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2660-199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2660-1990
中文名称:纸浆滤水性能测定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0-12-28
实施日期:1991-10-01
作废日期:2009-05-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61377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造纸技术>>85.040纸浆
中标分类号: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造纸>>Y31纸浆与纸板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1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1-10-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90-12-28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天津轻工业学院
归口单位: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用“加拿大标准”游离度(简称CSF)测定纸浆水悬浮液滤水性能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浆的水悬浮液的测定,但若经过处理的浆料中含有大量纤维碎片时,测得的CSF值可能会不规则上升。 GB/T 12660-1990 纸浆滤水性能测定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法 GB/T12660-199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纸浆滤水性能测定wwW.bzxz.Net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法
Pulps --Determination of drainability\Canadian standard \ freeness method本标准参照采用ISO5267/2—1980《纸浆-—一滤水性能测定-
度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GB/T12660—90
第二部分:“加拿大标准”游离本标准规定了用“加拿大标准”游离度(简称CSF)测定纸浆水悬浮液滤水性能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纸浆的水悬浮液的测定,但若经过处理的浆料中含有大量纤维碎片时,测得的CSF值可能会不规则上升。
2引用标准
GB741纸浆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法GB5399纸浆浓度的测定快速法
3术语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Canadian standard”freeness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测定1000mL,浓度为(0.3±0.005)%,温度20℃的浆料水悬浮液的滤水性能,以该仪器侧管流出水的体积(mL)表示其CSF值。仪器设备和水质
4.1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
4.2“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
a。CS F的浓度及温度修正见附录A和附录B;b,仪器的构造及有关参数见附录C,C、仪器的维修方法见附录D,
d、仪器的校对方法见附录E。
4.3量筒:经过校正,精确度为±1.0mL。试验用水:电导率在50~100mS/m范围的水。4.4
5试样的制备
5.1浓度大于0.3%的纸浆悬浮液
取经解离的纸浆水悬浮液样品,用符合规定的水稀释至大约0.32%(质量百分浓度,以下间),并按GB5399方法测定纸浆浓度,再稀释纸浆悬浮液至(0.3±0.005)%,并调节至20.0±0.5℃。若由于气候原因,可使用(20~30)±0.5℃,但要在试验报告中注明。5.2浓度小十0.3%的纸浆悬浮液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12-28批准1991-10-01实施
GB/T12660—90
取解离过的纸浆水悬浮液样品进行过滤浓缩,浓缩时尽量避免细小纤维和纤维碎片的流失。为此,滤液应通过浆层反复过滤,直到滤液清澈为止。然后,按5.1的方法进行稀释。5.3浆料试样放置时间超过30min时,测定前要用标准解离器,在约0.3%的浓度下解离6000转。6试验步骤
仔细清洗“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的漏斗和滤水室,然后用水刷洗,将滤水室放在支架上,用温度与测定CSF时温度相同的水冲刷仪器以调节其温度,安放收集器以便接收由侧管排出来的水。在搅拌下取出1000±5mL均匀的浆料悬浮液,放到干净的量筒(有刻度值)里。关上滤水室的底盖,打开顶盖和空气阀门,用搅拌棒搅拌浆料悬浮液或用两个量筒反复倒混3次,以便浆料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操作时要注意避免浆料悬浮液中引进空气。在5s内快而稳地将悬浮液倒进滤水室内,关闭顶盖和空气阀门,然后打开底盖和空气阀门使水自动流出。
当管不再流水时,读取流出水的体积,数值低于100mL时,要精确至1mL。100~250mL时,精确至2mL。250mL以上精确至5mL。结果表示
如试验中浓度偏差大于0.005%,与温度偏差大于0.5℃时,所得数值需按照附录D和附录E给出的修正表加以修正。
同时作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两次测定结果误差不应高于2%。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国家标准的编号,
b,准确鉴别试样所必需的全部数据,试验温度,
结果用“加拿大标准”游离度表示,e.
在试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和操作中变更的条件。540
GB/T 12660—90
附录A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修正到0.3%浓度时的游离度表(补充件)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 28 0.29 0. 30 0.31 0.32 0.33 0. 34 0.35 0. 36 0. 37 0. 38 0.39 0.40度
浆浓度
试验时
GB/T 12660—90
0.20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 0. 29 0. 30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 37 0.38 0. 39 0. 40260
GB/T12660—90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修正到20℃时的游离度表(补充件)
GB/T 12660--90
续表B1
GB/T 12660—90
附录C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
(补充件)
C1“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见图C1)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滤水室、筛板和速率测量漏斗组成。H
分布锥体
图C1“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
C2滤水室是由一个金属圆筒组成,圆筒底部装有筛板和一边开口的盖子,盖子的一边用锁链固定在圆筒上,另一边用插销。盖子应很严实,以便当底盖打开试验时,流出水量不多于5mL。圆筒的上端是由固定在支架上相似的盖子关闭,盖子的里面复上一个橡胶垫并用锁链和插销使之密封不透气。位于上盖中心的阀门,在试验开始时,可使空气进人圆筒内。圆筒的内径为101.5mm,内高为127.0mm。(从筛板的表面到圆筒的上边缘)。直径是一个严格的尺寸,从筛板到圆筒的上边缘的容积稍超过1000mL,空气节门的孔径是4.7mm,这个尺寸不是严格的,但不应有明显的差别。
C3筛板是圆形的,直径为111.0±0.5mm,厚度为0.5mm,筛孔的直径为0.50mm,每平方厘米上有97个筛孔。
C4测量漏斗有一个直径为204mm的澈口端,漏斗总长为277mm。主锥体下部内角是29°±5°然后扩成圆筒部顶端。底端连接一个精细加工的底孔模块,漏斗内再装上一个排空的侧管。排空侧管内径为13mm,次管插人漏斗的内壁里,管子的溢流口与漏斗底之间的距离是50.8±0.7mm。这个尺寸是非常严格的,并由制造者准确地安装给以保证。任何尺寸的调整将会影响到仪器的测试。545
GB/T12660-90
圆锥体底部的容积在漏斗底与侧管溢流口之间的容积可用螺纹插销调节至23.5±0.2mL。底孔(见图C2)的总长是19.6mm。这一文丘里孔的直径可在校正时调节。即当温度20.0±0.5℃的水以每分钟725±5mL的速度注入时,应以每分钟530±10mL的流速流出。当底孔模块被固定在速率测量漏斗边缘时,底孔应和漏斗是同心的,底孔与漏斗应完全吻合成一个连续平整的内表面。可拆卸的分流锥体放在漏斗里,以免试验时,溅出水进入侧管内。C5筛板、底孔、侧管和锥体的容积应校正并调整到与说明书相符,校正过的仪器应与标准仪器一致,其CSF值不超过±2%。仪器中任何一个部件的改变对仪器的校正都有影响。d
文丘里孔
$3.05±0.01
$10.20±0.05
附录D
“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维修保养(参考件)
D1仪器应水平安放在无震动的地方,将水平仪放在被架着的速率漏斗敲开端的上面,仔细找平。变换水平仪在漏斗上的位置找出安装仪器真正水平的位置。D2用水平仪找正漏斗及其他部件后,仪器就可以使用了。546
GB/T12660—90
D3仪器应始终保持干净,不许有纸浆、树脂、油污或油脂沉积物。每次试验后,要用十净水冲洗滤水室,特别要注意检查筛板孔眼内是否存有浆渣。每次试验前,滤水室都应用干净水浸透。D4假如仪器不使用时,要仔细彻底地清洗仪器,避免任何浆的沉积物干在上面。上盖和底盖应开着。仪器再用前要用干净水冲洗。D5保存--个附加筛板作为标准筛板,以便检查常用的筛板。筛板如被油脂沉积而粘污。可用有机溶剂或是不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磷酸盐或漂白剂的中性洗涤剂轻轻刷掉,然后用热水好好刷洗。D6
安装筛板时,要注意避免任何压力,以防滤水室变形。D7
按照C3章中叙述的方法要经常不断地检查底孔流量。如果底孔流量低于规定的数值,按D5进行刷洗。如果底孔流量大于规定,需要更换底孔。附录E
校正服务
(参考件)
E1ISO/TC6委派加拿大制浆造纸研究所(PPRIC)作为ISO5267/2-1980的ISO标准化实验室。研究所将存有一组为鉴定ISO参考仪器用的标准筛板(作为ISO标准筛板基准1)。E2PPRIC存有组基准2筛板,用来校止和工作。在使用同样的标准相同排水条件,基准2筛板与基准1标准筛板误差要小于±2CSF值。基准2筛板应作为基准3筛板的标准校正用。E3ISO/TC6指定的授权实验室的校正操作只能使用符合ISO5267/2一1980中叙述的“加拿大标准”游离度仪进行校正CSF筛板的操作。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天津轻工业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佩蓉、冯士凯、刘秋娟。54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