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7702.1-1999 电力电子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GB/T 17702.1-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7702.1-1999

中文名称:电力电子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9-03-02

实施日期:1999-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65916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子学>>电容器>>31.060.70电力电容器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2电力电容器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idt IEC 61071-1:199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6130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3, 字数:39千字

标准价格:14.0 元

出版日期:2004-08-14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9-03-2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在电力电子设备中,特别是在下列条件下使用的电容器:——半导体切换和保护;——滤波和储能。本标准所涉及的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最高到10000V。 GB/T 17702.1-1999 电力电子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GB/T17702.1-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17702.1—1999
IEC前言
质量要求和试验…
过负荷
0090000
安全要求··
6安装和运行导则.
附录A(标准的附录)
附录B(标准的附录)
附录C(标准的附录)
00e08Oe0805O:
...o+.+...
++0000+
oo6+#+*##0+ 15
在最高温度()和随频率变化的正弦电压下电容器的运行极限谐振频率测量方法示例
......
GB/T17702.1—1999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61071-1(1991)《电力电子电容器标准协调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菁。
本标准委托全国电力电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第1部分:总则》,本标准与相关GB/T17702.1—1999
IEC前言
1)由所有对该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都参加的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物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承认。3)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表示希望:各国家委员会在其国内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应采用IEC推荐物的内容作为他们的国家规定。IEC推荐物与相应国家规定之间,如有不一致之处,应尽可能在国家规定中明确指出。
4)EC并未制定任何关于表示认可标志的手续,如有对某项设备声称符合IEC的一项推荐物时,EC对此不负责任。
本国际标准是由IECTC33(电力电容器)制定的。本部分的正文以下列文件为依据:国际标准草案
33(CO)90
表决报告
33(co)95
批准本标准的全部表决资料可在上表所示的表决报告中查到。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是本国际标准的组成部分。1总则
1.1范围和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力电子电容器
第1部分:总则
Power electronic capacitors
Part 1:General
GB/T17702.1—1999
idt IEC 61071-1:1991
本标准适用于在电力电子设备中,特别是在下列条件下使用的电容器:半导体切换和保护;
滤波和储能。
本标准所涉及的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最高到10000V。采用这些电容器的系统的运行频率通常低于1000Hz,而脉冲频率则可能高达数千赫,在某些场合可能超过10000Hz。
把交流电容器和直流电容器区别开。电容器作为部件安装在壳体中。本标准范围的电容器包括那些拟在诸如符合GB/T3859.1、GB/T3859.2、GB/T7677、GB/T7678或IEC60411的半导体变流器等电力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容器。注
1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电容器:
在40~24000Hz频率之间运行的感应加热装置用电容器;交流电动机电容器;
一用于旁路电力网络中一种或多种谐波的电路中的电容器;-用于荧光灯和放电灯的小型交流电容器,一用于抑制无线电干扰的电容器;一额定电压1000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一额定电压1000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一额定电压1000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非自愈式并联电容器;一不是用于电力电路的电子电容器;电力系统用联电容器;
耦合电容器及电容分压器;
用于要求贮存能量/大电流放电,诸如影印机和激光机中的电容器;一微波炉用电容器。
2对于以内部熔丝和内部隔离器件保护的电容器的附加要求,以及对于自愈性试验、耐久性试验和破坏试验的要求见GB/T17702.2。
3本标准涉及到极其宽广范围的多种用途的电容器技术,第6章中给出了一些例子。本标准的目的: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3-23批准1999-10-01实施
GB/T17702.1—1999
a)阐述关于性能、试验和额定值的统一规则。b)阐述特殊的安全规则。
c)提供安装和运行导则。
1.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423.3一19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eqv IEC 68-2-3:1984)
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位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的导则振动(正GB/T2423.101995
(idtIEC68-2-6:1982)
GB/T2423.22—198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eqv IEC 68-2-14;1984)
GB/T3859.1—1993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eqvIEC146-1-1:1991)GB/T3859.2—1993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eqvIEC146-1-2:1991)GB/T7677—1987半导体直接直流变流器(eqVIEC146-3:1977)GB/T7678—1987半导体自换相变流器(eqVIEC146-2:1977)GB/T17702.2-1999
电力电子电容器第2部分熔丝的隔离试验、破环试验、自愈性试验及耐久性试验的要求(idtIEC61071-2:1994)17IEC60411电气牵引用电力变流器IEC60664-1:1992低压系统中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技术要求和试验1.3定义
1.3.1电容器元件(或元件)capacitorelement(orelement)由被电介质隔开的两电极构成的部件。1.3.2电容器单元(或单元)capacitorunit(orunit)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同一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1.3.3电容器组capacitorbank
电气上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或多个电容器单元的组装体。1.3.4电容器capacitor
在不需表明其是元件、单元或电容器组时的一个通用名词。1.3.5电容器设备capacitorequipment电容器单元和用来连接到网络上的附件的组合体。1.3.6电力电子电容器powerelectroniccapacitor用于电力电子设备中并能在非正弦波电流和电压下连续运行的电力电容器。1.3.7金属箔电容器(非自愈型)metal-foilcapacitor(nonself-healing)电极通常是由被电介质隔开的金属箔组成的电容器。在电介质被击穿后,电容器不能自行恢复绝缘性能。
1.3.8自愈式金属化电介质电容器self-healingmetallizeddielectriccapacitor电极为金属化层(通常以蒸发形成)的电容器。在电介质被击穿后,电容器能自行恢复绝缘性能。1.3.9交流电容器a.c.capacitor采用说明:
因在正文中用到该标准,故在此增加了这一引用标准。2
..comGB/T17702.1—1999
主要为在交流电压下运行而设计的电容器。注:交流电容器可用于高达额定值的直流电压下,但需经购买方与电容器制造厂协商确定。1.3.10直流电容器d.ccapacitor主要为在直流电压下运行而设计的电容器。注:直流电容器可用于交流电压下,但需经购买方与电容器制造厂协商确定。1.3.11模型电容器modelcapacitor模拟完整单元或元件的,在电气试验中,电、热和机械状况的严酷度均不降低的较小单元。注:应考虑各应力的总和,例如温度、机械状况和电应力的总和。1.3.12内部(元件)熔丝internal(element)fuse种组装在电容器内部的,当发生击穿时能将一只元件或一组元件隔离开来的器件。1.3.13过压力隔离器overpressuredisconnector一种为在内部压力异常增大时开断电流通路而设计的隔离器件。1.3.14内部放电器件internaldischargedevice种组装在电容器内部并与单元端子连接的,当电容器从电源脱开之后能将剩余电压有效地降低到零的器件。
1.3.15额定交流电压(U)rateda.c.voltage(U)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反复型波形的任一极性的最高运行峰值周期电压。注
1波形可能有多种形状,其例见附录A。2波形的平均值可能是正值或负值。3重要的是要注意到额定交流电压不是方均根值。1.3.16额定直流电压(U)ratedd.c.voltage(Un)设计电容器时所采用的非反复型波形的任一极性的可连续运行的最高运行峰值电压。1.3.17纹波电压(ur)ripplevoltage(aur)单向电压的峰到峰的交流分量。1.3.18非周期冲击电压(aus)non-recurrentsurgevoltage(as)由切换或系统中任何别的扰动所导致的峰值电压,此电压只允许持续比基本周期短的时间和出现有限的次数。
1.3.19绝缘电压(U)insulationvoltage(U,)电容元件和端子对外壳或对地电压的额定值(方均根值)。如果未作规定,此绝缘电压的方均根值等于额定电压除以√2。
1.3.20最大峰值电流(i)
maximumpeakcurrent(i)
在连续运行中瞬时发生的最大电流的幅值。1.3.21最大电流(mx)maximumcurrent(Imx)连续运行的最大电流的方均根值。1.3.22最大冲击电流(1.)maximumsurgecurrent(1.)由切换或系统中任何别的扰动所导致的允许峰值电流,此电流只允许出现有限的次数。1.3.23脉冲频率(f,)pulsefrequency(f,)周期电流脉冲的重复率。
1.3.24电流脉冲宽度(t)currentpulsewidth(z)在电容器从一电压值充电或放电到另一电压值时电流流动的时间。注:脉冲电流波形的例子示于附录A。5谐振频率(f.)resonancefrequency(f.)1.3.25
GB/T17702.1—1999
电容器的阻抗成为最小时的最低频率。1.3.26工作周期dutycycle
a)连续工作continuousduty
电容器大部分时间处于热平衡状态的运行。b)间歇工作intermittentduty
不连续的工作或在变动负荷下的运行,它们应以“通/断”或“高/低”周期与持续时间来说明。1.3.27运行温度operatingtemperature在热平衡状态下电容器外壳最热点的温度。1.3.28最低运行温度(mn)lowestoperatingtemperature(emn)电容器可以赋能的最低温度。
1.3.29外壳温升(△case)containertemperaturerise(ocae)外壳最热点温度和冷却空气温度之差。1.3.30冷却空气温度(amb)cooling-airtemperature(Qamb)在稳定状态条件下,在电容器组最热区域的两单元之间中途所测得的冷却空气的温度。如果仅涉及一单元,则为距电容器外壳大约0.1m和距基底三分之二高度处所测得的温度。1.3.31最高运行温度(0max)maximumoperatingtemperature(0max)电容器可以运行的外壳最高温度。1.3.32稳定状态条件steady-statecondition电容器在恒定的输出和恒定的冷却空气温度下所达到的热平衡。1.3.33电容器的损耗capacitorlosses电容器所消耗的有功功率。
注:除非另有说明,电容器的损耗应理解为包括作为电容器组成部分的熔丝和放电电阻器的损耗。在高频下电容器的损耗主要是由连接件、接触点和电极产生的损耗。1.3.34电容器的损耗角正切(tand)tangentofthelossangle(tand)ofacapacitor在规定的正弦交流电压和频率下,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与容抗的比值。1.3.35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seriesresistanceofacapacitor个有效电阻,当它和所探讨的电容器有相等电容值的理想电容器相串联时,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该电阻中的损耗功率将等于该电容器中耗散的有功功率。1.3.36最大损耗功率(Pmax)maximumpowerloss(Pmmx)在最高运行温度下电容器可以承载的最大损耗功率。1.4使用条件
1.4.1正常使用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拟在下列条件下使用的电容器。1.4.1.1海拔
不超过1000m。
注:如果海拔超过了1000m,则应考虑海拔对对流冷却和外绝缘的影响。1.4.1.2自然空气冷却下的运行温度对电容器作如下表征:
电容器可以赋能的最低温度,在一40℃,一25℃和一10℃三个优先值中选取。一电容器可以运行的外壳最高温度,在55℃,70℃和85℃中选取。1.4.1.3强迫冷却下的运行温度
如果拟以流动媒质对电容器作强迫冷却,亦应遵守1.4.1.2所规定的运行温度条件。应使用表1所示的优先的冷却流体的最高温度。用水冷却时,最低进口温度可以是5℃。4
进口温度
GB/T17702.1—1999
表1无时间限制时冷却媒质的最高温度出口温度
规定冷却媒质的上限温度有两种方法,或者用进口温度,或者用出口温度。除非另有协议,方法由电容器制造厂选取。对于规定进口温度的方法,还必须规定冷却媒质的流速。1.4.1.4本标准适用于在电力电子设备中使用的电容器,因此电容器被看作是该设备的部件。℃
例如:用于符合GB/T3859.1、GB/T3859.2、GB/T7677、GB/T7678或IEC411的半导体变流器。
这些设备一般安装在室内,但是强迫空气冷却则可能使它们受到户外空气条件(即:低温度、高湿度和污秽)的影响。
1.4.2非正常使用条件
除非制造厂和购买方另有协议,本标准不适用于那些使用条件一般说来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电容器。
非正常使用条件要求增加测试,以保证即使在这些非正常使用条件下也能遵循本标准的条件。如果存在这类非正常的使用条件则必须将其通知电容器制造厂。这类非正常的使用条件为:
非正常的机械冲击和振动;
冷却水有腐蚀性或含有阻塞粒子(海水或很硬的水);一冷却空气有腐蚀性和含有磨损性粒子;-冷却空气中有导电性尘埃;
一油或水蒸气或腐蚀性物质;
一爆炸性气体或尘埃;
核辐射;
不寻常的贮存和运输温度;
不寻常的湿度(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过分迅速的温度变化(超过5℃/h)或湿度变化(超过5%/h);一使用地方的海拔高于1000m;
一叠加电磁场;
过高的过电压,超过了第3章所给出的限值。2质量要求和试验
2.1试验要求
2.1.1概述
本章给出了对电容器单元的试验要求。电容器组或电容器设备的支柱绝缘子、开关、仪用互感器和别的部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2.1.2试验条件
除对特殊试验或测量另有规定外,电容器电介质的温度应在十5~十35℃的范围内。如需校正,除非制造厂与购买方之间另有协议,应以十20℃为标准温度。注:将不赋能状态的电容器置于恒定的环境温度中,经历一适当的时间即可认为电介质具有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温度。
..comGB/T17702.1—1999
除非另有规定,交流试验和测量应在50Hz或60Hz的正弦电压下进行。2.2试验的分类
试验分为:出厂试验、型式试验和验收试验。2.2.1出厂试验
a)外观检查(见2.14.1);
b)端子之间的电压试验(见2.5.1)c)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电压试验(见2.6.1);d)电容和tand测量(见2.3);
e)内部放电器件试验(见2.7);f)密封性试验(见2.8)。
出厂试验应由制造厂在交货前对每一台电容器进行。在有要求时,应向购买方提供详列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试验的顺序如上所示。
2.2.2型式试验
除非另有规定,每一台拟作型式试验的电容器试品应已首先满意地承受住了全部出厂试验。型式试验为:
a)机械试验(见2.14);
b)端子之间的电压试验(见2.5.2);c)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电压试验(见2.6.2);d)冲击放电试验(见2.9);
e)自愈性试验(见GB/T17702.2中的2.4);f)气候试验(见2.13);
g)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o)的测量(见2.4);h)热稳定试验(见2.10);
i)内部放电器件试验(见2.7);j)谐振频率测量(见2.12);
k)耐久性试验(见GB/T17702.2中的2.5)17,1)熔丝的隔离试验(见GB/T17702.2中的2.2)1m)破坏试验(见GB/T17702.2中的2.3)门。型式试验是用来验证电容器设计的完善性及电容器在按本标准所详述的条件下运行的适应性。型式试验应由制造厂进行,在有要求时应向购买方提供详列这些试验结果的证明书。这些试验应对与合同电容器相同设计的电容器或者对在试验中给出相同的或更为严酷的试验条件那种设计的电容器进行。
是否所有的型式试验均在同一台电容器试品上进行并不重要。2.2.3验收试验
按照与购买方商定的合同可由制造厂重复进行出厂试验和/或型式试验或其中的某些项自。作这些重复试验的试品数量、验收准则以及是否允许发送这些单元中的任何一件,均应由制造厂与购买方商定并应在合同中加以说明。采用说明:
1因EC61071-1:1991出版之时,EC61071-2:1994尚未出版,现正C61071-2:1994已出版且与EC61071-11991配套使用,并已按等同采用EC制订了国标GB/T17702.2—一1999。故在此将原EC标准中的\在考虑中”分别改为见GB/T17702.2—1999中的2.5”,见GB/T17702.2—1999中的2.2”见GB/T17702.2—19996
中的2.3”。
..com2.3电容和tano测量(出厂试验)2.3.1测量程序
GB/T17702.1—1999
电容和tano应在制造厂所选定的电压和频率下测量。所用方法应足以排除由谐波或由被测电容器的外在附件,诸如测量电路中的电抗器和旁路电路所导致的误差。
如果是在50~60Hz下测量,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对于电容应优于1%;对于tans应优于10%,若不能保证,则必须优于1×10-4(绝对误差)。电容测量应在端子间的电压试验(见2.5)之后进行。对于有内部熔丝的电容器,还应在电压试验之前进行电容测量。注:当要试验的电容器的数量特别多时,tane的测量可抽样进行。2.3.2电容的允许偏差
如果没有其他说明,所测得的电容与额定电容之差不得超过一10%~+10%。2.3.3损耗要求(tano)
对电容器损耗的要求由制造厂与购买方协商确定。注:若有协议要求,制造厂应提供表明在额定输出的稳态条件下电容器的损耗与环境温度之间(在温度类别范围内)的函数曲线或表格。
2.4电容器损耗角正切(tand)测量(型式试验)2.4.1测量
应进行下列测量。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2.4.1.1交流电容器
电容器的损耗(tano)应在热稳定试验(见2.10)终了时测量。测量电压应为热稳定试验电压,而频率则应在50~120Hz的范围内。
2.4.1.2直流电容器
此测量应在频率为50~120Hz范围内,电压为纹波电压(at)除以2√2的电压下进行。注:电极、连接件、引线和端子中的损耗与频率成函数关系,且可以计算求得。2.4.2损耗要求
按2.4.1所测得的损耗应不超过制造厂所声明之值或制造厂与购买方所协议之值。2.5端子之间的电压试验
2.5.1出厂试验
每一台电容器应承受表2所示两种试验电压之一,历时10s,选择权留给制造厂。在试验中,既不得发生击穿也不得发生闪络,允许有自愈性击穿。对于全部元件并联的单元,如果仍能满足电容允许偏差的要求,允许有内部熔丝动作。注
1如果将试验电压增高10%,时间可以减少到2s。2交流试验电压可以是50Hz或60Hz的。3如果电容器是拟用于间歇工作(见1.3.26)或用于短使用期,表2所示的试验电压可以降低,新的电压值应由制造厂与购买方协商确定。
2.5.2型式试验
电容器应承受表2所示两种试验电压之一,历时1min。选择权留给制造厂。7
交流试验电压,方均根值
直流试验电压
GB/T17702.1—1999
表2端子之间的试验电压
交流电容器
非自愈式
2.6端子与外壳之间的交流电压试验2.6.1出厂试验
自愈式
直流电容器
非自愈式
自愈式
所有的端子均与外壳绝缘的单元应承受施加于连接在一起的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电压,历时10s。试验电压值为:
Utcase=2U,+1000V或2000V,取较大值,其中U,为绝缘电压。电容器的绝缘电压应由用户规定。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取绝缘电压等于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除以V2。
在试验中既不得发生击穿也不得发生闪络。即使端子之一拟在使用中接外壳,也应进行此项试验。有一个端子固定接到外壳上的单元应不进行此项试验。2.6.2型式试验
所有的端子都与外壳绝缘的单元应承受如2.6.1的试验,试验电压值相同,但历时1min。2.7内部放电器件试验
内部放电器件(如果有时)的电阻,应以测量电阻或以测量自放电速率来检验。这一试验应在2.5的电压试验之后进行。2.8密封性试验
将不赋能的电容器单元加热到各个部位均达到至少为最高运行温度加5C的温度,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h,应不出现渗漏。推荐采用适当的指示器。注:如果电容器不包含液体材料,则试验方法由制造厂选择,且应抽样进行。2.9冲击放电试验
应以直流电对单元充电,然后通过尽量靠近电容器放置的间隙放电,它们应在10min之内承受5次这样的放电。
试验电压应等于1.1Un。
在这一试验之后的5min内,应对单元作端子之间的电压试验(见2.5)。应在放电试验前和电压试验后测量电容。两次测得值之差应小于相当于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熔断之量。
对于自愈式电容器,电容变化应小于士1%,tano的增加应不大于20%。如果规定了最大冲击电流,则应以改变充电电压和放电电路的阻抗的方法来调整,使放电电流达到:
I test = 1. 41。
2.10热稳定试验
2.10.1概述
这一试验对交流电容器和直流电容器都需进行。本试验旨在提供下列有关电容器的资料:a)确定电容器在过负荷条件下的热稳定性;b)使电容器获得损耗测量再现性的条件。2.10.2测量程序
应将电容器单元放置于一密闭箱中,其中冷却温度应为:a)对于自然冷却者,为由制造厂规定的Qmb+5℃;8
GB/T17702.1—1999
b)对于强迫冷却者,为规定的出口冷却温度十5℃。当电容器的各个部位均达到冷却媒质的温度之后,应使电容器受到实际上为正弦波的交流电压至少48h。
在整个试验中,电压和频率值应保持恒定。电流值应为1.11mx。
电源条件为如附录B所规定的,功率为1.21Pmax在试验的最后6h期间,应测量外壳接近顶部处的温度至少4次,在这整个期间,温升的增加量不应超过1℃。
如果观察到变化量较大,则应将试验延续下去,直到在6h期间的连续的4次测量值满足上述要求为止。
在此试验的前后,应在如2.1.2所述的试验温度范围内测量电容并将两测量值校正到同一电介质温度。
此两测量值之差应小于相当于一个元件击穿或一只内部熔丝动作之量,在此试验的最后应测量tand(见2.4.1)。
1在检验电容器的损耗和温度条件是否满意时,应考虑在试验期间电压、频率和冷却媒质温度的波动,因此,建议作出这些参数和外壳温度关于时间的函数曲线。2倘若能保持电流和功率损耗为1.1Imx和1.2Pmx按制造厂和购买方的协议,此试验可以用非正弦电压来进行。2.11自愈性试验
试验按GB/T17702.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2.12谐振频率测量
谐振频率应在符合2.1.2的温度范围内测量,所用的方法应足以排除由连接件和附件所导致的误差。
测量方法,可根据方便与否,从附录所给出的两个例子中选取。谐振频率之值应不低于制造厂与购买方商定之值。这一测量不必对一切用途的电容器都进行。2.13气候试验
湿热试验和温度急剧变化试验按照GB/T2423.3,GB/T2423.22进行。2.14机械试验
a)振动:按GB/T2423.10进行。1)对于重量不超过3kg的电容器:f-10~55Hz
a=±0.35mm
每一轴向试验持续时间为10个频率周期(3个轴向互成90),每分钟1倍频程。2)对于重量超过3kg的电容器,试验条件由制造厂选取。b)冲击:试验条件由制造厂选取。2.14.1外观检查
目测检查电容器的表面涂层和标志,应无可见损伤。2.15耐久性试验
试验按GB/T17702.2中的有关规定进行。3过负荷
3.1最高允许电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