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49-1995 铅笔
GB/T 149-1995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49-1995

中文名称:铅笔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5-01-02

实施日期:1996-08-01

作废日期:2006-10-1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9703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35.260.20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文教、体育、娱乐用品>>Y50文教、绘图仪器、簿册、卡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49-1987;调整为QB/T 2774-2006

采标情况:,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2, 字数:20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市制笔工业研究所

归口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铅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松验规则、标志、包装、 贮存、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石墨铅笔和彩色铅笔。 GB/T 149-1995 铅笔 GB/T149-1995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Pencil
9—1995
GB/T 149
代替GB149--87
本标准规定了铅笔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石墨铅笔和彩色铅笔。2引用标准
GB 191
GB 678
GB2828
GB 6388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GB 877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铅笔涂漆层中含铅量卫生标准
GB 12654
JB3368
QB1705
3产品分类
书写纸
贡状金相砂纸
胶版印刷涂布原纸(铜版原纸)
3.1铅笔按其铅芯材料不同分为石墨铅笔和彩色铅笔。3.2石墨铅笔按其浓度不同分为6B、5B、4B、3B、2B、B、HB、F、H、2H、3H、4H、5H、6H、7H、8H、9H、10H共18种。
3.3彩色铅笔按色彩不同分种类。4技术要求
铅笔芯的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
芯尖受力
不小于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08批准高
不大于
(摩擦系数)
不大于
(吸光度)
不小于
1996-08-01实施
13~16
大中红蓝
5~11
芯尖受力
不小于
铅笔芯的直径应符合表2规定。
GB/T 149—1995
续表1
不大于
10H、9H、8H、7H、6H、5H、4H、3H、2H、H、F、HBB、2B、3B、4B、5B、6B
彩色铅笔
(摩擦系数)
不大子
铅芯直径
(吸光度)
不小于
4.3石墨铅芯铅笔和彩色铅笔笔杆直径的允许偏差为士0.20mm,其公称尺寸推荐值见附录A(参考件)。
笔杆长度应符合表3规定。
皮头铅笔
无皮头铅笔
短杆铅笔
4.5铅笔的其他性能还应符合表4规定。12
184--194
172180
132160
皮头拉力
偏芯数
笔杆结合牢度
含铅量
F~10H
大中红蓝
彩色长杆
GB/T 149—1995
≥0. 38(D-d)
不开胶
1.笔杆卷削性能良好。
≥0.39(D-d)
不开胶
按GB 8771规定
2.笔杆表面无明显缺陷,涂层无脱落、开裂。3.标志字迹能识别。
4.零部件完整
注:小红蓝铅笔的杆内断芯仅允许一处,D为笔杆直径,d为铅芯直径。5试验方法
芯尖受力试验
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0士2℃;
相对湿度:50%~65%。
试验仪器与材料
芯尖受力测试仪;
烘箱;
干燥器;
W28金相砂纸(JB3368)。
≥0. 40(D-d)
不开胶
试验方法与步骤
5.1.3.1彩色芯铅笔应先放入35~40℃的烘箱内烘24h,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12h以上。5.1.3.2将待测铅笔在20°土1的摇笔机或卷笔刀中卷尖,再将铅芯插入芯尖规板,并将露出部分用W28砂纸磨平。彩色铅笔及3B~~6B的石墨铅笔用1.2mm孔径的芯尖规板,2B~10H石墨铅笔用0.8mm孔径的芯尖规板。
GB/T 149-1995
5.1.3.3把磨好的铅笔装在倾斜45°的笔夹上,使芯尖对准受力器中点并拧紧。5.1.3.4开动电动机,当受力器上升至芯尖崩断时,立即关闭电动机,指针所指数值即为芯尖受力值。5.2硬度试验
5.2.1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0士2℃,
相对湿度:50%~65%。
5.2.2试验仪器与材料
显微硬度仪;
W14金相砂纸(JB3368);
丝绒布。
5.2.3试验方法与步骤
5.2.3.1取测得芯尖受力最高和最低的铅芯各-支作为试样。用砂纸把试样端面磨平,然后在丝绒布上抛去附着的碎屑,以在显微硬度仪的测量显微镜下观察铅芯端面无显著纹路为准。5.2.3.2校正测量显微镜读数旋钮的零位,并调整基准线和测量线在视场内重合。5.2.3.3按表5选择负荷,并选定保荷时间为10s。表5
4B~H
2H~3H
4H~6H
7H~10H
5.2.3.4将试样铅芯夹紧在夹具上,调整其位置,以从目镜中清晰地观察到铅芯端面纹路基本与即将印上的压痕较长对角线方向垂直为准。5.2.3.5按下加载按钮,硬度仪加载并保持至选定的时间。5.2.3.6每支铅芯加载五次,每次加载后移动试样相对于压头的位置。5.2.3.7调整工作台和读数旋钮,从目镜中观察,使测量显微镜视场中的基准线和测量线分别与压痕较长的对角线相切。
5.2.3.8记下读数旋钮的数值k,当放大倍数为200倍时,按公式(1)计算压痕较长对角线的长度。L=2k·
式中:L-一压痕较长的对角线的长度,μm;—-读数旋钮的数值;
5.2.3.9取五次试验中压痕对角线长度较接近的三个值平均后用于计算。但若该三个值的差超过10μm时,应重新试验取值。且对压痕有大小头缺陷的试验应予剔除。5.2.3.10按公式(2)计算硬度。HK=105P/7. 028L2 .
式中:HK-
铅芯的硬度;
P-荷重,g;
7.028---修正系数;
L—压痕较长对角线的长度,um。5.3磨耗试验
5.3.1试验条件
a.环境温度:20土2℃;
b.相对湿度:50%~65%。
5.3.2试验仪器材料
(2)
磨耗仪,
80g/m2的书写纸(GB12654);
烘箱,
d.干燥器;
W14金相砂纸(JB3368)。
5.3.3试验方法与步骤
GB/T 149--1995
5.3.3.1先将书写纸放入30士3℃的烘箱内烘2h,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2h取出,再密置于塑料袋内或无干燥剂的干燥器内于一周内使用。使用时,纸的正面朝上,环贴在磨耗仪的转筒上。5.3.3.2取测得芯尖受力最低的一支铅笔作为试样。5.3.3.3将该试样铅笔在20°土1°的摇笔机中或卷笔刀中卷尖,再将铅芯插入芯尖规板,并将露出部分用W14砂纸磨平。彩色铅笔及B~6B的石墨铅笔用0.8mm孔径的芯尖规板。HB~10H的石墨铅笔用0.7mm孔径的芯尖规板。
5.3.3.4把300g磁码加在笔夹上,连接磨耗仪的离合器,然后把铅笔插入笔夹内,调整笔夹杠杆上重锤使之平衡,并把计数器和千分表指针分别调零。5.3.3.5接通电源,使磨耗仪转筒旋转,待转至100圈,关闭电源。此时干分表上的指示数即为铅芯的磨耗数。
5.4滑度
5.4.1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0士2℃;
相对湿度:50%~65%。
5.4.2试验仪器与材料
滑度仪;
坐标记录纸,
W14金相砂纸(JB3368);
无水乙醇(GB 678)。
5.4.3试验方法与步骤
5.4.3.1将每小格为1mm的标准坐标记录纸装在滑度仪的记录器上,使纸张某-横格对准记录器标尺刻度0.15上,以该处为计算中心线。用无水乙醇把铜板擦干净。5.4.3.2取最接近测得芯尖受力中间值的铅笔作为试样。5.4.3.3将该试样笔在20°士1°的摇笔机或卷笔刀中卷尖,再将铅芯插入0.7mm孔径的芯尖规板,并将露出部分用W14砂纸磨平。
5.4.3.4将试笔插入笔夹内拧紧,调节笔夹重锤器,使杠杆保持平衡。5.4.3.5调整弹簧,使指针指到标尺零点。5.4.3.6在记录指针上加上墨水。5.4.3.7把400g码加在笔夹上,把计数表调到零,开动电机,铅芯在铜板上旋转摩擦到100圈时,打开记录器,开始画线记录,待记录器旋转一周后把电机关上。5.4.3.8取下记录纸,以计算摩擦系数,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在记录纸两端各截去30mm,找出记录曲线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以记录器标尺刻度0.15为中心线,分别数出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于中心线的格数m和n(中心线以上的格数为负值,中心线以下的格数为正值),按公式(3)求出它们相对于中心线的平均格数(平均格数可以是正值或负值)。nm (nn+n))/2 ...
式中:nm—-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于中心线的平均格数;nh
最高点相对于中心线的格数;
(3)
GB/T 149
一最低点相对于中心线的格数。然后按公式(4)计算摩擦系数:1995
E=0.15+0.0043nm
式中:E——摩擦系数;
一最高点和最低点相对于中心线的平均格数5.4.3.9每支试笔测三次,并取三次测试的平均值为最后结果。5.5浓度
5.5.1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0±2℃;
相对湿度:50%~65%。
5.5.2试验仪器与材料
反射式光电比色计;
交叉划线机;
210g/m2胶版印刷涂布原纸(QB1705);W14金相砂纸(JB3368)。
5.5.3试验方法与步骤
5.5.3.1取测得芯尖受力最高的铅笔作为试样。(4)
5.5.3.2将试笔在20°士1°的摇笔机或卷笔刀中卷尖,再将铅芯插入芯尖规板,并将露出部分用W14砂纸磨平。6B~B的石墨铅笔用0.7mm孔径的芯尖规板,HB~10H的石墨铅笔用0.6mm孔径的芯尖规板。
5.5.3.3将胶板印刷涂布原纸装在交叉划线机的光滑金属圈板上,然后将铅笔插入笔夹内拧紧,调节笔夹重锤器,使杠杆保持平衡,加上500g重的码,摇动手柄,使铅芯接触在涂布原纸上并进行划线。次划15条线,每条线长度60mm,每次划完15条线后,依次旋转45°继续划线,共划四次。取划线迹中央边长26mm的正方形作为试验样纸。5.5.3.4调整好光电比色计,选择中心波长为450nm的干涉滤光片,将试样放置于暗盒中,测量三次,记录下每次“-logT”表头指示值,并求出平均值,其值不小于表1规定的值为合格。5.6含铅量
笔杆表面涂漆层含铅量的检测按GB8771进行。5.7铅笔芯直径、笔杆长度
5.7.1测试量具
a.精度不低于0.01mm的干分尺;b.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5.7.2试验方法
用干分尺和游标卡尺测量。
5.8滑芯
5.8.1试验仪器:滑芯测定器;
5.8.2试验方法与步骤
把铅笔垂直放在滑芯测定器的凹槽上,一端铅芯对准顶针,顶针直径应比铅芯直径小0.5mm,顶针上加载荷39.2N,持续5s,观察铅芯在杆内有无移动。5.9皮头拉力
5.9.1试验仪器:皮头拉力仪。
5.9.2试验方法与步骤
把铅笔固定在皮头拉力仪的夹具上,然后将9.8N夹爪夹住皮头,轻轻放下重锤,保持10s,检查皮G
头、金属箍有无脱落现象。
5.10偏芯数
5.10.1测试量具:
a.精度不低于0.01mm的千分尺;GB/T 149—1995
b.精度不低于0.02mm的游标卡尺。5.10.2试验方法与步骤
先用游标卡尺测得笔杆直径D,再用干分尺测得铅芯直径d,然后按公式(5)计算偏芯数h。h=k(D-d)
式中:h--偏芯数(笔杆的最薄部分),mm;k偏芯系数,高级品k=0.40,中级品k0.39,普级品k=0.38;I)—笔杆直径,mm;
d-—铅芯直径,mm。
5.11笔杆结合牢度
将铅笔浸入30士2℃的水面下1h,取出后反向拧动笔杆两端,观察笔杆有无开胶现象。5.12杆内断芯
(5)
5.12.1石墨铅笔杆内断芯
把铅笔合缝线处的油漆刨去,皮头铅笔的皮头和橡皮箍拆去,然后把铅笔放入沸水中煮至开胶,观察铅芯是否断裂。
5.12.2彩色铅笔杆内断芯
用刀削出铅芯,检查断芯情况。5.13外观
5.13.1笔杆卷削性能
用卷笔刀卷削铅笔,卷削面应光整。5.13.2笔杆漆膜
把铅笔放在45士2℃的恒温箱中烘30min后取出,置于室温20±2℃,相对湿度50%~65%的室内30min,然后再将铅笔装在塑料袋内,并扎紧袋口,放入冰箱内以一10士2℃恒温30min,最后把铅笔从冰箱中取出,在室温条件下检查笔杆涂层有无脱落、开裂。5.13.3标志字迹
在200~2501x照度的白炽灯下目测。6检验规则
铅笔的检验分型式检验和逐批捡验。6.1型式检验
6.1.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正常生产时,应有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定期检验;a.
当设计新产品,改进老产品设计及生产工艺条件有较大改变时;b.
停产三个月以上后,恢复生产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d.
6.1.2型式检验时,应从产品中随机抽取140支以上产品作为样本,并按第4章所列全部项目逐项检验,除硬度、滑度、浓度、磨耗外,每个项目检验20支产品,检验合格率按单项计算。其中铅笔杆漆膜、含铅量的检验必须一次合格。硬度、芯尖受力、滑度、磨耗、浓度不合格,允许将被测样品铅芯折去5mm以上再进行一次检验。硬度、滑度、浓度、磨耗检验的样本应在芯尖受力合格的样本中抽取,单项检验合格,合格率即为100%,单项检验不合格,合格率即为零。芯尖受力、笔杆结合牢度、滑芯检验的合格率为17
GB/T 149-1995
95%,其他各项检验的合格率应达到90%。型式检验中除漆膜、含铅量不允许复测外,其他项目检验不合格时,允许在同批产品中抽取样本对检验不合格的项目自复测一次。其中硬度、滑度、浓度、磨耗需复测时.应重新抽取20个产品,先做芯尖受力试验,并不论芯尖受力合格与否,均在该20个产品中取芯尖受力为最高值、最低值、中值的样本分别做硬度、滑度、浓度、磨耗试验。芯尖受力、笔杆结合牢度、硬度、滑芯、滑度、浓度、磨耗复测后,检验结果以复测为准,其他项目复测后,合格率累计计算,并必须达到90%。6.2逐批检验(出厂检验)
6.2.1逐批检验按GB2828执行。
6.2.2逐批检验项目、不合格分类、抽样方案类型、检查水平(IL)、合格质量水平(AQL)值按表6规定。
检验项目
芯尖受力
笔杆结合牢度
皮头拉力
偏芯数
杆内断芯
笔杆长度
不合格分类
抽样方案类型
检套水平(IL)
会合格质量水平(AQL)
6.2.3批质量的判定
批质量的判定按每百单位产品的不合格品数表示。只有当产品同时达到B、C类规定的合格质量水平时,该检验批才能判为合格。6.2.4检验后的处置
a.·合格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b.B类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生产部门可对该产品整理后,再次提交检验。经检验合格,方可出。但该批的初次检查仍作不合格论处,c.C类不合格的批,生产部门可以进行返工处理或降级处理。作降级处理时,产品上应有明显的“副品”或“等外品”等降级标志。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7.1.1每支铅笔应有如下标志:
制造厂名或其简称或注册商标;a.
产品型号;
石墨铅笔应有硬度记号。
7.2包装
7.2.1铅笔包装盒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支数及制造厂名、厂址。包装盒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7.2.2铅笔包装箱上应有本标准编号、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名、厂址、重量、体积、内装产品数量、生产日期等标志。包装箱上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和GB6388的规定。18
GB/T149--1995
7.2.3运输包装的包装材料应适应长途运输的需要。7.3运输
成品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日晒雨淋,并防止与有机气体接触。7.4贮存
7.4.1铅笔应存于干燥并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贮存温度0~40℃,相对湿度不于80%。19
GB/T149-1995
附录A
笔杆直径推荐值
(参考件)
石墨铅芯铅笔和彩色铅笔笔杆直径的公称尺寸推荐值见表A1。表A1
六角形笔杆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笔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制笔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颜世玮、陈其木、田广恩。20
圆形笔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