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演讲稿 > 德之不修,何以为师教师师德演讲稿

德之不修,何以为师教师师德演讲稿

类别:师德演讲稿 整理时间:2023-10-20 08:30:23

德之不修,何以为师教师师德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德之不修,何以为师》。

我相信在坐的各位老师,当大家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接受的最重要的一堂课一定是关于 师德修养的课程。

其实,纵观古今,无论历朝历代,只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可以去当老师。也就是说,想为师,先修德。

由于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所以对道德品质的要求格外严格。无论从国家的法律法规上,还是社会舆论上,乃至,学生家长的选择上。都对师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任何一个政府,都不会让一个丧伦败德之人当教师的;同样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也不可能支持品德不良的人为人师表;更不可能有家长把孩子交到品行不端的人手中接受教育。

要想当老师,一定要先修正自己的品德。只有把品德修好,才可以为人师。

大家都熟悉"师""范"两个字。有人对这两个字作这样的解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问的高低先且不论。就这一个"身正为范"就是对老师提出一个严格的要求。"范"者,模具也。是铸钱及金属器皿的模具。铸造产品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模具的好坏。也就是说,"范"正则器皿正;"范"不正,则出次品。既然把老师喻为"范".那就是说明老师的'品德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所以说没有好的品德是不能当老师的。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他提倡"以德服人".他始终践行这一宗旨。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如果不学习,不修养自己的品德,就失去了为师的条件。

无独有偶,汉代伟大的教育家董仲舒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强调了教师要先修正自己的品德,然后才能去教育学生。

有人把学生比喻为老师的产品,如果一个学生品德好、学习成绩不好,是一个合格品;品德好学习又好、是优等品;品德不好学习又不好、是次品;而品德不好学习好的却是危险品。可见学生品德优劣是首要的;而学生品德的好坏决定于老师的教育 .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他把教师的三大任务中,传道放在了首位。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仁义之道,是帮助学生修习自身的道德品质。而老师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才能教育好学生。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老师自己品行不端,虽然说得天花乱坠,也没有人去听从。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好教师是用自己的思想行为来培养教育人的",教师必须言行一致,身体力行。所以说:"德之不修,何以为师。"

各位同仁,在工作中我们要记住这样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让我们以身作则,把我们的孩子教育成品行优良,道德高尚的人。

我们也是为人父母者,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一位品德高尚的老师。那么,就从我们做起,勤修自身,以身正行,以行正言。我们要记住:三尺讲台 教书育人 德为本;一支粉笔 传道授业 身先修。

关键词:
何以 教师 演讲稿
* 提醒:移动端部分功能限制,建议您到电脑端下载资源。
* 声明: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