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0186.1-2006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GB/T 20186.1-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0186.1-2006

中文名称: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4-05

实施日期:2006-10-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14745

相关标签: 光纤 二次 材料 丁二醇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光纤通信>>33.180.10光纤和光缆

中标分类号: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3光通信设备

关联标准

采标情况:ASTM D4507 NEQ IEC 60794-1-2-1999 NEQ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27906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23, 字数:45千字

标准价格:15.0 元

计划单号:20000127-T-339

出版日期:2006-08-1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6-04-05

起草人:胡战洪、魏忠诚

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信息产业部(通信)

提出单位:中华人民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本部分适用于光纤松套管用二次被覆材料PBT的制造、使用和验收. GB/T 20186.1-2006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GB/T20186.1-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33.18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186.1--2006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Secondary coating materials used for optical fiber-Part 1: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2006-04-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0-01实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要求…
试验方法
5检验规则
6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二次被覆材料标准试样的制备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附录H(资料性附录)
附录J(资料性附录)
附录K(资料性附录)
附录L(资料性附录)
附录M(资料性附录)
附录N(资料性附录)
附录O(资料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含水量试验方法
二次被覆材料热水解性能一—一强度试验方法二次被覆材料和填充油膏的相容性PBT松套管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松套管管状试样的制备
松套管管状试样的取样方法
松套管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松套管轴向后收缩试验方法
松套管热水解试验方法
松套管抗热老化试验方法
松套管抗侧压力试验方法
松套管抗弯折试验方法
松套管与填充化合物的相容性
耐缠绕试验方法
KAoNi KAca-
GB/T 20186. 1--2006
GB/T20186《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包括以下部分: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GB/T 20186. 1—2006
本部分为GB/T20186的第1部分。本部分主要参考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D4507《热塑性聚酯》、IEC60794-1-2:1999《光缆第1-2部分:总规范—光缆基本试验方法》、美国Bellcore通信研究所标准:《光纤松套管技术规范》GR-20-CORE6.3.4CableMaterialCompatibility(1998)、ISO相关材料标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标准及YD/T769-2003《中心束管式全填充型通信用室外单模光缆》等标准制定的。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的附录 E、附录 F、附录 G、附录 H、附录J、附录K、附录 L、附录 M、附录 N、附录 O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部分由信息产业部(通信)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战洪、魏忠诚。1范围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HiiKAoNiKAca-
GB/T 20186. 1--2006
本部分规定了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本部分适用于光纤松套管用二次被覆材料PBT的制造、使用和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bzxz.net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18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1034—1998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eqvISO62:1980)塑料线膨胀系数测定方法
GB/T 1036-1989
GB/T1040--1992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1410-1989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eqvIEC60093:1980)GB/T1634.1一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GB/T1634.2-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1843-—-1996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eqvIS0180:1993)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I)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雅环境(idtISO291:1997)GB/T2951.1-—19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第1节: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idtIEC60811-1-1:1993)GB/T2951.37—1994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氧化诱导期试验GB/T2411—1980塑料邵氏硬度试验方法(eqvISO868:1978)GB/T3682-2000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dtISO1133:1997)
GB/T9341-2000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idtISO178:1993)GB/T17037.1一1997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idtISO294-1:1996)ISO1628-5—1986(E)塑料粘数和特性粘数的测定第五部分:聚对苯二甲酸烷撑二酯3要求
3.1外观
产品直径为2mm~4mm、长度为2mm~4mm的乳白色、乳黄色或无色透明的圆柱体颗粒。颗1
GB/T 20186. 1—2006
粒应光滑、无杂质、无连珠。
3.2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
PBT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PBT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电性能序号
项目名称
熔融指数(250℃、2160g)
含水量
饱和吸水率
屈服强度
屈服伸长率
断裂伸长率
拉伸弹性模量
弯曲弹性模量
弯曲强度
邵氏硬度HD
悬臂梁冲击强度
-40℃
线膨胀系数(23℃~80℃)
体积电阻系数
负载变形温度
特性粘度
热水解
1.强度法
屈服强度
断裂伸长率
2.特性粘度
材料与填充化合物的相容性
强度法
屈服强度
断裂伸长率
g/10min
10-^K-1
cm°/g
为熔融指数的典型值。材料的供需双方可根据自已生产和使用的具体情况来定。4试验方法
4.1外观
在自然光下目视检查。
1.25~1.35
≥2100
≥2200
210~240
≥1×104
≥170
155±5
≥65±5
4.2试样制备
HiiKAoNiKAca-
GB/T 20186. 1--2006
表1中各种性能所需标准试样的制备,参照采用GB/T17037.1规定的方法,具体遵照附录A(规范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
4.3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遵照GB/T2918-1998规定的条件2、3、4进行。4.4密度
遵照GB/T1033规定的方法进行。4.5熔融指数
遵照GB/T3682—2000规定的方法A进行。试样必须经100℃干燥处理4h。4.6含水量
遵照附录B(规范性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4.7饱和吸水率
遵照GB/T1034一1998规定的方法1进行,4.8拉伸届服强度、拉伸届服伸长率、断裂伸长率、拉伸弹性模量4.8.1遵照GB/T1040规定的方法进行。采用I型标准试样。4.8.2拉伸屈服强度、屈服伸长率、断裂伸长率三项性能的试验速度为50mm/min,拉伸弹性模量的试验速度为 5 mm/min。
4.9弯曲强度、弯曲弹性模量
遵照GB/T9341规定的方法进行。采用(80×10×4)mm型标准试样。试验速度为(2.0±0.4)mm/min。
4.10熔点
遵照GB/T2951.37规定的方法进行。4.11邵氏硬度Hp
遵照GB/T2411规定的方法进行。4.12悬臂梁冲击强度
4.12.1遵照GB/T1843规定的方法进行。标准试样的长宽分别为80mm和10.2mm、高度的范围为 4 mm~10. 2 mm。
4.12.2在4.12.1的标准试样中部,由机械加工一个带有(45土1)°底部曲率半径(R)为(0.25土0.05)mm的缺口、试样缺口的剩余部分为(8士0.2)mm的A型缺口试样。有缺口的A型标准试样也可由有缺口的标准试样模具次注塑而成。
4.13线膨胀系数
遵照GB/T1036规定的方法进行。4.14体积电阻系数
遵照GB/T14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样直径为100mm、厚度为不大于2mm的标准试样。4.15负载变形温度
遵照GB/T1634规定的使用1.80MPa弯曲应力的方法A、使用0.45MPa弯曲应力的方法B进行。试样为(80×10×4)mm的标准试样。试验中试样采用平放放置方式。4.16特性粘度
遵照ISO1628-5-1986(E)规定的方法进行。试剂用比例为1:1的1,2二氯苯与苯酚的混合溶剂。
4.17热水解性能
热水解性能试验方法的选择,可按材料供需双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3
GB/T 20186. 1—2006
4.17.1强度的测定
4.17.1.1试样为GB/T1040规定的、并遵照附录A(规范性附录)制得的I型哑铃标准试样。4.17.1.2遵照附录C(规范性附录)的规定对试样进行热水解性能试验后强度的测试。4.17.2特性粘度的测定
4.17.2.1取约5gPBT粒料,置人温度控制在(85±1)℃、湿度控制在(85土5)%的恒温恒湿箱内30天,取出后在23℃的环境下状态调节24h。4.17.2.2遵照4.16的方法对材料的粘度进行测定。4.18材料和填充油膏的相容性
4.18.1试样为GB/T1040规定的、并遵照附录A(规范性附录)制得的I型哑铃标准试样。4.18.2遵照附录D(规范性附录)规定的方法对材料进行相容性的测试。5检验规则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和用户验收检验。5.1出厂检验
5.1.1出厂检验应根据GB/T2828.1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本部分规定对同一段时间内、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生产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当产量较大时,每批的数量不得超过50t。5.1.2每个批次的PBT产品应由材料制造厂的质检部门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
5.1.3按第3章要求,3.1和3.2表1中的检验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5.1.4出厂检验不合格及不合格品产品性能不符合3.1和3.2表1中性能的要求,称出厂检验不合格。有一个及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不合格品。5.2型式检验
5.2.1型式检验应根据GB/T2829的规定进行,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某个批次中或若干个批次中随机抽样检验,以判别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本部分的要求。5.2.2型式检验每半年至少检验一次,应检验3.1和3.2表1中的所有项目。5.2.3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定型鉴定时;
b)正式生产后,若原材料、工艺、设备有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的性能时;产品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的检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别时;d)
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进行检验时。型式检验合格及不合格
a)检验合格:
产品性能符合3.1和3.2表1中各个性能的要求,称型式检验合格。b)检验不合格:
有一个及以上不合格的单位产品称型式检验不合格。5.2.5型式检验不合格的处理
型式检验不合格时,材料制造厂家应立即停止出厂检验,立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因素,直至新的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恢复出厂检验。5.3用户验收检验
5.3.1用户验收检验应检验第3章的3.1和3.2中表1的全部项目。5.3.2对已交付定货的产品,厂家只要发现一项不符合第3章3.1和3.2中表1的要求,原则上允许4
-I KAoNni KAca-
GB/T20186.1—2006
退货。但需在行业权威质量检验机构的监督下,供需双方联合组成检验组重新检验或由行业权威质量检验机构重新进行检验。重新检验原则上只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6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6.1标志
6.1.1在检验合格后的产品包装袋上应注明材料的名称、代号、商标、牌号、批号(或生产日期)、标准号、质量、生产厂家(包括厂址,电话、邮政编码),并有“防热、防潮”标志。6.1.2交货的每批产品应有产品检验报告单和合格证。6.2包装
产品应用有复合金属薄膜的内包装、防潮复合纸的外包装袋进行负压包装,或用供需双方协商的包装袋进行负压包装。每袋净质量25kg或供需双方认可的质量。6.3运输
产品运输时,不得在阳光下暴晒和雨淋,要保持产品的干燥、清洁、完整、无污染。6.4储存
产品应储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自生产之日起,储存期为一年。5
GB/T 20186.1--2006
A.1适用范围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标准试样的制备
本方法适用于表1中材料性能试验所需标准试样的制备A.2方法提要
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试样。A.3设备
A,3.1注塑机:螺杆型注塑机或柱塞型注塑机。A.3.2模具:按规范性引用文件标准中要求的各种性能所需标准试样的模具。A.4注塑条件
物料温度:根据物料的熔融状态逐级升温,料简温度分布为:(220~240)℃、(220~240)℃、A.4.1
(210~230)℃。
A.4.2材料注塑的口模温度(℃)A.4.3模具的温度(℃)
A.4.4注塑时间(s)
A.4.5保压时间(s)
A.4.6注塑压力(MPa)
开模时间(s)
220~~240
50~~60
冷却速度:每个试样注塑完成后,从模具中取出在23℃的环境下自然冷却。A.4.8
A.4.9注塑周期(s)
40(设备预热时间除外)
最大注塑量为设备额定能力的50%。A,4.10
注步骤
A.5.1将约2kg颗粒试样置人(100士1)℃的烘箱中干燥至少8h。A.5.2-将注塑机料筒逐级升温。A5.3在螺杆型注塑机的料斗或柱塞型注塑机料斗内加料2kg。A,5.4让注塑机自由注射,视自由注射人合适容器的物料熔融状态,适当调整各级料筒的温度和口模的温度。
A.5.5合模注塑,向标准模具内注射物料,7s完成。A.5.6加压,保证注射料筒中物料的压力恒定在(7士1)MPa,保持15s。A.5.7开模,从模具中取出标准试样在23℃的环境下自然冷却,12s后,重复A.5.5。6
试验装置
称量血。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含水量试验方法
B.1.2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士1℃。B. 1.3
分析天平,精度为士o.1 mg。
干燥器。
试验步骤
-riKAoNiKAca-
GB/T 20186. 1—2006
B.2.1称量血在100℃下进行干燥处理,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恒重,质量记作W。,精确到±0.1 mg。
B.2.2从原始包装袋中取约10g试样放在恒重过的称量血中称重,质量记作Wi,精确到士0.1mg。这一过程在10 min内完成。
B.2.3将试样放在100℃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4h;取出试样放在于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立即称重,质量记作W,精确到o.1mg。
B.3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测试结果:
WH,o(%) = [(Wi - W,)/(Wi -W.)]× 100B.4记录
记录试验结果。
GB/T20186.1—2006
C.1 试验装置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热水解性能—一强度试验方法C.1.1温湿度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土1℃。控湿精度为士5%。电子拉力机,精度为1%。
C.2试验条件
C.2.1 温度:(85±1)℃。
2湿度:(85±5)%。
时间:20×24h。
C.3试验步骤
C.3.1取出按GB/T1040规定的、按附录A制得的I型标准哑铃试样5个。C.3.2将样品置人温湿度试验箱内。样品应垂直挂在试验箱内,以保证样品的各面都能暴露在标准试验环境中。
C.3.3将温湿度调节至C.2.1和C.2.2的环境后,开始记时C.3.4试样在C.3.3的条件下保持20×24h。C.3.5取出试样。将试样放在室温环境下的干燥器内调节24h。C.3.6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对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试验速度为50mm/min。C.4结果及记录
C.4.1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计算出耐水解性能试验后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2记录检验结果
D.1试验装置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二次被覆材料和填充油膏的相容性D.1.1空气循环试验箱,控温精度为士1℃。D.1.2电子拉力试验机,精度为1%。D.1.3装有光纤填充油膏的容器。D.1.4用于清洁的纸巾。
D.2试验条件
D.2. 1 温度:(85±1)℃。
时间:45×24h。
D.3试验步骤
取出按GB/T1040规定的、按附录A制得的I型标准哑铃试样5个。D.3. 1
D.3.2将试样放在盛有油膏的容器里。将容器置入温度控制在(85土1)℃的空气循环试验箱内。D.3.3
D.3.4在(85±1)℃的条件下,保持45×24h。老化时间结束后取出试样,用纸巾轻轻擦去油膏,冷却至室温。D.3.5
iiKAoNiKAca-
GB/T 20186.1—2006
D.3.624h后,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标距为50mm,用50mm/min试验速度对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D.4结果计算
D.4.1按GB/T1040规定的方法计算出试样的届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D.4.2取5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试结果。D.5记录
记录测试结果。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