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行业标准(JB) > JB/T 3313.3-1999 平面铣床 精度检验
JB/T 3313.3-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3313.3-1999

中文名称:平面铣床 精度检验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英文名称: Accuracy inspection of plane milling machine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9-05-20

实施日期:2000-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4545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机床>>25.080.20镗床和铣床

中标分类号:机械>>金属切削机床>>J54钻、镗、铣床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JB 3312-83

采标情况:ISO 1984-1982 NEQ

出版信息

页数:11 页

标准价格:15.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归口单位: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委会铣床分会

发布部门: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委会铣床分会

标准简介

JB/T 3313.1-1999 本标准是对 JB 3312-83《平面铣床 精度》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作了编辑性修改,主要技术内容没有改变。 本标准是 JB/T 3313《平面铣床》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JB/T 3313.1-1999 平面铣床 参数 JB/T 3313.2-1999 平面铣床 系列型谱 JB/T 3313.3-1999 平面铣床 精度检验 JB/T 3313.4-1994 平面铣床 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平面铣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工作台面宽度 320~630mm 的立式平面铣床,工作台现宽度 320~1000mm 柱式和端面式平面铣床。 本标准于 1983 年 7 月首次发布。 JB/T 3313.3-1999 平面铣床 精度检验 JB/T3313.3-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5.08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313.3-1999
平面铣床
1999-05-20发布
精度检验
2000-01-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
JB/T3313.3—1999
本标准是对JB331283《平面铣床术内容未改变。
精度》的修订,修订时仅按有关规定进行了编辑性修改,技《平面铣床》系列标准的一部分,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四个部分:本标准是JB/T3313
JB/T3313.1—1999
JB/T 3313.2—1999
JB/T3313.3—1999
平面铣床参数
平面铣床
系列型谱
平面铣床精度检验
JB/T33131994
平面铣床技术条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B331283。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铣床分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江东机床厂。本标准于1983年7月首次发布。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平面铣床精度检验
本标准规定了平面铣床的几何精度和工作精度的检验方法。JB/T3313.3-1999
代替JB3312—83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工作台面宽度320~630mm的立式平面铣床、工作台面宽度320~1000mm柱式和端面式平面铣床。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7421.1一1998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3一般要求
3.1使用本标准时必须参照GB/T17421.1,尤其是精度检验前的安装、主轴及其它部件的空运转升温和检验方法。
3.2参照GB/T17421.11998中3.1调整机床安装水平时,可按下列方法之一进行:a)将工作台置于行程的中间位置。在工作台中央位置放置水平仪,水平仪在纵向和横向的读数均不超过0.04/1000。
b)在床身平导轨上放一个桥板,V型导轨上放一根圆检棒,在桥板和圆检棒上垂直于导轨再放一根平尺。在桥板、圆检棒和平尺上各放一个水平仪。a和导轨平行,b和导轨垂直(见图1)。在导轨两端和中央位置,调整导轨水平。水平仪a和b的读数都不超过0.04/1000。图1
3.3本标准所列出的精度检验项目顺序,并不表示实际检验次序。为了装拆检验工具和检验方便,可按任意的次序进行检验。
3.4工作精度检验时,试件的检验应在精铣后进行。精铣切削用量推荐采用:切深0.1mm,每齿进给量0.1mm。
3.5当实测长度与本标准规定的长度不同时,允差应根据GB/T17421.11998中2.3.1.1的规定,按能够测量的长度折算,折算结果小于0.005mm时,仍按0.005mm计。3.6根据用户和制造厂的协议,检验项目可以增减。3.7为简明起见,本标准对柱式和端面式平面铣床相同的检验项目,仅附柱式平面铣床的机床简图。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5-20批准2000-01-01实施
4几何精度检验
1)对于双柱平面铣床,a项不限方向,检验项目
工作台面对主轴箱
垂直移动的垂直度
(仅适用于立式和柱
式平面铣床):
a在机床的横向垂
直平面内:
b.在机床的纵向垂
直平面内
工作台面的平面度
0.025/300
a≤9op1)
0.025/300
在1000长度
内为0.040
工作台长度
每增加1000,
允差值增加
最大允差值
局部公差:
在任意300
测量长度上为
检验工具
指示器
水平仪
检验方法
参照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文5.5.2.2.2
工作台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
角尺放在工作台面上:
a横向垂直平面内:b.纵向垂直平面内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角尺检验面。在规定测量长度上锁紧主轴箱检验。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5.3.2.2;5.3.2.3
工作台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
用平尺检验:按图示规定,将等高量块分别放在工作台面的a、b、c三个基准点上。平尺放在a一c等高量块上,在e点处放-可调量块,调整后,使其与平尺检验面接触。再将平尺放在b一e量块上,在d点放一可调量块,调整后,使其与平尺检验面接触。用同样方法,将平尺放在d一c和b一c量块上,分别确定h、g位置的可调量块。按图示方位放置平尺。用量块测量工作台面与平尺检验面间的距离,误差以其最大与最小距离之差值计。
用水平仪检验:按GB/T17421.1—1998中图44所示的方法进行
JB/T3313.3-
检验项目
工作台移动对工作
台面的平行度
主轴端部的跳动:
a.主轴定心轴颈的
径向跳动(用于有定
心轴颈的机床);
b.主轴的轴向窜
c.主轴轴肩支承面
的跳动
在任意300
测量长度上为
最大允差值
检验工具
指示器
指示器
专用检
检验方法
参照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文5.4.2.2.2.1
锁紧主轴箱。
在工作台面上放两个等高块,平尺放在等高块上。在主轴中央处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平尺的检验面。移动工作台检验。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当工作台长度大于1600mm时,则将平尺逐次移动进行检验
a.5.6.1.2.2
b.5.6.2.2.1;5.6.2.2.2
c.5.6.3.2
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分别触及:a.主轴定心轴颈表面;b.插入主轴锥孔中的专用检验棒端面中心处:c.主轴轴肩支承面靠近边缘处。旋转主轴检验。a、b、c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
b、c项检验时,应通过主轴中心线,加个由制造厂规定的轴向力F(对已消除轴向游隙的主轴,可不加力)
JB/T3313.3-
检验项目
主轴锥孔轴线的径
向跳动:
a.靠近主轴端面:
b.距主轴端面
300mm处
主轴旋转轴线对工
作台面的平行度(仅
适用于柱式及端面式
平面铣床)
主轴旋转轴线对工
作台面的垂直度(仅
适用于立式平面铣
床):
a.在机床的横向垂
直平面内:
b.在机床的纵向垂
直平面内
在300测量
长度上为0.025
(检验棒伸出
端只许向下)
0.025/300
a≤90P
0.025/300
检验工具
指示器
检验棒
指示器
检验棒
指示器
专用检
检验方法
参照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文5.6.1.2.3
在主轴锥孔中插入检验棒。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检验棒的表面:
a.靠近主轴端面:b.距主轴端面300mm处。旋转主轴检验
拔出检验棒,相对主轴旋转90°,重新插入主轴锥孔中,依次重复检验三次。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四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
5.4.1.2.4
工作台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主轴箱和主轴套简锁紧。
在主轴锥孔中插入检验棒。将带有指示器的支架放在工作台面上,使其测头触及检验棒的表面,移动支架检验,
将主轴旋转180°,重复检验一次。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计5.5.1.215.5.1.2.4.2
工作台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主轴箱和主轴套简锁紧。
指示器装在插入主轴锥孔中的专用检验棒上,使其测头触及工作台面:a.横向垂直平面内;b.纵向垂直平面内旋转主轴检验。
拔出检验棒,旋转180°,插入主轴锥孔中,重复检验一次。
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计
JB/T3313.3-
检验项目
工作台中央或基准
T形槽的直线度
主轴旋转轴线对工
作台中央或基准T形
槽的垂直度(仅适用
在任意500
测量长度上为
最大允差值
0.020/300
(300为指示
器两测点间的
距离)
于柱式和端面式平面
铣床)
检验工具
指示器
专用滑板
显微镜
指示器
专用检验棒
专用滑板
检验方法
参照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文5.2.1.2:5.2.1.2.1
5.2.1.2.3或5.2.3.2
在工作台面上放两个等高块,平尺放在等高块上。将专用滑板放在工作台上并紧靠T形槽一侧,其上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平尺检验面。调整平尺,使指示器读数在测量长度的两端相等。移动专用滑板检验。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5.5.1.21;5.5.1.2.5.2
工作台位于行程的中间位置,主轴箱和主轴套筒锁紧。
将专用滑板放在工作台上并紧靠T形槽侧。
指示器装在插入主轴锥孔中的专用检验棒上,使其测头触及专用滑板检验面。移动滑板后旋转主轴检验。
拔出检验棒,旋转180,插入主轴锥孔中,重复检验一次。
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计JB/T3313.3-
检验项目
工作台移动对中央
或基准T形槽的平行
悬梁导轨对主轴旋
转轴线的平行度(仅
适用于柱式平面铣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
刀杆支架孔轴线对
主轴旋转轴线的重合
度(仅适用于柱式平
面铣床):
a在垂直平面内:
b.在水平面内
在任意300
测量长度上为
最大允差值
在300测量
长度上为0.02
(悬梁伸出端
只许向下)
在300测量
长度上为0.020
刀杆支架孔
轴线只许低于
主轴旋转轴线)
检验工具
指示器
指示器
检验棒
专用支架
指示器
检验棒
专用检具
检验方法
参照GB/T17421.1—1998的有关条文5.4.2.21: 5.4.2.2.21
锁紧主轴箱。
固定指示器,使其测头触及T形槽侧面。移动工作台检验。
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计5.4.1.2.1; 5.4.1.2.5
锁紧悬梁和主轴套筒。
在主轴锥孔中插入检验棒。悬梁导轨上装个带有指示器的专用支架,使指示器测头触及检验棒的表面:a.垂直平面内:b.水平面内。移动支架检验。
将主轴旋转180°,重复检验一次。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两次测量结果的代数和之半计
刀杆支架固定在距主轴端面300mm处,悬梁锁紧。
在刀杆支架孔中插入检验棒。指示器装在插入主轴锥孔中的专用检具上,使其测头尽量靠近刀杆支架,触及检验棒的表面:a.垂直平面内:b.水平面内。旋转主轴检验。a、b误差分别计算。误差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值之半计
JB/T3313.3-
5工作精度检验
L=1/2纵向行程
=h=1/8纵向行程
lmax-100mm,对于L≤500mm;
lmax=150mm,对于500mm≤L≤1000mm;max=200mm,对于L>1000mmbzxZ.net
lmin=50mm
注(包括立式平面铣床、柱式平面铣床和端面式平面铣床)
1纵向行程≥400mm时,可用一个或两个试件,纵向切削应超越两端试件的长度检验性质
A立式平
面铣床用工作
台机动进行A
面的铣削
切削条件
用端铣刀
检验项目
a.每个试件的A
面应平直;
b.试件高度H应
检验工具
千分尺
参照GB/T17421.1的有关条文
3.1:3.2.2
4.1;4.2
5.4.1.2.2
在试切前应确保E面平直。
试件应位于工作台纵向的中
心线上,使长度L相等地分布
在工作台中心线的两边。
非工作滑动面在切削时均应
锁紧。
铣刀应装在刀杆上刃磨,安
装时应符合下列公差:
a圆度≤0.02mm;
b.径向跳动≤0.02mm;
c.轴向窜动≤0.03mm
JB/T3313.3-
2纵向行程<400mm时,应只用一个试件,纵向切削应超越试件的全长。
3双柱平面铣床和双端面平面铣床在工作台横向位置可用一排或两排试件。4材料:HT200
检验性质
B.柱式平
面铣床用工作
切削条件
用套式面
检验项目
a.每个试件的B
铣刀进行滚F
F面应平直;
台机动进行A
A铣。
面的铣削。
用工作台机
动和主轴箱垂
向手动进行B
面的铣削,接
刀处重叠约
5~10mm
C.端面式
平面铣床用工
作台机动进行
B面的铣削
b试件高度H应
相等:
用同一把
铣刀进行端
用端铣刀
c.B、F面应垂直
于E面:
dB面与F面应
相互平行
注:F面仅适用于双
柱平面铣床
a.每个试件的B
F面应平直;
b.B、F面应垂直
于E面;:
c.B面与F面应
相互平行
注:F面仅适用于双
端面平面铣床
0.020/100
检验工具
千分尺
指示器
指示器
参照GB/T17421.1的有关条文
JB/T3313.3-
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平面铣床
精度检验
JB/T3313.31999
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出版发行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印刷(北京首体南路2号邮编100044)*
开本880×1230
印张3/4
4字数18000
1999年7月第一版
印数1-500
1999年7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1000元
99-31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