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0935.3-2018 金属材料 电磁超声检测方法 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
GB/T 20935.3-201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935.3-2018

中文名称:金属材料 电磁超声检测方法 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 .pdf

下载大小:1055KB

相关标签: 金属材料 电磁 超声 检测 方法 利用 换能器 技术 进行 表面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20935.3-2018 金属材料 电磁超声检测方法 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 GB/T20935.3-2018 标准压缩包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77.0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935.3—2018
代替GB/T20935.3—2009
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测方法
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
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
Metal materialsMethod of 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inspectionPart 3 :Standard practice for ultrasonic surface examinations usingelectromagnetic acoustic transducer(EMAT)techniques2018-03-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8-12-01实施
GB/T20935《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测方法》分为以下3个部分一第1部分:电磁超声换能器指南;一第2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检测的方法;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本部分为GB/T20935的第3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B/T20935.3—2018
本部分代替GB/T20935.3一2009《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验方法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与GB/T20935.3一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将范围中条目进行了合并,删除了原标准“1.6本部分以国际单位作为标准单位”和“1.7本部分不论述与使用有关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制定有益安全和健康的规程,并确定其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1.6和1.7);一将8.4中“钕铁硼永久磁铁可用于所有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表面波技术”修改为“在常温(名义温度低于82℃)应用时,钕铁硼永久磁铁可用于所有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表面波技术。在高温应用时,可能需要使用更复杂的磁化技术,如为高温设计的电磁铁或特殊永磁铁。”(见8.4,2009年版8.4);
将“与压电超声相同,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对于衰减影响很大。使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时提离(间隙的变化就可能导致误报,而压电超声技术采用衰减方法时,由于使用耦合剂,提离不会造成信号幅度的变化”修改为“压电超声技术中,表面粗度对衰减影响很大。在使用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时,提离距离变化会导致误报。然而,如果所有的传感器在检测时均保持同样的提离,使用耦合减补偿方式的压电超声技术,就能使信号水平保持稳定。”(见10.3.3,2009年版10.2.7);
在检测方法中增加了一般股要求内容(见10.1):增加了“并应对最近一次灵敏度校准后检测的所有材料重新检测”(见10.1.4);增加了“实际上,焊缝余高和根部信号由于形成绕射是检测不到的,就像镜面反射体将信号反射开一样。这就使对焊缝进行线性扫查并检出所有方向的表面不连续性成为可能,且探测不到焊缝余高的反射信号。\(见10.4.2,2009年版10.3.5)。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范弘、张建卫,刘光磊、刘涛,张克、董莉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20935.3—2009。
iiiKAoNikAca
1范围
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测方法
第3部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
技术进行超声表面检测的方法
GB/T20935.3—2018
GB/T20935的本部分给出了利用电磁超声换能器(EMAT)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开口不连续性(如:裂纹、裂缝、折叠,冷隔、分层、通漏,未熔合)以及距表面小于或等于表面波波长范围内的近表面不连续性的原理概述、意义和用途,并规定了应用条件、技术,装置、校验、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和检测报告本部分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检测,最终产品的检测和修复的检测。本部分适用于利用电磁方法在材料中激发表面波的非接触检测技术及其所适用的材料,包括非铁磁性和铁磁性导电材料
注:本部分不提供不连续性的评定标准。对不连续性的判定、分级和最终评定,在其他技术规范或协议中根据不连续性类型、大小、位置和取向判定是否合格做出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9445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B/T11343无损检测接触式超声斜探头检测方法GB/T12604.1无损检测术语超声检测GB/T12604.6
涡流检测
无损检测术语
GB/T20935.1
金属材料电磁超声检测方法第1部分:电磁超声换能器指南3术语和定义
GB/T12604.1、GB/T12604.6和GB/T20935.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原理概述
4.1本部分介绍利用电磁方法激发表面波技术,通过声波在不连续性界面的反射或透射波衰减,检测出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不连续性4.2图1为典型的产生表面波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装置。外加磁场B。平行于铁磁性材料表面,如果线圈设计得当磁场B。亦可垂直于表面,该磁场可由永久磁铁、脉冲电磁铁或直流电磁铁提供。射频回折线圈平置于被检材料表面,磁力线沿线圈切线方向耳垂直于线圈导线。用专用脉冲发生器产生的射频脉冲串激励线圈,经感应在被检材料表面产生电流,电流通过洛伦兹力与外磁场相互作用,时变磁场也通过磁致伸缩与铁磁材料相互作用产生振动。振动传递给固体晶格形成声源,进而辐射出表面声波。图1所示回折线圈激发双向波,通过特殊设计回折线圈也可激发单向波。1
iiKANiKAca
GB/T20935.3—2018
说明:
回折线圈:
表面声波脉冲:
外加磁场;
洛伦兹力。
图1产生表面波的典型电磁超声换能器装置图2为激发表面波的典型回折线圈。回折线圈应满足式(1)才能产生表面波。R=2Df
式中:
说明:
表面波波速,单位为米每秒(m/s);线圈中相邻导线间距,单位为米(m);频率,单位为赫兹(Hz)。
相邻导体的间距,单位为米(m)。图2激发表面波的典型回折线圈
.(1)
4.4表面不连续性使表面波发生反射或透过波衰减,可以采用脉冲反射或一发一收的方式进行检测。反射或衰减的超声波传播至电磁超声换能器,该处导体材料产生振动。处于换能器磁场中的振动在接收线圈感应一个可以测量的电压。5意义和用途
5.1与传统的压电超声相比,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的明显优势表现在灵活激发波模和不使用耦合剂。电磁超声换能器能高效地激发表面波。5.2由于电磁超声换能器能高效激发表面波,且表面波可灵敏检出表面、近表面不连续性,因此它可用2
HiiKAoNiKAca
于传统的渗透和磁粉检测虽然有效但不宜使用的场合GB/T20935.3—2018
5.3因为电磁超声换能器技术为非接触检测,所以可用于高速自动检测、动态检测、远距离或危险场所的检测、高温和表面粗糙材料的检测。5.4本部分的目的是将电磁超声提升为可替代传统渗透法和磁粉法对材料表面、近表面不连续性进行检测的技术
5.5电磁超声换能器的使用和工作参数的选择取决于被检材料的几何形状和预期不连续性的大致位置,尺寸,取向及反射率,还应知道电磁超声换能器的充许提离范围及超声波传播的物理规律。本部分专门介绍电磁超声表面检测的应用。6应用条件
6.1人员资格
如果合同要求,实施本部分检测的人员应取得由相关部门按GB/T9445或等效标准鉴定的技术资格,并经雇主授权。资格鉴定依据的标准(含版本年号)应在合同中注明6.2方法和技术
除非专门指定,应使用本部分推荐的方法和技术。对专门指定的技术应在双方合同中注明。6.3表面准备
除非特殊说明,检测前的表面准备应符合10.2.2要求。6.4检测时机和范围
应在合同中规定检测时机和范围。6.5报告内容和验收标准
除特殊说明,检测报告应与第12章的要求一致。验收标准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在双方合同中予以规定。
6.6修复和返工后的复检条款
本部分不包含修复、返工后的复检条款,若需要,可在双方合同中加以说明。7技术
7.1概述
本部分介绍了下列三种不同的电磁超声表面波检测技术:a)用脉冲反射或一发一收技术探测表面波的反射;b)用一发一收技术探测表面波的透过衰减;c
利用聚焦回折线圈的表面波衍射技术。7.2脉冲回波或一发一收反射波技术该技术与传统超声类似,它使用一个(脉冲回波法)或两个(一发一收反射波法)电磁超声换能器,靠接收从缺陷反射回来的表面波检出缺陷。该技术的优点是简单,不足是,若不仔细设定扫查路径,很难3
HiiKAoNiKAca
GB/T20935.3—2018
检出所有取向的不连续性,以及用于焊缝检测时,焊缝根部和余高产生的反射会干扰甚至埋没不连续性信号。当出现这种干扰时,宜使用下述另外两种技术中的一种加以避免。7.3一发一收透过波衰减技术
透过波衰减技术最常见的传感器排布的应用实例如图3所示,它是通过记录超声信号的衰减来检测不连续性。传感器利用小永磁铁产生相互垂直的窄表面波束。最好使用双通道电磁超声仪器,也可使用单通道仪器。当使用单通道时,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分别串联连接,并将一对发射接收传感器间的距离略微加长,以便从时间上将两个接收信号分开。这种排布充许将两组换能器线圈同时连接到一个通道上。衰减技术的一个优点是对所有方向不连续性都敏感,另一优点是能同时在焊缝两边进行扫查,且每一边的扫查面都很大。衰减技术的缺点与波束宽度有关:为满足最小6dB衰减,波束应窄或聚焦。3
说明:
电源:
EMAT脉冲接收单元;
计算机或示波器:
无缺陷时信号:
有缺陷时信号:
接收线圈:
发射线圈
图3衰减技术
7.4衍射技术
衍射技术的原理如图4所示。两个焦线重合的电磁超声换能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或一个脉冲反射式电磁超声换能器与焊缝中心线成一定角度(衍射角度)放置,将焊缝的根部和余高作为镜面反射体,其反射信号不会被接收线圈接收。使用衍射技术可在很大角度范围内检出不连续性。单点衍射或多点衍射取决于不连续性与超声波波长的比值,自然缺陷(如疲劳裂纹)有许多点衍射源的界面,因此利用此技术,能有效地检测出几十毫米长的自然缺陷。表面波可被近似聚焦到焦点区(此区域最长可达个波长),它的一个显著优点是选择合适的聚焦深度能增大每次扫描的覆盖范围。对多数焊缝而言,从焊缝的一侧即可完成焊缝一半的扫查。除了平行于入射声束的裂纹,单个电磁超声换能器传感器可灵敏地检出所有取向的不连续性。具有正,负衍射角的两个传感器可灵敏地检测出所有取向的不连续性,4
iiKANiKAca
说明:
镜面反射体(焊缝余高或根部);2
8装置
焊缝中心线;
不连续性;
焊缝;
镜面反射体;
焦线重合的EMAT发射接收;
接收信号:
发射信号:
接收线圈检测到的缺陷波前;
接收线圈未检测到的镜面反射。8.1组成
图4衍射技术
GB/T20935.3—2018
装置由电磁超声换能器传感器和仪器构成,传感器由射频线圈和磁铁组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接收器、数据采集系统、显示装置(如示波器)、阻抗匹配网络、前置放大器(推荐使用)及连接脉冲器/接收器至传感器的屏蔽电缆组成。
8.2线圈的设计
8.2.1回折线圈用于产生表面波。为得到指定频率,线圈导体间距的设计见4.3。线圈可以是聚焦或不聚焦的,这取决于所采用的技术及所需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图5给出了一个典型的聚焦线圈设计参数,与衍射技术类似。许多电磁超声换能器线圈是通过在柔性聚酰胺胶片上光蚀出印刷线路而制成的,线圈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泡沫材料,并镀有厚度为0.0254mm~0.127mm的高分子聚乙烯或钛作为耐磨层。耐磨层的目的是保证电磁超声换能器线圈恒定的提离值。耐磨层可以是柔性的,以适应不规则或弯曲的表面。聚酰胺胶片一般厚度为0.0254mm或0.0508mm。对于焊缝余高,为使表面粗糙度5
GB/T20935.3—2018
影响最小,各种方法均应选用下限频率。说明:
激励部分;
接收部分:
频率设计(见表1);
宽度,尺寸为25.4mm;
最大焦距,尺寸为38mm;
角度为19.416°
负载,长度为152mm(图中未按比例绘制);负载,宽1.27mm,导体间距1.27mm。h
图5典型电磁超声换能器聚焦线圈的设计参数表1#
换能器频率设计
指装线圈数
(总数)免费标准bzxz.net
线间距离
单位为毫米
导体宽度
GB/T20935.3—2018
8.2.2衍射技术采用的典型工作频率为1MHz,衰减技术的典型工作频率为2MHz。用于衰减技术的线圈如图6所示。聚酰胺胶片的外延部分应固定在装卡磁极的机械夹具中。单位为毫米
图6用于衰减技术的典型电磁超声换能器线圈8.3线圈的激励
应采用专用的大功率射频发射电路以若干周期脉冲串形式激励线圈。8.4磁场
在常温(名义温度低于82℃)应用时,铁硼永久磁铁可用于所有的电磁超声换能器表面波技术在高温应用时,可能需要使用更复杂的磁化技术,如为高温设计的电磁铁或特殊永磁铁。用于衰减技术和衍射技术的典型磁铁尺寸及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图7所示,B的方向与射频线圈及被检表面相垂直。永久磁铁对于现场使用传感器的结构紧凑;如果需要,也可使用脉冲电磁铁或直流电磁铁。对于铁磁性材料,磁场方向既可平行于、也可垂直于检测面。对于非铁磁材料,磁场方向应垂直于检测面。
单位为毫米
永久磁铁
GB/T20935.3—2018
8.5仪器
接收单元由信号处理和数据采集电路组成,可对电磁超声换能器信号进行增益调节和滤波处理,传统的超声仪器也有此功能。操作者可用多种方式采集、分析电磁超声换能器信号。计算机配上A/D转换板及相应的超声探伤软件即可组成一套有效配置。还可以采用与传统超声仪器类似的简单配置,如将模拟信号输出至示波器显示检测结果。另外,为了给信号采集提供准确的触发,应采用脉冲发生器/接收器的同步电路。
8.6对比试样
8.6.1通用要求
用于系统校验的对比试样应与被检材料具有相同的材质、厚度、表面状况及热处理状态。除了调整灵敏度所需的人工伤外,对比试样上不应有影响人工伤正常指示的不连续性存在。人工伤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应与验收标准相一致。
8.6.2特定要求
由于电磁超声换能器一般是双向发射,因此边界反射会与对比人工伤反射相混淆。所以应设计人工伤的位置及其几何形状,以避免上述干扰,8.6.3焊接件表面检测的对比试样8.6.3.1用于系统校验的对比试样应与被检焊接件具有相同的材质、焊接磁性能、厚度、表面状况及热处理状态,并具有一定长度。试样上不应有影响人工伤正常指示的不连续性存在。人工伤的选择应确保以规定的灵敏度等级和方向覆盖整个焊缝区。对比人工伤一般由电腐蚀设备或机加工设备制作。8.6.3.2应按焊接件验收标准将人工伤制作在焊缝处,母材的焊缝热影响区或与焊缝平行的母材中。8.6.3.3槽的取向及长、深、宽的尺寸可由使用方或双方协议规定,也可与焊接件的验收标准相一致。8.6.3.4槽深度是从表面到槽的最深处和最浅处的值。测量方法可采用光学、复形、机械或其他技术槽深度通常定义为公称厚度的百分比。8.6.3.5应设计人工伤的位置和几何形状,避免边缘反射与人工伤反射相互干扰9校验
9.1由于电磁超声换能器不像传统压电装置那样属于通用商品,因此在使用前设计者应能证明电磁超声换能器满足灵敏度和频率特性要求。为此有必要用对比试样标定电磁超声换能器系统。9.2在检测前,宜使用标准要求的或协议中规定的试样校验电磁超声换能器系统。对比试样应与被检材料有相似的超声特性,对于特殊应用,应按第8章要求进行选择9.3
9.4与传统超声相同,如果对比试样上人工伤信号的幅度与被检材料不同,应进行衰减补偿。9.5当设备或操作者有变化时,应使用对比试样重新校验设备。9.6在检测过程中,应每运行4h或按协议规定对设备校验一次,以保证电磁超声换能器系统的准确性。不论何时,只要信号与初次校验时相差10%或更多,就应对设备进行调整9.7当电磁超声换能器在扫查工作时,应对扫查速度与信号采集是否匹配进行验证,以保证达到合同规定的检测分辨率。
除特别规定,电磁超声换能器系统一般提供A扫显示方式。9.8
9.9不同应用的校验方法是不同的。表面波检测的一般校验步骤见9.10。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