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J 109-202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D/J 109-2020
中文名称:水平对绞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标准类别: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838441
相关标签:
水平
电缆
技术
测量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GD/J 109-2020.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horizontal twisted pair cable.
6测量方法
6.1 通则
在进行电缆的电气特性和传输特性测量时,除另有规定外,电缆长度- -般应不小于100m.当电缆在其原包装上测量时,电缆的工作电容、特性阻抗、衰减和串音参数的测量有时会偏离实际值的10%,这种差别是由于过紧的包装和相互的卷绕效应造成。当存在争议时,工作电容、特性阻抗、衰减和串音的测量应将电缆试样除去包装和展开进行,电缆试样展开后应放置在非金属的工作平面或场地.上,电缆试样展开的路径距离导电设备或线路应至少保持25mm及以上的距离。
6.2 结构测量方法
6.2.1 导体
导体用目测检查。导体直径允许用千分尺测量,测量时应尽量减小接触压力。
6.2.2线对
线对结构和颜色色序均用目测检查。
6.2.3 子单位
子单位用目测检查。
6.2.4护套外观
护套外观采用目测检查。
6.2.5电缆护套最大外径电缆护套最大外径允许用刻度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测量时应尽量减小接触压力。非圆形电缆的等效外径等于测量得到的电缆护套实际周长除以π。
6.3电缆制造长度
电缆制造长度-般采用仪表测量或目测检查。
6.4安全性能
单根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按GB/T 18380. 22- -2008的规定进行。
6.5电 气特性和传输特性测量方法
6.5.1 电气特性
电缆导体直流电阻、线对内两导体间直流电阻不平衡、线对间直流电阻不平衡和工作电容通常采用LCR测试仪(数字电桥)测量,也可采用其他测量方法,但应保证测量不确定度符合要求。其中,线对内两导体间和线对间应按3.1和3. 2的公式计算。
6.5.2传输特性
传输特性测量方法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技术文件GD/J109—2020
水平对绞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horizontal twisted pair cable2020-08-31发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
2020-08-31实施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产品分类与代号
4.1产品分类,
4.2电缆型号.
4.3电缆主要型式
电缆规格
产品标记
技术要求
线对.,
子单位。
电缆制造长度
安全性能
电气特性..
传输特性
测量方法.
通则:
结构测量方法
6.3电缆制造长度
6.4安全性能
电气特性和传输特性测量方法
参考文南
GD/J109—2020
GD/J1092020
本技术文件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技术文件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归口。本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广电信息网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广播电视研究所、广东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唐月、陈聪、杨皓月、李国政、成开波、石天龙、曾东初、李文朝、何彩凤、马根吉、董海洲、吴潮明。1范围
水平对绞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本技术文件规定了水平对绞电缆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D/J1092020
本技术文件适用于水平对绞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的使用、测试、运行和维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380.22一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22部分:单根绝缘细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扩散型火焰试验方法YD/T838.1一2016数字通信用对绞/星绞对称电缆第1部分:总则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线对内两导体间直流电阻不平衡unbalancedDC resistancebetweentwoconductors in pair对线组(简称“线对”)中两导体间或缆芯中任意两导体间的电阻不平衡,见式(1)。AR=Bmx-Ran×100%
Rmax+Rmin
式中:
电阻不平衡:
导体较大电阻值,单位为欧姆(Q);导体较小电阻值,单位为欧姆(Q)。线对间直流电阻不平衡unbalanceDC resistancebetweenpairs线对间或缆芯中任意两线对间的电阻不平衡,见式(2)。R*Rm+Rn)RmkR(R+R10%
ARPik=
Rmaxi Rmini×(Rmaxk+Rmink)+Rmaxk-Rmink×(Rmaxi+Rmini)式中:
线对间电阻不平衡:
-线对中的导体较大电阻值,单位为欧姆(2):线对中的导体较小电阻值,单位为欧姆(Q)。i,k值从1~n,且i≠k,n为线对序号。i,k
(1)
(2)
GD/J1092020
工作电容operatingcapacitance线对中两导体间的电荷存储参数,见式(3)。Cm
式中:
Cm一一线对工作电容(nF/100m):C
Ci+C2C
一导体a与b间的电容,导体b接所有其他导体及屏蔽与地(nF/100m);C2
一导体b与a间的电容,导体a接所有其他导体及屏蔽与地(nF/100m):C3一一接在一起的被测线对与其它所有导体和屏蔽同时接地之间的电容(nF/100m)。3.4
衰减attenuation
沿电缆线对传输的电信号,其传输功率大小下降的幅度值。100m电缆的衰减表示见式(4)。100×101gp
式中:
衰减(dB/100m):
负载阻抗等于信号源阻抗时的输出功率,单位为瓦(W);负载阻抗等于测量样品阻抗时的输出功率,单位为瓦(W):测量样品长度,单位为米(m)。近端串音衰减near-endcrosstalkloss;NExT被串线对在近端测量到的来自主串线对信号功率耦合的大小,见式(5)。NEXT=101gPm
式中:
NEXT一一近端串音衰减,单位为分贝(dB);Pin
主串线对近端的输入功率,单位为瓦(W):被串线对近端的串音输出功率,单位为瓦(W)。远端串音衰减far-endcrosstalkloss;FEXT测试项目由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ELFEXT)表示,见式(6)。ELFEXT=101gF
式中:
ELFEXT
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单位为分贝(dB);主串线对远端的输出功率,单位为瓦(W);被测被串线对远端的串音输出功率,单位为瓦(W)。(3)
GD/J1092020
近端和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powersum(Ps)ofnear-endandfar-endcrosstalkloss电缆内所有主串线对与被串线对之间在近端或远端测量的隔离度的功率和,见式(7)。x-Talki
PS=-101gZ
式中:
x-Talkj
线对数:
第线对与第i线对之间的串音衰减,单位为分贝(dB):第线对串音衰减的功率和,单位为分贝(dB)。注:公式(7)包含了所有的串音衰减功率和,如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和等电平远端串音衰减功率和。3.8
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无限长均匀线路的输入阻抗,表示为Zc,单位为欧姆(Q)。3.9
回波损耗returnloss;RL
在电缆线对的输入端反射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的对数值,单位为分贝(dB)。4产品分类与代号
4.1产品分类
电缆按其非屏蔽类最高传输频率分为以下几类:-5类电缆:最高传输频率为100MHz;-5e类电缆:最高传输频率为100MHz,支持双工应用;-6类电缆:最高传输频率为250MHz;-6A类电缆:最高传输频率为500MHz;7类电缆:最高传输频率为600MHz;-7A类电缆:最高传输频率为1000MHz。4.2电缆型号
.(7)
电缆型号由型式代号和规格代号两部分组成。电缆型式代号规定见图1,其中电缆型式代号及含义应符合表1的要求。
派生代号
总屏蔽代号
护套材料代号
绝缘材料代号
分类代号
图1电缆型式代号
GD/J1092020
绝缘材料
实心聚
皮-泡-皮聚
聚全氟乙丙
烯共聚物
注1:实心铜导体代号省略。
电缆型式代号及含义
护套材料
聚氟乙烯
低烟无卤
阻燃聚烯
含氟聚合
总屏蔽
最高传输频率
100MHz
100MHz(双工)
250MHz
500MHz
600MHz
1000MHz
特性阻抗
代号「含义
注2:聚烯烃包含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注3: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简称LSZH。注4: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缩写代号为FEP。注5:当用户要求时,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护套材料。电缆规格代号由电缆中的线对数量、导体标称直径组成。非屏蔽线对的规格代号表示见图2X2X
导体标称直径
线对数
非屏蔽线对规格代号
4.3电缆主要型式
电缆主要型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电缆主要型式
护套形式
聚氯乙烯护套
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含氟聚合物护套
4.4电缆规格
实心聚烯烃绝缘
HSYV/HSYVP
HSYZ/HSYZP
电缆规格应符合表3的要求。
绝缘形式
皮-泡-皮聚烯烃绝缘
HSYPV/HSYPVP
HSYPZ/HSYPZP
聚全氟乙丙烯共聚物绝缘
HSWV/HSWVP
HSWW/HSWWP
电缆类别
屏蔽类型
导体标称直径(mm)
标称线对数
5产品标记
3电缆规格
5、5e
非屏蔽
4/8/16/20/25
产品标记至少应由电缆型式代号和规格代号组成GD/J109—2020
6、6A
非屏蔽
示例:4对0.57mm标称直径非屏蔽6类实心高密度聚乙烯(HDPE)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的产品标记:为HSYV-64X2X0.57
技术要求
5.1导体
导体应采用实心铜导体,导体表面应光滑、圆整、无氧化和无机械损伤成品电缆的导体直径及偏差应符合表4的要求。表4导体直径及偏差
电缆类别
屏蔽类型
导体标称直径(mm)
偏差(mm)
5.2线对
线对结构
5、5e
非屏蔽
6、6A
非屏蔽
由分别称作a线和b线的两根绝缘导线均匀地绞合成线对。为使绞合线对结构稳定,a线和b线的绝缘局部可粘连。
5.2.2线对色序
绝缘线芯应按表5中规定的颜色色序构成线对。线对优先采用的颜色色序也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
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白 (蓝)
白(橙)
白(绿)
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红(蓝)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橙 (红)
绿(红)
线对优先采用的颜色色序
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蓝(黑)
橙(黑)
绿黑)
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黄 (蓝)
黄 (橙)
黄(绿)
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蓝(紫)
橙(紫)
绿(紫)
GD/J1092020
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白 (棕)
白(灰)
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红(棕)
灰 (红)
表5(续)
线对序号
注:表中括号内的标识颜色为色条或色环的颜色,5.3子单位
标识颜色
棕(黑)
灰 (黑)
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黄 (棕)
黄 (灰)
电缆各子单位宜由4个线对绞合而成,每个子单位内的线对应为同一种型式线对序号
标识颜色
棕(紫)
灰(紫)
各子单位中的线对宜优先采用表5第1对~第4对的颜色色序,也可以按顺序采用表5规定的颜色色序。5.4护套
5.4.1护套完整性
护套应连续、均匀地包覆在缆芯上,表面应光滑、圆整,无孔洞、裂纹、气泡等缺陷。5.4.2电缆最大外径
成品电缆的最大外径应符合表6的要求表6电缆最大外径
电缆标称对数
电缆制造长度
电缆种类
5、5e、6
5、5e
5、5e
5、5e
5、5e
电缆制造长度宜为100m~110m的整数倍。注:常用的305m制造长度包括在上述范围内。5.6安全性能
屏蔽类型
非屏蔽
非屏蔽
非屏蔽
非屏蔽
非屏蔽
非屏蔽
电缆最大外径
在单根电缆火焰垂直蔓延方面,上支架下缘和碳化部分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0mm,燃烧向下延伸的距离应不大于距离上支架下缘540mm。5.7电气特性
电缆的电气特性应符合表7的要求。6
项目名称
单根导体直流电阻最大值(20℃)表7
线对内两导体间直流电阻不平衡(20℃)线对间直流电阻不平衡(20℃)工作电容,最大值,0.8kHz或1kHz电缆类别
5、5e类
6、6A、7、7A类
表中L为电缆的实际长度,单位为100m。5.8
传输特性
5.8.1衰减
电缆的电气特性
≤9.52/100m
5.6nF/100m
不要求
GD/J109—2020
长度换算关系
实测值/L
实测值/
在温度20℃时测量或校正到20℃,从4MHz到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传输频率的整个频带内,任一线对相应频率(f)的衰减值都应不大于表8中相应公式确定的数值。受环境温度影响,衰减温度系数应选用表9所给定的值。衰减应在温度20℃土1℃下测量。表8
电缆类别
5、5e类
4~1000
衰减最大值
dB/100m
≤1.967×+0. 023×j
≤1. 808 ×/+ 0. 017×J+
≤1.820×f+0.0091×f+
≤1. 800×J+ 0. 010 ×f+
≤1.800×f+0.005×f+
衰减典型频点最大值
衰减最大值
dB/100m
GD/J109—2020
近端串音
近端串音衰减
表9(续)
衰减最大值
dB/100m
从4MHz到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传输频率(f)的整个频带内,电缆所有线对组合的近端串音衰减,应不小于表10中相应公式确定的值。近端串音衰减典型频点最小值见表11。当计算值大于78dB时,对应的最小要求应取78dB近端串音衰减
电缆类别
4~1000
近端串音衰减典型频点最小值
近端串音衰减最小值
≥62.3-151g(f)
≥65.3-151g(f)
≥75.3-151g(f)
≥75.3-151g(f)
≥102.4-151g(f)
≥105.4-151g(f)
近端串音衰减最小值
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表11(续)
近端串音衰减最小值
GD/J109—2020
从4MHz到电缆类别规定的最高传输频率(f)的整个频带内,对于4对以上的5e类电缆及4对6类、6A类、7类、7A类电缆,任一线对的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应不小于表12中相应公式确定的值。对于由子单位构成的电缆,功率和可分别在子单位内进行计算。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典型频点最小值见表13。当计算值大于75dB时,对应的最小要求应取作75dB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
电缆类别
电缆对数
4对以上
4对以上
4~1000
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最小值
不要求
≥62.3-151g(f)
≥72.3-151g(f)
≥72.3-151g(f)
≥99.4-151g(f)
≥102.4-151g(f)
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典型频点最小值近端串音衰减功率和最小值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