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304-199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无线通信>>33.060.30无线中继和固定卫星通信系统
中标分类号:船舶>>船舶电气、观通、导航设备>>U66船舶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15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4-12-2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单位:全国导航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电子)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关术语。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各航区所有客船和300Gt(总吨)及以上的船舶。 GB 15304-1994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 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技术要求 GB15304-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GMDSS)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技术要求
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GMDSS)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merinetelecommuaicatlon equipment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压
GB 15304--94
本标准规定了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关术语。本标准适用于海洋各航区所有客船和300Gt(总吨)及以上的船舶。2引用标准
JT4607水上通信导航术语
3术语
3.1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航行区GMDSSareas在全球海上遇险安全系统中,将全世界海域划分为四个航行区:。A1海区:系指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替能力的甚高题(VHF)伴台所疆盖的区域,该区域可由各缔约国政府规定。
b,A2海区:系指除A1海区外,至少由一个具有连续DSC报警能力的中频(MF)岸台所覆益的区域,该区域可由各缔约国规定。C,A3海区:系指A1和A2海区以外,由具有连续报警能力的INMARSAT静止卫星所覆盖的区域。
d.A4 海区,系指 AI.A2.A3海区以外的区域。3.2紧急无线电示位标emergencyPosition-indicatingradiobeacon(EPIRB)在紧急情况下,能自动或手动发射避险报警信号的无线电信标。3.3 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 emergency一Satellite position-indicating radio beacon(satellite EPIRB)用于卫星移动业务中的紧急无线电示位标。3.4奈伏泰斯业务NAVTEX(service)在国际规定的518Hz额率上,使用窄带直接印字电报将海上的安全信息用英语发播给有关船舶;并由船舶自动接收的一种业务。3.5移频电报F1B
电报信号使载波频率在预先确定的数值之间移动的一种通报方式。3.6不用调制副载波的调相报G1B电报信号使载波相位在预先确定的数值之间变化,而不用调制副载波的一种通报方式,3.7利用调制副载波的调相报G2B国技术监督局1994-12-20批准
1995-07-01实施
GB15304-—94
电报信号使载波相位在预先确定的数值之间变化,并且利用调制副载波的一种通报方式。3.8搜教雷达应答器SART
工作在9GHz,能对雷达信号作出响应,其发射信号指明避难单元或人员位置,并在雷达显示器上提供识别符号的一种装置。
3.9等效全相辐射功率(EIRP)
供给天线的功率和在给定方向上相对于全向关线的增益的乘积,4船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持术要求4.1甚高频(VHF)无线电设备
4.1.1--般要求
4. 1.1. 1设备由接收机、发射机,DSC等部分组成。4. 1. 1.2频率范围:156. 0~174. 0 MHz。a.设备应具有足够数目的频道,无线电话至少应具有第6(156.3MHz)、第13(156.650MHz)和第16(156.8MHz)三个频道,
b.DSC应为第70(156.52MHz)频道。4.1.1.3各相邻颗道间隔为25kHz。4.1.1.4频率容差:10-5。
4.1.1.5发射类别
,无线电话:F3E或G3E;
b.DSC:F1B 或 G2B。
5发射功率:发射机功率为625W,且能降至0.1~1W,但对第70频道碱少功率是非强制4. 1. 1. 6
4. 1. 1.7接收机灵敏度
无线电话:当S/N=20dB时,灵敏度应等于或优于2μV,b。DSC:当已调输人信号电动势为 1 μV时,输出字符差错率应小于或等于 10-2。4. 1. 1. B设备应能在开机后 1 min 内处于运行状态,4.1.1.9能快速更换频道,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5s。4.1.1.10收发状态间的转换不应超过0.3s。4.1.1.11设备应具有处于开机状况的视觉指示、正在发射载波的视觉指示和显示.工作频道的编号,第16和第70颗道应有快速选择键,并清晰标示出。4.1.1.12应能在通常驾驶惊置启动发送DSC险报警信号。DSC 部分也可是一台独立的设备。4. 1. 1. 13
4. 1. 1. 14
4. 1. 1. 15
4. 1. 1. 16
4. 1. 1. 17
应能使用DSC,并能在70频道上连续24 h值班。应能使用无线电话在遇险题156.8MHz第16瓶道)连续值班。应具有专门的声响报警和视觉指示,表明收到了追险或紧急呼叫或退险类别的呼叫。设备应能用话音和DSC进行下列呼叫:遇险,紧急和安全,
b.船舶操作要求;
公众通信。
4. 1.1.18设备应能用话音进行下列通信,a.
遇险、紧急和安全
b..船舶操作要求;
C.公众通信。
4. 1. 2DSC 工作特性
GB 15304—94
4.1.2.1十单元检错码,副载波频率为1700Hz,颖移士400Hz的单音颗率容差为士10 Hz。4. 1. 2. 2调制率 1 200 Bd,调制系数为 2. 0±10%。4. 1.2.3能储存至少20份遇险电文。4.2中频(MF)无线电设备
4.2.1一般要求
4.2.1.1设备由接收机、发射机、DSC,NBDP 等主要部分组成。4. 2. 1. 2频率范围:1 605~4 000 kHz。4.2.1.3额率容差,士10Hz。
4.2.1.4发射类别
:无线电话:J3E、H3E:
b.DSC 和 NBDP:F1B 或 J2B.
4.2. 1.5发射功率
J3E或H3E的峰包功率、J2B或F1B的平均功率应为60~400W。4.2.1.6接收机灵敏度
a.无线电话:当S/N=20dB时,灵敏度应等于或优于6μV,b.DSC和NBDP:当S/N=12dB时,输出字符差错率应小于或等于10-3。4.2.1.7应能在开机后1min内处于运行状态。4.2.1.8能快速更换频道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15s。4.2.1.9应配有指示电流或天线功率的装置。4.2.1.10被选择的发射机频率应在面板上有清晰的标示,特别是2182kHz和2187.5kHz两个频率
应具有专门的声响报警和视觉指示,表明收到了遇险或紧意呼叫或遇险类别的呼叫。4. 2. 1. 11
4. 2. 1. 12
应能在通常驾驶位置启动发送 DSC退险报警信号。3DSC和NBDP也可分别是一台独立的设备。4. 2. 1. 13
4. 2. 1. 14 应能使用 DSC 在 2 187. 5 kHz连续 24 h 值班。应能使用无线电话在2182kHz连续24h值班,4. 2. 1. 15
5应能用话音和 DSC 进行下列呼叫:4. 2. 1. 16
遇险、紧急和安全!
船舶操作要求:
公众通信。
4.2.1.17应能用话音和NBDP进行下列通信:a。遇险、紧急和安全1
b,船舶操作要求;
c公众通信。
4.2.2DSC工作特性
4.2.2.1十单元检错码,副载波为1700Hz,频移士85Hz的单音,率容差为士10Hz。调制率100Bd,接收带宽为300Hz。
4.2.2.2能存储至少20份遇险电文。4.2.3 NBDP 工作特性
4.2.3.1七单元恒比检错码,副载波为1700Hz,频移士85Hz的单音频率容差士10Hz,调制率100Bd,接收机带宽为300Hz。
4.2.3.2具有ARQ和FEC两种纠错方式。:com4.3中/高频(MF/HF)无线电设备4.3.1一般要求
GB 1530494
4.3.1.1由接收机、发射机、DSC、NBDP等主要部分组成。4. 3.1.2频率范围,应能在1 650~27 500 kHz题带内指定的所有频率上发射和接收,至少在表 1 中所列的频率能由操作员随时使用。表1
业务种类
无线电话
4.3.1.3频率容差
无线电话:50Hz;
DSC.NBDP.10 Hz.
4.3.1.4发射类别
无线电话:J3E、H3E:
b.DSC 和NBDP:F1B 或 J2B.
4.3.1.5发射功率
题率,kHz
8414-5
J3E 或 H3E 的蜂包功率,J3B 或F1B的平均功率应为 60~400 W。4.3.1.6接收机灵敏度
无线电话:当S/N=20dB时,灵敏度应等于或优于6μV12290
b.DSC和NBDP:当S/N=12dB时,输出字符差错率应小于或等于10-24. 3. 1. 7 设备应能在开机后 1 min 内处于运行状态。4.3.1.8能快速更换频道,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15s。4. 3. 1. 9应能在 1 个或多个DSC遇险频率(见表 1)上连续进行退险呼叫16 420
16 804. 5
4.3.1.1D使用扫描接收机监视一个以上的DSC频道,对所有被选额道应在2B内扫描一遍,且在每一频道上停留的时间应该足够能测到每一数字选择性呼叫之前的点图,扫描只应在探测到100Bd点图时方能停止。
4.3.1.11应配有指示天线电流或天线功率的装置。4. 3. 1. 12被选择的发射机率应在面板上有清晰的指示,特别是 2 182 kHz 和 2 187. 5 kHz 两个频率。
4.3.1.13应具有专门的声响报警和视觉指示,表明收到了邀险或紧急呼叫或遐险类别的呼叫。4.3.1.14应能在通常驾驶位置启动发送DSC遇险报警信号,4.3.1.15DSC和NBDP可分别是-台独立的设备。4. 3. 1. 16 应能使用 DSC 在 2 187. 5 kIIz,8 414. 5 kHz 及 4 207. 5 kHz,6 312 kHz,12 577 kHz、16804.5kHz4个频率中的任一频道上连续值班。4.3.1.17应能使用无线电话在2182kHz连续值班,直到1999年2月1日或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确定的其他日期为止。
4.3.1.18投备应能用话音和DSC进行下列种类呼叫,遇险、紧急和安全;
b.船舶操作要求,
c.公众通信.
4.3.1.19应能用话音和NBDP进行下列通信::com。遇险、紧急和安全;
b.船舶操作要求;
c.公众通信。
4.3.2DSC工作特性
GB15304—94
4.3.2.1十单元检错码,副载波为1700Hz,频移士85Hz的单音,频率容差为士10Hz,调制率100Bd,接收机带宽为300Hz。
4.3.2.2能存储至少20份遇险电文。4.3.3NBDP工作特性
4.3.3.1七单元恒比检错码,副载波为1700Hz,移士85Hz的单音频率容差为士10Hz,调制率100B,接收机带宽为300Hz。
4.3.3.2具有ARQ和FEC两种工作方式。4.4国际海事卫星A标准船舶地球站4.4.1频率范围
4.4.1.1接收频率,1535.0~1543.5MHz。4.4.1.2发射频率:1636.5~1645.0MHz。4.4.1.3应能自动调谐到339个频率中的任何一个频率上,频道间隔为25kHz。4.4.2G/T值(用分贝表示的接收天线增益G与接收系统噪声温度T的比值),一4dB(天线仰角为5°情况下)。
4.4.3 EIRP.36 dBw.
4.4.4通信方式
4.4.4.1电话(双向):FM。
4.4.4.2用户电报
岸+船:TDM(时分多路),双相相移键控,1.2kbps;船→岸:TDMA(时分多址),双相相移键控,4.8kbps。b.
4.4.5天线:右旋圆极化,具有自动指向卫星的功能。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应能在驾驶台和另一确定的位置使用无线电话或直接印字电报启动并发送遇险信号;b
启动和接收遇险优先呼叫;
对于岸到船的退险报警保持值守,包括特别讲明的地理区域的岸对船的遇险报警;C
使用无线电话或直接印宇电报发送和接收一般无线电通信。4.4.7电源:由船舶主电源供电,应能使用备用电源工作。4.5国际海事卫星C船舶地球站
4.5.1频率范围
4.5.1. 1接收频率1 530. 0~1 545.0 MHz。4.5.1.2发射频率:1626.5~1646.5MHz。4. 5.1. 3频道间隔为 5 kHz。
4.5.2G/T值:一23dBK(天线仰角为5°情况下)。4.5.3EIRP.12dBw。
4.5.4调制方式
a:双相相移键控;
b.传输速率:600bpg。
4.5.5天线:右旋圆极化。
4.5.6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
GB 1530494
a.应发送、接收、储存、转发、直接印字电报通信,b, 对于一、二类船舶可提供增强群呼设备的性能;遇险和安全服务应能在通常驾驶位置或专门用于遇险的任何其他位置上启动并发出遇险呼数据报告及查询。
4.6增强群呼设备(EGC)
4.6.1接收频率:1530.0~1545.0MHz。4.6.2调制方式
a。双相相移键控
b.传输速率:600bps
4.6.3天线,右蓝圆极化。
4.6.4设备应在驾驶台设有专门的声响报誉和视觉指示,表明收到了遇险或紧急呼叫或遇险类别的呼叫。
4.6.5本设备可是一台独立的设备,也可与C船帕地球站组合在一起。4.6.6电源:由船舶主电源供电,应能实用另一个电源。4.7奈伏泰斯(NAVTEX)设备
4.7.1接收频率:518kHz。
4.7.2题率容限:±10Hz。
4.7.3工作种类:F1B。
4.7.4 调制率:100 Bd。
4. 7.5灵敏度:用个2μV电动势串连一个 50 0电阻时,字符差错率小于 4×10-z.4.7.6应能储存至少30个电报识别标志。4.8VHF-70紧急无线电示位标(VHF-70EPIRB)4.8.1
工作频率:156.525MHz(VHF第70频道)。频率容限:10-5。
发射类别:G2B。
占用频带:小于16kHz。
EIRP不小于100mW。
天线,垂直极化。
调制率:1 200 Bd,调制系数为 2±10% 。4.8.7
副载波:1700Hz,频移士400Hz。4.8.8
4.8.9电气部分在水下10tm处,保持水密至少5min。4. 8. 10
从20m高处跌入水中不应损坏。
检测时应不发射报警信号。
电源:定期更换电池,电池的容量足以使设备工作至少48 h。4.9406MHz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406MHzEPIRB)4.9.1工作频率:406.025±0.002MHz,包含121.5MHz额率,出厂五年后406.025±0.005MHz。4.9.2频率稳定度:短期2×10-/100ms;中期1×10\/min。
发射种类;G1B。wwW.bzxz.Net
4. 9. 4 发射功率:5 W±2 dB。4.9.5i
调制:调相。
5天线:右旋圆极化。
:comGB 15304—94
4. 9.7电气部分在水下1 m处,保持水密至少 5 min。4. 9.8设备从20 功高处跌入水中不应损坏。4.9.9电源,定期更换电池,电池的容量足以使设备工作至少48h。4.9.10当遇难船沉入水中1m深度时,EPIRN应从安装架上自动释放,并浮于水面自动发射遇险报警信号和供航空搜的定位信号。EPIRB项上能自动发射闪光信号。4.9.11EPIRB应能写入船的识别码(如船名呼号等)及其他有关参数。4. 9. 12
能在不发射报警信号的情况下进行船上测试。3对罗经的安全距离为1Ⅱ。
4.9.14外壳颜色为高可见性的黄/橙色并有逆向反射材料。4.101.6GHz卫星紧急无线电示位标(1.6GHzEPIRB)4. 10. 1 工作频率,1 644. 3~1 644. 5 MHz;1645.5~1646.5MHz(第二代卫星专用)。4. 10. 2
频率稳定度:短期1x10-/min:
长期优于±3×10-/年,
4.10.3发射种类:G1B。
4.10.4发射功率在天线输入端 0 dBW±1/3dB。4.10.5调制:非相干二进制移频键控,调制率32 Bd。4. 10. 6
天线:右旋圆极化。
设备电气部分在水下10m处,保持水密时间至少5min。4.10.7
4.10.8设备从20m高处跌入水中不应损坏。4. 10. 9
电源:定期更换电池,电池的容盘足以使设备工作 48 h。4.10.10外壳颜色为高可见性的黄/橙色并装有逆向反射材料。4.11搜教雷达应答器(SART)
4. 11. 1 工作频率: 9 200~9 500 MHz。频率稳定度:10-5。
4.11.3EIRP不小于400mW(等效于+26dBm)。扫描速率:200MHz/5μs。
5扫描形式:锯齿波,正向扫描时间7.5士1 Jμs,反向扫描时间0.4士0.1μs。4.11.5
6脉冲持续时间:100μs
4.11.7关线有效高度:高于海平面10m,水平极化。4.11.8当触发雷达脉冲宽度大于400ns时,接收机灵敏度为一50dBm;当触发雷达脉冲宽度小于或等于 100 ns 时,灵敏度为一37 dBm(含天线增益)。4.11.9接收到雷达信号和开始发射之间的时延应不大于0.5μs。4. 11. 10 应能在水下 10 m 处保持水密至少 5 min。4.11.11设备从20m高处跌入水中不应损坏。4.11.12电源
4.11.12.1电池容量应足以使设备在准备\状态下工作96h,并在\准备”状态之后,用1kHz脉冲重复频率连续询问后,工作8 h。
4.11.12.2定期更换电池。
4.11.13SART应能自动浮于水面。4.11.14发射信号应能在8mile内的搜救船雷达屏幕上产生一直线的12个点阵列。4.11.15外充颜色为高可见性黄/橙色并装有逆向反射材料。4.12双向无线电话
:comGB 15304—94
1工作频率,156.8 MHz(VHF 第 16 频道)和至少另一个频道。4. 12.2
额率稳定度:10
工作种类F3E或G3E。
发射功率;0.25~1 W.
接收机灵敏度:S/N=12dB时,灵敏度优下2μV。设备应能在水下1m处保持水密至少5min.设备从1Ⅲ高处向硬表面跌落不应损坏。电源
4. 12. 8. 1
4. 12. 8. 2
电池容量应足以确保工作周期为 1 9 时,以最高额定功率工作 8 h。工作周期定义为:6 s 发射,高于静噪电平 6 s接收,低于静噪电平 48 s 接收。定期更换电池。
4.12. 8.3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导航设备标推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交通通信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来兴、李仕、袁顺才。:com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