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19-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19-2000
中文名称:几何量技术规范 长度测量器具:指示表 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2000-09-26
实施日期:2001-02-01
作废日期:2008-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2063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长度和角度测量>>17.040.30测量仪器仪表
中标分类号:机械>>工艺装备>>J42量具与量仪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7247
页数:平装16开/页数:/字数: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1-02-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75-09-30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姜志刚陈玲
起草单位:成都工具所
归口单位: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国家机械工业局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指示表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表壳直径不大于60mm,分度值为0.01mm、0.002mm量程不超过10mm,分度值为0.001mm量程为1mm的指示表。 GB/T 1219-2000 几何量技术规范 长度测量器具:指示表 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 GB/T1219-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 1219—2000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标准ISO/DIS463:1996儿何量技术规范长度测量器其:指示表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对GB/T1219--1985《百分表》和GB/T6309—1986《千分表》进行修订的。在技术内容上基本采用ISO/DIS463:1996,仅在标尺间距、标尺标记宽度、测杆在自由位置时指针的指向范圖和指针长度等技术指标与ISO/DIS463:1996的规定存在着一定差异(见下表)以及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增加了分度值为0.001mm的B级指示表主要技术指标(见5.8条中表2)标准编号
ISO/DIS 463:1996
本标准
分度值
标尺间距标尺标记宽度
0.01,0.002
0.05~~0.15
0.10~0.14
见5.3.4条中表1
指针指向
零位逆时针侧
的1/10转范围内
见5.4.2条
截止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尚未颁布ISO463的正式版本指针长度
保证指针尖端位
于短标尺标记长度
的1/3~2/3之间
见5.4.4条
本标准修订时,保留了部分经实践证明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通用的要求不矛盾的技术内容,即:第5.1条、第5.2条、第5.4.5条。本标准与GB/T1219和GB/T6309相比较有部分变动,主要表现在:1根据GB/T17164-1997将百分表和千分表统称为“指示表”。2取消产品测量范围要求,按量程规定,便于企业开发不同测量范围的指示表。3标准中所使用的名词术语定义均引用GB/T17163—1997和GB/T17164—1997的规定。4明确规定回程误差、重复性误差、允许误差、测量力、测量力变化、测量力落差等技术指标均按标准温度20℃给出数值。
5引人浮动零位概念,根据校准曲线来确定指示表的示值误差。6表2中所规定的技术指标数值为允许值,避免技术指标与实际检定值均称“误差”的概念混淆。7增加度盘上标尺标记长度及标尺标数的要求。8测头表面的硬度及粗糙度未定量规定,仅定性要求。9检验方法中未明确规定测量间隔,由生产厂根据自身工艺、设备等条件确定;但对发生争议规定了仲裁方法。
10分度值为0.001mm、量程大于1 mm的指示表,例如:0~2mm、0~3mm等由于产量低、结构各异,本标准根据ISO/DIS463未予考虑。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1219-—1985,GB/T6309—1986。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量具量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由成都工具研究所负资起草。本标谁主要起草人:姜志刚、陈玲。99
GB/T1219—2000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国家标准化团体(ISO成员体)联合会。起草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技术委员会进行。对技术委员会已定项目感兴趣的每一成员体有权在委员会上表态。与ISO有联络的官方或非官方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可参加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有关电子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ISO/DIS 463由ISO/TC3极限与配合技术委员会起草,并以联合工作组所进行的研究为基础,联合工作组由ISO/TC3极限与配合、ISO/TC10/SC5尺寸和公差和ISO/TC57计盘及表面特性组成。国际标准ISO463系几何量技术规范标准并被指定为通用GPS标准(见ISO/TR14638儿何量技术规范(GPS)总体规划)。本标准涉及标准链索第5环关于尺寸、距离与基准无关的直线形状和表面形状、与基准有关的表面形状、定向、定位、径向圆跳动、全跳动和基准。关于本标准与GPS模式关系的详情见附录D。ISO463是由ISO/R463:1965的修订稿并增加了0.001mm和0.002mm分度值,删除了0.001in和0.0001in分度值构成。本标准对所有技术要求进行了修订,包括根据“国际计量学基本词汇和通用术语(VIM)\协调了术语。本标雄为:
制造者和购买者间的关系服务:在质量保证体系中加强测量器具管理服务。附录 A为标准正文的一部分。
附录B、附录C、附录 D仅供参考。ISO463代替ISO/R463:1965。
1范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长度测量器具:
几何量技术规范
指示表设计及计量技术要求
Geometrical product specification-Dimensiona!measuring instruments : Dial gauges-Designand metrological requirementsGB/T 1219 -- 2000
代替 GB/T 1219—1985
GB/T 6309--1986
本标准规定了指示表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标志与包装等。本标准适用于表壳直径不大于60mm,分度值为0.01mm.0.002mm量程不超过10mm,分度值为0.001 mm量程为1 mm的指示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7163-1997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基本术语GB/T17164-1997几何量测量器具术语产品术语3定义
本标准除下列定义外,其他术语定义均采用GB/T17163、GB/T17164的规定。3.1自由位置
表示测杆处于自由状态时的位置。3.2浮动零位
可在测量范围内任意位置设定的零位。3.3行程
指示表测杆移动范围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4型式与尺寸
4.1指示表的型式见图1。图示仅作图解说明,不表示详细结构。4.2指示表的外形尺寸和配合尺寸应符合图1的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26批准2001-02-01实施
转数指示盘
5技术要求
5.1外观
中8h8
GB/T1219—2000
凸耳(不是必需的)
A放大
M2,5—6g
图1指示表的型式示意图wwW.bzxz.Net
指示表不得有影响使用性能的外部缺陷。5.2相互作用
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测杆和指针的运动应平稳、灵活,无卡滞现象。$8max.
5.3度盘
5.3.1标尺应按0.01mm0.002mm或0.001mm分度值排列,且标尺标记清晰,背景反差适当。标尺排列见图2。
标尺间距
标尺标记宽度
GB/T 1219—2000
标尺标记长度
标尺标数
0.002mmg,70
110100
httnooo
图2标尺排列示意图
5.3.2分度值应清晰地标记在度盘上,见图2。5.3.3标尺间距应符合表1的规定。5.3.4标尺标记宽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且宽度应一致。表1
分度值
5.3.5标尺标记长度应不小于标尺间距。标尺间距
短标尺标记长标尺标记
标尺标记宽度
0.10~~0.20
0.10~0.20
0.10~0.20
5.3.6分度值为0.01mm的指示表,度盘上每5个标尺标记应为长标尺标记,每10个标尺标记应有标尺标数;分度值为0.002mm的指示表,度盘上每5个标尺标记应为长标尺标记且有标尺标数;分度值为0.001mm的指示表,度盘上每10个或5个标尺标记应为长标尺标记且有标尺标数。5.4指针
5.4.1测杆被压入时,指针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5.4.2测杆在自由位置时,指针应处于零位逆时针方向的30°~90°范围内。5.4.3指针尖端宽度应不大于标尺间距的20%,且与标尺标记宽度应尽量一致。5.4.4指针长度应保证指针尖端位于短标尺标记长度的30%~80%之间。5.4.5指针尖端与度盘表面间的间隙应不大于0.7mm。5.5测杆
5.5.1测杆应带有球形状或其他形状的测头,且易于拆卸。5.5.2测头应由坚硬耐磨的材料制造,其表面应具有适当的粗糙度。5.6行程
指示表的行程至少应超过程,超过量不得小于指针在度盘上旋转的1/4转。5.7零位调整
指示表应具有调零功能,且须保证所调整位置的可靠。5.8主要技术指标
允许误差、回程误差、重复性误差、测量力、测量力变化、测量力落差等技术指标的数值均不得大于表2的规定。
允许误差
主要技术指标
任意1/10转
任意1/2转
任意1转
任意2转
全量程
回程误差
重复性误差
测童力
测量力变化
测量力落差
表中数值均按标准温度为20℃给出。GB/T 1219-2000
0. 4~1. 5
0.002(mm)
任意状态的指示表(不包括测头向上,其允许误差均应符合表中规定2
0.001(mm)
3用浮动零位时,示值误差(带宽)应不大于允许误差“士”符号后面所对应的规定值。检验方法
将指示表可靠地紧固在不受其测量力影响的检具装置上,使测杆处于水平或垂直向下的状态。下列方法不表示唯一的测试方法。
6.1示值误差
在测杆正,反行程方向上(见图3),以适当的间隔进行测量读数直至全量程。根据系列测得值(示值)绘制校准曲线,根据浮动零位原则在测杆正行程曲线上确定最大示值误差(见图4)。185439864
武中中中中中事中中室
测杆正行程的测得值(示值)
测杆反行程的测得值(示值)
图3已设定零位的示值误差(校准曲线)示意图允许误差
测量间隔
允许误差
由中生国生女由中有古中中中中中6.2回程误差
GB/T1219—2000
图4相对于浮动零位的示值误差(测杆正行程曲线)示意图在校准曲线的全范围内,正、反行程曲线上相同测量点的最大差值见图3所示。6.3重复性误差
测量间隔
在全量程内的任一点用同一被测量以逐渐地和突然地产生的小位移进行多次(不少于五次)重复读数,其示值间的最大差值即为该点的重复性误差;取全量程内多点(不少于三点)重复性误差的最大值作为指示表的重复性误差。
6.4测量力
将指示表的测头向下,用础码、弹赞秤或其他测力装置在测杆正行程中进行检测。6.5测量力变化
正行程中的最大测量力与最小测量力之差为指示表的测量力变化。6.6测量力落差
正、反行程中,相同测量点的测量力之差的最大值为指示表的测量力落差。7标志与包装
7.1指示表上至少应标志:
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分度值;
c)产品序号。
7.2指示表的包装盒上至少应标志:a)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产品名称、分度值及量程;
c)制造厂厂址。
7.3指示表在包装前应经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不得因包装不善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品,7.4指示表经检定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有本标准的标准号、精度等级、产品序号和出厂日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