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670.1-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GB∕T 15670.1-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670.1-2017

中文名称: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2492KB

相关标签: 农药 登记 试验 方法 总则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15670.1-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GB∕T 5670.1-2017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65.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670.1—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Toxicological test methods for pesticides registration-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2017-07-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8-02-01实施
GB/T15670《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分为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霍恩氏法:
第3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序贯法:
第4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概率单位法;第5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第6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第7部分: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第8部分: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第9部分: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第10部分,短期重复经口染毒(28天)毒性试验;第11部分:短期重复经皮染毒(28天)毒性试验;第12部分:短期重复吸入染毒(28天)毒性试验;第13部分:亚慢性毒性试验;
第14部分: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第15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第16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17部分:哺乳动物精原细胞/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18部分: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第19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第20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第21部分:体内哺乳动物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GB/T15670.1—2017
第22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DNA损害与修复/程序外DNA合成试验;第23部分:致畸试验;
第24部分:两代繁殖毒性试验;第25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第26部分:慢性毒性试验;
第27部分:致癌试验;
第28部分:慢性毒性与致癌合并试验;第29部分: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本部分为GB/T15670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海滨、叶纪明、魏启文、秦钰慧、陶传江、张丽英、李双、曲、陶岭梅。I
1范围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GB/T15670.1-—2017
GB/T15670的本部分规定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的原则要求、试验内容和安全评价。本部分适用于为农药登记而进行的毒理学试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4923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GB/T14924.1实验动物配合饲料通用质量标准GB14925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pesticide
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3.2
activeingredient
有效成分
原药或制剂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部分。3.3
原药technicalmaterial
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得到的有效成分及杂质组成的最终产品。3.4
preparation
使农药有效成分能有效达到所称防效的、具有一定组分的农药加工形态。3.5
test substances
受试物
被测试的单一化学品或混合物。3.6
每日允许摄入量
acceptabledailyintake;ADI
人类终生每日摄人某物质,而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危害健康的估计量。以每千克体重可摄入的量表示,单位为mg/kg体重。
KAoNiKAca
GB/T15670.1—2017
靶器宫targetorgan
受试物引起机体出现显著毒性效应的器官。3.8
剂量dose
所给受试物的量,以实验动物单位体重所接受受试物的质量表示(mg/kg体重)。3.9
fmedian lethal dose
半数致死剂量
次或在24h内多次给予实验动物受成物后,走实验动物总体中半数死广的毒物统计学剂量,以实验动物单位体重接受受试物的质量表示(mg/kg体重)3.10
剂量-反应关系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剂量与特定效应的发生率间的关系。3.11
剂量-效应关系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一定范围内,剂量的增减与效应量变动间的美系3.12
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nooh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4所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现有技术手段和检测指标,未能观察到与柔毒有关的有害效应的受试物最高剂量或浓度。
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剂量水平
owest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现有技未手段和检测指标,观察到与乘毒存关的有害效应的受试物最低剂量或浓度。
实验动物
laboratoryanimal
经人工伺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4农药毒理试验的原则要求
4.1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4.1.1毒理学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设有对照组,具有可重复性,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同时具有均衡性。
4.1.2对照组:对照组除动物不染毒外,其他条件都应与试验组(染毒组)相同。对照组又分为空白对照,溶剂或赋形剂对照和阳性(标准或有效)对照三类,根据具体的试验选择全部或部分对照。为了观察剂量-效应和(或)剂量-反应关系,需要在各染毒组之间进行比较。4.1.3重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染毒组和对照组动物应有·定的数量,个体重复越多越能减少个体差异所引发的误差,另一层含义是,根据同一试验设计所进行的试验,不同实验室或同一实验室的不同时间进行重复性的同一试验,应能获得近似的结果。4.1.4随机化:是毒理试验中降低系统误差的重要手段,在动物分组,试验对象选择等操作环节上,必TrKAONIKAca
须应用此原则。
GB/T15670.1—2017
4.1.5均衡性:同时评价不同因素的效应,应注意设计的均衡性,对进行比较的各组(对照组和试验组)中有可能影响反应的其他已知原因尽可能做到具有同质性。4.2受试物
试验前应掌握受试物的基本情况和性质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4.2.1wwW.bzxz.Net
产品名称、剂型;
有效成分通用名(中英文);
化学名称;
化学结构式:
产品组成(有效成分和其他成分的名称及含量);理化性质(外观、蒸气压、溶解度、沸点、熔点、水解性、密度、黏度、腐蚀性、旋光度、爆炸性、与其他农药相混性)
4.2.2应了解受试物生产、加工、储存和使用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原药的生产工艺和方法,制剂的加工生产方法和过程施用方式、使用范围和用量等。4.2.3动物喂养武验用的配制饲料,需测定受试物配制的均一性、稳定性及其含量,并在试验报告中进行必要的描述
4.2.4在进行不同的试验时应针对试验的特点进特殊处理,选择适合于受试物的容剂乳化剂或助悬剂。所选溶剂、乳化剂或助悬剂本身应不产生毒性作用,与受试物各成分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且保持其稳定性
4.3实验动物
股可选用蒸水食用准、淀粉、明胶、羧中基纤维素钠名4.3.1首选的实验动物应该是其对受试物的生化转运与人体近似以如果无此资料,则应选择敏感的实验动物。
4.3.2实验动物应符合GB
要求。
14923的有美要求
4.3.3实验动物饲料应符合GB1
开展动物试验时应遵循关了善待实验动物的有关同料的蔬菜、水果等,要经过清洗消毒。屏障和隔离环境内饲养的实验动物饮用水应灭菌处理4.3.4实验动物的垫料应当按照不同等级实验动物的需要,进行相应处理,达到清洁、干燥、吸水、无毒、无虫、无感染源、无污染等。4.3.5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及实验环境条件和设施应符合GB14925的有关要求。4.4染毒途径
评价农药的安全性,要结合农药的使用特点。毒理试验是在模拟人体的暴露条件下进行的,因而实验动物的染毒途径应尽量与人的暴露途径一致。人类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如食物和饮水)、皮肤暴露的方式接触农药,这三种染毒方式一般都适用于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4.5组数与剂量
一般整体动物试验至少应设三个染毒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对照组除了不给予受试物外,其他4.5.1
处置方法都应与染毒剂量组相同。由于某种原因,受试物使用了某种毒性不明的溶剂、乳化剂或助悬剂,则应同时设空白对照和该溶剂、乳化剂或助悬剂对照。体外试验一般可设置三个以上有效剂量。4.5.2应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剂量,即急性毒性试验为亚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而后者又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设计依据。如果跨越逐步试验的剂量设计,有可能导致剂量设计的错误,影3
-TTiKAoNiKAca
GB/T15670.1—2017
响对受试物的评价。在设置三个剂量组的重复染毒试验中,高剂量组动物应出现明显的毒性效应,但一般不应出现死亡;低剂量组动物不应出现任何毒性效应,但应高于人的实际接触水平,中剂量组动物可出现轻度毒性效应。
4.6限量试验
由于外源受试物在过量接触下都会造成健康危害,但是毒理学试验是以人体在最大接触条件下(多数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模拟状况来观察是否产生有害作用的,在已经满足安全性评价自的时,没有必要进行多个剂量组的毒理学试验,只进行一个剂量组的试验即可说明该受试物“存在”或“不存在”某种毒性,进行这种单一剂量组的毒性试验即为限量试验。4.7试验质量控制
实验室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鼓励在符合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goodlaboratorypractice,GLP)的条件下开展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4.8“3R”原则
在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中要理解和考虑“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和“优化(refinement)”(即“3R”)原则,在保障人类健康的前提下,兼顾动物福利。5农药毒理学试验的内容
5.1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是指单次剂量或在24h内多次剂量经口染毒或皮肤接触受试物,或吸入接触4h之后出现的有害效应。可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的LDs(LC。)进行毒性分级,确定受试物的毒性强度。获得的实验动物毒效应的类型、性质、剂量反应关系和可能的靶器官,可为进一步进行毒性试验的剂量和毒性观察指标的选择提供依据。
5.2皮肤和眼刺激试验
对于可能接触皮肤和眼的受试物,研究这些局部毒作用很有必要。如果受试物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原则上就不必进行眼刺激试验。5.3皮肤致敏性试验
由于经皮接触过敏原可引起过敏反应,通过检测受试物的皮肤致敏性,获得受试物的致敏性资料,预测人群是否可能出现过敏反应,提出必要的防护措施。5.4短期重复染毒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人类接触受试物最常见的状况是多次重复接触或长期接触,由于受试物的蓄积毒性或其他机制会导致延迟毒性,应进行短期重复染毒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在一般毒性试验剂量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受试物的实际情况和委托方的要求,可以增加附加剂量组。目前定义“亚慢性”是指染毒期限约为实验动物寿命的10%。短于此期限的称为短期重复染毒毒性试验,最有代表性的是14d和28d的试验。亚慢性毒性试验,对于大鼠为90d染毒,对于狗为52周染毒。一般说来,染毒时间越长,可能获得的毒性资料越多。设计良好的短期重复染毒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应得到毒性效应、靶器官、可逆性、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剂量水平(LOAEI)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NOAEL)等毒性资料。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中,90d亚慢性毒性试验已成为常用4
TKAONKACa
的亚慢性毒性试验。
5.5遗传毒性试验
GB/T15670.1—2017
5.5.1遗传毒性试验用于检测受试物不同机制直接或间接引起的遗传损害。生殖细胞突变可能引起显性致死或遗传性疾病,体细胞突变可能导致癌症。5.5.2遗传毒性试验组合的原则为:a)包括多个遗传学终点;
b)试验指示生物包括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包括体内试验与体外试验。
5.5.3遗传毒性标准试验组合包括:a)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b)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c)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d)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当a)~c)项试验任何一项出现阳性结果,d)项为阴性,则应增加另一项体内试验(可选体内哺乳动物肝细胞程序外DNA合成试验或其他试验)。当a)c)项试验均为阴性结果,而d)项为阳性时,则应增加体内哺乳动物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或显性致死试验。5.5.4遗传毒性标准试验组合的改变或补充:a)当细菌回复突变试验不宜使用时,如受试物有明显的细菌毒性(如抗生素),或已知或怀疑受试物干扰哺乳动物细胞DNA复制系统时(例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核苷类似物、DNA代谢抑制物),可利用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遇此情况,应用两种不同哺乳动物细胞株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
b)当受试物在标准试验组合中的结果为阳性,而结构类似的受试物得到阴性结果,则应补充进行其他试验。
标准试验组合中的体内试验不适合用于某些受试物,如毒物动力学资料表明其不被吸收或不c
能到达靶组织(如骨髓),则应采用其他方法。5.6致畸性试验
母体怀孕期间接触具有致畸作用的受试物,可能会影响胚胎发育,引起器官分化异常,导致形态和机能缺陷,出现胎儿畸形。在受孕动物的胚胎着床后,并已开始进入细胞和器官分化期、或器官分化至器官形成全程给予受试物,可以预测受试物对胎仔的致畸作用或胚胎毒作用。5.7繁殖毒性试验
凡受试物能引起生殖机能障碍,干扰配子的形成或使生殖细胞受损,其结果除影响受精卵着床而导致不孕外,尚可影响胚胎的发生和发育,如胚胎死亡导致自然流产、胚胎发育缓以及胚胎畸形。如果对母体造成不良影响会出现妊娠、分娩和乳汁分泌的异常,亦可出现胚胎出生后发育异常。繁殖试验可以预测受试物对动物繁殖及对子代发育的毒性,观察其对仔胎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初步确定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剂量水平(LOAEL)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NOAEL)。5.8致癌性试验
实验动物长期重复暴露于受试物导致肿瘤的发生,称为致癌性。致癌是一个多阶段的,以及在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转移基因中发生多种遗传学和非遗传学改变的过程。一般而言,长期动物致癌试验是在受试物的构效关系、多种体外致突变试验与短期动物致癌试验等多种试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判断受5
-iiKAoNiKAca
GB/T15670.1—2017
试物是否是动物致癌物最重要的依据。要判定是否是人类致癌物,在充分考虑动物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需要人群流行病学的信息。
5.9慢性毒性试验
实验动物长期重复暴露于受试物出现的有害作用,称为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确定受试物对哺乳动物的长期毒性作用,发现各种慢性毒性或蓄积毒性,获得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剂量水平(LOAEL)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NOAEI.)。慢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受试物长期毒作用以及制定每日允许摄入量(ADI)的最主要依据。良好设计的试验和实施能检测一般毒性,包括神经、生理、生化的变化,与染毒有关的形态学效应等。5.10慢性毒性/致癌性试验
从科学和经济上考虑,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试验倾向于合并进行。设计科学、合理的慢性毒性/致癌性试验可以得到两种试验分别进行所能获得的结果。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试验能观察哺乳动物长期、反复接触受试物后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效应,并获得相应的剂量-效应和(或)剂量-反应关系,确定观察到有害作用最低剂量水平(LOAEL)或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水平(NOAEL)。5.11代谢和毒物动力学试验
进人体内的受试物通过血液运转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经过生物转化,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代谢和毒物动力学可以研究受试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中随时间发生的量变规律,用数学模式系统地分析和阐明受试物在体内的位置、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探讨这种动力学过程与毒作用强度和时间关系。毒物动力学的资料有助于评价其他毒理学试验的结果,预测或估计人体接触受试物后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和程度,提供慢性毒性以及致瘾性试验的剂量选择依据。代谢和毒物动力学研究的时机,根据对受试物安全性评价的要求而定。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后,即可研究受试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如果进行慢性试验,则可能需要研究受试物的代谢,必要时应鉴定其在血液和尿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在某些情况下,应进行剂量相关性毒物动力学研究。对妊娠动物,动力学研究可评价在胚胎的器官形成期,受试物原型和代谢产物经胎盘的转运量等,5.12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一次染毒后,经过较长的潜伏期(1周~2周),产生脊髓和周围神经远端轴索神经病,出现靶酯酶活力抑制、共济运动失调、四肢瘫痰及酯酶老化的综合症,称为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有机磷农药应进行此项试验,以判定是否具有此毒性。6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时应考虑的问题6.1试验指标的统计学意义、生物学意义或毒理学意义:在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或溶剂或赋形剂对照组指标统计学上差异的显著性时,应根据其有无剂量-反应关系、同类指标横向比较及与本实验室的历史性对照范围比较的原则等米综合考虑指标差异有无生物学意义或毒理学意义。在致癌试验中,受试物组发现某种罕见的肿瘤增多,尽管在统计学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仍要给予关注。
6.2生理作用与毒性作用:对试验巾某些毒理学表现,在结果分析评价时要注意区分是生理作用还是受试物的毒性作用。
6.3时间-效应关系:对由受试物引起的毒性效应,要考虑在同一剂量水平下毒性效应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iiKAoNiKAca
GB/T15670.1—2017
6.4动物年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要考虑动物年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幼年动物和老年动物可能对某些受试物更为敏感。
6.5动物试验结果的外推:由动物毒性试验结果外推到人类时,鉴于种属和个体之问存在的生物学差异,通常采用100倍安全系数,但也可根据受试物的原料来源、理化性质、毒性大小、毒作用特点、代谢特点、蓄积性、接触的人群范围、食品中农药的残留量和人体接触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其安全系数的大小。6.6人体资料:由于存在着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种属差异,将动物试验结果外推到人类时,应尽可能收集人群接触受试物后反应的资料。6.7特殊人群和敏感人群,对孕妇、乳母和儿童接触的农药,应特别注意其胚胎毒性或发育毒性、神经毒性和免疫毒性。
6.8综合评价:可以采用风险评估的原则进行农药的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的综合结论应考虑受试物的原料来源、理化性质、毒性大小、毒作用特点、代谢特点、蓄积性、接触人群的范围、人体接触量、食品中农药的残留量等因索,确保其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对于已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了相当长时间的农药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大意义,但往往难以确定剂量-反应关系方面的可靠资料;对于新农药,则只能依靠动物试验和其他试验研究资料。然而,即使有了完整和详尽的动物试验资料和一部分人类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由于人类的种族和个体差异,也很难做出保证每个人都安全的评价。必要时可参考国际组织、美国和欧盟对该农药的评价和登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TKAOiKAca
GB/T15670.1-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
GB/T15670.1201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ct.cn
总编室:(010)68533533发行中心:(010)51780238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制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字数17千字2017年7月第一版
2017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54223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