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师教育 > 1.28--10-3生理学课件生理学课件

1.28--10-3生理学课件生理学课件

类别:课件 整理时间:2023-10-24 11:00:14


新中国神经科学奠基人-张香桐主要成就“张氏效应”发现者发现“光强化”现象提出视觉通路中三色传导学说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名誉院士美国卫生研究院福格提常驻学者国际脑研究组织中央理事会理事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研究员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讲师、副教授1980年,获得茨列休尔德奖国际神经网络学会颁发终身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陈嘉庚“生命科学奖”人物故事张香桐先生(以下称先生)出生在河北省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幼年丧母他在幼年时曾患过天花,虽得以大难不死,但嗅觉几乎伤失殆尽童年时他经过哭求得以读过一段私塾,在14岁那年作为三年级插班生入小学读书毕业后又由于个人的坚持和族人的从旁支持,父亲方勉强同意他去报考中学考取后,以家庭举债进入县城读书在他读到中学三年级时,因家庭突遭大火而出现了辍学危机幸而在同学们的奔走帮助下,以得到的预支工资读到中学毕业预支条件是毕业后到某位官僚家去做家庭教师待到中学毕业了,他又面临一个十字路口考大学,还是履行合同去当家庭教师?丁是V在好友们的帮助和策划下,先生毅然决定家庭教师要当,大学也要考办法是报考北京大学因为这里的学费较低,对预科生又不考勤据先生谈,他是在冬季爬到货运列车的顶蓬上,赴北京考试的被北大录取后,他请同学代为在学校办了入学注册,本人则留在家乡做家教就这样先生在入学注册后未去北京,在做家教的同时,自学大学的预科课程测验时由同学寄来考题,他再寄去答卷,以此方式完成了一年半的预科学习只是在最后的半年,他在家乡请他人代课,方到北京大学上课,并直接通过了大学预科的结业考试可见先生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方踏进大学之门在升入本科学习时,许多同学选择了研究“物”的学科,而先生则选择了研究“人类活动”的学科一一心理学他认为此学科可帮助了解人脑思维活动的机理,遂入心理学系学习在校学习期间先生为筹集学费和生活费,曾为大字不识的赈灾大员做秘书,获取过一笔不小的收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在系内和到校外其它研究室实习等活动,先生又对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学发生了极大兴趣1933年大学毕业后,先生被留校任心理学系助教在这里先生完成了第一篇神经解剖学的学术论文(1936年刊出),开始了自己的科研生涯1934年转入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任助理员当年秋天先生又随心理研究所迁到南京1937年先生正在北京出差时,亲耳听到了日本帝国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的炮声,慌忙回到南京接着便随心理研究所部分同事辗转后撤,经过数处落脚,转到贵州的安顺小城的军医学校生理系任职在贵阳一座图书馆中查阅文献时,他偶然发现Fulton著的一本《神经生理学》,顿生向往国外拜师学习之心,于是向美国耶鲁大学发出留学申请,幸运地很快得到慨允于是先生卖掉所有可换钱的东西,于1943年经印度搭乘轮船,约30天到达美国,开始了在Fulton的研究室及其后在其它几处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的历程经过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努力奋斗,先生成为世界著名的脑科学家正在踌躇满志可在科研事业续展宏图之际,身在异国他乡的先生忽听在祖国大地上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开始着手准备和筹划回国事宜我们不难想象,要一位实验科学家,特别是在工作中必须依赖先进电子仪器的科学家,下决心放弃正在进行的有广阔前景的研究工作,快速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开展工作,该会多么难啊!但是,先生这样做了正在筹划回国时,爆发了朝鲜战争美国不但对新中国实施了经济封锁,还明确地限制中国学人回国例如,大概在1950年秋天就发生过禁止钱学森归国事件但这些都难以阻止先生回国以报效祖国的决心他借着在欧洲参加国际会议之际,首先与我国驻丹麦大使馆取得了联系,表明回国参加工作的愿望,然后又和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冯德培所长会面,便在美国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中,静待时机的到来,争取脱身回国了1956年初,机会终于到来先生申请到参加在比利时召开的国际生理学大会,并可在会后到欧洲讲学的签证先生启程时,未动多年积攒的大量的书籍和财物,只带上常用的一架打字机和几件随身衣服就上路了乘船来到比利时参加会议,后又到了丹麦,请友人特为先生组装一套先进的电生理仪器,准备从丹麦回国但与大使馆接洽时,使馆认为不宜从丹麦直接回国,因为他携带的仪器是被禁运的先生又由丹麦友人促成去芬兰的讲学,乘私人游船到了芬兰在赫尔辛基讲学后,又以到东欧国家讲学为由,申请到进入列宁格勒的签证到了苏联境内,先生方堂堂正正地踏上了归国之路但还有最后一难等待着先生,即在漫长的西伯利亚铁路旅程中他的钱不够用了他甚至用过安眠药,用睡眠来度过难以忍受的饥饿先生终于携带电生理仪器回到了祖国的上海通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先生既在科研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又为新中国培养了多位神经生理学精英他们多数成为杰出的神经生理学家,其中有人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香桐先生回国的时侯,正是自己科学研究事业的高峰,他是当时大脑皮层研究的著名学者,拥有最好的工作条件但他还是毅然决定放弃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祖国,以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国家的富强而奋斗为了避免美国政府可能的阻挠,张香桐先生回国时只带了一套电生理仪器和一架打字机,把自己的存款和藏书全都留在美国他在回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爱国热情,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张香桐先生回国后,到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化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中枢神经生理研究室主任他因陋就简地很快建立了实验室,开始进行研究工作1965年张香桐先生开始做针刺麻醉的神经生理基础的研究,对针刺镇痛机制的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的针刺镇痛机制的“两种感觉相互作用”的假设,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张香桐先生从国外带回了先进的中枢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从全国各地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来到他的实验室学习进修的人络绎不绝1959年,张香桐先生和冯德培、刘育民先生一起开办的全国电生理学习班,培养了数十位来自各地的神经生理学研究骨干,后来成为有关单位的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张香桐先生带头进行针刺麻醉研究,带动各地纷纷建立实验室开展针麻研究壮大了我国的电生理和痛觉研究力量培养了一批人才1981年张香桐先生创立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脑研究所,对我国脑研究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张香桐先生回国后的不懈努力,为培养我国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人才,推动我国中枢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香桐先生非常重视科学道德的建设,提倡献身、严谨、求实和奋进的学风张先生本人就是献身科学的典范,数十年来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科学研究中张先生强调研究人员必须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他总是亲自动手做对体力要求很高的电生理实验,从回国后直到七十岁高龄为止,总共做了一千次实验在他被关在“牛棚”里或车祸受伤卧床休养时,都利用时间写书或翻译张香桐先生学风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他写成论文初稿后总是放置一段时间,经过再三斟酌后才送出发表,以免出现错误他要求实验记录书写工整、内容完整;实验结束后必须按照规范处死动物,清洗手术器械他的一位研究生回忆说,有一次向张香桐先生汇报自己的新研究结果后,张先生问他你觉得现在应该做什么?你应该做的就是想办法证明这些结果是错的那位研究生回忆说,他从这一刻才理解了“研究”这两个字的真正意义,也体会到张先生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老师张香桐先生的严谨求实精神也表现在他做针刺镇痛研究的时候,他坚持先到医院亲身体验被扎针时的感觉他躺到手术台上,在身上扎了20根针,并要求医生用手术时的捻针手法进行刺激张香桐先生为中国神经科学事业的发展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作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先驱和奠基人之一他献身科学、严谨谦虚、艰苦创业、不断奋进的科学精神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的为人处事态度,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回顾他历尽艰辛、不屈不挠、富有传奇的一生,对我们今天发展科学事业有非常重要的教益和启示。

* 提醒:移动端部分功能限制,建议您到电脑端下载资源。
* 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