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3298-2022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
GB/T 3298-202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3298-2022

中文名称: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to thermal shock of domestic ceramic war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22-04-15

实施日期:2022-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下载大小:843607

相关标签: 日用 陶瓷器 测定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玻璃和陶瓷工业>>陶瓷>>81.060.20陶瓷制品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日用玻璃、陶瓷、搪瓷、塑料制品>>Y24日用陶瓷制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3298-2008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8页

标准价格:24.0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戴亚鹏、许剑、肖书明、李晓亮、林贵基、苏晨义、易缘、文圆、蔡怿泽、黄志发

起草单位:江西省陶瓷检测中心、深圳市国瓷永丰源瓷业有限公司、合江县华艺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佳美集团公司、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华中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5)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通过温度变化测定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能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日用陶器、瓷器。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81. 060. 20
CCS Y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298—2022
代替GB/T3298—2008
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
Test method for resistance to thermal shock of domestic ceramic ware2022-04-15发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2-11-01 实施
GB/T3298—2022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3298一2008《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与GB/T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按抗热震性要求设定控制温度(见8.2.1,2008年版的5.2);一增加了递增性试验方法(见8.3);一一增加了试验数据处理(见第9章);一更改了试验报告(见第10章,2008年版的第6章)。3298一2008相比,除结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陶瓷检测中心、深圳市国瓷永丰源瓷业有限公司、合江县华艺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淄博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福建华夏金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佳美集团公司、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潮州市华中陶瓷实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亚鹏、许剑、肖书明、李晓亮、林贵基、苏晨义、易缘、文圆、蔡峰泽、黄志发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1983年首次发布为GB3298一1982,1991年第一次修订,2008年第二次修订;一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1范围
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测定方法
本文件描述了通过温度变化测定日用陶瓷器抗热震性能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日用陶器、瓷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3298—202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和定义
4原理
日用陶瓷名词术语
500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通过日用陶瓷器制品接受外界温度的急剧变化,观察日用陶瓷器制品是否出现裂纹或破损,确定其抗热震性能。
试剂或材料
5.1试样筐或试样夹具。
2染色溶液(如墨水、亚甲基蓝溶液等)、刷笔。5.2
仪器设备
6.1加热炉:具有足够的升温速度能保证放入试样后在15min内回升到测试温度、可控制工作区域的温差在±5℃之内。
6.2流动水槽:可保持温度在20℃土2℃的流动水,水槽内水与试样的质量比大于10:1,试样投入水中后,水面应高出试样约20mm,水温升高应不超过4℃。7样品
从同一生产批次的规格和器型相同的产品中抽取至少5件样品,样品应无裂纹、破损等缺陷。GB/T3298—2022
8试验步骤
试验前检查
将样品表面涂上合适的染色溶液(见5.2),待稍干后抹净染色溶液,在距样品25cm35cm处目测,光源照度约3001x,选取无裂纹、破损等缺陷的样品做为试样。8.2通过性试验
8.2.1开启加热炉,设定控制温度。可按产品标准或合同约定的抗热震性要求进行设定。8.2.2开启流动水槽温度控制系统。8.2.3将试样(见8.1)固定在试样筐内或试样夹具上,试样之间不能相互接触。并在保证试样稳固的前提下,减少固定物与试样的接触,应保留足够的空隙使流动水自由通过。8.2.4加热炉和流动水槽的控制温度均达到规定要求后,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筐或试样夹具水平地放入加热炉内,待温度回升至测定温度后,保持30min。8.2.5保温结束后的试样,在10s内垂直投入20℃士2℃的水中,保持10min。8.2.6取出试样擦干水,再将试样表面涂上合适的染色溶液(见5.2),待稍干后抹净染色溶液。在距试样25cm~35cm处目测,光源照度约3001x,观察试样是否有裂纹、破损等缺陷。8.2.7静置24h后复查一次。
8.3递增性试验
8.3.1开启加热炉,将控制温度设定为120℃,按8.2.2~8.2.6步骤进行第一次试验。如果第一次试验后所有试样均出现裂纹、破损等缺陷,则试验结束。8.3.2如果第一次试验后有试样未出现裂纹、破损等缺陷,则将控制温度设定为140℃,重复8.2.38.2.6步骤对未出现裂纹、破损等缺陷的试样进行第二次试验。逐次将测试温度升高20℃,直至所有试样均出现裂纹、破损等缺陷。
9试验数据处理
9.1通过性试验:记录试样测试温度值,可见缺陷的试样数和缺陷类型表述9.2递增性试验:记录测试次数,每次测试温度值,每次测试出现可见缺陷的试样数,试样累计出现可见缺陷时的测试温度值。抗热震指数为试样累计出现可见缺陷时的测试温度值除以试样数,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计算按公式(1),示例见附录A:2,a; ×b
样本标准差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计算按公式(2),示例见附录A:(a:-c)\×bi
式中:
抗热震指数,单位为摄氏度(℃);样本标准差,单位为摄氏度(℃);测试次数;
每次测试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2
每次测试出现可见缺陷的试样数,单位为件;一测试试样数,单位为件。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试验依据。
试样描述(名称、数量、种类、规格等)。设备名称。
试验类型(通过性试验或递增性试验)。试验结果:
通过性试验:
一试样测试温度值;
-可见缺陷的试样数和缺陷类型表述2)
递增性试验:
测试次数;
每次测试温度值:
一每次测试出现可见缺陷的试样数;一一试样累计出现可见缺陷时的测试温度值;抗热震指数及样本标准差。
试验日期、检验人员。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3298—2022bzxZ.net
3298—2022
附录A
(资料性)
抗热震指数及样本标准差计算示例抗热震指数及样本标准差计算的示例见表A.1。表A.1
(N)测试次数
(a)测试温度值/℃
试样累计出现可见缺陷
时的测试温度值/℃
抗热震指数(c)=920÷5=184.0(℃)差()
=16.7(℃)
(b;)每次测试出现
可见缺陷的试样数
160+360+400=920
(a:)×(b:)
120-184)X0±(140-184)×0±(160-184)*X 1±(180-184)\X2+(200-184)X 2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