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内容
GB/T11013
本标推是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TFC285:1993碱造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圆杜密封辐镍可充单体电池》.对国家标准(GB1101389《镍柱密封藏性书电池总规范》进行修订的,在内容及编写格式上与IEC285等同,与此同时还采用了1995年2月对IEC285(93)第一饮修正案的内容。这样.利于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接轨,便丁和其他国家进行技术和经济交流,促进翁镍电池的飞联发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困藏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国营风云器材厂负责起草:本标难主要起草人:马秀兰、薛世义。GB/T 11013-1996
IEC前
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国家电工委员会(1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IEC的目的是促进电工电子领域标准化问题的国际合作为此目的,除其他活动外,IEC发布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的制定由技术委员会承担,对所涉及内容关切的任何IEC国家委员会均可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与IEC有联系的任何国际,政府利非官方组织也可以参加国际标准的制定。IFC与国际标准化纽织(ISO)根据两组织间协商确定的条件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2)IEC在技术问题上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这些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对所涉及的问题尽可能地代表了国际上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发布,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E,为各国家委员会认可。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各IEC国家委员会有责任使其回家和地区标准尽可能采用IEC标准。IEC标准与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指明。5)IEC未提供使用认可标志的任何程序,当宣称某·-产品符合相应的IEC标推时、JEC概不负责。国际标准IEC285是由IEC第21技术委员会(二次电池和电池组)的第21A分技术委员会(碱性二次电池和电池组)制定。
本次第兰版取代1983年出版的第二版和1989年出版的IEC285/1第一版及其修订内容。本标准以下列文件为依据:
21A(中央办公室)74
21A中央办公室)76
表决报告
21A(中央办公室)79
21A(中央小公室)80
表决批准本标准的详细资料均可在上表列出的表决报告中查阅。1总则
1.1范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碱性二次电池和电池组
圆柱密封镐镍可充单体电池
Alkaline secondary cells and bateries-Sealed nickel-cadmium cylinericalrecbargeable single cells
GB/T 11013—1996
idt IEC 285 :1993
代者G311013--89
本标准规定了适合工任何方位下使用的柱密封镍充单体电池的试验和要求。也包括高温下持久充电使用的电池的特殊试验和要求。1.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成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EC.51直接作用的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IEC86原电池组
IEC68-2-29:1987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Eb和导则碰撞试验IEC410:1973计数检查抽样方案和序IEC485:1974数字电子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子模数转换器1.3定义
本标准使用下列定义。
1.3.1密封电池sealed cell
在制造厂规定的充电和温度范围内,电池在工作时保持密封,既不释放气体,也不漏电解液,电池本身装有安全装置,以防止内压过高的危险。电池无须添加电解液。并设计成能在其寿命期间以最初密封状态工作。
1.3.2标称电ominal voltagc
镐镍圆柱密封可充单体电池的标称电压为1.2V。1.3.3额定容量ratedcapacity
制造厂标称的以A·h(安培小时)为单位的电量。即单体也池在第1章规定的条件下经充电,搁暨和放电之后,在20>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1.0V时,所能提供的电量。1.4测量仪表
试验选用的仪表应满足测量参数的量级。仪表应定期校准,以确保任何时候都具有下面规定的准确度。
1.4. 1电压测量
电压测量应采用符合IFC,51规定的模拟式和1EC485规定的数字式心压装,电压表的准确度应为0.5级或更优。电压表的内阻至少应为10 k/V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08-22批准1997-07-01实施
1.4.2电流测量
GB/T 11013—1996
电流量应采用符台IEC51规定的模拟式电流表,其准确度成为0.5级或更优。数字表应具有柜同的准确度。电流表、分流器和引线等组合后也必保持此准确度。1.4.3温度测堪
温度测量仪表应采用具有分度或数字度盘的温度让,每一分度或数字的值不大于1℃。仪表的绝对准确度至少应为0.5℃或更优。
1.4.4时闻测量
时间测量的准确度应为0.1%或更优。2型号和标志
2.1电池型号
圆柱密封镉镍可究单体电池型号为字母\KR\,后接一个字母LM,H或X示为低(L)\中(M)、高(H)或超高(X)*倍率放电,再后接两组数字用一斜线分开。当电池要在高温卜持久充电时:在字母L、M或H与两组数字之间插加一个字母\T”(见示例)。斜线左边的两个数字表示等于或略大于电池所规定的最大直径,以mm为单位。斜线石边的满个数字表示等于或略人于电池所规定的最大高度,以mm为单位。当制造厂设计的电池尺寸和公差与原电池可互换时,原电池的型号也可标在电池上。例如(当使用时)
KRL33/62或KRIT33/62
2.2电池极端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圆柱密封镉镍可充单体电池可使用下列选择的极端。2.2.1无连接件的电池,\CF*
无附加连接件的电池应用字母“CF\表示(见图1)。例如:
KRH33/62CF
或KRMT33/62CF
2.2.2在益和商度方向有连接件的电池,\HH\业池接同一方向并排摆效可进行串联以组成不回电玉的电池组。在这种结构中,·个连接片应固定在盖了上(正极).另一个连接片应定在沿电池外壳的高度方向上(负极),除定购方另有规定外,两个连接片均在一平面内(见图2)。在这种情况下,用字母“1IHI”表示(头对头)。
例如:
KRH33/62HH
或KRMT33/62HH。
2.2.3在盖子和壳底上有连接片的电池,\HB\电池并排和盖对壳底的摆放应能进行串联。在这种结构中,除定购方另有规定外(见图3),一个连接片应固定在盖子上(正极),另一个连接片与壳底平行固定(负极),方间相反。在这种情况下用字母*所推荐的这些类型的电池不超出采下列放电率:1.≤0. 5C,A;
-0. 5 CnA.3. 5 C,A≤H≤7 C,A;
-7 C,A..com“HB\表示(头对底)。
例如:
KRH33/62HB;
或KRMT33/62HB。
图1无连接片电池
2.3标志
GB/T11013--1996
图2头对头型电池
图3头对底型电池
除订购方另有要求外,无连接片(CF端)的每只电池均给出下列牢固标志:镉镍、密封可再充电:
电池型号(按2.1规定);
额定容量:
标称电压:
推荐的充电率和时间或高温电池\T”恒定充电电流;性:
制造的年和季(可为代码):
制造厂或供货商的名称或商标。注:如果连接片构成电池组的整体部分时,具有连接片(HH和HB)的圆柱密封镉镶可充单体电池,-设不蒂要标示。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组本身标有上述内容。3尺寸
3.1尺寸
图4同原电池互换的帮外套的圆柱电池表1列出与原电池互换的带外套的圆柱电池的尺寸。型号
GB/T 11013
表1与原电池互换的圆柱密封镍可充单体电池直径 D9
原电池组
(相应于IEC86)
14. 5-1.。
商度H
正极娣
直径为
50 0-1
1.5 -2。
1)型号与IFC.86-1第3章给山的命名规则一致,也可参照IEC名6-2确延尺寸。2)字母、,和按图4。
3)在一些国家中,这些类型的型号也称为AAA(R03):AA(R6):C(R14);D(R20)与原电池互换的那些电池除外,外套式圆柱电池的尺寸列于表2。表2外套式网柱密封辐镍可充单体电池注,连接片的尺除外。
型号·
KR11/45
KR12/30
KR15/18
KR15/30
KR15/51
KR17/18
KR17/29
KR17/43
KR17/50
KR23/27
KR23/34
KR23/43
KR26/31
KR26/50
KR33/44
KR33/62
KR33/91
KR44/91
43. 5~2.5
*如适用,字母KR后眼L.M,H或X科LT,MT或HT(览2. 1)。-2. 5
最小高度。
4电气试验
CB/T 11013—1996
依据第4. 1~5.1 进行各种试验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应以额定容量为基准。除4. 7 规定的试验外,在所有试验中不应出现电解液泄漏。4.1试验的充电程序
除本标准指出的外.各种放电试验前的充电程序应在20C士5C的坏境温度下,以0.1CA恒流充电16 h.
充电前,电池应在20'C士5下以0.2℃,A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1.0V。4.2放电性能
应顺次进行下列放电试验。
4.2.120℃放电性能
电池应按 4. 1充电,充电后电池应在坏境温度 20℃±5℃条件下衛罩1 h~~4 l。然后,电池应在此环境温度下按表3规定放电。放电持续时间应不小十表3规定。表320℃放电性能
放电条件
恒流倍率
终止电压
最少放电持续时间(h,min)
电池型号
42 min
1) 该项试验允许逆行5 次据环。当任一次满足要求的循环终正时,可停上试验H/HT
48 min
54 min
2) 在以 5C,A 和 IOC,A 试验前,如有必要可进行 -次练少循环,该循环应的接 4. I 以 0. 1C,4 充申和安 4. 2. 1在20℃+5℃环境温度下以 0.2C:A放电组成。4.2.2—18 C放电性能
电池按 4. 1充电后,应在环境温度-18℃±2 C下摘置16 h~-24 h,然后,电池应作—18 ±2℃怀境温度下接表4规定放电,放电持续时间不应小于表4规定,表1-18℃效电性能
放电条件
恒流倍率
终止电压
15 min
最少持续效电时阀(h,ntin)
电池型号
3G tuin
20 min
13 rnin
* 在以 2C,A 和 3C,A 试验前,如带要,可做--次练寸循环。 该循环由按 4. 1 以 0. IG,A 充电利按 4. 2. 1 在 201 C 上5环境温度下以0.2CsA放电组成。4.3荷电保持能力
GB/T 11013-1996
电保持能,力应用下面的试验进行检验。电池按1.1充电后,应开路搁置28d。在搁期间,平均坏境温度应为20℃土2℃.充许短时间内瀛度编差作20℃±5℃内
电池应作4.2.1规定下以0.2℃4电流放电,在20℃:下撤置28d后,改电持续时间不应少于3h15min。
4.4存命
4.4.1循环寿命
循环寿命试验前,电池应以0.2C,A放电至终止电压1.0V,然后,在环境温度20℃主5C下,不论哪种型号的电池挪应进行下面的循环试验,充放电应按表5规定的条件始终以恒电进行,试验期间,应防止池完的温度超过35,必要时,而采取强制通风。注:实际上决定电泡性能的是电池壳温度耐不是环境湿度。表5循环寿命
循环次数
0.JCs416h
0.25C.A3 h 10 trin
0.25CA3 h 10 min
0. 1CsA16 h
充电密搁置
I h~4 h
0. 25C,A2 h 20 min
0. 25C,A2 h 20 min
0. 25 C,A 放电至 1. 0 V
0.2C,A放屯至1.0V
*在50次循环放屯完或后,允许有够的开路暨时间,以便正好隔一周后开始第51次循环。在第100,150,200,250.300次和350次循环时可采用同样的程序。重复1~50次循环直至出现任一个第50次循环的放电时间少于3h为止,这时,按照50次循环的规定再进行一次循环。
当两个这样的连续循环给予的放电时间少于3h时,寿命试验终止。试验结束时达到的循环次数不少于:
L、M、H和X型电池为 400软;
LT、MT 和 HT 型电池为 50 次。在实际使用中,为了加速试验或采用循环条件近似的方法,可逃择下列两种程序之一,表5aH和X型电池的循环寿命
循环次数
0.1C,A16 h
0.3C,A4 h
C.3C,A4 h
i C.1C.A16 h
充电态剂罩
1C;,4 放电至 1. 0 V
1C4放电至1. 0 V
ICsA故电至1. 0V
C. 2℃:A 电至 1. 0V
含后米摘置的总时间
90 min
90 tnit
q0 min
*在50次循环放电完成后充许有足够的开路摇置时间·以便开始第51次循环。在第100、150、200.250.300和35欧循环可彩用同样的程序
重复进行1~50次循环直至放电终止电压达1.0V,在任.个第49次循环放电时闻少下30min或GB/T 11013-1996
在任一个第50次循环放电时间少于31为止。循坏次数应不少于100次。表5hX型电池的循环籽命
循环数
0.1CA16 h
充电您搁性
30 mir
1t--4 h
5C,A电至 0.8 V
5CA放电至0.8V
C.A放电至0.8V
0.2CA战电至1.0V
个后来搁否的总时间
42 rin
42 min
43 min
在50次循环改电宪成后,允许有足够的开路摘暨时间,以便开始第31次循环。在第100、150,201,25s:,50)和350次循环可来用伴约程序
重复进行1~50次循环,直至放电终电压达(1.8V,在任一个第49次循坏效电时间少于5min或者直至放电终出电压达1.0V,在任个第50次循环放电时间少于3h为止,循环饮数成不少于40C次。
4.4.2耐充电寿命
4.4.2.1L,M、H和X电池的耐充电寿命试验前电池应以0.2C,A放电至终止电压1.0V,然垢,在20℃士5C的环境温度下,避行下面的耐充电寿命试验,充放电应按照表6规定始终恒电流进行。表6L.M.I1新X电池充电寿命
循环次数
*充电完或后立即行效电,
0.05CsA!1
0.05C.A91 d
0.05C;,A91 d
C.05C:A91el
0.2C,A放个1.0V
C. 2CA 放电笔 1. Uu V
0. 2G-A放电垒1, 0 V
0.2C,A政电象1,0 V
试验期间,为了防止电池壳温度超过25℃,应采取预防错施,如有必要,可采取强制通风。第4次循环改电时间不应少丁3h。4.4.2.2LT、MT、HIT电池的耐充电荐命按表7规定的条件,耐充电存命试验应分二步进行,它包括:充电效率试验:
一在70℃下六个为的老化周期;注:70心的试验是模拟预测40℃时+a的充电寿命。最眉充电效率试验检否电池老化后的性能,试验前,电池成在20C士5下以0.2℃,A效电至终上电压1.0V,并在环境温度40C+2℃下搁冶16 h~-24 h.
然后,电池按表7规定的条件,分别在环境温度40℃土2℃和70℃上2C下进行恒流充放电、放电条件A或B可按用户要求选择,充电完后,立即进行效电。准40℃下完成第--次充电效率试验后,电池在环境盟度70℃±2℃下摇置16h~24h。在70℃下六个月的老化期间,防止电池壳温度超过75℃,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注:实际上决定电池的性能的光电池壳温度而不是不境温度,CB/T 11013—1996
应记录70℃下三次循坏的放电时珂,试验期间不应发生操液现象。在完成老化闹期斤,电池应在环境温度10r:+2℃下搁置16h~24h。然后.在40℃下按表7规定的条件重复进行初始充电效率试验的三次循环。放电时闻不少于表7规定的最小值。4.5恒压充电接受能力
本标准对园柱密封镍可充中休电池大规定恒乐充电接受能力试验,也不推恒压充电。4.6过充电
4. 6.1L,M,或X电的过充电
通过下面的试验检登电池耐过充电的能力电池应在环境温度20℃+5C下以0.1C,A恒流充电28 l,在这种充电作用后,电池在上迹同样的温度下搁置1 h~4 h
然后,电池在20℃士5℃下以0.2CsA恒流放电载整止电压1.0V、放电时间应不少于5h。表 7LT、MT,HT 电池的耐充电寿命循环次数
环境温度
40c+2℃
40℃:2℃
*A:适用于LT.MT和HT电池
I:仅适月于 MT 和 HT 电池。
0. 05c A48 h
. 115GsA21 h
C.05C:A24 h
0.05C:A60d
t.05CA60 d
0.05C:A18 h
0.05C.A24 h
0. 05CsA26h
4.6.21.T、MT或HT电池的过充电放电A或B
A:0.2C:A放电至1.0V或
3: 1. 0r.;,A 放电至 1. 0 V
A:0.2C,A 放毛至1. 0 V或
B:1. 0C,A 电 1. 0 V
A;0 2C.A 放电至 I. U V或
B:1. (C;4 放电至 1. G V
A0.2C,4放电至1.0V或
H:1. 0C:A放电片 1. 0 V
A;C.2CA放电至1.UV或
B1. (CA 放电至 1. ) V
A ,2. 2C.A 放电至 1. 0 V 或
B;1. (C;4 放电至 1. 0 V
A0.2C,4放电至1.0V或
B3: 1. CC,A 放电垒 1. 0 V
A:0.2G.A放电至1.0V或
B:1.0CsA放电至1.0V
A:0.2L:4放电至:.0 V或
13: 1. (C,A 放电至 1. 0 V
最少放电时间
无要求
3h45 nin
42 main
3 h45 min
42 min
无要求
无要求
2h30 min
24 min
2h30 min
试验前,电池应在20℃士5℃下以0.2℃,A放出至终止电压1.0V.并在0℃七2℃下搁置16h~24 h。
在0℃工2循环穿气出,出池的耐过充电能力应出下面试验米决定,采用表8规定的条件进行恒流充放电,放电条件A或B可按用户要求染选择,表80过充电
0. 05C-A28 d
*充电后立即进行放电。
效电时间应不少于:
敬电·A
L.T.MT.HT 电池
0.2C,A放电至1.0V
微电'B
MT、HT电池
1. 0 效电至 1. 0 V
放电 A:4 h15 min:
放电 B.36 min.
4.7安全装置工作
CB/T11013-1996
警告:进行本试验时,应非常小心。谦电池要分是进行试验,并应注意,未达到要求的电池,即使划所充电电流后也会发尘爆炸,因此试验应在保扩装曾中进行对装右安全装置的电池应进行下述试验.以确保当也池内超出安全装肾二作的临界值时内部气体应能够逸出,
电池在环境温度20C士5℃下以0.2℃A恒流放电至终止电压0V:然后,将电流提高到1C,A.并在20℃1sC相同坏境温度下保持6Cmin。在此期间及放电统束后,电池不应破裂或爆炸,允诊履液和变膨。
4.8贮存
贮存试验前,电池应以 0.2C,A放电至终止电压1,0V。然后-电池应作均度20℃土5C,相戏混度(65土20)%条件下开路贮存12个片在贮存期闻,环境温度在任何时候不应超过20+10Y的极跟值。贮存期满后,电池应按4.1充出,并应在适合电池标志的各短消密下按4.2.1规定放电。允许以0.2C,A进行5次充放电循环。各恒流率的最少放电时间应符合表3现定:注:在质量验收过理中,电池在存后在放电未获满意结果前,可间点智时认已中池性能。4.940℃的充电效率
仅适合乎 LT,MT 和HT 型电池。电池应在20℃士5℃下以0.2C,A放电至终上电正1.0V,并在环境温度=0℃±2℃下搁置16h~24 h。
然后,在环境温度40℃士2亡下应逆行充电效率试验。并安表9规定的条件进行恒流充放电,放中条件A或B叮适应用户要求米选择。表940℃充放电
循环次数
*充电完成片许进行放电。
0. nSC:A18 h
n.c5C424 h
2和3次循环的放电时尚应不少于:敬电A:3h45 min1
放电B:42min.
放目A
LT、MT、HT电池
0. 24:4 放至 1. 0 V
0.2GA用至1.0V
放自F
MT,HT 毛池
1.0 GA款电至1.0 V
J.XA放电至1.0V
国柱密封编镍可充单体电池的内阻应用交流(a.c)或首流(d.c.)方法检验。在同一个电池上用交流和白流两种方法进行内阻测量对,则首先用交流法,随后用直流法,在此情视下,在交流和直流方法之间无须对电池逆行充放电测量前,电池应以 0. 2C.A放电至终止电医 1. 0 V。然后i,接4. 1逆行充电:充电度,电池应仁环境温度 20℃±5℃:下摄附1 h~4 h,内阻的测量应在环境滑度20℃±5℃下进行4.10.1交流内阻的测量
当对电池施加频率为 1. 0 kll.10. 1 klHx 的交流电流 7,(r. m. s) ≤ ~5 s 时,应测尺交流毛压,(r.m1.)。交流内别尺。按下式计算:式中.R..交流内阻:
U——交流有效值电乐;
I,,交流有效值电流.
CB/T 11013-1996
1选择的交流电流如同使峰能电压保持生2CmV以下。(0)
2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测量阴抗,其值在规定率范围内大约等于电阻4.10.2直流内阳的测量
电池应按表10的规定以恒流I放电。在放电10s末,应测量和记录在负载下的放电电压,然后将放电也流接表10规定立即增加到恒电流值I2,并在负载下测讯相应的放电电压,再记录下放电33未的值,所有的电压测量都应在电池的极端进行,与电路接通载流无关。电池的育流内阻应按下式计算:Ur-
武中:
直流内阻
I....—恒流放电电流;
0,,\·负载条件下所测的相应电压。(0)
表 10 用下测量内阻的相流放电电流电池型号
*和相应的高温\T\电池。
5机械试验
5.1碰撞试验
检验中池耐拟械油击能力应按IEC68.2.29选用碰撞试验方法进行KRX
随机抽收电池以备试验,半数电池的磁撞方间与电池的高度方向平行,半数电池的碰撞方向与电池的高度方向垂占。
衔次试验的各个电池应牢固地安装。用高强度的坏氧树脂将电池的底或边壁牢固地粘结在至少5 mm厚的钢板上,
然后,每个电池应按4.1规定充电,当完成充电时,随后应进行碰撞试验,采用的碰撞试验机应符合[EC 68-2-29 的—般要求。
碰撞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三5℃下按下列条件进行:峰值速度(A)
相应脉冲时间(D)
·相应速度变化
碰撞次数
98m/s(10g)
1. 00 m/s
1000±10
碰撞试验完成后,每只电池应在环境温度 20℃:+5℃下搁置 1 h~4 h。然后,在相同环境温度下,以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