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0357.6-199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0357.6-1992
中文名称:家具力学性能试验单层床强度和耐久性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1-12-06
实施日期:1993-0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82359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家用和商用设备、文娱、体育>>97.140家具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家具>>Y80家具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14000
标准价格:10.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2-06-02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上海家具研究所
归口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单层床强度和耐久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家庭、旅馆等场合供成人使用的硬铺面单层床。其他类型的床,根据其使用功能,亦可参照执行。 GB/T 10357.6-1992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单层床强度和耐久性 GB/T10357.6-199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家具力学性能试验
单层床强度和耐久性
Tes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urniture-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beds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层床强度和耐久性试验方法。GB/T 10357.6—92
本标准适用于家庭、旅馆等场合供成人使用的硬铺面单层床。其他类型的床,根据其使用功能,亦可参照执行。
2试验原理
本试验方法模拟单层床(以下简称床)在正常使用和习惯性误用情况下受到一次性和重复性载荷的条件,通过以下几种试验以检验床的强度:静载荷试验一检验产品在可能遐到重荷情况下的强度!耐久性试验—
-检验产品在反复使用情况下的强度;冲击试验——检验产品在偶然遇到冲击载荷情况下的强度。3试验条件
3.1试验设备
凡能保证按本标准规定正确加载的设备均能使用。3.2试验附件
3.2.150mm加载垫
直径为50mm的刚性圆柱体,底面平整光滑,其边沿倒圆半径为12mm(见图1)。图150mm(350mm)加载垫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6-02批准1993-01-01实施
3.2.2200mm加载垫
GB/T10357.6—92
边长为200mm×200mm扁方形刚性物体,底面平整光滑,底面边沿及侧棱倒圆半径为12mm(见图2)。
图2200mm加载垫
3.2.3250mm加载垫
长250mm宽200mm的刚性矩形物体,底面是半径为450mm表面光滑的外凸圆柱面,底面边沿及侧棱倒圆半径为12mm(见图3)。加载时,其背面应始终能与床屏保持平行。酱面
图3250mm加载垫
3.2.4350mm加载垫
直径为350mm的扁圆形刚性物体,底面平整光滑,其边沿倒圆半径为12mm(参见图1)。加载时加载垫的重量应包括在内。3.2.5冲击体
冲击体由圆柱体、螺旋压缩弹簧和冲击头三部分组成。478
GB/T 10357.6—92
圆柱体和冲击头之间放置压缩弹簧,三者连接后,圆柱体和冲击头之间应能沿着轴线作相对运动。圆柱体加上固定在圆柱体上的有关附件(不计弹簧)的质量为17士0.1kg,整个冲击体的质量为25±0.1kg。
冲击体的整体弹性系数为6.9士1N/mm,可相对运动部分的总静摩擦力为0.25~0.45N。全部螺旋压缩弹簧的预压缩力总和为1040士5N,其可再压缩量应大于60mm。冲击头直径为200mm,其加载表面扁平,外面覆以皮革材料,内装干燥细砂,外形略呈弧形(见图4)。
图4冲击体
3.2.6挡块
挡块用来防止试件移动,但不能限制试件倾覆,其高度小于12mm。如因试件结构特殊,允许使用较高的挡块,但其高度应以刚好能防止试件移动为宜。3.3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的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为40%~70%,试验位置的地面应水平、平整。3.4试验加载要求
静载荷试验和耐久性试验时,在符合加载频率和保证试件充分受力的条件下,加载速度应尽量缓慢。
冲击试验时冲击体应能自由下落。3.5试验允许误差
加载点定位尺寸的允许误差士10mm,试件变形量测量允许误差士1mm,加裁力的允许误差士5%,加载质量充许误差士1%。4试件
试件应为出厂成品,所有联接件和紧固件在试验前应安装牢固。拆装式床应按图纸要求组装,如有几种装配形式,则应按强度最小的方式进行组装。采用胶接工艺制成的试件,从制成后到试验前至少应在室内环境中连续存放7天。179
试验项目
GB/T 10357.6-92wwW.bzxz.Net
试验应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在同一试件上进行。如因试件结构特殊,不能按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或必须变动某些试验方法具体细节时,则应记录实际的试验程序和改动的细节及改动的理由,每项试验前和结束后,应检查试件的质量,如有缺陷应予记录,如缺陷影响试验结果或使试验无法进行,则应停止试验。
5.1床铺面均布静载荷试验
试验前测量床铺面中心对地距离H1c和床宽B。在床铺面上,单人床均布放置1200N载荷;双人床均布放置1800N载荷,载荷应离床铺面边沿50mm,加载7天(见图5)。
卸载后即测床铺面中心对地距离Hi,并计算床铺面中心残余变形量△,和相对挠度P,:Af= Hio — Hi
图5床铺面均布静载荷试验
5.2床铺面集中静载荷试验
试验前测量床铺面中心对地距离H20和床宽B。(1)
·(2)
在床铺面中心通过200mm加载垫(见3.2.2条)垂直向下施加1100N力10次,每次加载至少保持10s,前后二次加载间隔时间不大于30s(见图6)。最后一次卸载后即测床铺面中心对地距离H2,并计算床铺面中心剩余变形量42和相对挠度P.,计算方法和5.1条相同。在床铺面强度最弱处做同样的试验。图6床铺面集中静载荷试验
5.3床屏水平静载荷试验
GB/T 10357.6—92
如床屏顶部离床铺面高度小于300mm时,不进行本项试验。5.3.1单人床
用挡块(见3.2.6条)把床腿挡住,防止床在试验中移动。在床铺面上作出距离被测床屏为175mm的直线,在该直线的两个三等分点上通过350mm加载垫(见3.2.4条)各放置50kg平衡载荷。在被测床屏的中心线离床铺面高度300mm处,通过250mm加载垫(见3.2.3条),垂直床屏水平向外施加250N力10次,每次加载至少保持10s,前后二次加载间隔时间不大于30s(见图7)。如加载垫中心放置在床屏离床铺面高度300mm处时加载垫的上沿超出床屏顶部,则应降低加载点的高度,使得加载垫上沿与床屏顶部相平。在另一床屏做同样试验。
平衡载萄
图7床屏水平静载荷试验(单人床)5.3.2双人床
用挡块把床腿挡住,防止试件在试验中移动。在床铺面上作出距离床屏为175mm的直线,在该直线的三个四等分点上通过350mm加载垫各放置60kg平衡载荷。
在被测床屏上作出上述四等分线中心线除外的两条延长线,在该延长线离床铺面 300mm处,通过250mm加载垫垂直床屏水平向外同时各施加250N力10次,每次加载至少保持10s,前后二次加载间隔时间不大于30s(见图8)。
如加载垫中心放置在床屏离床铺面高度300mm处时加载垫的上沿超出床屏顶部,则应降低加载点的高度,使得加载垫上沿与床屏顶部相平。在另一床屏做同样试验。
5.4床长边静载荷试验
GB/T 10357.6-92
平衡载葡
图8床屏水平静载荷试验(双人床)试验前测量床的一长边中点对地距离H30。如床长边中点有支承,则测量床长边一处的对地距离。把该长边均分成3等分,在每个等分点距边沿20mm处,通过50mm加载垫(见3.2.1条),同时垂直向下各施加1500N力10次,次加载至少保持10s,前后二次加载间隔时间不大于30s(见图9)。
最后一次卸载后,即测该长边中点对地距离H3,如床长边中点有支承,则测量床长边六处对地距
离,并计算剩余变形量:
A, = H30 - H3
在床另一长边进行同样的试验。图9床长边静载荷试验
5.5床结构耐久性试验
用挡块把床腿挡往,防止试件在试验中移动。在床铺面中心通过350mm加载垫放置100kg平衡载荷。(3)
取床铺面两短边上距同--长边为50mm的A、B两点和两长边上距同一短边为50mm的C、D两点共4个加载点。加载点高度和床铺面高度相同,如床铺面是活动的,则加载高度和床挺相同。按照A、B、C、D次序轮流在该4点上通过50mm加载垫垂直床边水平向内施加300N力作为一个循环,每次循环的时间为10士1s,共进行10000次循环(见图10)。482
GB/T 10357.6—92
试验前测量A点与某一挡块的纵向水平距离E。,最后-次卸载后再测量A点与该挡块的纵向水平距离E,并计算A点的纵向残余变形量:△ = E- E。
平衡载荷
图10床结构耐久性试验
5.6床铺面冲击载荷试验
.**(4)
床铺面上应无床垫和任何覆盖物。用冲击体(见3.2.5条)在床铺面上方以140mm冲击高度(指冲击体底面至被测铺面的垂直距离),在床铺面中心和床铺面的最弱点各冲击10次,前后二次冲击间隔时间不大于30°s。
6试验后检查
试验后检查内容:
试件有否断裂,裂缝及其他缺陷;a.
应为牢固结合的部位,用手撤压是否出现松动;b.
试验前后试件的残余变形量;
试件出现的松动和残余变形量是否影响使用功能或造成不安全因素。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本标准的名称、标准号及试验项目;a.
试件试验前的有关质量状况;
每项试验后和全部试验结束后试件出现的质量缺陷和残余变形量;对试验结果作出的评定;
任何不同于标准规定的试验程序和细节;试验机构的名称和试验日期。
附加说明:
GB/T 10357.6--9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由上海市家具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宗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