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08-1994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8-1994

中文名称: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4-09-24

实施日期:1995-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1550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10水泥、石膏、石灰、砂浆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1水泥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 208-1963

采标情况:NEQ ASTM C188-89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5, 字数:5千字

标准价格:8.0 元

出版日期:1995-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63-12-31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建材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密度测定中的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等。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度。 GB/T 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208-1994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抗折强度记录至0.1kgf/cm2
6.2.5抗折强度结果以三块试体平均并取整数。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土10%时,应剔除后再平均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6.3抗压强度试验:
6.3.1抗折试验后的二个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抗压试验须用抗压夹具进行,试体受压面为4cmX6.25cm。试验前应清除试体受压面与加压板间的砂粒或杂物。试验时以试体的侧面作为受压面,试体的底面靠紧夹具定位销,并使夹具对准压力机压板中心。6.3.2压力机加荷速度应控制在(500±50)kgf/s的范围内,在接近破坏时更应严格掌握。6.3.3抗压强度按式(2)计算:
式中 RwwW.bzxz.Net
抗压强度(kgf/cm2);
P—破坏荷重(kgf);
S——受压面积即4cm×6.25cmo
抗压强度计算至 1kgf/cm2。
6.3.46个抗压强度结果中除最大、最小两个数值,以剩下4个平均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不足6个时,取平均值。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准由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福欣、张大同、范继权。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2年。
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208—94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密度测定中的仪器、操作方法和结果计算等。度。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硬性水泥的密度,也适用于测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状物料的密2引用标准
GB253煤油
3定义
水泥密度:表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水泥密度的单位是g/cm3。34
Tuo'9-
Tuo'ZI→
第一部分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标准4方法原理
将水泥倒人装有一定量液体介质的李氏瓶内,并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漫透水泥颗粒。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4
图1李氏瓶
而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为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5仪器
5.1李氏瓶
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外形尺寸如下图,应严格遵守关于公差、符号、长度、间距以及均匀刻度的要求;最高刻度标记与磨口玻璃塞最低点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0mm,见图1。
5.1.1李氏瓶的结构材料是优质玻璃,透明无条纹,具有抗化学侵蚀性且热滞后性小,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较好的耐裂性。
5.1.2瓶颈刻度由0至24mL,且01mL和18~24mL应以0.1mL刻度,任何标明的容量误差都不大于0.05mL。
5.2无水煤油符合GB253的要求。5.3恒溢水槽
6测定步骤
6.1将无水煤油注人李氏瓶中至0到 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盖上瓶塞放人恒温水内,使刻度部分浸人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6.2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6.3水泥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水泥60g,称准至0.01g。6.4用小匙将水泥样品点点的装入6.1条的李氏瓶中,反复摇动亦可用超声波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6.5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结果计算
7.1水泥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水泥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7.2水泥密度(g/cm2)按下式计算:水泥密度p=水泥质量(g)/排开的体积(cm2)水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2。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水泥科学研究所负责修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基典、张秋英、刘广华、赵东、张志敏。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63年。
9.《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溶解热法)》GB/T12959-9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溶解热法测定水泥水化热试验的方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等。
本标准适用于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其他指定采用本方法的水泥品种。2方法原理
本方法是依据热化学的盖斯定律,即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体系的初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提出的。它是在热量计周围温度一定的条件下,用未水化的水泥与水化一定龄期的水泥分别在一定浓度的标准酸中溶解,测得溶解热之差,即为该水泥在规定龄期内所放出的水化热。
3仪器设备
3.1热量计:如图1所示。由保温水槽、内筒、广口保温瓶、贝克曼差示温度计、搅拌装置等主要部件组成。另配一个曲颈玻璃漏斗和一个直颈装酸斗。3.1.1保温水槽:水槽内外壳之间装有隔热层,内壳横断面为椭圆形的金属简,横断面长轴450mm,短轴300mm,深310mm,容积约30L并装有控制水位的溢流管。溢流管高度距底部约270mm,水槽上装有二个搅拌器,分别用于搅拌水槽中的水和保温瓶中的酸液。3.1.2内筒:简口为带法兰的不锈钢圆简,内径150mm,深210mm,简内衬有软木层或泡沫塑料。简盖内镶嵌有橡胶圈以防漏水,盖上有三个孔,中孔安装酸液搅拌器,两侧的孔分别安装加料漏斗和贝克曼差示温度计。3.1.3广口保温瓶:容积约为600mL,当盛满比室温高约5℃的水,静置30min时,其冷却速度不得超过0.001℃/min·℃。3.1.4贝克曼差示温度计(以下简称贝氏温度计):精度为0.01℃,最大差示温度为5~6℃,插人酸液部分须涂以石蜡或其他耐氢氟酸的涂料。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