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资管理公司VanEck在其2025年7月加密货币月度回顾报告中指出,以太坊(ETH)可能成为比比特币(BTC)更优越的价值储存手段。报告强调,ETH近几个月的通胀率低于BTC,同时其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的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通过配置数字资产(尤其是比特币)实现资金多元化。然而,最新趋势显示,企业也开始积累以太坊,将其视为兼具收益生成与通缩属性的潜力资产。
VanEck报告指出,虽然比特币凭借固定供应量和可预测的发行机制成为价值存储的有力候选,但以太坊提供了更灵活的金融功能。ETH持有者可通过质押获取奖励、收取网络收益,并参与DeFi协议获得额外收益。
报告同时对比了两者的货币政策差异。以太坊初始发行率为14.4%,高于比特币的9.3%。但两项重大政策变革使ETH通胀率骤降,最终低于比特币:
其一是2021年8月实施的以太坊改进提案EIP-1559,该机制通过销毁部分交易费,在网络高活跃期形成通缩压力,减少ETH总供应量。
其二是2022年9月的"合并"升级,以太坊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这一转变将每日ETH发行量从约13,000枚锐减至1,700枚,彻底消除了矿工奖励支出。
经历这些变革后,ETH通胀率于2023年3月首次跌破比特币。截至报告时,ETH供应量仅增长0.2%,而比特币增幅达3%。报告数据显示:
2022年10月7日至2024年4月4日期间,ETH总供应量从约1.206亿枚降至1.201亿枚低点,年化通胀率为-0.25%。此后因以太坊交易吞吐量提升,ETH销毁量减少,网络新增供应量(+0.5%)。但同期比特币供应量增长达(+1.1%)。
过去一个月,多家公司公布了以以太坊为核心的财政战略。例如加密货币公司BitDigital持有的ETH总量已突破12万枚。
比特币矿企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披露其ETH持仓量飙升至83.3万枚,成为已知最大的企业级ETH持有方。截至发稿,ETH报价3,643美元,24小时涨幅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