CRF1~CRF10相加,计算安全防护因子(CRF)。6.4
中毒后果等级的评估方法
评估原则
在评估中毒后果时,仅考虑瞬时剧烈效应引起的后果,而不考虑较缓慢扩散可能引起的慢性中毒。6.4.2评估步骤
根据被评估装置(单元或工段)的具体情况,分别对以下4个因子进行赋值或计算:中毒量值因子(TQF):
GB/T26610.3—2014
扩散因子(DI:
安全防护因子(CRF):
人口因子(PPF)
将上述1个因子的值相加,计算中毒后果因子,按表9确定中毒后果等级表 9中毒后果等级
中毒后果因子
6.4.3各因子的赋值或计算方法
中毒量值因子(TO
6.4.3.1.1
6.4.3.1.2
串后果等级
质的最大存量对1QF进行就值见表10根携某单一泄漏事件中球能损失的有毒介10
被泄放的
全质量
501~4500
根据介质对健康的危害,对TQF2进行赋值,见表11表
介质对健康的危害
暴露可能导致不适,但是仅可能有轻徽持续性伤害高浓度或持续性暴露可能导致暂时失去行为能力或可能造成持续性伤害短时间的暴露可能导致严重的暂时性或持续性伤害短时间的暴露可能会导致死亡或重大持续性伤害6.4.3.1.3
将TQF1和TQF2相加,计算中毒量值因子(TQF)6.4.3.2扩散因子(DIF)
根据标准大气压下介质的沸点温度,对扩散因子(DIF)进行赋值,见表12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