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5009.191-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酯的测定
GB 5009.191-202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5009.191-2024

中文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酯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4-02-08

实施日期:2024-08-08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7992995

相关标签: 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 食品 中氯 丙醇 脂肪酸 缩水 甘油酯 测定

标准分类号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综合>>X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5009.191-201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40页

标准价格:65.0

相关单位信息

发布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标准简介

本标准第一篇规定了食品中氯丙醇的测定。 本标准第二篇规定了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测定。 第一篇适用于含酸水解植物蛋白的调味品、肉及肉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3-氯-1,2-丙二醇(3-MCPD)、2-氯-1,3-丙二醇(2-MCPD)、1,3-二氯-2-丙醇(1,3-DCP)和2,3-二氯-1-丙醇(2,3-DCP)含量的测定。 第二篇第一法和第二法适用于油脂及其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膨化食品、焙烤食品和油炸食品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E)、2-氯-1,3-丙二醇酯(2-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含量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油脂及其制品中3-MCPDE、2-MCPDE 和 GE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代替 GB5009.1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与 GB5009.191—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酯的测定”;
———氯丙醇含量的测定方法修订为第一篇 食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代替原标准第一法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和第二法 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测定中增加缩水甘油酯的测定,方法修订为第二篇 第一法 同位素稀释-碱水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 同位素稀释-酸水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第三法 同位素稀释-碱水解-气相色谱-质谱法,代替原第三法 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修改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09.191—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
缩宿水甘油酯的测定
2024-02-0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4-08-08实施
GB5009.191—2024
本标准代替GB5009.1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本标准与GB5009.191一201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缩水甘油酯的测定”;氯丙醇含量的测定方法修订为第一篇食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
谱法,代替原标准第一法
食品中3-氯-1,2-丙二醇含量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法和第二法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一在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测定中增加缩水甘油酯的测定,方法修订为第二篇第一法同位素
稀释-碱水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第二法同位素稀释-酸水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第去同位素稀释-碱水解-气相色谱-质谱法,代替原第三法三法
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一修改了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技术参数。1
1范围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
缩水甘油酯的测定
本标准第一篇规定了食品中氯丙醇的测定。本标准第二篇规定了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测定。GB5009.191—2024
第一篇适用于含酸水解植物蛋白的调味品、肉及肉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3-氯-1,2-丙二醇(3.MCPD)、2-氯-1,3-丙二醇(2-MCPD)、1,3-二氯-2-丙醇(1,3-DCP)和2,3-二氯-1-丙醇(2,3-DCP)含量的测定。
第二篇第一法和第二法适用于油脂及其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膨化食品、焙烤食品和油炸食品中3-氯-1,2-丙二醇酯(3-MCPDE)、2-氯-1,3-丙二醇酯(2-MCPDE)和缩水甘油酯(GE)含量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油脂及其制品中3-MCPDE、2-MCPDE和GE含量的测定。
第一篇食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2原理
试样中加入同位素内标,以氯化钠溶液提取,采用硅藻土小柱净化,经正已烷淋洗后,用乙酸乙酯洗脱氯丙醇,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以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内标法定量。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3.1试剂
3.1.1乙酸乙酯(C4Hg02)色谱纯。3.1.2正己烷(C。H14):色谱纯。3.1.3氯化钠(NaCI)。
3.1.4无水硫酸钠(Na2SO4):120℃烘烤4h后储存于干燥器中,备用。3.1.5七氟丁酰基咪唑(CH3FN2O,CAS号32477-35-3):纯度≥97%。使用后注意密封防潮保存。3.2试剂配制
氯化钠溶液(200g/L):称取氯化钠200g,溶于水并稀释至1L。3.3标准品
3.3.13-氯-1,2-丙二醇(3-MCPD)(C:HzCIO2,CAS号96-24-2):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1
GB5009.191—2024
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3.3.2D5-3-氯-1,2-丙二醇(D-3-MCPD)(C;H2DCIO2,CAS号342611-01-2):纯度≥98%。3.3.32-氯-1,3-丙二醇(2-MCPD)(C3HzCIO2CAS号497-04-1)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3.3.4Ds-2-氯-1,3-丙二醇(Ds-2-MCPD)(C:H2DsCIO2,CAS号1216764-05-4):纯度≥98%。3.3.51,3-二氯-2-丙醇(1,3-DCP)(C:HCl2O,CAS号96-23-1):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3.3.6Ds-1,3-二氯-2-丙醇(Ds-1,3-DCP)(C:HDsCl2O,CAS号1173020-20-6)纯度≥98%。3.3.72,3-二氯-1-丙醇(2,3-DCP)(C:HCl2O,CAS号616-23-9):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3.3.8Ds-2,3-二氯-1-丙醇(Ds-2,3-DCP)(C:HDsCl0,CAS号1189730-34-4)纯度≥97%。3.4标准溶液配制
3.4.1氯丙醇标准溶液
3.4.1.1氯丙醇标准储备液(1000μg/mL):称取氯丙醇标准品各10.0mg(精确至0.01mg),分别用乙酸乙酯溶解,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混匀。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下保存,保存期为12个月。3.4.1.2氯丙醇混合标准中间液(10.0μg/mL):准确移取适量氯丙醇标准储备液(1000μg/mL),用正己烷稀释至浓度为10.0μg/mL摇匀后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下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
3.4.1.3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00μg/mL):准确移取氯丙醇混合标准中间液(10.0μg/mL)1.00mL加入正己烷稀释至10mL,混匀。临用现配。3.4.2氯丙醇内标溶液
3.4.2.1内标储备液(1000μg/mL):称取氯丙醇同位素内标各10.0mg(精确至0.01mg),分别用乙酸乙酯溶解,转移至10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混匀。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下保存,保存期为12个月。3.4.2.2氯丙醇混合内标工作液(10.0μg/mL):准确移取适量氯丙醇内标储备液(1000μg/mL),用正己烷稀释至浓度为10.0μg/mL,混匀后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以下保存,保存期为6个月。
3.4.3标准系列溶液
分别准确移取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溶液(1.00μg/mL)10.0μL、50.0μL、100μL、200μL、400μL、800μL、1600μL于密封性良好的具塞(盖)玻璃管中,分别加入氯丙醇混合内标工作液(10.0μg/mL)20μL,再分别移取相应体积的正已烷补充至2mL,混匀,配制成含氯丙醇质量分别为10.0ng、50.0ng100 ng、200 ng、400ng、800ng、1600ng的系列标准工作液,其中氯丙醇内标的质量均为 200ng。 临用现配。
3.5材料
3.5.1硅藻土小柱:填料质量为5g,或性能相当者,亦可手工填柱。3.5.2气密针:1.0mL或0.5mL,最小刻度不大于0.05mL。3.5.3定量滤纸:直径11cm。
4仪器和设备
4.1气相色谱-质谱仪:带电子轰击离子源(EI)。4.2电子天平:感量分别为0.01g和0.01mg4.3超声波振荡器。
4.4氮吹仪。
4.5恒温干燥箱。
4.6涡旋振荡器。
4.7冷冻离心机:最大转速不低于5000r/min5分析步骤
5.1试样制备
GB5009.191—2024
液态样品称取前摇匀;对于半固态样品和固态样品,取可食部分均质。制备后的试样于4℃下冷藏保存。
5.2试样提取
5.2.1液态试样
称取试样4g(精确至0.01g)于15mL离心管中(对于液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低盐试样,称样后加入1g氯化钠),准确加入内标工作液(10.0μg/mL)20μL,超声混匀5min,待净化。5.2.2婴幼儿配方食品(粉状)
称取试样4g(精确到0.01g)于50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内标工作液(10.0μg/mL)20μL,加入8mL200g/L氯化钠溶液,涡旋,超声10min,于4℃下以5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取出提取液,再加入8mL200g/L氯化钠溶液重复提取操作1次,合并提取液,取8mL待净化。5.2.3其他半固态及固态试样(不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称取试样4g(精确到0.01g)于1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内标工作液(10.0μg/mL)20μL,加入4mL200g/L氯化钠溶液,涡旋,超声10min,以5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移取上清液,再加入4mL200g/L氯化钠溶液重复提取1次,合并上清液,待净化。5.3试样净化
将待净化液转移至硅藻土小柱中,放置10min。用10mL正已烷淋洗,弃去淋洗液,然后用15mL乙酸乙酯洗脱,收集洗脱液。在洗脱液中加入5g无水硫酸钠,不断振摇脱水,放置不少于30min后过滤,转移滤液至密封性良好的具塞(盖)玻璃管中,于40℃下氮吹浓缩至约0.5mL,加入2.0mL正己烷,涡旋,待衍生化。
5.4衍生化
于标准系列溶液和试样净化液中用气密针快速加入0.05mL七氟丁酰基咪唑,立即密封,涡旋,放入烘箱中,于70℃下保温20min。衍生结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加入2mL200g/L氯化钠溶液,涡旋,静置,使水相和正己烷分层,且水相澄清。取上层正己烷,加入约0.3g无水硫酸钠吸水干燥,将溶3
GB5009.191—2024
液转移至进样瓶中,供上机测定。5.5空白试验
称取与试样相同质量的200g/L氯化钠溶液,其余步骤按5.2~5.4与试样同时处理。5.6仪器参考条件
5.6.1气相色谱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含5%苯基亚芳基聚合物或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弱极性毛细管柱(柱长30m,内a)
径0.25mm,膜厚0.25μm),或性能相当者。载气:氮气,纯度≥99.999%,流速为1mL/min。b)
进样口温度:250℃。
进样体积:1μL,不分流进样。
程序升温:50℃保持1min,以2℃/min升温至90℃,再以40℃/min升温至270℃,并保持e)
5min。
2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如下:
电离源: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离能量:70eV。
离子源温度:250℃。
传输线温度:280℃。
溶剂延迟时间:5min。
扫描方式: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监测离子:见附录A中表A.1。
5.7测定
在给定分析条件下,将衍生后的空白溶液、标准系列溶液和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
5.7.1定性分析
在相同测定条件下,试液与标准工作液中待测物的保留时间偏差在土0.5%以内,且在扣除背景后的试样质谱图中,其中至少3个监测离子均出现且信噪比≥3,而且其相对丰度与浓度相当的标准溶液中监测离子的相对丰度的偏差应符合表1的要求,则可判断试样中存在对应的被测物。标准溶液中氯丙醇及同位素内标衍生物的监测离子、色谱图和质谱图分别见附录A中表A.1、图A.1和图A.2。表1监测离子相对丰度的最大允许偏差离子相对丰度
最大允许偏差
>20%~50%
>10%~20%
≤10%
5.7.2定量测定
5.7.2.1标准曲线的制作
GB5009.191—2024
以标准系列溶液中氯丙醇和其对应内标的质量比为横坐标,以测定的氯丙醇和其对应内标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5.7.2.2试样溶液的测定
测得试样溶液中氯丙醇和对应内标的峰面积,并由其比值通过标准曲线查得氯丙醇与对应内标的质量比,从而计算得到待测液中氯丙醇的质量。待测液中氯丙醇和对应内标的峰面积比值应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若超过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应适当减少取样量再重新测定。6分析结果的表述
试样中氯丙醇的含量按公式(1)计算:K ×N,×1000
X = = ×1 000 ×1 000
式中:
.(1)
一试样中氯丙醇(3-MCPD、2-MCPD、1,3-DCP、2,3-DCP)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干克(mg/kg);
一由标准曲线查得氯丙醇与对应内标的质量比;K
Nis一试样中加入的内标的质量,单位为纳克(ng);1000一换算系数;
一试样称取的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7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0%。8其他
婴幼儿配方食品(粉状)中3-MCPD、2-MCPD、1,3-DCP和2,3-DCP的检出限均为0.01mg/kg,定量限均为0.025mg/kg;其他基质中3-MCPD、2-MCPD、1,3-DCP和2,3-DCP的检出限分别为0. 002 mg/kg、0. 002 mg/kg、0. 005 mg/kg、0. 005 mg/kg,定量限分别为 0. 005 mg/kg、0. 005 mg/kg0.01 mg/kg、0.01 mg/kg。
第二篇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测定第一法
同位素稀释-碱水解-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9原理
在提取的脂肪或油脂试样中,加入同位素内标,用氢氧化钠-甲醇水解,使氯丙醇脂肪酸酯、缩水甘5
GB5009.191—2024
油酯(GE)分别转化为氯丙醇和缩水甘油,加入酸化溴化钠终止水解,水解生成的缩水甘油转化为3-溴1,2-丙二醇(3-MBPD),溶液经异辛烷萃取后水相用苯基硼酸衍生,以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内标法定量。Www.bzxZ.net
在碱水解过程中,少部分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E)的水解产物3-氯-1,2-丙二醇(3-MCPD)可转化为缩水甘油,溴化后生成与缩水甘油酯处理后的同一产物3-MBPD。因此,在计算试样中GE含量时,需要扣除由3-MCPDE水解转化的含量。10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10.1试剂
10.1.1甲醇(CH3OH)。
10.1.2异辛烷(CH18):色谱纯。10.1.3丙酮(CHCOCHs)。
10.1.4甲苯(C,Hg):色谱纯。
10.1.5甲基叔丁基醚(CsH120)。10.1.6硫酸(H2SO4):含量≥95%。10.1.7苯基硼酸(CHBO2):纯度≥97%。10.1.8溴化钠(NaBr)纯度≥99.5%。10.1.9氢氧化钠(NaOH)。
10.1.10无水硫酸钠(Na2SO4)。
氨水(NH;·H2O):质量分数约25%。10.1.11
乙醇(C2HsOH):含量≥95%。
乙醚(C4H1oO)。
10.1.14石油醚:沸程为30℃~60℃。10.1.15 乙二醇(C2H.02)。
10.2试剂配制
10.2.125%硫酸溶液:量取25mL硫酸缓缓倒入75mL水中,并不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混匀。10.2.2酸化溴化钠溶液(600g/L):称取60g溴化钠,加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入3.5mL25%硫酸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10.2.3氢氧化钠-甲醇溶液(0.35mol/L):称取3.5g氢氧化钠,加入甲醇溶解,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混匀,转移至塑料瓶中,于10℃下保存不少于2h,备用。10.2.4乙醚-石油醚溶液(1+1):量取乙醚和石油醚各100mL混匀10.2.51%乙二醇溶液:移取100μL乙二醇,加水定容至10mL混匀10.2.6丙酮-水溶液(19+1):量取95mL丙酮,加入5mL水,混匀。10.2.7苯基硼酸溶液:称取12g苯基硼酸,加入100mL丙酮-水溶液(19+1),充分振摇;若出现溶解不完全,可取上清液用于衍生。室温下保质期3个月。10.3标准品
10.3.1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C35H67CIO4,CAS号51930-97-3):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6
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GB5009.191—2024
10.3.213C3-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C3213C3H67CIO4,缩写13C3-3-MCPDE):纯度≥96%。10.3.32-氯-1,3-丙二醇硬脂酸二酯(C39H7sCIO4,CAS号26787-56-4):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10.3.4Ds-2-氯-1,3-丙二醇硬脂酸二酯(C3gHzoDsCIO4,CAS号1329796-49-7,缩写Ds-2-MCPDE):纯度≥98%。
10.3.5缩水甘油棕榈酸酯(C19H3603,CAS号7501-44-2):纯度≥98%,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物质。
10.3.6Ds-缩水甘油棕榈酸酯(C19H31DsO3,CAS号1794941-80-2,缩写Ds-GE):纯度≥98%。以上标准品的其他信息见附录B中表B.1。10.4标准溶液配制
10.4.1标准溶液
10.4.1.1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酯标准储备液(50.0μg/mL)分别称取适量3-氯-1,2-丙二醇棕榈酸二酯、2-氯-1,3-丙二醇硬脂酸二酯、缩水甘油棕榈酸酯(精确至0.01mg)于3支25mL容量瓶中加入甲苯溶解,定容至刻度,混匀,配制成浓度为50.0μg/mL的标准储备液,分别以3-MCPD、2-MCPD、缩水甘油计,折算系数见附录B中表B.1。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下保存,保存期12个月。
10.4.1.2氯丙醇脂肪酸酯混合标准工作液(4.00μg/mL):准确移取2.00mL氯丙醇脂肪酸酯标准储备液(50.0μg/mL)于25mL容量瓶中,用甲苯定容至刻度,混匀。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下保存,保存期3个月。10.4.1.3缩水甘油酯标准工作液(4.00μg/mL):准确移取2.00mL缩水甘油酯标准储备液(50.0μg/mL)于25mL容量瓶中,用甲苯定容至刻度,混匀。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下保存,保存期3个月。
10.4.2同位素内标溶液
10.4.2.1内标储备液(10.0μg/mL):准确称取适量(精确至0.01mg)13C3-3-MCPDE、Ds-2-MCPDE、Ds-GE标准品于3支25mL容量瓶中,加入甲苯溶解,定容至刻度,混匀,溶液的浓度为10.0μg/mL分别以13C3-3-MCPD、D5-2-MCPD、Ds-缩水甘油计。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C下保存,保存期12个月。
10.4.2.2内标工作液(2.00μg/mL):准确移取2.00mL内标储备液(10.0μg/mL)于同一支容量瓶中,加入甲苯定容至10.0mL混匀。转移至密封性良好的棕色玻璃瓶中,于-20℃下保存,保存期3个月。10.4.3氯丙醇脂肪酸酯标准系列溶液准确移取适量氯丙醇脂肪酸酯标准工作液(4.00μg/mL),经甲苯稀释至浓度为0.0500μg/mL、0.100μg/mL、0.50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混匀准确移取100μL标准系列溶液和100 μL内标工作液(2.00 μg/mL),混匀,得到质量分别为5.00 ng、10.0 ng、50.0ng、100 ng、200ng、400ng的系列标准液,然后按照12.3~12.5步骤操作。临用现配。10.4.4缩水甘油酯标准系列溶液准确移取适量缩水甘油酯标准工作液(4.00μg/mL),经甲苯稀释至浓度为0.0500μg/mL、0.100μg/mL、0.50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各准确移取100μL标准系列溶7
GB5009.191—2024
液和100μL内标工作液(2.00μg/mL)混匀,得到5.00ng、10.0ng、50.0ng、100ng、200ng、400ng的系列标准液,然后按照12.3~12.5步骤操作。临用现配。10.5材料
玻璃纤维滤筒或定量滤纸(直径11cm)。11仪器和设备
11.1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注:使用色谱柱反吹功能或程序升温进样口(PTV)可减少试液对仪器造成的污染。11.2电子天平:感量分别为0.01mg和1mg11.3低温水浴恒温箱或冷却水循环装置:控温精度为±1℃。11.4恒温水浴振荡器:控温精度为±5℃。11.5涡旋振荡器。
11.6超声波振荡器。
11.7旋转蒸发仪。
11.8离心机:最大转速不低于5000r/min。11.9恒温干燥箱。
11.10氮吹仪。
12分析步骤
12.1试样制备
液态样品称取前应摇匀;对于常温下为固体或半固体的棕榈油或动物油脂及其制品等,取样前于60℃左右加热熔化,摇匀;取可食部分均质。制备后的试样于4℃冷藏保存。12.2试样提取
12.2.1植物油脂、动物油脂
称取试样0.1g(精确至1mg)于1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内标工作液(2.00μg/mL)100μL,混匀,供水解。
注:自加入内标开始的步骤(12.2~12.5),也可采用经验证符合要求的自动化前处理仪器操作。12.2.2鱼油粉等油脂制品
对于鱼油粉等油脂制品,参照GB5009.6第三法(碱水解法)提取脂肪后,计算脂肪含量,再按照12.2.1步骤操作。
12.2.3婴幼儿配方食品
称取粉状试样0.5g(精确至1mg)或液态试样3.0g(精确至0.01g)于50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内标工作液(2.00μg/mL)100μL;加入2mL65℃的热水,涡旋混匀,再加入1mL氨水,涡旋,在65℃水浴下振荡30min后,冷却至室温。加入3mL乙醇,涡旋后加入5mL乙醚,振摇5min然后加入5mL石油醚,继续振摇5min。静置待溶液分层后,转移上层溶液至离心管中;于下层水相中再加入乙醚和石油醚各5mL,重复萃取1次,合并有机相于40℃下氮吹至干,供水解。12.2.4其他食品
称取试样3.0g~5.0g(精确至0.01g)于玻璃纤维滤筒中,扎好口,然后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8
GB 5009.191—2024
加入25mL石油醚后盖塞,以120r/min速度振荡2h~3h,将提取液转移,再次加入25mL石油醚提取2h,合并两次提取液,减压浓缩至1.0mL。将溶液转移至10mL试管中,用6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鸡心瓶内壁,将淋洗液全部转移至玻璃试管中,于55℃下水浴加热,之后在100℃干燥箱中再加热约1h,冷却至室温称重,计算脂肪含量。准确称取脂肪0.1g(精确至1mg)于15mL离心管中,准确加入内标工作液(2.00μg/mL)100μL,混匀,供水解。注:试样中脂肪含量低于10%时,应适当增加称样量,并增加石油醚的用量,使得到的脂肪不少于0.3g。必要时,应根据产品配方特点,采用GB5009.6中第三法(碱水解法)的步骤进行脂肪的提取,再称取脂肪按照12.2.1的步骤操作。
12.3水解
于标准系列溶液、上述试样溶液中加入100μL甲苯和200μL甲基叔丁基醚,混匀后于10℃下冷却6min,加入10℃下预先冷却2h的0.35mol/L氢氧化钠-甲醇溶液200μL,立即涡旋,然后于10℃下放置7min,进行酯键断裂反应,结束后加入600μL酸化溴化钠溶液(600g/L),涡旋,终止水解反应,溶液待净化。
12.4液-液萃取净化
在上述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600μL异辛烷,涡旋,进行液-液萃取,静置分层后弃去异辛烷层,必要时可离心使溶液分层彻底,再次加入600μ异辛烷,重复净化步骤,弃去异辛烷层,下层水相供衍生用。注:若出现凝固现象,可加热溶解,必要时振荡,至试液充分均匀。12.5衍生化
于净化后的水溶液中加入100μL苯基硼酸溶液,涡旋后,加入100μL1%乙二醇溶液和1mL异辛烷,涡旋,静置分层,必要时可离心使分层彻底;取上层溶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将溶液转移至进样瓶中,供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12.6空白对照
除不加试样外,采用与试样操作完全相同的步骤进行,测定结果应低于检出限。12.7仪器参考条件
12.7.1气相色谱条件
气相色谱条件如下:
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0.25μm),或性a)
能相当者。
注:若使用柱中反吹功能,可将柱长约15m的2根毛细管色谱柱连接后使用。配柱后反吹功能时,使用柱长为30m的分离柱和毛细管空柱(5m×0.18m)各1根。载气:高纯氨气,纯度≥99.999%,流速为1.5mL/min。b)
进样量:1μL,不分流进样,溶剂延迟时间:5min。c)
进样口升温程序:80℃保持0min,以300℃/min速率升至165℃,保持10min,再以300℃/mind)
速率升至320℃,保持8min。
柱温程序升温:70℃保持2min,以20℃/min速率升温至200℃,再以40℃/min速率升温至300℃,保持4min。
注:若未配置程序升温进样口,进样口温度为250℃。若使用柱中反吹,在最后一个目标物出峰1min之后开始反吹。
12.7.2质谱条件
质谱条件如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