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5413.5-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定
GB/T 5413.5-199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413.5-1997

中文名称: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定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etermination of lactose, sucrose and total sugars in infant formula and milk powder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7-05-02

实施日期:1998-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3637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食品技术>>奶和奶制品>>67.100.10奶及加工奶产品

中标分类号:食品>>特种食品>>X82儿童食品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5413-1985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7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8-09-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09-28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王芸、杨金宝、李玉贤、王心祥

起草单位: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归口单位: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总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压液相色谱法、莱因-埃农氏法和镁-比色法测定糖的方法。本标准方法一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各种糖的测定;方法二适用于全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脱脂乳粉和其他总糖中只含有乳糖、蔗糖的乳粉制品中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定;方法三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蔗糖的测定。 GB/T 5413.5-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定 GB/T5413.5-199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5413.5—1997
食品中糖的测定,通常采用的是氧化还原滴定法,但在同时有其他还原糖存在的情况下,会对测定产生干扰。本标准给出了三种测定方法,其中方法之一高压液相色谱法和方法二酶比色法,避免了还原糖的干扰,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方法一可以同时测定各种糖。方法三采用GB/T16286一1996方法。考到传统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在没有其他还原糖干扰的情况下,测定乳糖和蔗糖的准确度较高,而且所需仪器设备简单,多数实验室习惯于采用这种方法,因此,仍将“莱因-埃农氏法\(Lane andEynor'sMethod)作为方法二给出。
本标准方法一为仲裁法。
本系列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5413—85。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哈尔滨森永乳品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投资服务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芸、杨金宝、李玉贤、王心祥。2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定
Milk powder and formula foods for 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Determination of lactose ,sucrose and total sugars contents1范围
GB/T 5413. 5---1997
代替GB5413—85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压液相色谱法、莱因-埃农氏法和酶-比色法测定糖的方法。本标准方法一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各种糖的测定,方法二适用于全脂乳粉、全脂加糖乳粉、脱脂乳粉和其他总糖中只含有乳糖、蔗糖的乳粉制品中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定,方法三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蔗糖的测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6286--1996食品中蔗糖的测定方法酶-比色法方法一高压液相色谱法
3方法提要
婴幼儿食品中如含有多种糖,可利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的μ-碳水化合物柱或氨基柱(Lichrosorb-NHz柱),将它们分离,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检出各糖液的折光指数,此折光指数与其浓度成正比。4试剂
所有试剂,如未注明规格,均指分析纯,所有实验用水,如未注明其他要求,均指三级水。4.1澄清剂:硫酸铜,质量分数7%。氢氧化钠,质量分数4%。4.2乙腈。
4.3标准溶液
4.3.1标准糖贮备液,10mg/mL。精确称取被测糖的标样1g,溶于水中,用水稀释至100mL容量瓶内,定容。4.3.2标推糖工作液,4mg/mL。
吸取4mL贮备液,置10mL容量瓶中,用乙腈稀释至刻度。5仪器
常用实验室仪器及:
5.1高压液相色谱仪,带碳水化合物分析柱或氨基柱。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5-28批准1998-09-01实施
6操作步骤
6.1样液制备
GB/T 5413. 5---1997
精确称取2g左右样品,加30mL水溶解,移至100mL容量瓶中,加澄清剂硫酸铜(4.1)10mL,氢氧化钠(4.1)4mL,振摇,加水至刻度,静置半小时,过滤。取4mL样品母液置10mL容量瓶用乙腈定容,通过0.45μm过滤器过滤,滤液备用。6.2高压液相色谱仪工作条件:
R401示差折光检测器:
30cm×4.6mm内径—碳水化合物分析柱(夹套保温20℃)流动相:乙腈/水=85/15
流动相流速:0.5mL/min
6.3进样
在仪器稳定后,用注射器或进样阀注射50uL标准样液共4次,记下保留时间,测定峰高,放弃第次数据,取后三者平均蜂高值,同样进样50μL四次得出平均峰高。7分析结巢的表衰述
样品中糖含量(g/100g)
式中:C标准糖溶液浓度,mg/mL;H-样品中糖的平均蜂高;
H\—-标准糖溶液的峰高;
样品的质量,g。
X 100 -
4×1000
25C× H
注:如果需同时测定样品中所含其他糖类,可在标准糖溶液中加入各种糖1g,进样如前,记下各种糖保留时间,按上列公式计算各值。
8允许差
同一样品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两次测定平均值的5%。方法二 乳糖、蔗糖和总糖的测定(莱因-埃农氏法)9方法提要
乳糖:样品经除去蛋白质以后,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已标定过的费林氏液,样液中的乳糖将费林氏液中的二价铜还原为氧化亚铜。以次甲基蓝为指示剂,在终点稍过量时,乳糖将蓝色的氧化型次甲基蓝还原为无色的还原型次甲基蓝。根据样液消耗的体积,计算乳糖含量。蔗糖:样品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蔗糖经盐酸水解转化为具有还原能力的葡葡糖和果糖,再按还原糖测定。将水解前后转化糖的差值乘以相应的系数即为蔗糖含量。总糖:乳糖和蔗糖之和。
10试剂
所有试剂,如未注明规格,均指分析纯,所有实验用水,如未注明其他要求,均指三级水。10.1费林氏液(甲液和乙液)
10.1.1甲液:取34.639g硫酸铜,溶于水中,加入0.5mL浓硫酸,加水至500mL。242
GB/T 5413. 5--1997
10.1.2乙液:取173g酒石酸钾钠及50g氢氧化钠溶解于水中,稀释至500mL,静置两天后过滤。10.2次甲基蓝溶液:10g/L。
10.3盐酸溶液:体积比1:1。
10.4酚酰溶液:0.5g酚酞溶于75mL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中,并加入20mL水,然后再加入约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直到加入一滴立即变成粉红色,再加入水定容至100ml。10.5氢氧化钠溶液:c(NaOH)为300g/L。取300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水。10.6乙酸铅溶液:c(PbAc2)为200g/L。取20g乙酸铅,溶解于100mL水中。10.7草酸钾-磷酸氢二钠溶液:取草酸钾3g,磷酸氢二钠7g,溶解于100mL水1。11仪器
常用理化实验室仪器。
12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
12.1费林氏液的标定
12.1.1用乳糖标定
12.1.1.1称取预先在92~~94℃烘箱中干燥2h的乳糖标样约0.75g(准确到0.2m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250mL。将此乳糖溶液注入一个50mL滴定管中,待滴定。12.1.1.2预滴定:取10mL费林氏液(甲、乙液各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再加入20mL蒸馏水,从滴定管中放出15mL乳糖溶液于三角瓶中,置于电炉上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沸腾后关小火焰,保持沸腾状态15s,加入3滴次甲基蓝溶液(10.2),继续滴入乳糖溶液至蓝色完全褪尽为止,读取所用乳糖的毫升数。
12.1.1.3精确滴定:另取10mL费林氏液(甲、乙液各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再加入20mL蒸馏水,次加入比预备滴定量少0.5~1.0mL的乳糖溶液,置于电炉上,使其在2min内沸腾,沸腾后关小火焰,维持沸腾状态2min,加入3滴次甲基蓝溶液,然后继续滴入乳糖溶液(一滴-滴徐徐滴入),待蓝色完全褪尽即为终点。以此滴定量作为计算的依据(在同时测定蔗糖时,此即为转化前滴定量)。12.1.1.4按式(2)、(3)计算乳糖测定时,费林氏液的乳糖校正值(f1):At - ×m× 1000 = 4 ×V, × m250
4×V,×m
实测乳糖数,mg,
式中:A,\—
Vi——滴定时消耗乳糖液量,mL;m
称取乳糖的质量,g;
由乳糖液滴定毫升数查表1所得的乳糖数,mg。(2)
(3)
滴定量,ml
GB/T 5413.5--1997
表1乳糖及转化糖因数表(10mL费林氏液)乳糖,mg
转化糖.mg
滴定量,mL
乳糖,mg
转化糖,mg
注;“因数系指与滴定量相对应的数目,可自表1中查得。若蔗糖含量与乳糖含量的比超过3:1时,则在滴定量中加表2中的校正数后计算。
12.1.2用薰糖标定
12.7.2.1称取在105℃烘箱中干燥2h的蔗糖约0.2g(准确到0.2mg),用50mL水溶解并洗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10mL,再加入10mL盐酸(10.3),置75℃水浴锅中,时时摇动,在2min30s至2min45s之间,使瓶内温度升至67℃。自达到67℃后继续在水浴中保持5min,于此时间内使其温度升至69.5℃,取出,用冷水冷却,当瓶内温度冷却至35℃时,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10.4),用300g/L的氢氧化钠(10.5)中和至呈中性。冷却至20℃,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后再按12.1.1.2和12.1.1.3操作。得出滴定10mL费林氏液所消耗的转化糖量。12.1.2.2按式(4)、(5)计算蔗糖测定时,费林氏液的蔗糖校正值(f):V2 X mz × 1 000
10.5263×V×m2
100 X 0. 95
fs = 10. 5263 XV,Xm
实测转化糖数,mg,
式中:A2
滴定时消耗蔗糖液量,mL,
-取称蔗糖的质量,g;
Al.2—由蔗糖液滴定毫升数查表1所得的转化糖数,mg。12.2乳糖的测定
12.2.1样品处理bzxZ.net
..... (4)
(5)
GB/T 5413.5---1997
12.2.1.1称取2.5~3g样品(准确至0.01g),用100mL水分数次溶解并洗入250mL容量瓶中。12.2.1.2加4mL乙酸铅(10.6)、4mL草酸钾-磷酸氢二钠溶液,每次加入试剂时都要徐徐加入,并摇动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静止数分钟,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最初25mL滤液后,所得滤液作滴定用。12.2.2滴定
12.2.2.1预滴定:将此滤液注入一个50mL滴定管中,待测定。取10mL费林氏液(甲、乙液各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再加入20mL蒸馏水,置于电炉上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沸腾后关小火焰,保持沸腾状态15s,加人3滴次甲基蓝(10.2),然后徐徐滴入乳糖溶液至蓝色完全褪尽为止,读取所用乳糖的毫升数。
12.2.2.2精确滴定:另取10mL费林氏液(甲、乙各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再加入20mL蒸馏水,一次加入比预备滴定量少0.5~1.0mL的乳糖溶液,置于电炉上,使其在2min内沸腾,沸腾后关小火焰,维持沸腾状态2min,加入3滴次甲基蓝溶液,然后滴一滴徐徐滴入乳糖溶液,待蓝色完全褪尽即为终点。以此滴定量作为计算的依据(在同时测定蔗糖时,此即为转化后滴定量)。12.2.3乳糖含量的计算
L = F × fi× 0. 25 × 100
式中:L—样品中乳糖的质量分数g/100gF,—由消耗样液的毫升数查表1所得乳糖数,mg;f.—费林氏液乳糖校正值;
V,--—滴定消耗滤液量,mL,
m—样品的质量,g。
12.3蔗糖的测定
12.3.1转化前转化糖量的计算
利用测定乳糖时的滴定量,自表1中查出相对应的转化糖量,按式(7)计算:F2 × f2X 0. 25 × 100
转化前转化糖质量分数(%)一:VXm
式中:F由测定乳糖时消耗样液的毫升数查表1所得转化糖数,mg;fz
一费林氏液蔗糖校正值;
V.-—滴定消耗滤液量,mL;
-样品的质量,8。
12.3.2样液的转化及滴定
·(7)
取50mL样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10mL,再加入10mL的盐酸(10.3),置75℃水浴锅中,时时摇动,在2min30s至2min45s之间,使瓶内温度升至67℃。自达到67℃后继续在水浴中保持5min,于此时间内使其温度升至69.5℃,取出,用冷水冷却,当瓶内温度冷却至35℃时,加2滴酚溶液剂(10.4),用氢氧化钠(10.5)中和至呈中性,冷却至20℃,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并在此温度下保温30min后再按12.2.2滴定,得出滴定10mL费林氏液所消耗的转化液量。转化后转化糖质量分数(%)F:×fz×0.50×100V2Xm
式中:F—由V,查得转化糖数,mg;f2——费林氏液蔗糖校正值;
m-——样品的质量,g;
V2--滴定消耗的转化液量,mL。12.3.3蔗糖含量的计算
样品中蔗糖含量(g/100g)=(1,—L,)×0.95.(8)
.(9)
GB/T5413.5—1997
式中:L,转化后转化糖的质量分数,%;L2—转化前转化糖的质量分数,%。12.3.4若样品中乳糖与蔗糖之比超过3:1时,则计算乳糖时应在滴定量中加上表2中的校正值数后再查表1和计算。
12.3.5总糖一蔗糖+乳糖
13允许差
13.1重复性
由同一分析人员在短时间间隔内测定的两个结果之间的差值,不应超过结果平均值的1.5%。13.2重现性
由不同实验室的两个分析人员对同一样品测得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结果平均值的2.5%。表2乳糖滴定量校正值数
滴定终点时所用的糖液量
同GB/T 16286。
方法三
用10mL费林氏液、蔗糖及乳糖量的比3+1
燕糖的测定
(酶比色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