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会发文再次重申了其两大愿景,并提出基金会关注的四大重点领域,以期将以太坊真正打造成全球金融网路的核心基础建设。
(前情提要:Bankless谈「以太坊两面性」:暴涨潜力与市场失望原因)
(背景补充:以太坊「苦 EF 久矣」,新的「社群基金会」能否重燃 ETH 信仰?)
本文目录
以太坊基金会 (EF) 7 月 9 日发布官方部落格文章《The Future of Ecosystem Development at the EF》,再次重申了其两大愿景,并提出基金会关注的四大重点领域,以期将以太坊真正打造成全球金融网路的核心基础建设。
文章指出,该 EcoDev(生态系统开发)策略首先锁定「最大化使用率」与「最大化韧性」。前者将透过教育、优化 UI/UX 以及企业级模板,降低大众与企业採用门槛。例如星巴克 Odyssey 专案导入 Enterprise Toolkit 后,链上燃料费减少 40%。后者则聚焦在「兆级美元安全 (1TS)」、多元客户端以及高强度安全审计上,确保网路的抗风险能力。
为推动目标落地,EF 将资源分配至四大场域:
据了解,今年以来以太坊日均手续费下滑了 35%,但企业合约部署量却激增 70%,显示企业需求正迅速攀升。专家分析,此次公告被视为 EF 对监管与竞争双重压力的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EF 与新成立的 Ethereum Community Foundation(以太坊社群基金会)分工各有不同:前者深耕公共基础建设,后者则聚焦 ETH 市值增长。二者未来能否实现 1+1 大于 2 的成效,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另外,从宏观角度看,美国减税政策有望释放更多风险资本,为以太坊冲刺兆级美元安全层提供助燃。能否实现最终目标,还要取决于以太坊生态是否能够在「更快、更安全、更易用」三条轴线同步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