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5697-2017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GB/T 35697-201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5697-2017

中文名称: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9347107

相关标签: 架空 输电 线路 在线 监测 装置 通用 技术规范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B/T 35697-2017.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on overhead transnission lines.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
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GB/T 35697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分类与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GB/T 35697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其他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17.2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 2317.3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
GB/T 2408 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重直法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Db:交变湿热(12 h+12 h循环)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2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697—2017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
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on overhead transmissionlines2017-12-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8-07-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与组成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典型监测装置的现场应用场景附录B(规范性附录)
典型监测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
附录C(规范性附录)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A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B
供电电源配置要求
GB/T35697—201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GB/T35697—2017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设备状态维修与在线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运维检修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东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钦刚、李红云、周宏宇、李正、李喜来、李昊、赵文彬、姜文东、雍军、梁乃峰、刘振宇、陈继东、程登峰、严有祥、郭志广、吴立远、毕建刚、杨细望、何红太、倪康婷、龚坚刚、王毅、张帆。1范围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
通用技术规范
GB/T35697—2017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分类与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其他电压等级的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可参考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314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7.2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GB/T2317.31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GB/T24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GB/T 2423.1
GB/T2423.2
GB/T 2423.4
GB/T 2423.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12h循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b和导则:碰撞GB/T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 2423.22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GB/T2423.24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其试验导则GB/T 2689.1
GB/T 2689.2
GB/T3482
GB/T3512
GB/T4208
GB/T6388
GB/T6587
GB/T9535
GB/T 9969
恒定应力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总则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图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
设计鉴定和定型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125
GB/T11463
GB/T13384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35697—2017
GB/T 16422.2
GB/T16422.3
GB/T 16927.1
GB/T17626.2
GB/T17626.3
GB/T17626.4
GB/T17626.5
GB/T 17626.8
GB/T17626.9
GB/T22473
DL/T1098
DL/T1247
GA/T647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储能用铅酸蓄电池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高压直流绝缘子覆冰闪络试验方法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控制协议v1.0光学倾斜仪校准规范
JJF1083
JJF1171
JJG455
JJG676
温度巡回检测仪校准规范
工作测力仪检定规程
工作测振仪检定规程
QJ/T815.2J
产品公路运输加速模拟试验方法YD/T944
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数据采集单元dataacquisition unit安装在导线、地线(含OPGW)、绝缘子、杆塔、基础等上的基于各种原理的信息测量装置,通过通信网络将测量信息传送到数据监测终端,并响应数据监测终端的指令3.2
data monitoring termina
数据监测终端
汇集各数据采集单元的信息,并进行现场存储、处理,同时能和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主站系统进行信息交换的装置。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on-linemonitoringdeviceon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一个逻辑设备,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测终端和供电电源组成,实时采集输电线路本体状态、气象环境、通道状况等信息,并通过通信网络,将信息传输到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主站系统的测量装置(以下简称监测装置)。
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主站系统on-linemonitoringmasterstationsystemonoverheadtransmissionlines
接人各类输电设备状态监测信息,并进行集中存储、统一处理和应用的一种计算机系统(以下简称主站系统)。主站系统一般包括信息接入前置机、集中数据库、数据服务、数据加工及各类状态监测应用功能模块。
状态量criteria
反映输电线路本体设备、气象环境、通道状况等状态的物理量,2
自动采集模式
automatic data acquisition modeGB/T35697—2017
监测装置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并将信息上传到主站系统。受控采集模式data acquisitionmodeunder control监测装置按照主站系统下发的指令进行信息采集、处理、存储,并将信息上传到主站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s;MTBF监测装置两次相邻故障间的连续工作时间的平均值。missingmeasurerat
数据缺失率
按照采样周期在一段时间内未能测得的数据个数与应测得的数据个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量ratedcapacity
额定容量
室温(25℃士5℃)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以10h率放电电流[I1(A)放电,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容量(Ah)。
rated energy
额定能量
室温(25C土5C)下完全充电的蓄电池以I10(A)电流放电,达到放电终正止电压时所放出的能量(Wh)。
能量保持率energyretentionrate完全充电的蓄电池在一定温度下储存一定时间后,完全放电时的能量与额定能量的比值。3.13
10h率放电电流10hdischargerate蓄电池的数值为额定容量/10的放电电流,表示为I10(A),单位为安培(A)。4总则
监测装置不应影响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4.2监测装置应遵循简单、可靠、适用的原则,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小型化以及低功耗设计,并满足输电线路户外自然环境下长期可靠运行的要求。4.3监测装置与主站系统之间的信息通信应满足信息安全要求4.4监测装置的选型和应用应遵循实用性、适用性和必要性的原则。5分类与组成
监测装置的分类
监测装置按照监测对象分为通道环境监测装置、线路本体监测装置两类,详见表1所示。典型监测装置的现场应用场景可参见附录A5.2监测装置组成
监测装置通常由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测终端和供电电源组成。数据采集单元一般按照传输方式3
GB/T35697—2017
分为无线数据采集单元和有线数据采集单元,数据监测终端一般包括主控与处理单元、现场通信单元、远程通信单元等,供电电源一般包括能量收集单元、蓄电池和控制器等。表1监测装置分类表
通道环境监
测装置
线路本体
监测装置
6技术要求
6.1工作条件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监测对象
气象环境
通道状况
导地线
绝缘子串
接地装置
附属设施
气象监测装置
典型监测装置类型
图像监控装置、视频监控装置
基础沉降监测装置、地质滑坡监测装置杆塔倾斜监测装置
覆冰监测装置、微风振动监测装置、舞动监测装置、导线温度监测装置、导线弧垂监测装置风偏监测装置、现场污移度监测装置、泄漏电流监测装置
金具温度监测装置
接地电阻监测装置
拉线张力监测装置
不限于通道监控,也可以用于
线路本体监控
技术尚未成熟,暂不考虑
泄漏电流监测装置技术尚未
成熟,暂不考虑
已与导线温度监测装置合并
技术尚未成熟,暂不考虑
技术尚未成熟,暂不考虑
监测装置的工作条件分为工开Ⅲ三种等级.其工作条件应满足表2的规定表2工作条件要求
环境温度
-25℃~+45℃
-40℃~+45℃
-55℃~+45℃
外观和结构
工作温度
-25℃~+70℃
40℃~+85℃
-55℃~+85℃
外观应完整、整洁、无损伤。
相对湿度
5%~100%
大气压力
50kPa~106kPa
监测装置的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非金属构件应采用耐老化材料。6.2.3应满足防腐蚀、防霉菌、防潮湿、防盐雾要求,并具有防止动物影响的措施。6.2.4各零部件及相应连接线应有防松措施,6.2.5应具有永久标识,铭牌、文字及符号应简明清晰,抗风等级
不低于线路
本体抗风
6.2.6监测装置的外壳为单层结构时,防护等级应满足GB/T4208中规定的IP65要求;外壳为双层结构时,外层防护等级应满足GB/T4208中规定的IP54要求,内层防护等级应满足IP65要求。6.2.7监测装置的外观和结构应与相应线路构件相匹配,监测装置安装时不宜改变线路本体结构。如4
改变,应符合线路设计规范
6.3功能要求
6.3.1数据采集
监测装置应具备自动采集模式和受控采集模式。6.3.2数据处理
GB/T35697—2017
监测装置应具备数据合理性检查分析功能,能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自动识别并剔除无效数据:宜具备对原始数据的计算功能,得出直观反应输电线路状态的监测量6.3.3数据通信
监测装置应利用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将信息无线/有线远程传输到主站系统。6.3.4电源管理
6.3.4.1监测装置应具备蓄电池自动浮充电能、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流保护等管理功能,并具备随温度变化自动调整充电电压功能。6.3.4.2监测装置应具备电量与负载分级管理功能:根据当前蓄电池电量,功耗等,按重要性宜分级切断负载,并调整监测装置运行方式。6.3.4.3监测装置应具备对蓄电池电量、电池电压等供电电源状态进行监测功能,并向主站系统上传相关信息。
6.3.5远程维护
监测装置应具备身份认证和远程程序升级功能,程序升级应具备向下兼容性。6.3.5.11
监测装置应具备远程查询/设置参数、数据召唤,远程复位、远程对时等功能。监测装置宣具备远程调试工作模式。6.3.5.4监测装置宜具备自检、自诊断和自恢复功能,并可把自检、诊断等信息传输到主站系统。6.4测量范围和准确度
监测装置的测量范围及参数准确度等技术指标应在专项产品标准中规定。典型监测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附录B要求。
6.5信息存储
图像应循环存储至少30d,视频应循环存储至少60min,音频应循环存储至少2d,其他数据应循环存储至少90d。
6.6时钟性能
6.6.1监测装置内部时钟24h内走时误差应小于1s,并具有断电保护功能。6.6.2监测装置应具备网络对时功能,对时误差应小于5s。6.7安全性能
6.7.1监测装置的机械、电击、能量等安全要求应符合GB4943.1的相关规定。6.7.2安装在导地线上的监测装置质量宜小于2.5kg,如单体质量超过2.5kg应经设计校核,其中导5
GB/T35697—2017
地线微风振动采集单元的质量应小于1.0kg:应能承受导地线的振动,不应对导地线有磨损或其他机械伤害,不应降低相间距离、对地距离和对杆塔的电气间隙,并满足设计要求。6.7.3安装在绝缘子串上的监测装置不应降低绝缘子串的绝缘特性和机械强度,且满足风偏要求和对其他部件的安全距离,同时应能承受故障电流。6.7.4安装在杆塔上的监测装置应采取防振、防松措施,而且不应降低杆塔的机械强度。6.7.5安装在杆塔基础上的监测装置应采取防盗、防松、防水、防潮等措施,不应破坏杆塔基础的完整性。
6.7.6监测装置外接数据线应采用屏蔽线,数据线与电源线均应采用金属软管保护,且预留外接线不宜过长;所有引线均应采用专用金具固定在线路本体上,并采取适当的防松措施6.7.7塔上监测装置应采用满足输电线路户外运行环境的封装完好的天线,禁用塑料吸盘天线,天线安装应牢固可靠。
6.7.8线上监测装置应采用内置式封装完好的天线,禁用鞭状天线,并满足相应电压等级的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要求。
6.8通信兼容性
现场通信兼容性
数据监测终端与数据采集单元之间宜支持下列通信方式之一:a)串行通信:
短距无线通信;
网络通信。
远程通信兼容性
监测装置与主站系统之间应支持下列通信方式之一:a)无线网络通信;
b)光纤通信;
卫星通信。
6.8.3信息安全
应采取信息安全措施。
6.8.4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
现场使用环境下,监测装置与主站系统之间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应满足附录C或附录D要求。6.9供电电源性能
6.9.1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宜采用太阳能板加蓄电池等供电方式,供电电源应满足监测装置在当地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要求。
6.9.2在输电线路导地线上,宜采用感应取能、太阳能或高能电池等供电方式,供电电源应满足监测装置在当地环境条件下连续工作要求,并满足如下要求:a)对采用感应取能供电的数据采集单元,其最小启动电流不应大于50A:b)对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数据采集单元,其电池单独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dc)对采用高能电池供电的数据采集单元,其电池单独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年。6.9.3杆塔上供电电源应配置独立的充放电控制器,供电电源标称电压为DC十12V。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