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行业标准(JT) > JT/T 1373.5-2021 城市客运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第5部分:城市客运轮渡
JT/T 1373.5-2021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T/T 1373.5-2021

中文名称:城市客运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第5部分:城市客运轮渡

标准类别:交通行业标准(JT)

标准状态:现行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zip .pdf

下载大小:916942

相关标签: 城市 客运 经济 技术指标 计算方法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相关单位信息

标准简介

JT/T 1373.5-2021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exes for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Part 5: Urban ferry transport.
1范围
JT/T 1373.5规定了城市客运轮渡经济技术指标的分类与代码定义及计算方法。
JT/T 1373.5适用于城市客运轮渡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T 1373.1- 2021城市客运经济技 术指标计算方法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
3分类与代码
城市客运轮渡经济技术指标分类与代码应符合JI/T 1373. 1- -2021附录D的规定。
4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4.1运营 指标
4.1.1航线客运量
统计期内,城市客运轮渡运营航线运送乘客的总人次。单位为人次。
航线客运量按式(1)计算:
注1:普票乘客人次依据售出普通票(含投币)张数和IC卡刷卡次数计算,每张单程客票(含投币)或IC卡刷卡--次计算-个人次,往返客票(含投币)或按往返刷卡计算二个人次。
注2:月票乘客人次为每张月票日乘船次数与售出月票张数以及相应月日历天数的乘积。月票日乘船次数由近期客流调查资料确定。无客流调查资料的城市,月票8乘船次数按三次计算,带自行车加倍。
注3:包运乘客人次依据实际载客人数计算(无实际载客人数按船舶定员计算),单程运送每人按-一人次计算,返运送每人按二人次计算。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3.22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JT/T1373.5—2021
城市客运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第5部分:城市客运轮渡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nomic and technical indexesfor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Part 5 :Urban ferry transportJT
2021-02-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21-05-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3分类与代码
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JT/T1373.5—2021
.......
JT/T1373《城市客运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
第2部分:公共汽电车;
第3部分:巡游出租汽车;
第4部分:汽车租赁;
第5部分:城市客运轮渡
本部分为JT/T1373的第5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提出并归口。JT/T1373.5—2021
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市轮渡公司、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湖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新航、刘建峰、蔡少渠、罗剑、刘浩、隋莉颖、葛启彬、李伟、常新、马凌飞、朱升、栗方辰、高畅、刘洋、杜勇、黄建玲、邹迎、李华明、周园、李倩、梁超、李哗。JT
1范围
城市客运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第5部分:城市客运轮渡
JT/T1373.5—2021
TT/T1373的本部分规定了城市客运轮渡经济技术指标的分类与代码、定义及计算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城市客运轮渡经济技术指标的统计分析与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T1373.1一2021城市客运经济技术指标计算方法第1部分:分类与代码3分类与代码
城市客运轮渡经济技术指标分类与代码应符合JT/T1373.12021附录D的规定4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4.1运营指标
4.1.1航线客运量
统计期内,城市客运轮渡运营航线运送乘客的总人次。单位为人次。航线客运量按式(1)计算:
Q=Qm+Q%+Q+Qm
运营航线客运量,单位为人次;武中:0-
Q序———运营航线普票乘客人次;Q—运营航线月票乘客人次;
Qm——运营航线免票乘客人次;Qhy———运营航线包运乘客人次。注1:普票乘客人次依据售出普通票(含投币)张数和IC卡刷卡次数计算计算一个人次,往返客票(含投币)或按往返刷卡计算二个人次注2:月票乘客人次为每张月票日乘船次数与售出月票张数以及相应客流调查资料确定。无客流调查资料的城市,月票日乘船次数按三次计算(1)
送单程容票含投币)或IC卡刷卡一次CJT
注3:包运乘客人次依据实际载客人数计算(无实际载客人数按船舶定员计)运送每人按二人次计算
4.1.2客运总量
票日乘船次数由近期
单程运年每人按一人次计算,往返统计期内,城市客运轮渡所有运营航线运送乘客的总人次。单位为人次客运总量按式(2)计算:
JT/T1373.5—2021
式中:0,——客运总量,单位为人次:Qz=
Q.——第r条运营航线客运量,单位为人次;R-运营航线数,
4.1.3平均运距
统计期内,乘客每次乘船的平均距离。单位为公里每次。平均运距由近期客流调查数据确定。(2)
不便进行经常性客流调查而月票比重又不大的城市,可以按照统计学理论,进行小样本量调查,得出各段客票(单一票制,相当于只有一段)的平均运距。这里的计算式(3)仅以普通票为例进行计算,其他类型的客票比如IC卡对应的电子票也可一同按照普票对应的统计方法用同样的计算公式一并进行对应的计算,然后再一并按式(3)对应求出最终的平均运距即可:E(PS×PY,)
式中:PY,一一第r条航线的平均运距,单位为公里每次;PS.
第,条航线第s段普通票售出张数;PY
第条航线第s段普通票对应平均运距,单位为公里每次;N
第,条航线总段数。
在每条航线平均运距基础上,通过与各条航线的乘客人次加权算出平均运距,按式(4)计算:PY=
式中.PY一
≥(PY,×PS.)2(PS..×PY,
平均运距,单位为公里每次;
N——航线总数。
4.1.4航线客运周转量
统计期内,城市客运轮渡运营航线乘客乘坐里程的总和。单位为人公里(3)
航线客运周转量等于普通票人次、月票人次、免票人次、包运人次之和所得的值乘以运营航线平均运距。
航线客运周转量按式(5)计算:Z, =Q, ×PY,
式中:z
-第,条运营航线客运周转量,单位为人公里;Q,—第r条运营航线客运量,单位为人次;PY—第r条运营航线平均运距,单位为公里每次。4.1.5客运周转总量
统计期内,城市客运轮渡所有运营航线乘客乘坐里程的总和。单位为人公里客运周转总量按式(6)计算:
ZZz=2z,
式中:ZZ
-城市客运轮渡客运周转总量,单位为人公里;(5)
Z,——城市客运轮渡第r条运营航线客运周转量,单位为人公里。4.1.6运营船舶数
统计期内,用于运营业务的全部客渡船舶数。单位为艘。统计时以企业固定资产台账已投人运营的客渡船舶数为准,JT/T1373.5—2021
新购、新制和调人(含租赁)的运营客渡船舶,自交付运营之日的次月起计算运营客渡船舶数。调出、报废和调作他用的运营客渡船舶,自上级主管机关批准之日的次月起,不再计算运营客渡船舶数。4.1.7运营船日
统计期内所有运营客渡船舶的船日总数。单位为船日。统计时,凡符合4.1.6规定的运营船舶均应计算运营船日4.1.8完好船日
统计期内技术状况完好的运营船舶的船日总数。单位为船日。统计时,运营船舶技术状况完好,无须考虑当天是否出航运营,均作一个完好船日。当天曾进行保养、修理的运营船舶只要在16时前峻工,验收合格,均计算完好船日。4.1.9工作船日
统计期内为运营而出航的运营船舶的船日总数。单位为船日统计时,只要运营船舶当日出航参加过运营,无须考虑时间长短、班次多少,均计算一个工作船日。为修理而出厂试航的,不计算工作船日。4.1.10客位数(定员)
运营船舶的额定载客量。单位为客位(人)。统计时,船舶客位数以船检机关核定、记载在船舶证书上的额定载客量为依据。4.1.11运营航线数
为运营船舶设置的固定航线的总数。单位为条,4.1.12运营航线长度
客运轮渡运营航线起点到终点间的单程长度。单位为公里(km)运营航线长度等于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与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之和的一半。运营航线长度按式(7)计算:
LXwup + LX.doy
式中LXy.—
LX,y.r.down
第r条运营航线长度,单位为公里(km);第1条运营航线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单位为公!JT
-第条运营航线下行起点至终点里程,单位为公里(飞)注1:测定运营航线的长度,应按实际航程的曲线长度计算注2:水位变化大的对江客渡航线长度,可通过实测计算出一个平均长度,作为常数值使用。4.1.13运营航线总长度
全部运营航线单程长度之和。单位为公里(km)。(7)
JT/T1373.5-2021
运营航线总长度按式(8)计算:
式中:Lz——运营航线总长度,单位为公里(km));SLX
LX,,——第r条运营航线长度,单位为公里(km)。4.1.14载客里程
统计期内运营船舶运载乘客航行的里程。单位为公里(km)。计算方法:载客里程等于航线载客里程与包运载客里程之和。注:航线载客里程包括运营船舶在固定航线、临时航线、旅游航线航行的里程。4.1.15总航行里程
统计期内运营船舶所航行的全部里程。单位为公里(km)。计算方法:总航行里程等于载客里程、空航里程、公务里程之和,注1:空航里程是指运营船舶服从运营调度不载客空船航行的里程(8)
注2:公务里程是指在工作时间以内为运营需要产生的空航里程,包括接送班里程、船员培训和演练的航行里程、验船航行里程。
注3:总航行里程不包括为修理而进行的试航里程。4.1.16客位里程
各类船舶客位数(定员)与相应载客单程的乘积,用以表示企业为乘客提供的总运载能力。单位为客位公里(人公里)。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客位里程按式(9)计算:
Z(PC×Mk.)
式中:M——客位里程,单位为客位公里(人公里);PC,第i类船舶客位数,单位为人次;Mk第i类船舶载客里程,单位为公里(km):N—船舶种类数
4.1.17完好船利用率
统计期内,运营工作船日与完好船日之百分比,用以表示船舶的实际利用程度。4.1.18工作船率
统计期内,工作船日与运营船日之百分比,用以表示运营船舶的利用程度JT
4.1.19客位利用率(满载率)
统计期内,客运周转量与客位里程之百分比,用以表示额定客在4.1.20正点率
统计期内,正点航行次数与总航行次数之百分比,用以表示运营船舶按规定时间正点运行的程度计算方法:正点率等于正点航行次数除以总航行次数所得值的百分比。市郊短途航线,正点航次以出航时间误差不超过规定时间为界。对江航线,正点航次以开航时间误差不超过规定时间为界。4
凡受客观影响(如大雾、洪水、风浪、避让和待靠码头等原因)的不计算误点。注:可参考航空有关航班正点率的计算方法。4.2安全指标
4.2.1行船责任事故次数
JT/T1373.5—2021
统计期内,营运船舶在航行中发生的由船员应负全部或部分责任的事故次数。单位为次统计时,行船事故分类方法和事故责任的区分按海事部门规定执行。重大责任事故次数单独列出,依据相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关于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内容执行。4.2.2行船责任事故频率
统计期内,运营船舶每航行十万公里平均发生行船责任事故的次数。单位为次每十万公里。行船责任事故频率按式(10)计算:FA
式中:RA一一行船责任事故频率,单位为次每十万公里;FA——行船责任事故次数;
M,—总航行里程,单位为公里(km)。4.2.3行船责任事故伤亡失踪人数统计期内,行船责任事故造成受伤和死亡及失踪的人数。单位为人。统计时,受伤人数包括重伤和轻伤的全部受伤人数。(10)
死亡人数包括当场死亡和受伤后因伤情发展而死亡的人数,但伤、亡两项人数不得重复计算。受伤后因伤情发展死亡人数计算方法按海事部门确认的法律规定执行。失踪人数是指事故发生后下落不明的人数,失踪确认按海事部门确认的规定执行。4.3服务指标
4.3.1服务合格率
统计期内,服务合格船舶与被检船舶(码头)总数之百分比,用以表示船舶达到服务标准的合格程度船舶服务合格率按式(11)计算:EShk
×100%
式中:RQS.
一船舶服务合格率;
Sh—服务合格船舶数;
聚分糖高实他数之者分比,用以表示码实达(JT)S—被检船舶数。
码头服务合格率按式(12)计算:EWhg
RQS=EW
×100%
式中:RQS.码头服务合格率;
Wh—服务合格码头数;
W.——被检码头数。
注:服务标准按国家主管部门相关规范执行。(11)
JT/T1373.5—2021
4.4技术与消耗指标
4.4.1完好船率
统计期内,完好船日与运营船日之百分比,用以表示运营船舶技术状况完好的程度。4.4.2船舶修理平均停厂船日
统计期内,修理竣工出厂船舶平均在厂修理的天数。单位为天(d)。船舶修理平均停厂船日按式(13)计算:D
式中:D
船舶修理平均停厂船日,单位为天(d);D第i艘修理船舶停厂船日,单位为天(d);N、—修理船舶数。
4.4.3主机大修平均间隔时间
主机相邻两次大修间(首次大修从主机投人使用起计算)平均运转的时间。单位为小时(h)。主机大修平均间隔时间按式(14)计算:ME
Tme-P.x =
式中:Tmeax
主机大修平均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h);第i台主机相邻两次大修间的运转时数,单位为小时(h);Tme.y
大修主机台数。
4.4.4行船燃料消耗
运营船舶在航行中,每千瓦小时所消耗的燃料数量。单位为千克每千瓦时[kg/(kW·h)]。行船燃料消耗按式(15)计算:Ea
E,=PaxT,
式中:E
-行船燃料消耗,单位为千克每千瓦时[kg/(kW·h)];E,al
-行船燃料消耗总量,单位为千克(kg);额定功率,单位为千瓦(kW);Ped
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h)。
4.5人力资源与财务指标
4.5.1职工总数
截至统计期末,企业全部在册的职工人数。单位为人。统计时,职工人数的计算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4.5.2平均职工人数
统计期内,企业平均拥有的职工人数。单位为人。6
平均职工人数按式(16)计算:
式中:EP———月平均职工人数,单位为人;EP.—第i日职工总数,单位为人;D.—第i月历日数,单位为天(d)。SEP
在职人数变化不大的企业,月平均职工人数可用下面公式求得:月平均职工人数按式(17)计算:EPye+EPyn
式中:EP——月平均职工人数,单位为人;EPe
一月初职工总数,单位为人;
EP——月末职工总数,单位为人。季、半年、年或若干月平均职工人数可用月平均职工人数求得季、半年、年平均职工人数按式(18)计算:EP
式中:EP
平均职工人数,单位为人;
第月平均职工人数,单位为人;M.—统计期内月数。
4.5.3工资总额
统计期内,企业实际支付给全部职工的报酬总额。单位为元。统计时,工资构成按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4.5.4平均工资
统计期内,企业每个职工的平均工资收人。单位为元每人。计算方法:平均工资等于工资总额除以平均职工人数4.5.5全员出勤率
JT/T1373.5—2021
统计期内,全员出勤日与全员制度工日之百分比,用以表示企业全部职工在制度工日中的出勤程度。
计算方法:全员出勤率等于全员出勤工日除以全员制度工日所得件工注:制度工日与出勤工日的计算按国家或企业有关规定执行4.5.6全员劳动生产率
统计期内,企业每一职工平均完成的工作量(用客运周转量表示一单位为大么里每人。计算方法: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于客运周转总量除以平均职工人数注:有附属船厂的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不包括船厂职工和直接为船厂服务的其他职工人数。4.5.7职工工伤事故伤亡率
统计期内,企业因工伤事故伤亡的职工人数与全部职工人数之百分比7
JT/T1373.5-2021
计算方法:职工工伤事故伤亡率等于工伤事故伤亡人数除以平均职工人数所得值的百分比。4.5.8运营总收入
统计期内,企业运营所得的收人之和。单位为元。统计时,运营总收入包括普通票(含客、货、车)收入、IC卡收人、月票收入、季票收入、包运收入。不包括附加在上述各项收入之内的其他代收费。4.5.9运营总费用
统计期内,企业为完成运营服务所发生的成本总费用。单位为元,统计时,运营总成本开支范围按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4.5.10营业利润
统计期内,企业营业生产所实现的利润。单位为元。计算方法:营业利润等于营业总收人减去营业税及附加税费,再减去运营总成本。若是营改增企业,计算方法是营业利润等于营业总收人减去运营总成本4.5.11利润总额
统计期内,企业的运营利润,其他业务利润及营业外收支差额之和。单位为元。计算方法:利润总额等于运营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注1: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运营业务以外实现的利润。注2:营业外收入是企业运营业务以外的收入。注3:营业外支出是企业运营业务以外的支出。4.5.12单位成本
统计期内,企业单位劳动工作量(用客运周转总量表示)所消耗的运营成本总额。计算单位为元每千人公里。
单位成本按式(19)计算:
式中:C—单位成本,单位为元每千人公里;C—运营成本总额,单位为元;
ZL—客运周转总量,单位为人公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