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4667-1995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T 4667-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4667-1995

中文名称: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etermination of width of woven fabric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84-09-07

实施日期:1996-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527112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59.080.30纺织物

中标分类号:纺织>>纺织综合>>W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4667-1984;被GB/T 4666-2009代替

采标情况:=ISO 3932-7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2548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7, 字数:9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8-12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4-09-07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纺织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机织物幅宽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幅宽至少为10cm的全幅或对折的机织物(包括弹性织物)。 GB/T 4667-1995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GB/T4667-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机织物幅宽的测定
Textiles--Wovenfabrics-Measurementof width of pieces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3932—1976《纺织品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机织物幅宽的方法机织物-
GB/T4667-1995
代替GB4667--84
-幅宽的测量》。
本标准适用于幅宽至少为10cm的全幅或对折的机织物(包括弹性织物)。2引用标准
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6529
GB8170
数值修约规则
3定义
织物的幅宽是指织物最靠外的两边经纱线间与织物长度方向垂直的距离。4原理
4.1方法1
整段织物能放在标准大气中调湿的,在调湿后用钢尺在织物的不同点测量幅宽。4.2方法2
整段织物不能放在标准大气中调湿的,可使织物松弛后,在温湿度较稳定的普通大气中,测量其幅宽(如方法1),然后用一系数对幅宽加以修正。修正系数是在标准大气中,对松弛织物的一部分调湿后,测量幅宽,再计算得出。调湿时,这一部分从整段中开剪或不开剪均可。
5用具
钢尺。分度值为毫米,长度大于织物的幅宽5.1
测定桌。
调湿和试验用的大气
调湿和试验用大气采用GB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对仲裁性试验应采用二级标准大气。7步骤
7.1.测量精确度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08批准226
1996-05-01实施
GB/T4667-1995
要求每次测量精确到0.1cm。测量时,钢尺与被测织物边垂直放在织物上。7.2方法1
7.2.1用于长度超过5m的织物
7.2.1.1调湿用临时标记
将织物放在测定桌上,使其头端1~2m放平,去除张力,并在离头端约1m的靠近织物边部分作一个临时标记;然后拉动织物,直到其中段放平,去除张力,作第二个临时标记;接着,轻轻地拉动织物的剩余部分,直到最后的1~2m织物放平并去除张力,再作第三个临时标记。7.2.1.2调湿
使织物去除张力,并将其充分暴露在标准大气中调湿。调湿须继续到连续测量(连续测量间隔时间至少24h)三个标记处幅宽所得的差异,小于每个标记处幅宽的0.25%时为止。7.2.1.3最后测量
将织物上的临时标记抹去,放在桌上,按7.2.1.1的规定方法,以接近相等的间距(不超过10m),测量织物的幅宽至少5处。测量位置离织物头尾端至少1m。7.2.2用于长度为0.5~5m的织物(样品)将织物平放在桌面上,去除张力,在紧靠织物边处,以相等间距标出至少4个标记,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标记不应标在距离织物两端样品长度的五分之一地方,然后按7.2.1.2规定,将样品暴露在标准大气中调湿,在每一标记处测量幅宽并记录每一测量点的最后读数。7.3方法2
7:3.1测量幅宽
先使织物去除张力,并在普通大气中放置至少24h,然后按7.2.1.3规定方法测量织物幅宽。7.3.2确定修正系数
7.3.2.1作标记
将织物放在测定桌上,轻轻地拉动,直到织物中间的2~3m的部分在桌面上放平,去除张力,然后,在这部分靠近织物边部分做4个标记,标记之间宜相距50cm(至少25cm)。测量并记录4个标记处的幅宽。bzxz.net
7.3.2.2调湿及最后测量
将7.3.2.1中做试验用标记部分的织物(从整段织物中开剪或不开剪均可),暴露在标准大气中,至少24h,再对标记处幅宽进行连续测量(连续测量间隔时间至少为24h),直到连续测量4个标记处幅宽所得的差异小于每个标记处幅宽的0.25%时为止。记录最后4个读数的平均值。修正系数即为调湿后织物标记处平均幅宽与调湿前织物标记处平均幅宽的比值。8结果计算
8.1方法1
8.1.1按7.2.1.3或7.2.2测得的几个幅宽数据,求出平均值,即为该织物的幅宽。8.1.2记录幅宽的最小值和最大值。8.2方法2
8.2.1用式(1)计算织物幅宽
w。=w,xw
式中:W。—调湿后的织物幅宽,cm;W,—织物松弛后的平均幅宽(见7.3.1),cm;Ws—调湿后织物标记处的平均幅宽(见7.3.2.2),cm;一调湿前织物标记处的平均幅宽(见7.3.2.1),cm。W.
用式(2)计算最小和最大幅宽:
式中:W.-
GB/T4667-1995
调湿后织物的最小或最大幅宽,cm;Wmr
织物松驰后的最小或最大幅宽,cm;w
Ws—调湿后松弛织物标记处的平均幅宽(见7.3.2.2),cm;W.—调湿前织物标记处的平均幅宽(见7.3.2.1),cm。8.3计算精确度
计算精确到0.01cm,采用GB8170规定,并按下表所列分档进行修约。幅宽,cm
精确度,cm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0以上~50
说明试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
试样名称和规格;
试验日期;
织物幅宽(并注明是否包括布边);织物最小和最大幅宽;
测定的方法;
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50以上~100
100以上
·(2)
GB/T4667-1995
附录A
调湿和测量时织物的放法
(补充件)
A1为使调湿时织物去除张力,并能充分暴露在标准大气中,可将织物以适当的波幅松式叠放在桌面上,如图A1。
A2织物在作标记和测量时,作标记和测量部分必须去除张力,平放在测定桌上,其余部分可在织物被测量部分的两端折叠起来,形成布堆,如图A2。如测定桌长度不够,可在测定桌的两端,另加高度和宽度相同的桌子,同测定桌形成连续的长方形桌面。
适用范围
附录B
常规测定方法
(补充件)
本附录规定的方法,一般用于内部做质量控制等用的常规试验。B2测定方法
按下列方法进行织物幅宽测定。B2.1可在普通大气中进行测定。图A2
B2.2先用钢尺在织物上均匀地测量幅宽至少5处,测量精确到0.1cm,求出平均数,即为该段织物的幅宽。测量位置离织物头尾端至少1m。B3结果计算
计算全部测量结果的平均值,计算精确到0.01cm,按GB8170规定,修约到0.1cm。229
附加说明:
GB/T4667--1995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总会提出,由中国纺织总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纺织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洁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