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Polyhedra Network的ZKJ代币在一小时内暴跌近60%,市值蒸发超3.6亿美元。
同一时段,48 Club DAO的治理代币KOGE也下跌50%,市值损失超过1亿美元。
这场抛售始于KOGE/USDT流动性池枯竭,导致流动性提供者无法退出。随着投资者开始将KOGE兑换成ZKJ,恐慌性抛售接踵而至。
据早期社区报告,KOGE团队未能向流动性池补充USDT。这引发了用户所称的"双向抽毯"事件。
由于KOGE池中USDT耗尽,持币者急忙通过ZKJ池抛售KOGE,当时ZKJ团队仍在积极护盘。
然而大量卖单迅速击穿了ZKJ/USDT交易对,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ZKJ价格和投资者信心双双崩盘。
KOGE背后的48 Club DAO成员对此事件表示愤怒,指责团队存在渎职和管理不善。
社交媒体上要求两个项目方问责的帖子蜂拥而至,"双向抽毯"一词在加密圈形成热议话题。
该事件严重损害了两个生态的信任度,用户对其流动性策略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除流动性问题外,市场结构加剧了压力。本周还将有价值3200万美元的ZKJ代币解锁(占总供应量5.3%)。
随着币安Alpha交易量萎缩,分析师警告当前订单簿已被机器人和巨鲸主导,加剧了两个代币的波动性。
这次崩盘揭示了ZKJ和KOGE的共生关系。两者常被配对在流动性池中,并用于挖矿策略。
ZKJ支撑着zkBridge和零知识证明基础设施,而KOGE作为48 Club的治理代币——该组织专注于BNB链DeFi生态。
近期协同耕作和套利活动推高了两者间的交易量,使其更容易受到流动性冲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