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556-200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化工技术>>化工产品>>71.100.40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中标分类号:化工>>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G72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9996
页数:3页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2004-01-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5-10-29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季菊芬、庄永斌
起草单位:上海市染料研究所
归口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提出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表面活性剂耐碱性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耐碱性的测试。 GB/T 5556-2003 表面活性剂 耐碱性测试法 GB/T5556-2003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5556—2003
耐碱性测定法》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标准与TGL10171:1961《纺织助剂测定方法本标准代替GB/T5556—1985《表面活性剂纺织助剂耐碱性测定法》。本标准与GB/T5556一1985的主要差异为:-规范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按GB/T1.1-2000规定,规范了编写格式,增加了试验报告的内容。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5556--1985。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化学工业表面活性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染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季菊芬、庄永斌。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
1范围
表面活性剂
本标准规定了表面活性剂耐碱性测试方法。耐碱性测试法
本标准适用于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耐碱性的测试,2原理
GB/T5556—2003
碱对某些表面活性剂有水解作用,水解产物的溶解性能不同于原来产品的溶解性。因此可从溶液外观的变化来判断这种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水溶液中的耐碱性。3试剂和材料
3.1无水碳酸钠:分析纯;
3.2氢氧化钠:化学纯,400g/L溶液;3.3硫化钠:分析纯;
3.4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化学纯。仪器和设备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及:
4.1圆底烧瓶:250mL;
4.2球型冷凝器:300mm;
4.3电热恒温水浴锅:恒温范围(37~100)℃士1℃。5试验方法bzxZ.net
5.1测试溶液的配制
5.1.1碳酸钠测试液
5.1.1.1分别称取试样2g(称准至0.1g)及无水碳酸钠4g(称准至0.1g),各用45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将两种溶液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5.1.1.2称取试样5g(称准至0.1g),其他5.1.1.1。5.1.2氢氧化钠测试液
5.1.2.1称取试样2g(称准至0.1g),用约300ml蒸馏水溶解,在另外约400mL蒸馅水中加人1.5mL氢氧化钠溶液(3.2),然后将两种溶液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5.1.2.2称取试样5g(称准至0.1g),其他同5.1.2.1。5.1.3硫化钠测试液
5.1.3.1称取试样2g(称准至0.1g)用约300ml.蒸馏水溶解,再称取无水碳酸钠8g(称准至0.1g),用约200mL蒸馏水溶解,最后称取硫化钠40g,用200mL蒸馏水溶解,将上述3种溶液均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5.1.3.2称取试样5g(称准至0.1g),配制方法同5.1.3.1。5.1.4连二亚硫酸钠测试液
5.1.4.1称取试样2g(称准至0.1g),用约300mL蒸馏水溶解,另吸取16mL氢氧化钠溶液(3.2),用约400mL蒸馏水稀释,将此两种溶液混合,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然后缓慢加人连二亚硫酸钠4gGB/T5556--2003
(称推至0.1g)使完全溶解,最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5.1.4.2称取试样5g(称准至0.1g),配制方法同5.1.4.1。5.2测定
5.2.1取上述测试溶液5.1.1.1、5.1.1.2、5.1.2.1、5.1.2.2、5.1.3.1、5.1.3.2各200mL分别移人6个已编号的250mL圆底烧瓶中,观察溶液的外观。然后加热至沸腾,进行回流,从回流开始记时于30 min、60 min、120 min共目测三次溶液外观,回流后,停止加热,放置过夜,次日再目测一次,如有浑浊或沉淀,须升温至沸腾后再目测一次,以两次测试结果为准。5.2.2取上述测试溶液5.1.4.1、5.1.4.2各200mL分别置于两个250mL的圆底烧瓶中,观察溶液外观,然后将烧瓶移至电热恒温水浴锅中,于60℃进行保温2h,当溶液内温度达到60℃时开始计时,于30min、60min、120min共目测3次,记录溶液外观,2h后取出烧瓶,放置过夜,次日再目测-次,如有浑浊或沉淀,须再加热至60℃,观察其外观是否有变化。6结果的评定
6.1自测评级标准
1级——溶液完全澄清;
1~2级———溶液乳白色至微浑浊;2级——-溶液浑浊但无絮状物;2~3级~—溶液非常浑浊但无絮状物或油状物分出3级一不论溶液清或浑浊,有状物或油状物分出。6.2评定
两种浓度的试样经4组浓度的碱测试后,按6.1评级标准来评定其耐碱性的等级,可分为最高耐碱级、耐碱级、非耐碱级共3级。具体规定如下;最高耐碱级——所有的试样经测试后,在评级中达到1级或1~2级的,耐碱级一—一所有的试样经测试后,其中有一种浓度的试样在评级中达到1级或1~2级,甚至2级,以及静置过夜后达到2~3级的;非耐碱级一一所有的试样经测试后,其中有一种浓度的试样在评级中达到3级的。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被测表面活性剂的名称;
本标准编号、年代号;
使用仪器型号、编号,
测试结果,
在测试过程中的特殊情况;
f)与本方法的差异;
试验日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