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行业标准(AQ) > AQ 5212-2011 通风净化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要求及方法
AQ 5212-201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AQ 5212-2011

中文名称:通风净化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要求及方法

标准类别:安全行业标准(AQ)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270350

相关标签: 通风 净化 装置 安全 性能 检测 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AQ 5212-2011.Test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for safety performance of ventilation and purification equipment.
1范围
AQ 5212规定了通风净化装置基本安全性能的检测要求及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检测项目、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检测项目、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检测项目等内容。
AQ 5212适用于涂装及相关行业有机废气的通风净化装置的安全性能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75. 5-2002 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
GB 8170-2008 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3347 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性能和实验方法
GB/T 14288 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蒸汽最小静电点燃测定方法
GB/T 1444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术语
GB/T 14670 空气质量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6 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4677 空气质量 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5263 总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5264 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 苯并 「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501 硝基类 (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一盐酸蔡乙 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502 苯胺类的测定 盐酸蔡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516 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GB/T 5555. 1-1995 固体废料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光度法
GB/T 5555. 3-1995 固体废料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 20101-2006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GB/T 21508 -2008 燃煤烟气脱硫 设备性能测试方法
HJ/T 375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13.10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52122011
通风净化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要求及方法Test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for safety performance of ventilation ancpurificationequipment
2011-7-12发布
2011-12-1实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检测项目,
5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检测项目。6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检测项目
7活性炭吸附一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检测项目8活性炭吸附一蒸汽脱附净化装置检测项目9热力燃烧净化装置检测项目
10液体吸收净化装置检测项目...11冷凝回收净化装置检测项目:12采样..
13检测内容的编制.
14检测报告
15检测装置使用、维护、校验..16检测人员和培训
附录A(资料性附录)部分污染物气体浓度测定方法和采样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通风管道中易燃可燃性气体浓度检测TTKAONTKACa
AQ5212—2011
本标准为安全生产行业强制性技术标准。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AQ5212—2011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作业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8/SC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苏州捷能有机废气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江苏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苏州捷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鱼童发达造漆有限公司、遂昌神牛涂料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卫东、王福兴、郭萍、张丽、韩辉、金赞芳、梁新方、李胜。本标准首次制定。
1范围
通风净化装置安全性能检测要求及方法AQ5212—2011
本标准规定了通风净化装置基本安全性能的检测要求及方法。主要包括基本检测项目、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检测项目、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检测项目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涂装及相关行业有机废气的通风净化装置的安全性能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075.5-2002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器的机械振动GB8170-2008数字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11893-1989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3347石油气体管道阻火器性能和实验方法GB/T14288可燃气体与易燃液体蒸汽最小静电点燃测定方法GB/T14441wwW.bzxz.Net
GB/T14670
GB/T14676
GB/T14677
GB/T15263
GB/T15264
GB/T1543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
空气质量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质量三甲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空气质量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GB/T15501硝基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锌还原一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15502
苯胺类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15516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55.1-1995固体废料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光度法GB/T15555.3-1995固体废料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酸银分光光度法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GB/T21508-2008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HJ/T375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SH/T0343催化剂中氯含量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1
TTKANYKAca
SH/T0651重型催化剂锡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SJ/T10694-2006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WS/T69-1996,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3术语和定义
GB/T14441、GB201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采样时间samplingtime
是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后经历的时间。也称采样时段。3.2
采样频率samplingfrequency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采样的次数。3.3
泄放装置relief devices
在净化系统内,当气流产生强烈冲击波时,泄放膜首先破裂而释放能量。4基本检测项目
4.1净化装置设置场所检测
AQ5212—2011
4.1.1净化装置设置场所易燃可燃性气体浓度测定:采用自动监测作业场所气体浓度,并在气体浓度达到预设报警值时,发出可视和可听报警信号的固定式报警器,或采用便携式测量仪。4.1.2净化装置管道、设备等的静电接地检测,按4.6的要求检测。4.1.3净化装置风机等的噪声检测:按照WS/T69-1996的方法检测。4.2通风管道中风压、风速、风量的测定4.2.1测定位置:测量断面应选择在管道中气流平稳的直管段上,并应考虑测定操作的方便和安全,4.2.2测试孔和测定点:在测量的同一断面上多点测量,然后求出该断面的平均值4.2.3压力测定:采用皮托管、压力计等。测定方法应符合GB/T16157中5.4的要求。4.2.4风速与风量的测定:应符合GB/T16157中7的要求。4.3通风管道中易燃可燃性气体浓度检测4.3.1采样应符合12章的要求。
4.3.2通风净化装置管道中部分污染物气体的浓度测定方法和采样方法见附录A。2
AQ5212—2011
4.3.3苯乙烯、三甲胺、甲苯、二甲苯、硝基苯类、苯胺类、甲醛、总烃类和苯并「a」花的测定应按照GB/T14670、GB/T14676、GB/T14677、GB/T15501、GB/T15502、GB/T15516、GB/T15263、GB/T15439的方法测定。
4.3.4其它气体浓度检测见附录B。4.4通风管道中气体温度检测
4.4.1对常温气体使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测量,一般只需测量管道中央部位的温度。管道较粗时,插入深度不应小于200mm,待温度稳定不变时读数。4.4.2对高温气体,应使用热电偶温度计测量。4.4.3表面温度用远红外温度仪测量4.5阻火器阻火性能检测
阻火器的阻火性能:应按照GB13347的规定进行检测,4.6静电检测
4.6.1检测条件: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40%~60%。4.6.2电阻法测试:电阻法测定应符合SJ/T10694-2006中6的要求。4.6.3静电电量测试应符合SJ/T10694-2006中9的要求。4.7设备耐压检测
4.7.1利用完全情性气体或压缩空气进行气压试验,温度应大于5℃,小于40℃。4.7.2气压强度的试验压力为设计的1.15倍,一般应小于0.05MPa。4.7.3气压试验,压力应逐级缓升。首先升至试验压力的50%进行检查,如无泄漏及异常现象,继续按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直至强度试验压力,每一级稳压3min,达到试验压力稳压5min,4.7.4压力检测合格,进行气密性检测。4.8设备气密性检测
4.8.1气密性检测前,检查净化装置阀门、压力计等附件,并符合要求后方能进入检测。4.8.2利用压缩空气或情性气体,气体温度不低于15℃。4.8.3试验时将压力规定到工作压力的1.15倍。关闭前后的阀门,保压12h,再记录压力数值。4.8.4泄漏率A
A=100/t(1-P2T/PiT2)%
式中:
A:每小时平均泄漏率,%;
Pi:试验开始时的绝对压力,Pa;3
TTKANYKACa
P2:试验结束时的绝对压力,Pa;TI:试验开始时气体的绝对温度,K;T2:试验结束时气体的绝对温度,K:t:试验时间,h。
4.9机械振动振幅检测
AQ5212—2011
转速在300r/min至1800r/min之间,测量振动速度Vaax;转速1800r/min至2900r/min,测量振动速度Vmax和振幅频率。检测与测量方法按照GB/T6075.5-2002中4.5的要求检测。4.10阻力的检测
4.10.1阻力检测:测试设备及某段部位的前后压力,检测方法按4.2.3的要求进行。4.10.2阻力值可按GB/T21508-2008中6.2.4.2的公式计算。4.11
泄放装置的检测
4.11.1泄放装置制造完毕,在没有安装在净化设备上之前,进行压力测试。当压力指示达到设计最高限值时,泄放装置应完成泄压动作。4.11.2泄放装置安装在净化设备上后,进行压力测试。压力强度为工作压力的1.5~1.8倍。压力检测方法按4.7的要求进行。
活性炭吸附净化装置检测项目
5.1顶部检测
5.1.1项部压力检测:按4.2.3的方法检测5.1.2顶部安全泄放装置检验:按4.11要求测试。5.2气体温度检测
5.2.1气体进出口温度检测:按4.4的要求检测。5.2.2吸附器内部气体温度检测:a)采用多点温度显示调节仪;
b)采用超温报警联锁降温装置。5.3气体浓度检测
5.3.1气体进出口浓度检测:可采用可燃气体自动分析仪,浓度测定应符合4.3的要求。5.3.2进口气体浓度与联动装置检测:可燃气体自动分析仪输出超值信号与报警联锁装置的检测,并自动关闭气体进口阀装置。
5.4吸附器阻力检测
吸附器进出口压差检测:采用压差计等。4
5.5吸附床静电检测
AQ5212—2011
5.5.1首先对闪点低于60℃的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蒸气进行最小静电点燃测试。测试方法应符合GB/T14288的要求。
5.5.2吸附床吸附量达到50%时,进行静电检测。静电电量检测应符合4.6的要求。6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检测项目
6.1预热室温度检测
6.1.1温度显示调节仪: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显示调节。6.1.2预热室温度超温:采用超温报警并联锁关闭预热室的加热装置,还应联锁开启直接排空装置,6.1.3加热器与风机联锁装置:采用预热室的加热装置的开启、关闭应与风机的开启、关闭联锁。6.2催化燃烧室温度检测
6.2.1催化床温度检测:采用热电偶温度计检测6.2.2催化床温度超温:采用超温报警联锁开启补充冷风的装置。6.3气体浓度检测
6.3.1进出口气体浓度检测:采用可燃气体自动分析仪等。浓度测定应符合4.3的要求。6.3.2采样时段应符合12.4的要求。6.3.3催化床超浓度时检测:采用超浓度报警联锁和开启补充冷风的装置。6.4安全泄放装置检验
安全泄放装置检验:按照4.11的要求检验。6.5催化剂活性干扰物的检测
6.5.1催化剂运行中发生异常,应进行催化剂检测6.5.2检测时随机取出5件催化剂,然后刮下表面粉末50g,充分混合,用25g作分析样品,25g作封存保存。
6.5.3对催化剂干扰物铅、锡、氯、汞、砷、磷元素的检测可按照SH/T0343、GB/T15264、SH/T0651、GB/T15555.1-1995、GB/T15555.3-1995、GB11893-89的方法检测。7活性炭吸附一催化燃烧净化装置检测项目7.1气体浓度检测
7.1.1气体浓度多点检测:宜采用可燃气体自动分析仪检测。7.1.2、浓度超值:采用超值报警联锁关闭加热装置、开启直接排空装置、启动活性炭吸附器降温装置。5
TTKANYKACa
AQ5212—2011
7.1.3热气脱附:对脱附后管道进行浓度、温度及流量的检测:并对联锁报警装置的检测7.2其余项目检测
其余检测项目应按5、6的规定检测。8活性炭吸附一蒸汽脱附净化装置检测项目8.1气体浓度检测
8.1.1气体浓度多点检测:宜采用可燃气体自动分析仪检测。8.1.2浓度超值:采用超值报警联锁关闭加热装置、开启直接排空装置、启动活性炭吸附器降温装置。8.1.3蒸汽脱附:对脱附后管道检测浓度、温度及流量的检测:并对联锁报警装置的检测8.2吸附层压力检测
8.2.1吸附层正压检测
吸附床中的吸附层加工完毕后,应采用模拟压缩空气,压力为吸附床内腔工作蒸汽压的1.2倍进行直接吹扫。吸附层表面应能承受由压力所变形的波动。停止吹扫后,吸附层没有穿孔现象,吸附层中加强筋能及时基本恢复原状。
8.2.2吸附层真空度的检测
模拟蒸汽脱附时所含水量的吸附层,放置真空罐内,进行抽真空脱水。真空压力是吸附床内腔工作真空压力的1.2倍。失压后取出,吸附层表面和骨架应基本保持原样。8.3其他检测
其他检测应按5的规定进行。
9热力燃烧净化装置检测项目
9.1温度检测
9.1.1预热室温度检测
温度检测:低值报警联锁,关闭进气阀并启动直接排空装置。9.1.2燃烧室温度检测
温度检测:高值报警联锁,关闭进气阀并启动直接排空装置。9.2预热室点火
点火火焰熄灭报警联锁关闭进气阀、启动直接排空装置。9.3燃烧室进口气体浓度检测
9.3.1浓度检测采用可燃气体自动分析仪,检测方法按4.3的要求。浓度超值报警联锁启动直接排空装置。
9.3.2采样时段按12.4的要求,
9.4燃烧室出口气体浓度检测
气体浓度检测采用气体自动分析仪。9.5燃烧室进出口气体压力检测
压力检测采用气体压力计,应符合4.7、4.8的要求。9.6安全泄放装置检验
按照4.11的要求检验。
9.7燃烧室火焰的观测
AQ5212—2011
9.7.1把燃烧器点燃到最大档,此时观察燃烧火焰长度,其燃烧火焰的最外火层,离燃烧室内壁的距离应大于150mm。
9.7.2把燃烧室加热到设计时最高温度的1.1倍,持续3h,然后关闭火源,在1h内完成冷却到常温。重复三次,再观察燃烧室因热膨胀造成的变形程度。9.8联动互锁的检测
9.8.1预热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手动启动废气进气阀门,此时启动功能应无效9.8.2预热室进口废气浓度模拟设定值,并把超过此值的废气送入,检测报警功效和报警所需的时间,所需时间用秒表记录。
9.8.3预热室温度超值时,检测燃烧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同时检测联动报警装置液体吸收净化装置检测项目
吸收净化装置进出口气体浓度检测浓度检测可采用气体自动分析仪检测。检测方法应符合4.3的要求。10.2联动互锁的检测
吸收液输液泵与风机联锁装置检测:启动时输液泵先开启才能开风机,运行结束时先关风机再停输液泵的联锁装置。
10.3渗水检查
用水喷淋,持续3h,检查可能渗水的部位。10.4填料层阻力检测
填料层阻力检测应符合4.10的要求。11冷凝回收净化装置检测项目
11.1冷凝回收净化装置进出口气体浓度检测7
TTKAONYKACa
11.1.1浓度检测可采用可燃气体自动分析仪,检测方法应符合4.3的要求。11.1.2采样时段应符合12.4的规定。11.2冷凝罐渗水检测
在罐内充满水,其压强大于工作压力。持续20min,记录前后的压力读数。12菜样
12.1采样器的组成和检测
应符合HJ/T375中规定的要求。
12.2采样方法
应符合GB/T16157中规定的要求。12.3采样步骤
12.3.1选择采样的具体工具和方法。12.3.2采样前的准备和安装
检查各类导管、仪器的密闭性;检查仪表、仪器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电源的安全性:
选择连续式采样或间接式采样。12.3.3采样时间一般不少于10min。AQ5212—2011
12.3.4采样的样品应放在不与被测物产生化学反应的玻璃或其他容器内,容器要密封并注明样品号。12.4采样时段性
12.4.1挥发浓度估计值可按生产工艺特性进行理论计算而得,12.4.2持续性挥发浓度大于1000mg/m,应连续采样。12.4.3持续性挥发浓度小于1000mg/m,可随机采样。13
检测内容的编制
13.1采样内容的编制
13.1.1提出检测所执行的标准,收集非标准的检测方法。13.1.2制定检测活动的检测程序。13.1.3对相关设备,如分析仪器、计算器、辅助装置等使用说明和操作方法13.1.4采样方法及过程,采样品的保存、安置、传送,样品的摄取方法要作详细的说明。13.1.5
应建立计算机模拟分析,对偏差值有对应的估量值。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应作充分的评估。13.1.6
AQ5212—2011
13.1.7分析软件对分析的结果应有可比性。误差范围和校准值应作相应的分析和说明,并有对应预案说明。
13.1.8分析中所应有软件的保存、保管和传阅应作详细的说明。13.2检测程序的确认
检测内容的编制、审核、批准文书的审批手续及该文件应保持有效性。13.2.2如有若干部门或单位同时承担检测,应有相应的法律文件,才可执行检测。14
检测报告
数据处理
14.1.1误差:误差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a)
测定分析计算中把相对误差趋向于一个常数:b)
相对偏差值趋向一个常数。
14.1.2准确度
掌握标准样品的参数。
用不同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计算。其值取向以标准样品的参数。14.1.3精密度
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方法进行重复的分析和计算,其值趋向于一个常数。数据修正的法则
确立有效数字;
数字的修约按GB8170的有关规定修约:c)有效数字采取“四舍六入五单双”的原则:d)
数据记录只保留一个可疑数据。14.2偏差校准
14.2.1对于偏差值小于一定量的常数,在重新计算对保留位数进行修正。14.2.2对于偏差值大于一定量的常数,在提高检测仪器精度的同时,用不同的、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和分析。其数值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14.3检测报告
14.3.1检测报告先应符合规定格式和要求。其内容应有各程序的责任人、日期、仪器名称、精度等级、数据。根据要求视为重要的报告,应说明误差范围,数据校准说明和依据。并应有计算书、模拟分析软件为附件。
14.3.2报告数据和信息应准确,并具有统一性。14.4分析结论
TTKANYKAC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