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8840-2002 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
GB/T 18840-2002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840-2002

中文名称: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2-09-11

实施日期:2003-04-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5345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构件>>91.060.30天花板、地板、楼梯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17屋面、铺面防水与防潮材料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DIN 18192-1985、 DIN 52412-1978、 DIN 52141-1980、UNE 104-238-1989、 UNE 104-239-1989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8962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3, 字数:26千字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2003-04-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2-09-1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人:朱志远、杨斌、王树国、金伦华、詹福民、金利平、周元龙、陈建华

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的分类、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与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作为沥青防水卷材胎基的聚酯毡、聚乙烯膜、玻纤网格布增强玻纤毡、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涤棉无纺布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 GB/T 18840-2002 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 GB/T18840-2002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 18840--2002
胎基是沥青防水卷材的重要原材料,为保证防水卷材的性能需要对胎基性能作出规定。本标准中聚酯毡非等效采用DIN18192一1985《屋面和防水卷材用增强聚酯胎的概念、标志、要求》,玻纤毡非等效采用D1N52412-1978《屋面和防水卷材用玻纤胎基的检验》、DIN52141--1980《屋面和防水卷材用玻纤胎的概念、标志、要求》、聚乙烯膜非等效采用UNE104-238-89《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氧化沥青卷材》.UNE104-239-89《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氧化沥青卷材》等的相关部分,并参照现行沥青防水卷材产品标准指标确定本标准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自2003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常州舒勒中新天马玻璃纤维制品有限公司、温州金庄工贸有限公司、盘锦禹王防水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志远、杨斌、王树国、金伦华、詹福民、金利平、周元龙、陈建华。本标准委托中国化学建筑材料公司苏州防水材料研究设计所负责解释。10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
Padding for bituminous waterproof sheetsGB/T18840 --2002
本标准规定了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的分类、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与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为沥青防水卷材胎基的聚酯毡、玻纤毡、聚乙烯膜、玻纤网格布增强玻纤毡、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涤棉无纺布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529--199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eqvISO34-1:1994)(GB/T9914·1988纺织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GB18242—200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T17470-1998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JC561-1994玻璃纤维网格布
3定义
3.1聚酯毡
以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针刺法经热粘合或化学粘合方法生产的非织造布。3.2玻纤毡bZxz.net
以中碱或无碱玻璃纤维为原料,用粘合剂湿法成型的薄毡或加筋薄毡。3.3聚乙烯膜
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料挤出成型的薄膜。3.4玻纤网格布增强玻纤毡
以玻纤毡为基毡,用中碱或无碱玻纤网格布增强的胎基。3.5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
以聚酯毡与中碱或无碱玻纤网格布复合成的胎基。3.6涤棉无纺布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以涤纶纤维及植物纤维采用化学粘合制成的非织造布与中碱或无碱玻纤网格布复合成的胎基。3.7中碱和无碱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及玻纤网格布采用的中碱和无碱玻璃纤维定义见GB/T17470、JC56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9-13批准106
2003-04-01实施
4分类
4.1类别
GB/T 18840-2002
产品按其原材料划分六种类别(见表1)。表1分类
聚酯毡
玻纤毡
注:在纺织行业聚酯毡的代号采用\PET\。4.2型号
聚乙烯膜
玻纤网格布
增强玻纤毡
聚酯毡与玻纤
网格布复合毡
涤梯无纺布与玻
纤网格布复合毡
产品按物理力学性能划分为I型与I型,其中玻纤毡又分为N类(生要用于普通石油沥青油毡),M类(主要用于改性沥青卷材)。4.3幅宽
产品的建议幅宽见表2。
表2蝠宽
幅宽/mm
4.4标记
聚酯毡
1 010~1 030
玻纤毡
聚乙烯膜
玻纤网格布
增强玻纤毡
产品按其原材料代号、单位面积质量、型号、幅宽和本标准号标记。聚酯毡与玻纤
网格布复合毡
例如:幅宽1000mm、M类1型、单位面积质量100g/m的玻纤毡标记为:G100M 11000GB/T 18840--2002
5技术要求
5.1外观质量及幅宽
涤棉无纺布与玻
纤网格布复合毡
沥青防水卷材用胎基外观质量应表面平整、均匀、无折痕、无孔洞、无污迹,边缘平直、无缺口,卷装整齐。
幅宽不应有负偏差。
5.2物理力学性能
5.2.1聚酯毡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5.2.2玻纤毡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4规定。聚乙烯膜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规定。5.2.3
5.2.4玻纤网格布增强玻纤毡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6规定。5.2.5
聚毡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7规定涤棉无纺布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8规定。107
单位面积质量/(g/m2)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2:/%
拉力/(N/50mm)
拉力最低单值/(N/50mm)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耐水性/%
撕裂强度/N
浸渍性
弯曲性,半径/mru
含水率/%
热尺寸稳定性/%
单位面积质量/g/m2)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 Cz /%
拉力/(N/50mm)
拉力最低单值/(N/50mm)
耐水性/%
撕裂强度/N
浸渍性
弯曲性,半径/mm
含水率/%
玻璃纤维含量/%
GB/T 18840—2002
表3聚酯毡物理力学性能
表4玻纤毡物理力学性能
无负偏差
无未浸透处
无折痕
无负偏差
无未漫透处
无折痕
单位面积质量/(g/m)
GB/T 18840—2002
表5聚乙烯膜物理力学性能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Cu/%
拉力/(N/50mm)
拉力小单值/(N/50mm)
断裂延伸率/%
撕裂强度/N
热尺寸稳定性/%
玻纤网格布增强玻纤毡物理力学性能表6
单位面积质量/(g/m2)
单位面积质基变异系数Cu/%
拉力/(N/50mm)
拉力最小单值/(N/50mm)
最大拉力时延伸率/%
耐水性/%
撕裂强度/N
漫渍性
弯曲性/mm
含水率/%
玻璃纤维含量/%
无负偏差
无负偏差
无未浸透处
无折痕
GB/T 18840 --2002
表?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物理力学性能项
单位面积质量/(g/m2)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Cu/%
拉力/(N/50mn)
拉力最小单值/(N/50mm)
断裂延伸率/%
耐水性/%
撕裂强度/N
浸渍性
弯曲性/mm
含水率/%
无负偏差
无未浸透处
无折痕
表8涤棉无纺布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物理力学性能项
单位面积质量/(g/m2)
单位面积质量变异系数(u/%
拉力/(N/50mm)
拉力最小单值/(N/50mm)
断裂延伸率/%
耐水性/%
撕裂强度/N
浸溃性
弯曲性/mm
含水率/%
无负偏差
无未漫透处
无折痕
试验方法
6.1标准试验条件
GB/T 18840 --2002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士2)C,相对湿度50%~70%。6.2试件制备
被检测的胎基,在距外层端部3m处(玻纤毡为15m),沿纵向裁取长度2000mm的全幅胎基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被检测的胎基试样在试验前,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至少放置24 h,试样间不应重叠。胎基(除聚乙烯膜)按图1所示部位、表9要求的试件尺寸数量及物理力学性能要求的项自裁取试件,聚乙烯膜试件裁取按图2、表10进行。所有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试验的试件,在试验前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至少放置2h。
表9试件尺寸与数量
单位面积质量及偏差、含水率
拉伸性能及最小拉力单值\
耐水性
撕裂强度
浸溃性
弯曲性
热尺寸稳定性
玻璃纤维含量
D、D'
1)玻纤毡含有加筋时,每个纵向拉伸试件应包含一根筋。3
纵间2 000mm
图1试件裁样图
试件尺寸/mm
100×100
250×50
250×50
200X75
(GB182422000图2)
200×50
200×50
360X100
50×1000
数量/条
6.3试验器具
单位面积质量及偏差
拉伸性能及拉力最小单值
撕裂强度
热尺寸稳定性
GB/T 18840-2002
试件尺寸与数量
横向1 100 mm
图2聚乙烯膜试件裁样图
6.3.1天平:感量0.001g,
试件尺寸/mm
100×100
150×50
120×15
(GB/T 529--1999)
100×100
数量/条
wu 009
6.3.2拉伸试验机:测量范围0N~~2000N,精度至少5N,标尺分度值至少为1mm,测长范围大于400mm;
6.3.3电热鼓风烘箱:控温精度土2℃;6.3.4弯板:见图3,半径为25mm、35mm;6.3.5尺寸稳定性夹持器及配重码:夹持器一对,夹持宽度100mm,并带挂钩,1型产品下夹持器与配重磁码总质量为3000g,I型产品为4000g,见图4。6.4外观及幅宽
取样后自测检查外观,用精度1 mm的尺测量幅宽,取 3处幅宽的平均值作为该卷胎基的幅宽。6.5单位面积质量及偏差
6.5.1 试验步骤
按6.2取样(A、A°)或其他形状面积为10000mm2的试件10块,用6.3.1要求的天平称量每块试件,精确到0.001g。
GB/T18840-—2002
图3弯板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癌米
1一上夹持器;2一下夹持器:3一配重磁码4—试样图4尺寸稳定性试验装置
6.5.2结果计算
GB/T 18840—2002
计算10块试件质量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01g。按式(1)计算单位面积质量,最终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g
式中:g·单位面积质量·g/m;m
试件质量平均值,g;
A-试件面积,mm。
m × 106
按式(2)计算单位面积质量偏差变异系数(v,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
式中:(u-—…-单位面积质量偏差变异系数.%;m.—第i个试件质量,g;
m-—试件质量平均值,g;;
n—试件数量。
6.6拉伸性能
6.6.1 试验步骤
(1))
按6.2取样(B、B'),在标准试验条件下,调节符合6.3.2规定的拉伸试验机速度为50mm/min,将试件夹持在夹具中心,不得歪扭,上下夹具间距离为180mm(聚乙烯膜胎基拉速为100mm/min,夹具间距为70mm)。
启动拉伸试验机,至试件拉断为止,记录最大拉力及最大拉力时伸长直(聚乙烯膜、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涤棉无纺布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是断裂时的伸长值)。试样如在离夹具夹持线10mm内断裂,或从夹具中滑脱,试验结果无效,用备用件补测。6.6.2结果计算
分别计算纵向和横向5个试件拉力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胎基纵向或横向拉力,单位N/50mm,并报告最小拉力单值。
断裂延伸率按式(3)计算:
(L, - Lo)/180 × 100
式中:(——一最大拉力时延伸率,%;(3)
L-试件最大拉力时的标距聚乙烯膜聚酯毡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涤棉无纺布与玻纤网格布复合毡是断裂时的标距),mm;Lo试件初始标距,mm;
180.夹具间距离,mm。
分别计算纵向或横向5个试件最大拉力时延伸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胎基纵向或横向断裂延伸率。6.7 耐水性
6.7.1试验步骤
按6.2取样(C、C').将试件放人(23士2)C的水中24h.取出后放人符合6.3.3规定的110C烘箱中,试件不应叠置,烘2h取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后按6.6.1进行试验.测定最大拉力。6.7.2结果计算
按6.6.2计算出纵向或横向最大拉力的算术平均值,然后按式(4)计算拉力保持率:X = P/P × 100
(4)
式中:X----拉力保持率,%;
GB/T 18840--2002
p..浸水后的拉力算术平均值,N/50mm;P---未浸水的拉力算术平均值,N/50mm。6.8撕裂强度
6.8.1试验步骤
按6.2取样(D、I)),按6.6.1进行试验,夹具间距离130mm,记录最大拉力(聚乙烯膜胎基按GB/T529中直角撕裂无割口方法进行,按本标准计算结果)。6. 8. 2结果计算
分别计算纵向或横向5个试件拉力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胎基纵向或横向撕裂强度,单位N。6.9浸溃性
按6.2取样(E),若胎基有加筋,试件中应含有加筋。将试件浸人加热到180C~185C的100沥青中约150mm,持续时间5s,取出时去除多余的沥青。冷却至室温后,将试件撕开用肉眼观察有无未浸透的部分,包括可能有的加筋。
6.10弯曲性
按6.2取样(F),在标准试验条件下,采用规定半径的弯板,试件紧贴弯板在3s内匀速绕圆弧弯曲180°。用肉眼观察有无折痕、断裂,分层。6.11热尺寸稳定性
6.11.1试验步骤
按6.2取样(G),按图4所示在夹持线间标出标记线aa、bb,在标记线处测试件的宽度,在两标记线中间处测定试件标记线间的长度,标记和测量误差不大于0.2mm。将试件夹在符合6.3.5要求的夹持器上,放人加热到200C符合6.3.3要求的烘箱中,将上夹持器自由悬挂在烘箱的支架上,把配重磁码挂在下夹持器上,关上烘箱门。试件在200C和规定荷重的状态下,保持10min,然后从烘箱中取出,在室温悬挂5min后,去掉配重码和夹持器,在原测量处测定宽度及长度尺寸。
聚乙烯膜胎基的热尺寸稳定性取图2、表10中的A试件5个,测量纵向和横向每个试件的长度,测量误差不大于0.2mm。将试件放入加热到120C符合6.3.3要求的烘箱中的木制支架上,不应与金属接触,在此温度下放置20min后取出,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冷却1h后,测量纵向和横向的尺寸。6.11.2结果计算
按式(5)计算热尺寸稳定性:
式中:R---热尺寸稳定性.%;
l\---试验前试件尺寸,mm;
L,试验后试件尺寸·mm。
L= Lo× 100
·(5)
分别计算纵向或横向3个试件热尺寸稳定性的算术平均值(聚乙烯膜取5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产品纵向或横向的热尺寸稳定性。6.12含水率
6.12.1试验步骤
按6.2取样后,立即裁取A试件5块,用6.3.1的天平分别称量5个直径约150mm的已干燥玻璃Ⅲ,然后将试件放人5个玻璃Ⅲ中再分别称量后,放人加热到105C符合6.3.3要求的烘箱中。烘1h后取出放人玻璃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再放人105C的烘箱中烘30min,取出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前后两次称量差不大于0.1%为止,即恒量(全部称量精确至0.001 g)。
6.12.2结果计算
含水率按式(6)计算:
式中:V--
含水率,%;
玻璃血质量-g;
烘前玻璃血和试件质量,多;
烘后玻璃血和试件质量,g。
GB/T 18840--2002
ml二m2× 100
以5个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胎基的含水率。6.13玻璃纤维含量
按GB/T 9914 测定。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胎基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幅宽、单位面积质量及偏差、拉伸性能、热尺寸稳定性、含水率,见表11。表11
出厂检验项目
单位面积质量及偏差
拉力及最小单值
延伸率
热尺寸稳定性
含水率
7.1.2型式检验
聚酯毡
玻纤毡
聚乙烯膜
有下列情况之时,须按第4章要求逐项进行检验:a、
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b.
正式生产后,产品的配方、原料或工艺有较大改变时;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2组批
桑酯无纺布
与玻纤网格
布复合毡
玻纤网格布
增强玻纤毡
涤棉无纺布
与玻纤网格
布复合毡
以同一类别、同一型号的产品每50000m2为一批进行检验,不足50000m2也可为一批。7.3抽样
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2卷进行检查。外观及幅宽检查合格再对2卷产品分别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检查。7.4判定规则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