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5223-2000
基本信息
标准号:
YS 5223-2000
中文名称:静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标准类别: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0-12-12
实施日期:2001-07-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823564
相关标签:
触探
试验
规程
条文
说明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土木工程>>93.020土方工程、挖掘、地基构造、地下工程
中标分类号:工程建设>>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P13工程地址、水文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
出版信息
出版社:逐个计划出版社
页数:38页
标准价格:18.0 元
出版日期:2001-07-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徐晓泉 黄经秋
起草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
发布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规程适用于有色冶金工业工程建设的岩土工程勘察静力触探试验。其他行业的同类工作可参照执行。 YS 5223-2000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附条文说明) YS5223-2000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静力触探试验规程
YS5223—2000
条文说明
1总则
仪器设备
3.1般规定
3.2贯人系统
探测系统
试验方法
一般规定
试验准备
4.3试验工作
5资料整理
5.1一般规定
分层资料整理
1总则
1.0.1静力触探是岩土工程勘察中一项成熟的原位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将静探探头按一定速率压入土中,量测其贯人阻力,从而划分土层,确定土的名称、天然地基承载力、判定砂土地基液化以及确定土的其他物理力学性质等。1.0.3当勘察场地由软硬相间的地层构成时,静力触探探头难于穿越上部的坚硬地层而贯人到下部的软弱土层。在此情况下,可用钻探钻穿坚硬地层后,再进行下卧软土层的静力触探试验。557
3仪器设备
3.1般规定
3.1.2标定探头的测力计,是探头标定时一种主要的计量器具,应严格按照检定周期送计量部门检验,属强检设备。新研制的仪器设备应通过省、市级科委鉴定,并附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
3.2贯入系统
3.2.1静力触探贯入设备贯入速率规定为1.2土0.3m/min,主要是因为国内外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贯入速度差别过大,要影响探头贯人阻力的测定值。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标推是贯人速度为1.2m/min,为了使资料能够互相引用对比,把1.2m/min作为标准速度是合适的。同时,在不影响测试成果的前提下,可以允许有一个变化幅度,这里参照了欧洲地区拟订的标准,选用了1.2土0.3m/min,允许贯入速度在0.9~1.5m/min这样一个范围内变化,这对现场工作来说也是有利的。对孔压静探测试时的贯入速率规定为20mm/s,即每分钟1.2m,切不可随意变化贯入速度,因贯入速度的快慢,测得的超孔隙水压力数值将不一样,造成资料整理困难。3.2.2对本条说明如下:
1探杆制作应选用强度足够的无缝钢管管材加工,因探杆强度不够容易引起断杆,除影响测试结果外,还影响工程的顺利完成,探头、探杆、电缆线均掉人孔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探杆直径规定在25~50之间,可根据不同贯人设备自行选用,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936和?42静探杆。对超深孔原558
规程确定可采用2~3种不同直径的探杆,是由于探杆材质问题,为达到相当深度,而采取用增加直径获取强度的办法,多种直径在外业操作中总感到不方便。而目前已有好的管材,不需要多种直径管材,因此将其取消,对超深孔可采用合金钢探杆。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在攀枝花市马家田尾矿坝工程勘察中采用静探杆直径42,材料合金钢45MnMoB成功实现最大孔深达到80.1m深度,已触穿尾矿砂,达到老地表层。3.3探测系统
3.3.1单、双桥探头的技术规格,是基于目前静力触探使用的现状拟订的。主要考虑以下儿种因素:1由于双桥探头能够同时获得锥尖阻力和侧壁摩阻力两个参数,实践证明,它对于利用贯入阻力曲线划分地层,确定土名称,以及提供桩基承载力方面都是有利的,这也是单桥探头所不及的。但由于前几年最初使用的是单桥探头,这种探头使用的单位多,应用广泛,各地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在确定天然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土其他指标,许多都是和单桥探头建立的相关关系。此外,由于对触探机理的研究还不充分,单、双桥探头之间的换算国内尚有部分关系式,但没有最圆满的建立换算关系,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两种类型的探头尚需同时存在。2在本规程3.3.1条中采用的单桥探头,在它的锥头上部带有7cm高的筒简,是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并无理论依据。主要考虑探头阻力是反映地层强度的一种指标,它与工程性质中所提供的各种设计参数之间是一种统计的半经验关系,而且目前许多单位使用的相关方程主要也是依据这种形式探头建立的。因此,现阶段还是以保留这种外形为宜。3.3.2、孔压静探探头技术参数是根据目前国内个别厂商提供的参数确定的。本条是南光地质仪器广生产的孔压探头技术参数。3.3.3对探头磨损后应更换锥头及侧壁摩探筒,只做了定性的判559
释,没做定量的要求,主要是考虑此条要求过严,而在其他方面诸如仪器操作、归零肉眼误差·.·等因素均比锥头面积误差1%,侧壁摩擦筒长度误差1%来的大,因此将探头磨损后的更换条件放在条文说明上,可参照执行,见表1。表1不同锥头底面积的探头各部件磨损后更换条件锥头底
(cm2)
(mm)
更换条件
单桥探头侧摩
阻筒有效长度
不平整
有凹面
双桥探头侧摩阻筒
有效长度
小于锥
头直径
3.3.5探头传感器的引出端是个9芯接插件,另外在屏蔽电缆末端还应焊接一个相配套的9芯接插件,此段的密封防水十分重要。目前国内专业厂家生产的探头已很好的解决了防水问题。探头一旦进水,除影响工程外,探头可能将报废,因此处理防水问题至关重要。在屏蔽电缆穿越处装有金属垫圈,中间又有若干橡胶垫圈,因此在旋紧压紧螺帽时,应注意压紧橡胶圈,且橡胶圈紧箍电缆线。
3.3.6静力触探的量测仪器,在初期常用静态电阻应变仪,但由于采样时,由人操作应变仪,很难准确跟踪地层力学变化,操作误差大,且室内整理资料时,工作量大。后来静探量测仪器发展到用电子电位差计改装的静探自动记录仪,这种仪器实现了自动记录功能,而且室内资料整理速度加快了。近几年由于计算机的发展,出现了几代原位测试微机系统,很大的提高了采样精度,尤其是资料整理相当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当外业工作完成后,在较短时间就可提交测试成果。560
4试验方法
4.1一般规定
4.1.1静力触探在工程开始前必须进行全系统联机标定,这是静力触探的基础工作,同时又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未经标定的静探系统严禁进行工程测试工作。
4.1.2了解静探孔位处是否有障碍物,如有需清除或避开,否则探头无法穿过,甚至压坏、开孔偏斜等一系列问题发生。4.2试验准备
4.2.1探头贯人阻力的大小除了与其对应的作用面积、几何形状有关外,还与其上部的形状及尺寸有关,本条参考国外的标准,规定在探头套简(或摩擦筒简)以上8D(D为探头直径)范围内不增设扩孔器,是为了避免影响测试数据。当进行深层静探时,为避免孔内断杆事故的发生,必须产格控制探杆的总体平直度。
4.2.4主机安装中,对主机水平调整工作,一定要引起重视,保证贯入时的垂直度,否则开孔时偏斜,除深度测试不准外,还容易引!起断杆事故发生。在贯人过程中,如遇地层阻力增大,地锚上拨,应随时紧固地锚螺帽,纠正调整主机,尽量使探杆垂直贯入。4.3试验工作
4.3.2贯入速率问题,在静力触探穿越软土、粘性土、砂类土时应控制1.2土0.3m/min,当遇强度较高的地层,如中密砂类土、圆砾层时,为了穿透,可放慢贯入速度,其自的主要是穿透,可采取贯人一定深度,提升约10cm,往返这种操作,经多年工作实践还是可以561
穿透硬层。在操作加压装置时一定要施加油门由小到大,不可突然施加瞬间冲击力,容易引起断杆事故发生。硬层穿透了,避免了成孔,静探曲线连续性好,降低了工程成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3.3探杆的连接,丝扣部分必须上满,因杆件越长其挠曲度越大,特别是做深孔触探工作,更应引起足够重视,经多年的工作经验,断杆都是发生在丝扣部分,一且断杆除影响工程进度外,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4.3.5自动记录仪测试静力触探,由于采用的是标定供桥电压法,因此电压的变化对结果影响较大,因此电压显示需用数字电压表,显示的电压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学。随时注意观察记录笔的画线情况以及记录纸的运转情况,发现异常随时停机检查处理。
4.3.6本条介绍的原位测试微机系统,是以江苏省溧阳市应用计算机厂生产的LYI-B型原位测试微机系统为原型进行操作介绍。用于静力触探测试的微机还有LMC-J110型智能静探仪LMC一C210型静探微机,LMC一D310型静探微机,在使用这些微机时,操作时可参照使用说明书。562
5资料整理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5.1一般规定
5.1.1单孔静力触探曲线包括Ps一H、9cH、fs一H、Rf-H、u一H等,要求这些成果曲线内容完整、数据准确、清晰可辨。5.2分层资料整理
5.2.3静力触探是一种简接的勘探手段,它不能提供暴露面或样品供技术人员观察被探测层的特性,而只能借助贯入曲线间接判断土类及确定分层位置。贯人曲线有时具有多解性,因此用静探分层及确定土的名称时,应参照静探孔附近的钻孔资料进行划分,若附近无钻孔资料,宜用钻孔验证。5.2.5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曲线,若曲线幅值变化平稳,一般是软土、粘性士类型,此时计算静探指标时,可采取按图形以盈补缺,基本填满,此时这条线所对应的指标,就可确定为该层静探指标值。但如果遇曲线呈锯齿型的如粉土、砂类土,其指标计算可按本规程公式(5.2.5)进行计算。此计算值是加权平均值。当几个静力触探的力学分层,确定为个工程地质单元层时,此时工程地质单元层的指标也应按本规程公式(5.2.5)进行计算。统计静力触探指标的加权平均值。5.2.6启动微机进入原位测试微机系统,按ESC键,在文件目录下选择打开按“Enter”键将某孔静探指标调入,选择资料整理,若感到某处曲线有误尚可进行修正。根据工程的需求,可打印如下成果:1qH,fs一H,RfH曲线图(见附录C):2双桥静力触探成果表(单孔柱状图,见附录B);563
静力触探成果汇总表;
静力触探成果分析表。
统一书号:1580058·471
定价:108.00元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