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8740-2002 黄骅冬枣
GB 18740-200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8740-2002

中文名称:黄骅冬枣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Huanghua winter jujube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2-05-02

实施日期:2002-09-01

作废日期:2008-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2991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水果、蔬菜及其制品>>67.080.10水果及其制品

中标分类号:农业、林业>>经济作物>>B31瓜果、蔬菜种植与产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被GB/T 18740-2008代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8723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9, 字数:16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2-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2-05-2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李岩、王金庭、赵金练、刘贤召、高增海、张秀春

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黄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

提出单位: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黄骅冬枣的原产地域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原产地域产品管理部门批准的原产地域产品黄骅冬枣。 GB 18740-2002 黄骅冬枣 GB18740-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67.08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8740—2002
黄骅冬枣
Huanghua brumal jujube
2002-05-2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09-01实施
GB18740—2002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根据《源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及GB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推由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协会、黄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河北省黄骅市华夏冬枣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岩、王金庭、赵金练、刘贤召、高增海、张秀春。378
1范围
黄骅冬枣
GB 18740—2002
本标准规定了黄骅冬枣的原产地域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原产地域产品管理部门批准的原产地域产品黄骅冬枣。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009.8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GB/T5009.11食品中总碑的测定方法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6195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2,6-二氯靛酚滴定法)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10469水果、蔬菜产品粗纤维的测定方法GB/T 12456
GB/T 12285
GB/T 12292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
水果、蔬菜及制品锌含量的测定水果、蔬菜汁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GB/T 12295
GB/T12389
食物中胡萝卜素的测定方法
GB/T 12391
食物中核黄素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铁、镁、锰的测定方法
GB/T 12396
GB/T 14929. 41
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测定方法GB/T16340食品中灭幼腺残留量的测定GB17924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
3原产地域范围
黄骅冬枣的原产地域范围限于原产地域产品管理部门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原产地域范围,见附录A。
4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1
黄骅冬枣huanghua brumal jujube4.2
在本标准第3章规定的范围内,按本标准进行裁培、生产、管理,果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冬枣。着色面积tinctorial area
GB 18740-2002
枣表面着红色的面积。
可食部分 eatablepart
除去枣核以外的果肉部分。
浆头 serous part
枣的两头或局部出现浆包,色泽发暗,进一步发展即成番烂果。5要求
5.1品种
品名:黄骅冬枣
5.1.1果实邀宫特性
果实圆球形,似苹果,果顶较平,平均单果重17.5g,最大单果重53.8g,果实赭红色,肉质细嫩酥脆,鲜食,核小肉厚,含糖量高,且富含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5.1.2果树特性
a)树体:乔木型,树姿较开张,干性强,分枝多。b)枝条:多年生枝条,座果率高,负载量大,枝条较脆易劈裂。嫩梢,前期为浅绿色,后期为紫红色。
枣吊:枣吊10cm~28cm,15节左右,旺树吊长达30cm以上。叶:叶狭长形,长4cm~6cm,宽2cm~3cm,叶尖渐尖,叶缘整齐。d)
花:花冠直径0.5cm左右,雄蕊高出雌蕊,柱头分泌粘液多。e)
生育期:四月初开始萌动,五月下旬始花,六月中旬盛花,十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十一月上旬落f)
叶,逐渐进入休眠。
g)抗逆性:耐旱、耐盐碱、耐瘩薄,丰产稳产,抗病虫能力较强。5.2苗木繁育
5.2.1砧木苗培养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选种和播种:选优良的酸枣种仁,3月中旬至5月下旬播种。a)
苗圃管理:苗高10cm时定苗,株距15cm~20cm。适时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8月中旬摘心。b)
嫁接:选择优良接穗封蜡,4~5月份进行劈接或插皮接。5.2.2嫁接苗培育
及时抹芽、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5.2.3苗木出圃要求
嫁接苗木达到表1规定时出圃。
表1苗本规格
5.3栽培技术
苗高/cm
120~180
80~~120
5.3.1主要栽培管理技术措施
5.3.1.1栽植
基茎粗/cm
侧根数量/条
平均长/cm
成熟度
根茎至苗高三分之二
处为灰白或褐红色
选择轻壤质体粘潮土(含盐量不超过0.3%),小冠密植,春裁为宜,秋裁亦可。5.3.1.2修剪
GB 18740-2002
修剪时以通风透光为原则。依其枝芽特性培养骨干枝,使各级枝组交替排列,培养成纺锤形、圆柱形树形。运用抹芽、摘心、拉枝、开甲、疏枝、短截、回缩等管理措施。5.3. 1.3土肥水管理
春秋两季进行土壤翻耕,枣树生长期及时中耕锄草。秋施有机肥,每株20kg40kg,盛果期树要以磷、钾肥为主,氮肥适量。浇好封冻水、花前水、果实膨大水和果实采前水,并结合浇水及时施肥。5.3.1.4保花保果
a)开甲,裁植第二年环割,第三年环剥,枣树可在盛花期进行开甲,甲口宽度0.3cm~0.8cm。b)利用微肥、菌肥管理措施增强树势,提高座果率。摘心:利用枣头摘心和二次枝摘心,提高座果率,摘心时间为5月上中旬。c)
5. 3. 2病虫害防治
病虫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春季枣芽萌动时,主要防治食芽象甲、枣绥蚊、枣粘虫等害虫;5月底至7月中旬注意红蜘蛛的防治;7月初至8月底是桃小食心虫的危害高峰期,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雨季注意枣锈病、炭疽病的发生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中宜使用物理方式杀虫和生物农药。采摘前40天禁止使用农药。
5.4质量等级
5.4.1等级
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5.4.2等级质量
等级质量见表2。
表2.等级质量要求
1 kg冬枣不超过38粒
1kg冬枣为39~56粒
1 kg 冬枣为 57~ 78 粒
1kg冬枣为79~100粒
5.5感官指标
质量要求
着色面积
每个冬枣誉色面积≥1/2
每个冬枣着色面积≥1/2
每个冬枣着色面积≥1/2
每个冬枣着色面积≥1/2
损伤和缺陷
无病虫果、无浆头、无裂口
无病虫果、无浆头,裂口果不超过3%无病虫果,浆头果不超过3%、裂口果不超过5%病虫果不超过 3%、浆头果不超过 4%、裂口果不超过7%
果实圆球形,似苹果,果粒均匀,果肉酥脆、甜酸可口,果实阳面为赭红色,有光泽。5.6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3理化指标
可食部分(以质量计)/%
总糖(可食部分,以蔗糖计)/%
总酸(以苹果酸计)/(g/kg)
维生素 C(可食部分)/(mg/100 g)可溶性固形物/%
粗纤维/%
≥250
GB 18740—2002
氨基酸总量/%
核黄素/(mg/kg)
铁(以Fe计)/(mg/kg)
锌(以Zn计)/(mg/kg)
胡萝卜素/(mg/kg)
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铅/(mg/kg)
砷/(mg/kg)
灭幼脲/(mg/kg)
溴氰菊酯/(mg/kg)
试验方法
表3(续)
表4卫生指标
6.1感官特性
将样品放于洁净的瓷盘中,在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样枣的形状、颜色、光泽和果粒的均勾程度,并品尝。
6.2质量等级
用肉眼观察样枣的着色面积和有无病虫果、浆头及裂口果,计算其占总数的比例,并对样枣进行称重和查点枣粒数量,归等分级。6.3理化指标
6.3.1可食部分的测定
称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枣200g~300g,逐个切开,将枣肉与核分离,分别称重,然后按式(1)计算:m2 - ml × 100%
式中:
A—可食部分,%;
-核质量,单位为g;
m2-全果质量,单位为g。
6.3.2总糖的测定
按GB/T5009.8中的方法进行。
6.3.3总酸的测定
按GB/T12456中方法进行。
6.3.4维生素C的测定
按GB/T6195中的方法进行。
6.3.5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按GB/T12295中方法进行。
6.3.6粗纤维的测定
按GB/T10469中方法进行。
·心·中中中中
....(1)
6. 3. 7氨基酸的测定
按GB/T12292中方法进行。
6.3.8 核黄素的测定
按GB/T12391中方法进行。
6.3.9铁的测定
按GB/T12396中方法进行。
6.3.10锌的测定
按GB/T12285中方法进行。
6. 3. 11 胡萝卜素的测定
按GB/T12389中方法进行。
6.4卫生指标
6.4.1铅含量的测定
按GB/T5009.12中方法进行。
6.4.2碑含量的测定
按GB/T5009.11中方法进行。
6.4.3灭幼脲含量的测定
按GB/T16340中方法进行。
6.4.4澳氰菊酯含量的测定
按GB/T14929.4中方法进行。
7检验规测
7.1出厂检验
GB 18740—2002
产品包装前厂方应按照本标准要求进行质量等级和感官检验,合格的按等级要求分别包装,并将合格证附于包装上。
7.2型式检验
7.2.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每年采摘初期;
同一批枣品保存达三个月时;
贮存条件发生变化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d)
7.2.2组批
同样等级、包装及贮存条件下存放的枣品为一批。7.2.3抽样方法
抽取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应在同批货物的不同部位按7.2.4的要求进行抽取,每件抽取样品500g,放置于洁净的铺垫上,将全部样品充分混合,以四分法取样,待检。7.2.4抽样数量
抽样数量见表5。
每批数量
101~600
601~1200
1200以上
表 5 抽样数量
抽样件
每100件抽取2件,不足100件按100件计以100件抽取2件为基数,每增加100件增抽1件以600件抽取7件为基数,每增加200件增抽1件以1200件抽取10件为基数,每增加300件增抽1件不足300件按300件计383
GB 18740—2002
7.2.5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全部要求。7.3判定规则
检验时出现不合格项,允许加倍抽样复检,如仍有不合格项即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即判为不合格品,不得复检。8包装、标签、运输和贮存
8.1包装
8.1.1大包装
采用符合要求的瓦楞纸箱。
8.1.2小包装
采用外为纸盒、内为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8.2标签
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和GB17924要求。8.3运输和整存
采用冷藏车运输,贮存时采用气调冷藏保鲜库贮藏。符合以上条件时保质期为3个月。38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黄骅市行政地域划分图
注:黄驿市地理位量为东经117°19°北纬38°38°。镇
GB 18740—200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