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9387.1-199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35.100开放系统互连(OSI)
中标分类号: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9计算机开放与系统互连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15321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62, 字数:110千字
标准价格:28.0 元
出版日期:2004-04-08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8-06-18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电子部第十五所
归口单位: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标准的目的是为协调系统互连各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共同的基础,同时,使得现有的标准也能在整个参考模型之内有所体现。开放系统互连(OSI)这个术语仅限于在彼此“开放”的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标准,各系统通过联合。使用适当的标准而实现信息交换。系统是开放的并不隐含特殊的系统实现,也不隐含互连的技术或方法,而是指各系统互相识别并且支持适当的标准。本参考模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规定制定标准或修订标准的范围,并且为保持所有相关标准的相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本参考模型既不作为具体实现的规范,也不作为鉴定具体实现一致性的根据,而且也不提供精确定义互连体系结构的服务和协议的详尽细节。本参考模型仅提供概念上和功能上的框架,使得有关专家在研制OSI参考模型各层标准时能够创造性地独立进行工作。 GB/T 9387.1-1998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第1部分:基本模型 GB/T9387.1-199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GB/T9387.11998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7498-1:199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基本模型》。
本标准与ISO/IEC7498-1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a)在原附录B\英文索引”中同时给出了对应的中文术语;b)为了便于中文术语检索,在本标准原有附录之后增加了“中文索引”,即附录C。c)为使同一层有无标题一致,本标准取消了7.1.4.3的标题,增加了5.10.2.1、7.3.4.1、7.3.4.2、7.6.3.1、7. 3. 6.2.7.7. 3. 1、7.7. 3. 2、7.7.4.1和7.7.4.2 的标题。GB/T9387在《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总标题下,目前包括以下4个部分:第1部分(即GB/T9387.1):基本模型;第2部分(即GB/T9387.2):安全体系结构第3部分(即GB/T9387.3):命名与编址;第4部分(即GB/T9387.4):管理框架。本标准代替GB9387—88。
本标准与GB9387—88的主要差别是:a)在有关条文中增加了无连接方面的内容;b)对部分条文的内容进行了增、删;c)将原来的5.9条改为第8章;
d)增加第9章。
本标准的附录B和附录 C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 A 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小凡、郑洪仁、马如山、曹东启。GB/T 9387. 1—1998
ISO/IEC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国家成员体(他们都是ISO或IEC的成员国)通过国际组织建立的各个技术委员会参与制定针对特定技术范的国际标准。ISO和IEC的各技术委员会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合作。与ISO和IEC有联系的其他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也可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对于信息技术,ISO和IEC建立了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即ISO/IECJTC1。由联合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需分发给国家成员体进行表决。发布一项国际标准,至少需要75%的参与表决的国家成员体投票赞成。
国际标准ISO/IEC7498-1是由ISO/IECJTC1“信息技术”联合技术委员会与ITU-T共同制定的。等同文本为ITU-T建议X.200。本标准为第二版,它与第2.3和4部分一起用来取代第一版(ISO7498:1984)。第二版对第一版作了技术修改。
ISO/IEC7498在《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总标题下,目前包括以下4个部分:第1部分:基本模型;
—第2部分:安全体系结构;
—一第3部分:命名与编址;
第4部分:管理框架。
附录B构成为本标准的一部分。附录A仅提供参考信息。2
GB/T9387.1—1998
本参考模型为协调系统互连各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共同的基础,同时,使得现有的标准也能在整个参考模型之内有所体现。它也为制定和完普标准确定了范围,并为保持所有相关标准之间的相容性提供了公共参考。本标准是与ITU-T联合制定的,这次修订的主要目的是提出这个联合文本。这一版本除了对某些技术内容和编辑性问题作了认真修改外,还包含了无连接传输的概念。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第1部分:基本模型Information technology-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Basic Reference Model--Part 1: The Basic ModelGB/T9387.1-1998
idt ISO/IEC 7498-1:1994
代替GB9387-88
1.1本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标准的目的是为协调系统互连各类标准的制定提供共同的基础,同时,使得现有的标准也能在整个参考模型之内有所体现。1.2开放系统互连(OSI)这个术语仅限于在彼此“开放”的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标准,各系统通过联合使用适当的标准而实现信息交换。1.3系统是开放的并不隐含特殊的系统实现,也不隐含互连的技术或方法,而是指各系统互相识别并且支持适当的标准。
1.4本参考模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规定制定标准或修订标准的范围,并且为保持所有相关标准的相容性提供共同的参考。本参考模型既不作为具体实现的规范,也不作为鉴定具体实现一致性的根据,而且也不提供精确定义互连体系结构的服务和协议的详尽细节。本参考模型仅提供概念上和功能上的框架,使得有关专家在研制OSI参考模型各层标准时能够创造性地独立进行工作。1.5本参考模型具有充分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技术的发展和用户要求的扩充,这种灵活性也是为了使现有的实现能逐步过渡到符合OSI标准。1.6尽管OSI总的体系结构原则所涉及的范闺非常广泛,但是本标准主要涉及由终端、计算机和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以及在这些系统之间传送信息的手段。对需要注意的OSI其他方面也作了简明的描述(见 4.2)。
1.7本标准中按下述步骤描述OSI基本参考模型:1.8第4章提出开放系统互连的理由,定义连接的对象和互连的范围,并且描述OSI中所使用的模型化原则。
1.9第5章描述参考模型体系结构的一般性质,即该模型是分层的,分层的意义,以及用于描述各层的原则。
1.10第6章命名和介绍体系结构的各层。1.11第7章描述各层。
1.12第8章描述OSI的管理方面。1.13第9章规定与(OSI参考模型的符合性和相容性。1.14本基本参考模型的附录A中给出了选定各层的准则。1.15除基本方面外,将本参考模型的其他方面分成几个部分来描述。第1部分描述基本参考模型。第2部分描述OSI安全体系结构。第3部分描述OSI命名与编址。第4部分描述OSI管理。1.16基本参考模型是一个框架,用于定义参考模型确定的范围内的服务和协议。1.17_少数情况下,在本基本参考模型中明确标注的选项,在相应的服务或协议中仍应是选项(即使当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4-10批准1998-10-01实施
时还没有书面说明该选项的两种情况)。GB/T 9387. 1--1998
1.18本参考模型并不规定OSI的服务和协议。它既不是系统的实现规范,也不是鉴定一致性的根据。1.19对满足(SI要求的标准,可以从任选功能中定义少数几个实用子集,以便有助于实现和兼容。2定义
在各章和各条的开头都包括术语定义。为了便于引用,附录B提供这些术语按英文字母排序的英文索引,附录C提供这些术语按汉语拼音排序的中文索引。3表示方法
3.1第5章中引入层的概念。用(N)、(N+1)和(N一1)表示相邻的层:(N)层:某一特定的层;
(N十1)层:相邻的高层;
(N一1)层:相邻的低层。
这种表示方法也适用于模型中与这些层有关的其他概念,例如:(N)协议、(N+1)服务。3.2第6章中引入各层的名称。在按名称引用这些层时,用该层的名称代替前缀(N)、(N十+1)和(N一1),例如:运输协议、会话实体和网络服务。4开放系统互连引言
注:除了在第6和第7两章中对层作出特别声明外,第4和第5两章中描述的一般原则适用于参考模型所有各层。4.1定义
4.1.1实系统 real system
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相应的软件、外围设备、终端、操作员、物理过程和信息传送手段等的集合,形成了一个能执行信息处理和/或信息传送的自治整体。4.1.2开放实系统real open system在与其他实系统通信时,遵守OSI标准要求的实系统。4.1.3开放系统opensystem
开放实系统与OSI有关的各方面在参考模型中的表示。4.1.4应用进程application process在开放实系统中,为具体应用执行信息处理的元素。4.1.5开放系统互连环境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environment (OsIE)由OSI参考模型定义的概念、元素、功能、服务、协议等,及其派生出的用于在开放系统之间通信的特定标准的抽象表示。
4.1.6本地系统环境local system environment(LSE)实系统中不属于OSI那部分的抽象表示。注:LSE可能包含非OSI通信所必需的功能。4.1.7应用进程调用application-process-invocation为了支持信息处理的特定情况,对给定的应用进程的部分或全部能力的特定使用。4.1.8应用进程类型application-process-type用一组信息处理的能力对一类应用进程的描述。4.2开放系统互连环境
4.2.1在OSI概念中,实系统是个能够执行信息处理和/或信息传送的自治整体,是一台或多台计算机、相应的软件、外围设备、终端、操作员、物理过程和信息传送手段等的集合。4.2.2应用进程是在开放实系统中为具体应用执行信息处理的元素。5
GB/T9387.1--1998
4.2.3应用进程可以表现为人工进程、计算机进程或者物理进程。4.2.4下面是一些符合本开放系统定义的某些应用进程的例子:a)操作银行终端的人是一个人工应用进程;b)在计算中心运行并且访问远程数据库的FORTRAN程序是一个计算机应用进程;远程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也是一个应用进程;c)在与某一工业设备相连并且连入工厂控制系统中的专用计算机上运行的过程控制程序是一个物理应用进程。
4.2.5应用进程表现为可用于执行特殊信息处理活动的开放实系统内的资源(含处理资源)的集合。为了达到特殊信息处理目标,应用进程可以任何必需的方式组织其与其他应用进程的交互。本参考模型对这些交互的形式及其间可能存在的关系都没有任何限制。4.2.6给定应用进程的活动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应用进程调用。通过建立在应用进程调用之间的关系在应用进程之间发生合作。在某一特定时间,一个应用进程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应用进程调用,或者未被调用。一个应用进程调用负责协调其与其他应用进程调用的交互。这种协调不属于本参考模型的范围。4.2.7OSI关心的是开放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不关心每个独立的开放实系统内部的功能)。4.2.8如图1所示,供开放系统互连用的物理媒体提供了在开放系统之间传送信息的手段。开放系统A
开放系统S
物理媒体
开放系统B
开放系统C
图1用物理媒体连接的开放系统
4.2.9OSI只与系统的互连有关。所有与互连无关的其他方面都不属于OSI的范围。4.2.10OSI不仅关心系统间的信息传送,即传输,而且也关心系统相互合作完成共同的(分布的)任务的能力。换句话说,OSI关心系统之间合作1的互连,用“系统互连”这个术语来表达4.2.11()SI的目的是定义一组能使开放实系统合作的标准。一个系统在与其他系统合作时遵循适当的OSI标准,则该系统称为开放实系统。4.2.12设计OSI标准旨在规定一组标准,使得自治系统能够通信。任何以符合所有适用的QS1协议标准进行通信的设备都是现实世界中等效于模型概念的“开放系统”“终端”类的设备,即对于信息处理的主要部分需要人工干预,当与其他开放系统通信时采用适当的OSI标准,可以满足上述各条中的条件。
1)开放系统之间的合作所涉及的活动范围很广,下面是一些已经认识到的活动:a)进程间的通信,它涉及()SI应用进程间的信息交换和活动同步;b)数据表示,它涉及数据描述的创建和维持,以及对在开放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重编格式所需的数据转换等所有方面;
c)数据存储,它涉及存储媒体和对媒体上存储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提供访问的文卷系统和数据库系统;d)进程和资源管理,它涉及声明、初肩和控制OSI应用进程的手段,以及应用进程获得OSI资源的手段;e)完整性和安全性,它涉及在开放系统操作期间必须保持或遵守的对信息处理所施加的限制;f)程序支持,它涉及对OSI应用进程所执行的程序的定义、编译、链接、测试、存储、传送和访问,.上述某些活动可能隐含着在互连的开放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因此这些活动的互连方面可能与(SI有关。本标准包含这些活动的OSI方面的所有元素,这些元素对于OSI标准的早期研制是必不可少的。6
4.3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模型化
GB/T 9387.1—1998
4.3.1OSI标准(开放实系统互连标准)的研制借助于抽象模型。为了规定互连的开放实系统的外部行为,每个开放实系统都用一个功能上等效的抽象模型来代替,称之为开放系统。需要严格描述的仅是这些开放系统的互连方面。但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描述这些开放系统的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只有开放系统的外部行为才作为开放实系统行为的标准。在基本参考模型中描述开放系统的内部行为仅仅是为了支持互连方面的定义。任何外部行为表现为开放系统的实系统都可以认为是一个开放实系统。4.3.2抽象模型化分成两步。
4.3.3首先,研究开放系统的基本元素,并做出与其组织和功能有关的某些关键决定。这就形成了在本标准中描述的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4.3.4其次,在基本参考模型构成的框架中,研究对开放系统的功能进行详细和精确的描述。这就形成了开放系统互连的服务和协议。这是其他标准的课题。4.3.5应当强调指出,基本参考模型本身并不规定开放系统的详细和精确的功能,所以,它不规定开放实系统的外部行为,也不隐含开放实系统的实现结构。4.3.6不熟悉抽象模型化技术的读者应当注意,尽管抽象模型与实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概念外表很相似,但是,只有在开放系统描述中引入的那些概念才构成了抽象模型。因此,不必象本模型所描述的那样去实现开放实系统。
4.3.7本标准的其余部分只考虑处于OSI环境内的实系统和应用进程的各个方面,其互连在本标准中如图2所示。
4.3.8由于通过使用(SI标准对OSIE概念的应用程度不同可能会产生若干个OSIE的子集,这些子集对应于开放实系统的部分不相交的集合,在这些开放实系统之间不能进行物理上的OSI通信。5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
5.1引言
5.1.1本章开始介绍在研制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过程中所适用的体系结构概念。首先,描述分层体系结构的概念(包括层、实体、服务访问点、协议、连接等)。第二,引入实体、服务访问点和连接所用的标识符。第三,描述服务访问点和数据单元。第四,描述层操作的元素,包括连接、数据传输和差错功能。然后引入路由选择。最后讨论管理。5.1.2本章描述OSI参考模型所要求的概念,但是这里所描述的概念并非在参考模型的每一层中都要使用。
5.1.3下面四个元素对于参考模型来说是基本的(见图2):与OSI有关的应用进程的各方面,即应用实体(见7.1)开放系统A
与OSI有关
的开放实
系统的各
OSI用的物理媒体
开放裂统B
开放系统C
图·2OSI的基本元素
开放系统S
a)开放系统;
GB/T 9387.1--1998
b)在OSI环境内存在的应用实体(见7.1);c)使应用实体相连并能交换信息的联系(见5.3);d)OSI用的物理媒体。
注:安全性方面也是协议的体系结构元素,在GB/T9387.2中讨论。5.2分层原则
5.2.1定义
5.2.1.1 (N)子系统 (N)-subsystem开放系统层次划分中的一个元素,它只能与该开放系统的上一个划分或下一个划分中的元素直接交互。
5.2.1.2(N)层
(N)-layer
OSI体系结构中的一个子划分,由同一(N)行中的子系统组成。5.2.1.3对等(N)实体peer-(N)-entities同·(N)层内的实体。
5.2.1.4子层sublayer
一层内的子划分。
5.2.1.5(N)服务(N)-servicewwW.bzxz.Net
(N)层及其以下各层的一种能力,在(N)层和(N+1)层之间的边界上把这种能力提供给(N+1)实体。
5.2.1.6(N)设施(N)-facility
(N)服务的一部分。
5.2.1.7(N)功能(N)-function
(N)实体活动的--部分。
5.2.1.8(N)服务访问点(N)-service-access-point,(N)-SAP(N)实体向(N+1)实体提供(N)服务的那一点。5.2. 1.9(N)协议(N)-protocol
在执行(N)功能时,确定(N)实体通信行为的一组规则和格式(语义和语法)。5.2.1.10(N)实体类型(N)-entity-type用为(N)层定义的一组能力对类(N)实体的描述。5.2.1.11(N)实体(N)-entity
(N)子系统内的活动元素,是为对应于-一特定(N)实体类型的(N)层定义的一组能力(不包括任何正在使用的额外能力)的具体化。5.2.1.12(N)实体调用(N)-entity-invocation对于一给定的(N)实体的部分或全部能力(不包括任何正在使用的额外能力)的特定使用。5.2.2描述
5.2.2.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基本构造技术是分层。按照这种技术,把每个开放系统看作逻辑上是由子系统的有序集合构成的。为了方便起见,采用图3所示的垂直序列来表示。相邻的(N)子系统通过它们的公共边界进行通信。同一(N)行的各(N)子系统合起来构成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N)层。对于第(N)层,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只有一个(N)子系统。一个(N)子系统由一个或多个(N)实体组成。每层中都有实体。同一(N)层中的实体称为对等(N)实体。应该指出的是:在最高层之上没有(N十1)层,在最低层之下没有(N一1)层。8
最高层
(N+1)层
(N)层
(N-1)层
最低层
开放系统A
GB/T9387.1—1998
开放系统B
开放系统C
OSI用的物理媒体
图3合作的开放系统中的分层
开放系统S
5.2.2.2有些对等(N)实体不必甚至不能通信,因为可能存在阻止这种通信的情况(例如:对等(N)实体不在互连的开放系统中.或者不支持相同的协议子集)。在驻留于同-一(N)子系统内的对等(N)实体之间的通信由LSE提供.因此不属于(SI的范围。注
1对(SI而吉,区分某一客体类型及其实例之间的差别是有意义的。类型是对-类客体的描述,该类型的实例是符合其描述的任何客体。相同类型的实例构成一类。可以用各自的名去引用一个类型及其任何实例。每个可命名的实例及其所属的类型都应当具有可区分的名。例如:一个程序员写了一个计算机程序,该程序员就生成了某些实例的类型,每当计算机调用执行该程序时,就创建该类型的实例。因此,FORTRAN编译程序是一个类型。在数据处理机中每次调用其副本都表现为一个实例。
这种实例化的通用概念在OSI内也适用。现在考查OSI语境中的(N)实体。它也具有两个方面:类型和一组实例。(N)实体的类型用该(N)实体所能执行的(N)层功能的特定集合来定义。在相关开放系统中,提供(N)层功能的是(N)实体类型的实例,是对该(N)实体类型的任何一次特殊的调用,这些(N)层功能是(N)实体类型为了一次特定的通信所要求的。上述结论基于如下事实:(N)实体类型仅仅表示对等(N)实体之间联系的性质,而(N)实体调用则表示”次特定的、动态的实际信息交换。重要的是所有各层的实际通信仅仅发生在所有各层的(N)实体调用之间。在连接方式(见5.3.3)中,各(N)实体类型只是在连接建立时(或者逻辑上等效于恢复过程期间),才明显地相关。虽然经常对某一特定类型的任意(N)实体提出连接请求,但是总是只对特定的(N)实体调用建立实际连接。然而,本标推不排除请求与特定(已命名)的对等(N)实体实例建立连接。如果-个(N)实体调用知道其对等(N)实体调用的名,则第一个(N)实体调用能请求与其对等(N)实例调用建立另一个连接。2可能需要把一层进一步分成称为子层的子结构,并且把分层技术扩展到OSI的其他方面。把子层定义为一层中可以旁路的一组功能,但不允许旁路一层中所有的子层。子层使用其所在层的实体和通信服务。子层的详细定义或附加的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5.2.2.3除了最高层之外,每个(N)层都在(N)-SAP处把(N)服务提供给(N+1)层内的(N+1)实体。在5.5中描述(N)-SAP的性质。可以认为最高层表示可能使用由各低层提供的所有的(N)服务注:并非所有的开放系统都提供数据的初始源或最后目的,这样的开放系统不需要包含本体系结构的较高层(见图12)。
5.2.2.4由(N)层提供的每个服务可以通过选择一个或多个能确定该服务属性的(N)设施进行剪裁。当单个(N)实体靠其本身不能完全支持(N十1)实体请求的服务时,就要求其他(N)实体的合作来帮助完成该服务请求。为了合作,除最低层外,任何层内的(N)实体通过(N一1)层提供的服务进行通信(见图4)。可以认为最低层内的实体通过连接它们的物理媒体直接通信。5.2.2.5使用(N)层内执行的(N)功能,并且在必要时使用来自(N一1)层的服务,为(N十1)层提供(N)层的各种服务。
GB/T 9387.1—1998
注:由于在(N-1)服务边界处某种设施已经可用,不排除在(N)层中为了支持给定的(N)设施不再需要任何协议动作。但是,不允许完全不用所有的(N)协议。(N+1)层
(N)层
(N+1)实体
图4(N+1)层中的(N+1)实体通过(N)层通信5.2.2.6(N)实体可以把服务提供给-个或多个(N+1)实体,并且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N-1)实体的服务。(N)服务访问点是相邻层中的一对实体在该点使用或提供服务的点(见图7)。5.2.2.7(N)实体之间的合作是由一个或多个协议管理的。一层内的实体和协议如图5所示。(N)实体
(N)层
(N)协议
图5(N)实体之间的(N)协议
5.3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
5.3.1定义
5.3.1.1(N)联系(N)-association(N)实体调用之间的合作关系。
5.3.1.2(N)连接(N)-connection为了在两个或多个(N+1)实体之间传送数据,由(N+1)实体请求的联系。这种联系由(N)层建立,并且显式标识一组(N)数据传输和与要为其提供的(N)数据传输服务有关的协定。5.3.1.3(N)连接端点(N)-connection-endpoint在(N)服务访问点内位于(N)连接一端的终点。5.3.1.4多端点连接multi-endpoint-connection具有两个以上连接端点的连接。5.3.1.5对接(N)实体correspondent (N)-entities其间存在(N~-1)连接的(N)实体。5.3.1.6(N)中断(N)-relay
(N)实体把从一个对接(N)实体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另一个对接(N)实体的(N)功能。5.3.1.7(N)数据源(N)-data-source在(N-1)连接上发送(N-1)服务数据单元(见5.6.1.7)的(N)实体2。5.3.1.8(N)数据宿(N)-data-sink在(N—1)连接上接收(N-1)服务数据单元的(N)实体2)。5.3.1.9(N)数据传输(N)-data-transmission把从一个(N+1)实体来的(N)服务数据单元运送给一个或多个(N十1)实体的(N)设施。5.3.1.10(N)双工传输(N)-duplex-transmission同时在两个方向进行的(N)数据传输\。5.3.1.11(N)半双工传输(N)-half-duplex-transmission2)这些定义不是为本标准所用,而是为其他OSI标准所用。10
GB/T9387.1—1998
可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N)数据传输,但每次只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方向选择受(N十1)实体控5.3.1.12(N)单工传输(N)-simplex-transmission在预先指定的一~个方向上进行的(N)数据传输2)5.3.1.13(N)数据通信(N)-data-communication按照(N)协议在一个或多个(N一1)连接上传送(N)协议数据单元(见5.6.1.3)的(N)功能2)。5.3.1.14(N)双向同时通信(N)-two-way-simultaneous-communication同时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N)数据通信。5.3.1.15(N)双向交替通信(N)-two-way-alternate-comunication可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的(N)数据通信,但一次只在一个方向上进行。5.3.1.16(N)单向通信(N)-one-way-communication在预先指定的一个方向上进行的(N)数据通信。5.3.1.17(N)连接方式传输(N)-connection-mode-transmission在(N)连接的上下文中的(N)数据传输。5.3.1.18(N)无连接方式传输(N)-connectionless-mode transmission不在(N)连接的上下文中,且不需要维护(N)服务数据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的(N)数据传输。5.3.2描述
5.3.2.1为了在两个或多个(N十1)实体之间交换信息,要在(N)层中,在这些(N十1)实体之间用(N)协议建立联系。
注:可以在(N)协议内定义多个协议类。5.3.2.2(N)实体在(N)子系统内将(N)协议的规则和格式实例化。--个(N)实体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N)协议。(N)实体可以同时支持连接方式和无连接方式(N)协议,或者只支持二者之-。当支持连接方式时,(N)实体维护(N连接在适当的(N)-SAP处与适当的(N+1)实体的绑定。当支持无连接方式时,(N)实体维护与适当的(N)-SAP的绑定,以向(N+1)实体交付无连接数据。5.3.2.3(N+1)实体只能通过使用(N)层的服务进行通信。有时,不允许所有必需通信的(N+1)实体之间直接访问(N)层所提供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他某些(N+1)实体能在它们之间起中继作用,则仍然可以通信(见图6)。中继实体
(N+1)层
(N)层
图6通过中继通信
5.3.2.4(N)层和(N十2)层都不知道由串(N+1)实体进行中继通信。5.3.3通信方式
5.3.3.1引言
—(N+1)实体
5.3.3.1.1(N)层可以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为(N十1)层同时提供连接方式服务和无连接方式服务,或者仅提供二者之一。在(N十1)实体之间传输的任何实例都必须使用相同的(N)服务方式。5.3.3.1.2(N)连接方式服务和(N)无连接方式服务二者均由其提供给(N+1)实体的设施和(N十1)实体所见的服务质量来表征。对于(N)连接方式服务和(N)无连接方式服务,可由(N)层提供的功能用于增强(N一1)层提供给(N)层的设施和(N十1)实体所见的服务质量。如果需要,则在两种服务方式之间做转换。
2)这些定义不是为本标准所用,而是为其他OSI 标准所用。11
GB/T9387.1-1998
5.3.3.1.3由于连接方式传输和无连接方式传输是互补的概念,特别是由于无连接方式传输最容易用与连接概念的关系来定义,所以平行介绍二者是最好理解的。5.3.3.1.4为了使(N十1)实体能够用连接方式服务或无连接方式服务通信,在两个(N+1)实体之间应存在预先安排的联系,每个(N十1)实体都知道对方的知识,至少能发起使用这种服务。这种联系用本基本参考模型中未详细介绍的方法建立,并包含以下四种基本知识:a)涉及的对等(N)实体的地址;b)对等(N)实体商定的,至少可用于初始通信的一种协议;c)供对等(N)实体通信的可用性;d)来自(N)服务的可用的服务质量。注:可用多种方法获得预先安排的联系的知识,下面是一些例子:a)当与服务提供者交换合同时,人工获得的信息;b)由网络管理在目录中或查询数据库而得到的信息,c)可以通过以前的通信实例得知的信息;d)可以通过操作管理协设动态提供的信息。构成预先安排的联系的全部知识有可能联合采用上述各方法而获得。5.3.3.2连接方式
5.3.3.2.1连接是为在两个或多个对等(N)实体之间传送数据而建立的联系。这种联系将对等(N)实体与相邻低层的(N一1)实体绑定在一起。相邻低层以连接方式服务将建立和释放连接,以及在该连接上传送数据的能力提供给给定(N)层中的(N)实体。对等(N)实体通过下列三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使用连接方式服务:
a)连接建立,
b)数据传送,
c)连接释放。
5.3.3.2.2除了由这三个阶段所显示的截然不同的生存期之外,连接还具有下列特征:a)它涉及建立和维护在有关的对等(N)实体之间传输数据和使用(N-1)服务提供者的两方或多方协定;
b)它允许在所有有关各方之间协商将要用于控制数据传输的参数和选项;c)它提供连接标识,并用于避免在数据传送时地址解析和传输中的开销:d)它提供上下文,可将在对等实体之间相继传送的数据单元逻辑上相关联,并且能够保持顺序和为传输提供流量控制。
5.3.3.2.3连接方式传输的特征特别适于那些要求相对长的生存期和在稳定配置的实体之间存在流交互的应用。这种应用的例子包括:终端直接使用远程计算机、文卷传送和远程作业录入站的长时间相连。在这些情况下,有关的实体首先讨论其要求,并商定其交互的条款,保留可能需要的资源,传送系列相关的数据单元以实现各方的目标,显式终止交互,释放先前保留的资源。连接方式传输的性质在很大范围内也与其他应用相关。5.3.3.2.4通过使用(N)连接实现连接方式传输。(N)连接由(N)层在两个或多个(N)服务访问点之间提供。在(N)服务访问点处的(N)连接的终点叫作(N)连接端点。当主呼(N+1)实体为了支持与涉及(N)连接的(N)服务访问点相连的(N十1)实体而发出请求时,(N)层在两个或多个(N)服务访问点之间提供(N)连接。有两个以上端点的(N)连接称为多端点连接。在其间存在连接的(N)实体称为对接(N)实体。
注:使用(N)连接方式服务的数据传送包括在数据传送之前建立(N)连接。除了在5.3.2中介绍的联系之外,还要动态建立(N+1)实体与(N)连接方式服务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所涉及的元素不是在5.3.3.1.4中介绍的预先安排的联系的一部分,特别是下列情况:a)一个或多个对等(N)实体为了实行特定的通信的自愿程度和支持通信的低层服务的自愿程度:1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