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775.1-2006 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
GB/T 775.1-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775.1-2006

中文名称: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2-15

实施日期:2006-06-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36455

相关标签: 绝缘子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气工程>>绝缘>>29.080.10绝缘子

中标分类号:电工>>输变电设备>>K48绝缘子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T 775.1-198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6开, 页数:11, 字数:15千字

标准价格:10.0 元

计划单号:20011021-T-604

出版日期:2006-06-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65-12-03

起草单位:西安电瓷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绝缘子一般试验的样品安装和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瓷和玻璃绝缘子(包括套管、支柱绝缘子、电器产品的绝缘外套、线路绝缘子串及其件)的外观与尺寸检查、形状和位置偏差检查、孔隙性试验、温度循环试验。 GB/T 775.1-2006 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 GB/T775.1-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9.0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775.12006
代替GB/T775.1—1987
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 
Test method for insulators-
Part 1:General test methods
2006-02-1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06-01实施
GB/T775.1-—2006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外观与尺寸检查
4.1外观检查
4.2尺寸检查
5形状和位置偏差检查
端面平行度检查
平面度捡查
孔中心圆轴线间最大偏移检查
轴线直线度检查
伞缘变形度检查
圆度检查
安装孔的角度偏移检查
5.8粗糙度检查
形状和位置偏差的其他检测方法5.9
6孔隙性试验
6.1试块准备
试验溶液制备
试验程序
结果判定
温度循环试验
试验用水
试验程序
结果判定
....4.
电电电电国
GB/T775《绝缘子试验方法》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
一第2部分:电气试验方法;
第3部分:机械试验方法。
本部分是GB/T775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775.1—1987《绝缘子试验方法第1部分:一般试验方法》。
本部分与GB/T775.1--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GB/T 775.1—2006
结构和编写规则按GB/T1.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修改了孔中心圆轴线间最大偏移检查(1987年版的3.3,本版的5.3);一修改了圆度测量方法(见5.6);一绝缘子上附件安装孔连心线与下附件安装孔连心线位置度检查修改为安装孔角度偏移(见5.7);增加了粗糙度检查(见5.8)。
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绝缘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安电瓷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危鹏、刘志强、胡文岐。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775—1965;bzxz.net
GB/T 775-1979;
GB/T 775.1—1987。
1范围
绝缘子试验方法
第1部分:般试验方法
本部分规定了绝缘子一般试验的样品安装和试验方法。GB/T 775.1--2006
本部分适用于瓷和玻璃绝缘子(包括套管、支柱绝缘子、电器产品的绝缘外套、线路绝缘子串及其元件)的外观与尺寸检查、形状和位置偏差检查、孔隙性试验、温度循环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77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900.8—1995电工术语绝缘子GB/T2900.19--1994电工术语高电压试验技术和绝缘配合3术语和定义
GB/T2900.8-1995和GB/T2900.19—1994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775的本部分。4外观与尺寸检查
4.1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以目力观察方法进行,必要时使用量具,如绝缘件表面有细小气泡或颜色不均而不能判断绝缘体是否良好时,应选出具有上述缺陷的代表性产品进行剖面检查或作孔隙性试验,如部面检查发现瓷质不致密(有大量气孔)或有渗透现象时,则具有这种缺陷的产品为不符合标准。4.2尺寸检查
检查时应采用游标卡尺、直尺等标准量具或特制量具进行测量。量具的精确度一般应不低于0.5mm。对于尺寸偏差要求比较精确的产品,应采用精度相适应的量具。检查爬电距离时,应采用不会伸长的胶布带(或金属丝),在试品两电极间,沿绝缘件表面(包括瓷件表面的半导体釉层部分,但不包括导电性胶合剂,如水泥胶合剂)量得的最短距离。由多个绝缘件组成的产品,则为其各绝缘件最短距离的总和。5形状和位置偏差检查
5.1端面平行度检查
测量时,将试品直立安装在旋转平台中心,平台表面与旋转轴线应垂直(见图1)。检查支柱绝缘子时,用圆锥形螺钉(见图2)固定,顶端端面上用圆锥形螺钉将一块厚度(不小于15mm))均匀的圆板同心地固定在安装孔上,旋转平台一周,用千分表测量圆板上直径为250mm(户内支柱绝缘子为100mm)处表面至支架横梁间的距离(即图1中A的距离),计算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端面平行度(p)。注:如产品标准未注明测量部位尺寸时,在产品上的实际测量值应换算为$250 mm(户内支柱绝缘子为100 mm)处的数值。
对于未装配附件的绝缘件(包括瓷套或瓷板类),则置于平台中心,直接测量绝缘件上端表面至支架1
GB/T 775.1—-2006
横梁间的距离。
力—--端面平行度;
样品高度。
5.2平面度检查
参照直径
图1端面平行度及孔中心圆最大偏移检查25 mm
图2圆锥形螺钉示意图
测量时,用刀口尺或直尺与被测试品表面直接接触,并使两者之间的最大间隙为最小,用厚薄规(塞尺)测量最大间隙,在表面上各点测量中的最大间隙(t)为试品表面的平面度,如图3所示。2
5.3孔中心圆轴线简最大偏移检查图3平面度检查
GB/T 775.1--2006
测量时,试品按5.1规定安装好。旋转平台一周。用千分表测量圆板柱面至支架间的距离(即图1中B的距离),计算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一半即为孔中心圆轴线间最大偏移。也可以采取绝缘子上附件与下附件轴线偏移检查的试验方法。检查时,将下附件置于划线平台上(平台作为基推面),然后用划线针找出上、下附件的中心位置,测量OO'两点的距离△(图4),△值即为孔中心圆轴线间的偏移。图4上附件与下附件轴线位置度检查5.4轴线直线度检查
测量时,将试品安装在特制的量真中(图5a)),或安装在平行于基准平面的两顶尖(或卡头)连线之间,顶尖顶在试品端面中心(图5b)),然后将绝缘子转动一周,在沿垂直于轴线的截面圆周上测量与基准平面间的距离α与b,并沿轴线方向进行多点测量,取所测两间距之差的一半((α-b)/2)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即为轴线直线度。
GB/T 775.1—2006
5.5伞缘变形度检查
基准平面
图5轴线直线度检查
特制量具
活动尺
检查针式、盘形悬式绝缘子的伞缘变形度时,将试品自由地放在一中空平台上(图6平台作为基准平面),用厚薄规(塞尺)测量伞缘与平台之间的最大间隙(t),此间隙即为伞缘变形度。基准平面
图6伞缘变形度检查
5.6圆度检查
检查时,测量垂直于轴线的同一截面上任意两个直径方向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其差值的一半作为圆度测量的近似值。
5.7安装孔的角度偏移检查
将绝缘子水平放置,必要时可使用V形块。将具有精确机加工光柄的螺钉旋入端部附件的螺孔中。在端部附件是光孔的情况,应使用锥柄螺栓,4
GB/T 775.12006
在一端使用一个精确的酒精水准仪,在另一端使用一个直接读数酒精水准仪,紧固孔的相对角度位置的测定如图7所示。
直接读出角位置α
的精确水准仪
定位销钉
图7安装孔角度偏移测量
也可以采用划线法进行测量。
水平位置的精确水准仪
定位销钉
检查时将下附件置于划线平台上(平台作为基推面),在上附件二安装孔连心线的方向,取OB一R(R为下附件安装孔中心圆的半径)画圆,与连心线相交于B点,然后将B点用吊线方法,投影到下附件上,测量AB两点的距离△,利用R与△值计算出偏移角度α值(图8)。图8划线法测量安装孔角度偏移
5.8粗糙度检查
粗糙度检查可以采用粗糙度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或建立同材质的标样比照判断。5.9形状和位置偏差的其他检测方法本标推规定以外的检测方法,如能获得等效的测量结果,也允许采用。6孔隙性试验
6.1试块准备
试块应从绝缘件最厚部分取下,并含有最厚部分的中心部分,最厚部分截面内接圆直径D如图9所示。有釉部分表面积应不大于试块表面积的50%。GB/T 775.1—2006
6.2试验溶液制备
图9绝缘件最厚部分的示例
在100g工业用乙醇中,加人1g品红配制而成。6.3试验程序
试验时,将试块置于盛有试验溶液的特制容器中,施加压力不低于20×10°Pa,持续时间(h)与压力(Pa)乘积不应小于180×10° h·Pa。6.4结果判定
试验完成后,取出试块,清洗后于燥,然后击碎,观察其新断面有无渗透现象。由于取样时所引起的微小裂纹而形成的染色现象不应视为渗透。温度循环试验
7.1试验用水
试验用的热水和冷水应足够多,使在浸人试品后,水温的变化不致在2K以上。冷水与热水之温度差应按产品标准规定调整好,容器内各部位的水温应均匀一致,热水温度应不低于60℃。
7.2试验程序
试验时,试品的表面温度应接近于试验环境温度。先将试品完全浸人热水中,在热水中停留t分钟,再将其取出,并在30s的时间内(如大型试品达不到此要求,亦应尽可能快)完全浸人冷水中,保持相同时间。从热到冷的过程算作一次循环,循环次数按产品标准规定。在水中停留的时间t与6.1条所定义的厚度和杆径的关系列于下表1。6
试品种类
A型绝缘件
(或绝缘子)
B型绝缘件
(或绝缘子)
7.3结果判定
表1试品在水中停留时间表
试品尺寸D/mum
D≤60
6080100D≤45
4560D≤70
70GB/T775.1-2006
停留时间t/min
试验完成后,检查试品有无损坏,然后按产品标准规定对B型绝缘件(或绝缘子)进行1min工频火花电压试验或1min工频耐受电压试验;对A型绝缘件进行10s的额定机械破坏负荷的60%机械试验检验绝缘体是否损坏。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