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1121.2-201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T 1121.2-2016
中文名称:氯化钯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钌、铑、银、锡、铱、铂、金、铅、铋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标准类别: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palladium chloride—Part 2:Determanation of magnesium,aluminium,chromium,manganese,iron,nickel,copper,zinc,ruthenium,rhodium,argentum,tin,iridium,platinum,gold,lead,bismuth content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16-07-11
实施日期:2017-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pdf .zip
相关标签:
化学分析
方法
测定
电感
耦合
等离子体
质谱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有色金属>>77.120.99其他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中标分类号:冶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H68贵金属及其合金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出版日期:2017-0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张金娥、李娜、张晓、向磊、刘英、王津、熊晓燕、刘春峰、许丽娟、郅富国、尚再燕、王伟华、李光俐、方海燕、奚红杰、屈小科、巩伟龙
起草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提出单位: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氯化钯中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钌、铑、银、锡、铱、铂、金、铅、铋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氯化钯中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钌、铑、银、锡、铱、铂、金、铅、铋量的测定。
标准内容
ICS 77.12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121.2—2016
氯化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铂、金、铅、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palladium chloride-Part 2: Determanation of magnesium, aluminium,chromium, manganese,ironnickel,copper,zinc,ruthenium,rhodium,argentum,tin,iridiumplatinum,gold,lead,bismuth contents—Inductivelycoupledplasmamassspectrometry2016-07-1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2017-01-01实施
YS/T1121《氯化钯化学分析方法》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1部分:钯量的测定丁二酮重量法;YS/T 1121.2—2016
第2部分: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铱、铂、金、铅、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bZxz.net
离子质谱法。
本部分为YS/T1121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本部分参与起草单位: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徐州浩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金娥、李娜、张晓、向磊、刘英、王津、熊晓燕、刘春峰、许丽娟、鄄富国、尚再燕、王伟华、李光俐、方海燕、奚红杰、屈小科、巩伟龙。1
1范围
氯化钯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铱、铂、金、铅、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YS/T1121.2—2016
YS/T1121的本部分规定了氯化钯中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铱、铂、金、铅、铋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氯化钯中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铱、铂、金、铅、铋量的测定。测定范围如表1所示。
各元素测定范围
方法提要
测定范围/%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测定范围/%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测定范围/%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0.0001~0.01
试料以混合酸溶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定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铂、金、铅、铋的含量。3试剂
如无特殊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优级纯试剂和电阻率不大于18.2MQ·cm-1的一级水。盐酸(p1.19g/mL),MOS级。
硝酸(p1.42g/mL),MOS级。
盐酸(1十1)。
硝酸(1+1)。
盐酸(1十4)。
混合酸:3体积盐酸(3.1)和1体积硝酸(3.2)混匀,用时现配。3.6
镁标准贮存溶液:将氧化镁(wMo≥99.99%)预先在600℃灼烧1h,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3.7
取0.1658g氧化镁于200mL烧杯中,加人少量水润湿,加人5mL盐酸(3.3),盖上表面皿,溶解完全,1
YS/T1121.2—2016
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镁。3.8铝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铝(wAl≥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5mL盐酸(3.3),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完全,移人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3.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铝。3.9铬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2829g重铬酸钾(基准试剂),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50mL水溶解,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铬。3.10锰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锰(WMn≥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30mL硝酸(3.4),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冷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锰。
3.11铁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铁(WFe≥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30mL硝酸(3.4),盖上表皿,低温溶解,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铁。
3.12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镍(wn≥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30mL硝酸(3.4),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冷却,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镍。
3.13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铜(Wca≥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40mL硝酸(3.4),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铜。3.14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锌(wza≥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30mL硝酸(3.4),盖上表面血,低温加热溶解,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锌。3.15钉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钉粉(WRu≥99.99%),置于50mL玻璃管中,加人8mL盐酸(3.1),2mL过氧化氢,封管。在150℃下溶解48h,冷却、开管。将管内试液洗人10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盐酸(3.1),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钉。3.16标准贮存溶液:将高纯氯酸铵[W(NH,),Rhcl,≥99.99%]预先于105℃烘箱中干燥两小时并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取0.3593g高纯氯酸铵于100mL烧杯,加入20mL盐酸(3.1),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佬。3.17银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银(wAg≥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30mL硝酸(3.4),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冷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银。
3.18锡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锡(wsm≥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50mL盐酸(3.1),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冷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5)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锡。
3.19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铱粉(wr≥99.99%),置于50mL玻璃管中,加人8mL盐酸(3.1),2mL过氧化氢,封管。在150℃下溶解48h,冷却、开管。将管内试液洗人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3.1),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铱。3.20铂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铂(Wpt≥99.99%)于200mL烧杯中,加人20mL混合酸(3.6),盖上表面皿,在电热板上加热至全部溶解,蒸发至尽干,取下稍冷。加入10mL盐酸(3.1),煮沸至驱尽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将溶液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铂。
3.21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wA≥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5mL混合酸(3.6),盖上表面血,加热至完全溶解,蒸发至尽干,取下稍冷,加入10mL盐酸(3.1),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人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金。2
YS/T1121.2—2016
3.22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铅(wpb≥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50mL硝酸(3.4),盖上表面皿,加热溶解,冷却,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铅。
3.23铋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铋(wBi≥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30mL硝酸(3.2),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完全,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5)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铋。
3.24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5340g氧化(wse20≥99.99%)于200mL烧杯中,加入50mL硝酸(3.4),盖上表面血,加热溶解,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
3.25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5330g氯化(wcscl,≥99.99%)于200mL烧杯中,加人50mL硝酸(3.4),盖上表面血,加热溶解,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
3.26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wWRe≥99.99%),置于200mL烧杯中,加人3mL盐酸(3.1),1mL硝酸(3.2),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完全,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人10mL盐酸(3.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3.27混合标准溶液I:分别移取1.00mL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锡、铅和铋标准贮存溶液(3.7~3.14,3.18,3.22,3.23)于1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盐酸(3.3),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锡、铅和铋各10ug。3.28混合标准溶液Ⅱ:分别移取1.00mL钉、、铱、铂和金标准贮存溶液(3.15~3.16,3.19~3.21)于1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盐酸(3.3),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钉、佬、、金、铂各10μg。
3.29混合标准溶液Ⅲ:移取1.00mL银标准贮存溶液(3.17)于1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硝酸(3.4),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银10μg。3.30混合标准溶液V:分别移取1.00mL、和涞标准贮存溶液(3.24~3.26)于1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硝酸(3.4),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各10μg。3.31混合标准溶液V:移取10.00mL混合标准溶液I(3.27)于1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盐酸(3.3),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锡、铅和铋各1μg。3.32混合标准溶液V:移取10.00mL混合标准溶液Ⅱ(3.28)于1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盐酸(3.3),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钉、、铱、金、铂各1μg,3.33混合标准溶液V:移取10.00mL混合标准溶液Ⅲ(3.29)于100mL容量瓶中,补加10mL硝酸(3.4),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银1μg。4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质量分辨率优于(0.8士0.1)amu。被测元素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铂、金、铅和铋的测定同位素的推荐质量数和测定模式参见A.1。
5分析步骤
5.1试料
称取0.10g试样,精确至0.0001g。3
YS/T1121.2—2016
5.2测定次数
独立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5.4测定
5.4.1将试料(5.1)置于100mL烧杯中,加人5mL混合酸(3.6),加热至试料完全溶解,冷却,移人100mL容量瓶中,加入0.10mL混合内标溶液(3.30),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5.4.2按仪器工作条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镁、铝、铬、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铱、铂、金、铅、铋的质量浓度。5.5工作曲线的绘制
标准溶液I:分别移取0mL、0.20mL、0.50mL、1.00mL、2.00mL混合标准溶液V(3.31)、混合标准溶液V(3.32)和混合标准溶液(3.33),于一系列100mL容量瓶中,加人0.10mL混合内标溶液(3.30),补加5mL混合酸(3.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标准系列溶液1mL含镁、铝、锰、铁、镍、铜、锌、、、银、锡、铱、铂、金、铅、铋依次为0ng、2.0ng、5.0ng、10.0ng、20.0ng。此标准溶液用时现配。
标准溶液Ⅱ:分别移取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混合标准溶液V(3.31)、混合标准溶液VИ(3.32)和混合标准溶液И(3.33),于一系列100mL容量瓶中,加人0.10mL混合内标溶液(3.30),补加5mL混合酸(3.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标准系列溶液1mL含镁、铝、锰、铁、镍、铜、锌、钉、、银、锡、铱、铂、金、铅、铋依次为0ng、20.0ng、40.0ng、60.0ng、80.0ng、100.0ng。此标准溶液用时现配。注:根据杂质含量的不同选择不同系列的标准曲线。6分析结果的计算
测定元素的质量分数w按式(1)计算,数值以%表示:(epo) : V×102×100%
式中:
p。—空白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试料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纳克每毫升(ng/mL);pr
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V一一试液的测定体积,单位为毫升(mL)。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四位。7精密度
7.1重复性
.(1)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2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4
w(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
重复性限
w(质量分数)
YS/T 1121.2—2016
重复性限
YS/T1121.2—2016
再现性
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表3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再现性限R,超过再现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再现性限R按表3数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w(质量分数)
再现性限
再现性限
w(质量分数)
再现性限
试验报告
w(质量分数)
试验报告应所包括以下内容:
试样;
再现性限
表3(续)
使用的标准编号,YS/T1121.2—2016;使用的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w(质量分数)
YS/T1121.2—2016
再现性限
YS/T1121.2—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推荐测定同位素质量数和内标组划分A.1推荐的镁、铝、铬、锰、铁、镍、铜、锌、砷、钉、佬、钯、银、镉、锡、锑、铱、铂、金、铅、铋测定同位素质量数和推荐测定模式,见表A.1。
质量数
内标组划分
检测模式
被测元素同位素的选择
质量数
检测模式
采用45Sc、133Cs、185Re作为内标元素,它们分别校正的元素为:45Sc内标:Mg、Al、Cr。
133Cs内标:Mn、Fe、Ni、Cu、Zn、Ru、Rh、Ag、Sn。185 Re内标:Ir、Pt、Au、Pb、Bi。元素
质量数
检测模式
91021 /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