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J 118-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D/J 118-2020
中文名称:分组传送网(PTN) 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653499
相关标签:
分组
传送
设备
技术
测量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D/J 118-2020.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PTN) equipment.
9.4.13 NNI 侧接入速率控制策略
测量框图见图17。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7连接设备。.
b) 在被测PTN设备和辅助PTN设备之间创建两条LSP。
c) 在被测PTN设备和辅助PTN设备创建2条PW, 复用到步骤b)创建的两条LSP.
d) LSP层接入速率控制:
1)创建两条 EPL业务,使用已创建的两条LSP:
2)在LSP层为每个业务配置带宽参数CIR和PIR,使CIR1+CIR2=LSP的NNI有效带宽,CIR1<PIR1,CIR2<PIR2 (PW 不配置CIR和PIR,如需配置与LSP层相同) :
3)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单独发送EPL1的数据流。设置数据流速率TR1>PIR1,在接收端口检查收到的报文速率:
4)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单独发送EPL2的数据流。设置数据流速率TR2>PIR2, 在接收端口检查收到的报文速率:
5)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同时发送EPL1和EPL2的数据流,设置数据流速率TR=端口带宽在接收端口检查两个流收到的报文速率。
e) PW层 接入速率控制:
I) 创建两条EPL业务,使用已创建的1条PW:
2) 在PW层为每个业务配置带宽参数CIR和PIR,使CIR1+CIR2=PW的NNI带宽, CIR1 <PIR1, CIR2<PIR2 (LSP 层配置CIR和PIR值大于PW层对应值) ;
3)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单独发送EPL1 的数据流,设置数据流速率TR1>PIR1, 在接收端口检查收到的报文速率:
4)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单独发送EPL2的数据流,设置数据流速率TR2>PIR2, 在接收端口检查收到的报文速率:
5)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同时发送EPL1和EPL2的数据流,设置数据流速率TR等于端口带寬,在接收端口检查两个流收到的报文速率。
f) 验证UNI端口接入速率控制:
1) 在UNI端口为每个业务配置带宽参数CIR和PIR, 使CIR1=CIR2=A, PIR1=PIR2=B, (LSP层和PW层不配置,如需配置与物理端口最大值相同) ;
2) 通过数据网络分析仪单独发送EPL1的数据流。设置数据流速率TR1>PIR1,在接收端口检查收到的报文速率: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技术文件GD/J118—2020
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equipment
2020-09-11发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
2020-09-1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设备要求
4.1PTN设备系统功能模型
4.2PTN设备分类
5PTN设备接口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以太网接口技术要求
5.3E1接口要求
STM-1接口要求
PTN设备能力要求
误码要求
网络管理功能要求
测量方法
以太网接口测量方法
E1接口测量方法,
STM-1接口测量方法
PTN设备能力测量方法
误码测量方法
网络管理测量方法
GD/J1182020
GD/J1182020
本技术文件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技术文件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归口。本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鹃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本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家胜、赵虎、聂明杰、管晓科、王正军、陈起、鲁伟、赵鸿志、董礼、吕佳徽、董欣、桂新华、周惠琴、涂勇、杨文超。1范围
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本技术文件规定了接入型分组传送网(PTN)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本技术文件适用于基于PTN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
GD/J118—2020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185一2006同步数字体系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YD/T2397—2012分组传送网(PTN)设备技术要求ANSIX3.166-1990信息系统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标环物理层的相关媒体(PMD)(Information systems-FibreData Distributed Interface (FDDI)-TokenRingPhysical LayerMediumDependent(PMD))
IS0/IEC9314-3-1990信息处理系统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第3部分:物理层相关媒体(PMD)(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Fibre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FDDI)-Part 3:Physical LayerMediumDependent (PMD))IEEE802.3-2012IEEE以太网标准(IEEEStandardforEthernet)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L访问控制列表(AccessControlList)承诺信息速率(CommittedInformationRate)CIR
数据通信网(DataCommunicationNetwork)DRR
差额循环队列(DeficitRoundRobin)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Services CodePoint)EXP
试验(Experiment)
以太网专线业务(EthernetPrivateLine)EPL
快速以太网(FastEthernet)
吉比特以太网(GigabitEthernet)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标记交换路径(LabelSwitchingPath)MAC
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多纵模(Multilongitudianl-mode)多模光纤(Multi-ModeFiber)
最大传输单元(MaximumTransmissionUnit)MTU
GD/J1182020
网络结点接(NetworkNodeInterface)OAM操作、管理和维护(Operation,AdministrationandMaintenance)PW
伪线(PseudoWire)
每跳行为(PerHopBehavior)
最高信息速率(PeakInformationRate)分组传送网(PacketTransportNetwork)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单纵模(SingleLongitudinalMode)严格优先级(StrictPriority)SMF
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同步传输模式(SynchronousTransferMode)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服务类型(TypeofService)
传输速率(TransmissionRate)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用户网络接口(UserNetworkInterface)VLAN
虚拟局域网(VirtualLocalAreaNetwork)加权公平排队(WeightedFairQueuing)加权随机先期检测(WeightedRandomEarlyDetection)设备要求
4.1PTN设备系统功能模型
接入型PTN设备由传送平面、控制平面(可选)、管理平面组成,其中传送平面包括QoS、交换、OAM、保护、同步等模块,控制平面包括路由、信令、资源管理等模块,传送平面和控制平面采用UNI和NNI接口与其他设备相连,管理平面还可采用管理接口与其他设备相连。接入型PTN设备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控制平面(ASON/SDNAgent)
资源管理
传送平面
接入型PTN设备系统结构框图
2PTN设备分类
接入型PTN设备主要分为CPE-PTN设备和HUB-PTN设备。PTN设备接口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GD/J118—2020
CPE-PTN设备UNI接口应支持FE、GE、E1等接口类型的一种或多种,NNI接口应包括FE或GE。HUB-PTN设备UNI接口应包括FE、GE、E1(可选)、STM-1(可选)等接口类型,NNI接口应包括GE或10GE等接口类型。
对于FE/GE光接口,可配置为UNI接口或NNI接口。以太网接口技术要求
10/100Base-T接口要求
10/100Base-T接口技术要求见表1。表110/100Base-T接口技术要求
接口互通
传输距离
1000Base-LX接口要求
1000Base-LX接口技术要求见表2。表2
平均发送光功率
中心波长
消光比
上升时延
下降时延
光发送信号波形
光谱宽度
接收灵敏度
传输距离
半双工-全双工自动协商
技术要求
设备接口应与仪表接口互通正常连接100m双绞线,丢包率为0
1000Base-LX接口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11.5dBm
1270nm~1355nm
应以IS0/IEC9314-3-1990及ANSIX3.166-1990中图10为标准模板,得到眼图应符合模板要求
≤-19dBm
纤芯直径
MMF或SMF
传输距离
支持半双工全双工自动协商
丢包为0
GD/J1182020
1000Base-SX接口要求
1000Base-SX接口技术要求见表31000Base-Sx接口技术要求
平均发送光功率
中心波长
消光比
上升时延
下降时延
光发送信号波形
光谱宽度
接收灵敏度
传输距离
半双工-全双工自动协商
1000Base-T接口技术要求
1000Base-T接口技术要求见表4。技术要求
≥-9.5dBm
770nm~860nm
≥9dB
应以IS0/IEC9314-3-1990及ANSIX3.166-1990中图10为标准模板,得到眼图应符合模板要求
≤-17dBm
纤芯直径
MMF或SMF
传输距离
支持半双工全双工自动协商
表41000Base-T接口技术要求
传输距离
半双工-全双工自动协商
10GE以太网接口技术要求
功能要求
100m双绞线,丢包率为0
支持半双工全双工自动协商
丢包为0
10GE以太网接口应支持10GBase-LX、10GBase-EX,可选支持10GBase-SX(多模),具体要求应符合IEEE802.3-2012中关于平均发送光功率、中心波长、消光比、接收灵敏度的规定。:E1接口要求
E1接口技术要求见表5。
5E1接口技术要求
输出信号时钟
输出口抖动
技术要求
精准度为2048000Hz±50Hz
≤0.2UI(18kHz~100kHz滤波条件下)STM-1接口要求
STM-1基于I、S、L应用的光接口技术要求见表6。表6
平均发送光功率
消光比
发送信号波形
工作波长
最大均方根谱宽
最大-20dB谱宽
最小边模抑制比
接收机灵敏度
(BER为10\)
输入口允许频偏
-15dBm-8dBm
1260nm~1360nm
≤-23dBm
±20ppm
-15dBm~-8dBm
1261nm~1360nm
≤-28dBm
±20ppm
STM-1基于I、S、L应用的光接口技术要求s-1.2
-15dBm~-8dBm
-5dBm0dBm
≥10.0dB
符合GB/T20185—2006要求
1430nm~1576nm
1430nm~1580m
≤-28dBm
±20ppm
1263nm~1360nm
≤-34dBm
±20ppm
5dBm~0dBm
≥10.0dB
1480nm~1580nm
≤-34dBm
±20ppm
GD/J118—2020
5dBm~0dBm
≥10.0dB
1534nm~
1566nm/1523nm
~1577nm
3nm/2.5nm
1480nm~1580nm
≤-34dBm
±20ppm
GD/J1182020
PTN设备能力要求
PTN设备能力技术要求见表7。
MAC地址学习数量限制
MAC地址黑名单
最大MAC地址学习数量
QinQ功能
风暴抑制
最大转发顿长
镜像功能
转发时延
表7PTN设备能力技术要求
UNI侧业务流分类和优先级映射能力UNI侧基于流分类的访问控制列表(ACL)
NNI侧优先级调度
NNI侧拥塞控制策略
NNI侧接入速率控制策略
NNI侧客户业务优先级重映射
误码要求
技术要求
≥16K
≥9600B
GE接口:小于100μs
FE接口:小于1ms
E1接口:小于5ms
STM-1接口:小于5ms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接口自环测试24h应无误码,即误码率为0。网络管理功能要求
接入型PTN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通过DCN与网元建立通信,对网元进行管理、监控和维护。作为接入PTN网的网内管理信息通道,带内DCN应满足管理信息的路由、隔离及带宽保证等基本需求具体要求如下:
网元应支持在同一物理链路上的带内DCN与业务通道的逻辑隔离,并可在各网元的NNI侧接口方便的识别与区分;
-DCN流量应该在网络中具有最高优先级,当DCN流量在设定带宽内传送时要求不丢包:-网元NNI侧端口DCN功能默认开启,同时应支持通过网络管理系统禁用、开启:网元应支持通过本地管理接口进行本地接入控制;其他网元管理功能应符合YD/T2397—2012的规定6
9测量方法
9.1以太网接口测量方法
9.1.110/100Base-T接
9.1.1.110/100Base-T接口互通性测量框图见图2。
数据网络分析仪
双绞线
双绞线
被测PTN设备
GD/J1182020
图210/100Base-T接口互通性、10/100Base-T接口传输距离测量框图测量步骤如下:
按图2连接设备:
设置数据网络分析仪的端口1向端口2、端口2向端口1发送数据,速度不超过端口线速度:查看数据网络分析仪是否能正常接收到数据,不丢包。c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9.1.1.210/100Base-T接口传输距离测量框图见图2。
测量步骤如下:
按图2连接设备:
测量线长100m;
设置数据网络分析仪的端口1向端口2、端口2向端口1发送数据,速度不超过端口线速度;查看数据网络分析仪是否能正常接收到数据,不丢包。以太网光接口
平均发送光功率
测量框图见图3。
被测PTN设备
测量步骤如下:
a)按图3连接设备:
图3平均发送光功率测量框图
光功率计
GD/J1182020
读取并记录光功率计显示数值。b)
9.1.2.2中心波长
测量框图见图4。
被测PTN设备
图4中心波长、光谱宽测量框图
测量步骤如下:
按图4连接设备:
设置光谱仪,测量中心波长;
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9.1.2.3消光比
测量框图见图5。
被测PTN设备
光谱仪
眼图分析仪
图5消光比、上升时延、下降时延、光发送信号波形测量框图测量步骤如下:
a)按图5连接设备:
设置眼图分析仪,获得稳定的眼图波形;读取并记录消光比数值。
上升时延
测量框图见图5。
测量步骤如下:
按图5连接设备:
设置眼图分析仪,获得稳定的眼图波形:b)
c)读取并记录上升时延数值。
9.1.2.5下降时延
测量框图见图5。
测量步骤如下:
按图5连接设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