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行业标准 > QX/T 176-2012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
QX/T 176-201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X/T 176-2012

中文名称: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Data format of optical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site for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2-11-29

实施日期:2013-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数学、自然科学>>07.060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学科>>A47气象学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气象出版社

标准价格:0.0

出版日期:2013-03-01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19-01-09

起草人:李元、戎志国、胡秀清、刘京晶、张勇、孙凌、张立军

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国气象局

主管部门: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简介

遥感卫星场地辐射校正是卫星对地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卫星定量遥感精度和卫星遥感探测的地球物理参数的定量化产品处理及应用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星载遥感器的类型不同,地面辐射校正场的观测仪器、观测内容、观测环节较多,急需制定一套可行的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标准,为归档数据检索、国际交流和相应系统业务化运行奠定基础。 本标准规定了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观测数据的总则总体要求、文件命名和文件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观测数据 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观测得到的常规气象数据。


标准图片预览

QX/T 176-2012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
QX/T 176-2012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
QX/T 176-2012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
QX/T 176-2012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
QX/T 176-2012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

标准内容

ICS07.060
备案号:39820—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
QX/T176—2012
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Data format of optical radiometric calibration site for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2012-11-29发布
气象局
2013-03-01实施
术语和定义
总体要求
文件命名
文件的结构及其说明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参考文献
常用物理全称与缩写
数据分级方法
文件结构示例
仪器命名规则
QX/T176—2012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QX/T176—2012
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元、戎志国、胡秀清、刘京晶、张勇、孙凌、张立军。引言
QX/T176—2012
遥感卫星场地辐射校正是卫星对地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卫星定量遥感精度和卫星遥感探测的地球物理参数的定量化产品处理及应用起着关键的作用。由于星载遥感器的类型不同,地面辐射校正场的观测仪器、观测内容、观测环节较多,急需制定一套可行的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标准,为归档数据检索、国际交流和相应系统业务化运行奠定基础。V
1范围
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格式QX/T176-2012
本标准规定了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观测数据的总体要求、文件命名和文件结构本标准适用于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观测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
辐射校正场
radiometriccalibrationsite
辐射特性稳定与均匀性达到遥感器场地辐射校正精度指标要求的野外场地。2.2
siteradiometriccalibration
场地辐射校正
通过辐射校正场观测获得的地球物理参数,经过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获取卫星遥感器的人瞳辐射值,并与卫星观测计数值比对,建立卫星遥感器计数值与人瞳辐射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总体要求
3.1符号和标点
文件和文件名中涉及的符号和标点均用半角西文字符,特别声明除外。科学计数
文件中的数值均以科学计数法表示,小数位数4位,特别声明除外。3.3
标准中用字母“C”表示字符,“C”前加数字规定字符的长度。规定了长度的字符由数值构成(如:月份、日期、度数等)且数值位数小于规定长度时,数值左侧补零。规定了长度的字符由字母构成(如:观测地、数据类型等)且字母位数小于规定长度时,字母左侧补空格。文件命名
遥感卫星光学辐射校正场数据文件简称\J文件”,为文本文件,文件名构成为:DATE_SITE_TYPE_LEVEL.TXT
其中:
观测日期,只包含一天的观测数据,用“YYYYMMDD”表示,字符长为8C;包含多天的观测数据,则用“YYYY,MM,DD,-YYYY2MM,DD”表示,其中“YYYY,MM,DD”为数据起始日期,“YYYYMM,DD,”为数据终止日期,中间用“_”相连,字符长为17C;-——观测地英文名,用前3个主干单词的首字母(大写)组合(不包含介词)表示,字符长为1
QX/T176—2012
3C;若包含多个地点的观测数据,则用“SITE,-SITE,”表示,其中“SITE,”为观测起始地英文名,“SITE,”为观测终止地英文名,中间用“_”相连,字符长为7C;数据类型英文名,用前3个主干单词的首字母(大写)组合(不包含介词)表示,常用的数据类型英文全称见附录A,字符长为3C;数据级别,用“L0”、“L1”、“L2”、“L3”分别表示0级、1级、2级、3级数据,字符长为2C,数据分级方法见附录B;
以上文件名要素间用下划线“_”相连。文件的结构及其说明
5.1结构
J文件由描述参数维变量参数和数据体四部分组成,示例参见附录5.2说明
描述参数
5.2.1.1通则
描述参数用手描述数据基本特性,用\DES\标识开头,后跟描述参数的个数。在描述参数中按照以下要素顺序描述数据特性,数据中不包含其中某项要素时不用填写该项要素,每个要素占据一行。5.2.1.2
用“LON”
其中:
5.2.1.3纬度
,后跟观测数据起始位置的经度,格式为LON:±ddd.mm:ss
别表示东经,西经,字符长为1C;表示度字符长为3C
表示分,用整数表示,字符长为2C;表示秒用实数表示,字符长为5C。用“LAT:”开头,后跟观测数据起始位置的纬度,格式为:LAT:主ddd:mm:ss.ss
其中:
分别表示北纬,南纬,字符长为1C;表示度,字符长为3C;
表示分,用整数表示,字符长为2C;表示秒,用实数表示,字符长为5C。5.2.1.4
海拔高度
用“ALT:”开头,后跟观测数据起始位置的海拔高度,格式为:ALT:A
其中:
表示海拔高度的数值,单位为米(m)。观测日期
用“DATE:”开头,后跟数据观测起始日期,格式为:DATE.YYYYMMDD
其中:
表示观测年份,字符长为4C;
表示观测月份,字符长为2C;
表示观测日期,字符长为2C。
观测时间
用“TIME:”开头,后跟数据观测起始时间,格式为:TIME:hhmmss
其中:
表示小时格林尼治时间,24小时制表示分
表示秒
观测仪器
用“INS:”关
符长为2C;
符长为2C。
跟观测仪器名,
维用“DIM”标
见测仪器的命名规则见附录D。
头,后跟维的个数
照5.2.1中要素的定义顺序罗列。5.2后,若仍存在其他维,
英文名前3
QX/T176—2012
另起一行首先定义描述参数(见5.2.1)作为维的要素。按中
的要素不是维时不填。
在所有是维的描述参数定义完成干单词的首字母(大写)组合(不包介词定义。用“LON:”开头,后跟观测数据位置的经度个数、数值范围和格式。格式为LON.N,LMN
其中:
经度个数;
经度最小值,格式见5.2.12;
经度最大值,格式见5.2.1.2。
用“LAT:”开头,后跟观测数据起始位置的纬度个数、数值范围和格式。格式为:LAT:N,LMIN~LMAx
其中:
纬度个数;
纬度最小值,格式见5.2.1.3;
纬度最大值,格式见5.2.1.3。
QX/T176—2012
海拔高度
用“ALT:”开头,后跟观测数据位置的海拨高度个数、数值范围和单位。格式为:ALT:N,AMIN~AMAX
其中:
海拔高度个数;
海拨高度最小值,格式见5.2.1.4;海拔高度最大值,格式见5.2.1.4。观测日期
用“DATE:”开头,后跟数据观测日期个数、数值范围和格式。格式为:DATE:N,DMIN~DMAx
其中:
日期个数;
日期最小值,格式见5.2.1.5;
日期最大值,格式见5.2.1.5。
观测时间
用“TIME:”开头,后跟数据观测时间个数、数值范围和格式。格式为:TIME:N,TMN~TMAX
其中:
时间个数;
时间最小值,格式见5.2.1.6;
时间最大值,格式见5.2.1.6。
观测仪器
用“INS:”开头,按照观测顺序依次列出参加观测的仪器名,仪器命名规则见附录D。格式为:INS:Ii
其中:
第i个观测仪器名,=1,2,3,,n。Ii
其他要素
其他要素指不包含在以上六类要素中的维,如波长、气温等。格式为:XXX-全称-个数-XXXMIN~XXXMAx-单位/格式其中:
XXXMIN
XXXMAX
单位/格式
要素英文名称的前3个主干单词首字母(大写)组合(不包含介词),常用的要素英文全称见附录A;
要素英文全称;
要素个数;
要素最小值;
要素最大值;
要素的数值单位或表达格式,依要素的种类而定。5.2.3变量参数
QX/T176-—2012
按照不同特质将数据定义为不同变量。变量参数用“VAR”标识开头,后跟变量参数的个数。再另起一行,用“VARi:”开头,=1,2,3,\,n,格式为:VARi:VVVi,全称,单位,VARimIN~VARiMAx其中:
VARiMIN
VARiMAx
变量参数英文名称的前3个主干单词首字母(大写)组合(不包含介词),常用的变量参数英文全称见附录A;
变量参数英文全称;
变量参数的数值单位;
变量参数最小值;
变量参数最大值。
定义变量参数时应确保数据能独立表征物理量。如观测绝对辐射值时,当观测计数值需要结合定标文件方可体现所需物理量时,观测计数值与定标文件应分别定义为变量参数5.2.4数据体
数据体中存放5.2.2中指定的维对应的5.2.3中定义的变量参数的值。数据体用“DAT”开头,按照5.2.3中的定义顺序罗列。格式为:N1,N2,,Nn,Q:数据1,数据2,,数据n其中:
数据1
数据2
数据n
维定义中的第1个维,其数值大小表示该维的值;维定义中的第2个维,其数值大小表示该维的值;维定义中的第n个维,其数值大小表示该维的值;质量控制标识,仅可用“Y”表示数据可靠或用“N”表示数据不可靠。变量参数中定义的第1个变量,其数值大小表示该变量的值;变量参数中定义的第2个变量,其数值大小表示该变量的值;变量参数中定义的第n个变量,其数值大小表示该变量的值。5
QX/T176—2012
常用物理全称与缩写见表A.1。
中文全称
气溶胶光学厚度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天空漫射辐照度
天空漫射总辐照度比
地表反射比
地表发射率
地表亮
高空观测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用物理全称与缩写
常用物理全称与缩写
英文全称
aerosolopticaldepth
diffuse sky irradiance
diffuse total irradianceratioground reflectance
ground emissivity
ground temperature
ground brightness temperatureairtemperature
atmospheric pressure
upper-air observation
B.10级数据
原始观测数据。
B.21级数据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数据分级方法
QX/T176—2012
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的地球物理参数。可以是多个仪器得到的某一物理参数,每个1级数据有其特别的定义和数据背景或来源,如:辐亮度。B.32级数据
经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得到的中间结果参数,以及从卫星数据提取的用于定标的相关数据。如:场地计数值、遥测和工程数据
B.43级数据
针对特定遥感卫星传感器的定标系数。如风云一号C星(FY-1C)极轨气象卫星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的定标系数。E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