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2423.29-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T 2423.29-1999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423.29-1999

中文名称: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Part 2:Test methods--Test U:Robustness of terminations and integral mounting devices

标准状态:已作废

发布日期:1999-08-02

实施日期:2000-03-01

作废日期:2005-10-14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501864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试验>>19.040环境试验

中标分类号:综合>>基础标准>>A21环境条件与通用试验方法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GB/T 2423.29-1982

采标情况:idt IEC 68-2-21:1992

出版信息

页数:平装16开, 页数:18, 字数:26千字

标准价格:13.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2-09-23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在正常装配或修理过程中其引出端或整体安装件可能受到应力的所有电工电子器件。 GB/T 2423.29-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 GB/T2423.29-1999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在正常装配或修理过程中其引出端或整体安装件可能受到应力的所有电工电子器件。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GB/T 2423.29---1999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8-2-21《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1983年第4版及其1985年第1次修改件、1991年第2次修改件和1992年第3次修改件。
本标准是对GB/T2423.29-—19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的修订。GB/T2423.29--1982等效于国际标准IEC68-2-211975年第3版及1979年第1次修改件和1980年第2次修改件。
本标准引用的其他国家标准有:GB/T2421--199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idtIEC68-1:1988)GB/T2423.28—198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T:锡焊试验方法(eqv IEC 68-2-20:1979)
GB/T2423.45—199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立气候顺序试验(idtIEC68-2-61:1991)GB/T3102.3—1993力学的量和单位(eqvISO31-3:1992)本标准于1982年首次发布,1999年8月第1次修订,自2000年3月1日起实施。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T2423.29--1982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本标推主要起草人:韩瑞福。
GB/T2423.29-1999
IEC 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关于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是由对该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代表参加的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它们尽可能地表达了国际上对该问题的一致意见2)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推荐标准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在这种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3)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国际电工委员会希望所有会员国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只要国家具体条件许可,应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推荐标准的内容作为他们的国家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推荐标准和国家标准之间的任何分歧应尽可能地在国家标准中明确地指出。本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0技术委员会(环境试验)制定的。本标准引用的其他IEC标:
IEC68-1《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1部分:总则和导则》本标推引用的其他标准:
ISO 31/Ⅱ
《力学的量和单位》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U:引出端及整体安装件强度Environmental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electronic products-Part 2 :Test methods-
Test U. Robustness of terminations andintegral mounting devices
GB/T 2423.29--1999
idt IEC 68-2-21: 1992
代替GB/T2423.29--1982
本标准适用于在正常装配或修理过程中其引出端或整体安装件可能受到应力的所有电工电子元器件。
2试验Ua1:拉力试验(适用于各类引出端)2.1目的
确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与试验样品主体的连接在正常装配或修理过程中承受轴向拉力的能力。2.2试验Ua1的-般说明
将试验样品主体固定,使其引出端处于正常位置,将拉力沿轴向施加到引出端上,并作用在离开试验样品主体的方向。
该拉力应逐渐施加(没有任何冲击),然后保持10 s士1s。2.3预处理
预处理的方法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2.4初始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2.5试验方法(见图1a))
2.5.1应用
本试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引出端。除了具有三个以上的引出端的试验样品,有关规范应规定每个试验样品受试引出端的数目外,应在全部引出端上进行试验。应能保证试验样品所有的引出端经受试验的概率相同。
2.5.2试验程序
将试验样品主体固定,使其引出端处于正常位置,按表1规定的拉力数值,沿辅向施加到引出端上,并作用在离开试验样品主体的方向。该拉力应逐渐施加(没有任何冲击),然后保持10s士1s。施加拉力的数值:
a)线状引出端(圆截面或带状)或插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08-02批准2000-03-01实施
施加拉力的数值应符合表1规定。GB/T 2423.29--1999
注:对线状引出端尺寸过大的试验样品,施加的拉力数值应在有关规范中规定。a)试验Uai—拉力试验
b)试验 Ua2
用箭头表示力的施加方向的示意图表1
标称截面积,mm2
0.05S≤0.1
0.2S≤0.5
0. 5相应的圆截面引出端直径,mm
0.250.350.50.8或按有关规范规定
或按有关规范规定
推力试验
拉力(容差士10%),N
注:对于圆截面引出端,带状引出端或插头,其标称截面积等于有关规范规定的诸标称尺寸的计算值。对于绞合线引出端,其标称截面积为由有关规范规定的单股引线截面积的总和。对于绝缘引出端,应在施加负荷处剥去绝缘层。对于绞合线引出端,绞合芯线应在施加负荷前在施加负荷处机械地连接在一起(例如:用镊焊或打结的方法)。由于绝缘引出端或绞合线引出端的技术特点而给剥去绝缘层、焊接或打结操作带来困难,并可能因此导致对试验结果产生争议时,则这些操作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必要时按试验样品生产厂的说明书进行。
b)其他类型的引出端(签状出端、螺栓、螺钉、接头等)施加拉力的数值由有关规范规定。2.6最后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2.7有关规范应作出的规定
a)预处理方法(见2.3):
h)初始检测(见2.4);
GB/T 2423. 29--1999
c)引出端超过3h,受试引出端的数月(见2.5.1);d)拉力(对于具有非标准尺寸的引出端和其他引出端)(见2.5.2);e)剥除绝缘、焊接或打结操作的细节要求(必要时)(见2.5.2);f)最后检测(见2.6)。
3试验Ua2:推力试验(不适用于柔软的引出端)3.1自的
确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与试验样品主体的连接在正常装配或修理过程中承受外加推力的能力。本试验只适用于尺寸小,重量轻的元器件,而设备和部件不包括在内。3.2试验Uaz的一般说明
固定试验样品主体,使试验样品的引出端处于正常位置,推力应尽可能在接近试验样品主体处施加到引出端上,但是在试验样品主体和施力装置的最近点之间应有2mm的距离。推力应逐渐施加(没有任何冲击),然后保持10s士1s。3.3预处理
预处理的方法应按有关规范规定。3.4初始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3.5试验方法(见图1b))
3.5.1应用
有关规范应指出本试验是否适用。如果适用,除了对具有三个以上引出端的试验样品有关规范应指出每一个试验样品受试引出端数目外,应在全部引出端上进行。应能保证试验样品所有的引出端经受试验的概率相同。有关规范应规定对引出端施加推力的方向(如果必要,可采用示意图的形式)。3.5.2试验程序
固定试验样品主体,使试验样品的引出端处于正常位置,推力应尽可能在接近试验样品主体处施加到引出端上,但是在试验样品主体和施力装置的最近点之间应有2mm的距离。推力的数值如表2规定。
推力应逐渐施加(没有任何冲击),然后保持10s土1s。施加推力的数值:
a)线状引出端(圆截面或带状)或插头施加推力的数值应符合表2规定。表2
标称截面积,mm2
0. 050.10. 25≤0. 5
0.5相应的圆截面引出端直径.mm
0.250.350. 50.8推力容差士10%),N
注:对于圆截面引出端、带状引出端或插头,其标称截面积等于有关规范规定的诸标称尺寸的计算值。305
GB/T 2423.291999
对于绝缘引出端,在施加负荷处应剥去绝缘层。由于绝缘引出端的技术特点而给剥去绝缘层带来困难,并可能因此导致对试验结果产生争议时,则这种操作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或必要时按试验样品生产的说明书进行。b)其他类型引出端(签状引出端、螺栓、螺钉、接头等)所施加推力的数值应在有关规范中规定。3.6最后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3.7有关规范应作出的规定
a)预处理方法(见3.3);
b)初始检测(见3.4);
c)本试验是否适用(见3.5.1):d)引出端超过3h,受试引出端的数目(见3.5.1);e)施力方向(见3.5.1);
f)剥除绝缘层的细节要求(必要时)(见3.5.2);g)对线状引出端或插头以外的其他引出端,所施加推力的数值(见3.5.2);h)最后检测(见3.6)。
4试验Ub:弯曲试验(仅适用于可弯曲的引出端)4.1目的 
确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与试验样品主体的连接在正常装配和修理过程中承受弯曲力的能力。为了确定试验样品是否具有弯曲性能,应采用下述条件:a)在4.5.2.1和4.5.2.3中规定的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引出端应承受相对于初始位置至少30°的弯曲(见图2c));
b)在4.5.2.2中规定的试验:引出端应能用手指弯曲。4.2试验Ub的一般说明
4.2.1线状或带状引出端弯曲试验固定试验样品主体,使引出端处于试验样品正常使用位置,其引出端的轴向处在垂直方向,然后在试验样品引出端的末端悬挂施加弯曲力的磁码。将试验样品主体在垂直平面内倾斜大约90°,然后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操作即为一次弯曲。方法1:在相反方向弯曲二次或多次。方法2在同一方向弯曲二次或多次。4.2.2签状引出端弯曲试验
可用手指弯曲的签状引出端应弯曲45后再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此操作即为一次弯曲。方法1:在相反方向弯曲二次或多次。方法2:在同一方向弯曲二次或多次。4.2.3同时弯曲试验
应在距引出端与试验样品主体封接点3mm处用夹具将试样一侧所有的引出端夹紧,然后将码加到夹具上,使其引出端下垂。将试验样品主体倾斜45°,然后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此项试验应在相反的两方向上进行。4.3预处理
预处理的方法应按有关规范规定。4.4初始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306
“一次弯曲
一次弯曲
GB/T2423.29-1999
见图2)
两次弯曲
a)试验Ub方法1
两次弯曲
b)试验Ub方法2
试验样品主体
短引出
c)可弯曲引出端的位移角示意图注:对于手动鸾曲,见4.5.2.2,应遵循标号顺序。④
长引出
图2试验Ub:弯曲试验的试验程序示意图(见4.5.2.1~4.5.2.3)4.5试验方法
4.5.1应用
有关规范应指出本试验是否适用。如果适用,除了对具有三个以上引出端的试验样品应由有关规范指出每个试验样品受试引出端的数目外,试验应在全部引出端上进行。应能保证试验样品所有的引出端经受试验的概率相同。这种对于受试引出端数目的限制,不适用于同时弯曲试验(见4.5.2.3),同时弯曲试验一般用于在307
GB/T 2423.29-1999
侧或多侧有成排引出端的微型电子组件。4.5.2试验程序(见图2)
4.5.2.1线状或带状引出端弯曲试验固定试验样品主体,使引出端处于试验样品正常使用位置,其引出端的轴向处在垂直方向,然后在试验样品引出端的末端悬挂施加弯曲力的码,其数值按表3规定,将试验样品主体在2s~3s的时间内,在垂直平面内倾斜大约90°,然后以同样的时间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操作即为一次弯曲。有关规范应规定采用下列方法中的一种:方法1:(见图2a))
每个方向弯曲一次,共二次,中间不中断。或按有关规范规定做次数较多的交替弯曲。方法2:(见图2b))
同一方向弯曲二次,中间不中断。或按有关规范规定做次数较多的弯曲。在试验样品主体和施力点之间不得放置可能影响曲率半径的装置。带状引出端应向其最宽平面垂直弯曲。弯曲力数值应符合表3规定。
截面系数,mm
Zx0.5×10m3
1.5×10-34.2×10-31. 2×10-20.5×10-11.9X10-1≤Zx
相应的圜截面引线直径,mm
0.250.350.50.8对于圆截面引出端,其截面系数Zx由下式求出:1
引出端直径。
式中· d-
对于带状引出端,其截面系数Zx由下式求出:Zx ba
式中:a-—与弯曲轴垂直的带状引出的厚度;b—一带状引出端的另一边尺寸。弯曲力(容差±10%),N
2截面系数的定义在GB/T3102.3的3-21中给出,上述公式的推导可从机械工程标准教科书中查到。4. 5.2.2签状引出端弯曲试验
可用手指弯曲的签状引出端应弯曲45°后,再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此操作即为一次弯曲(见图2)。有关规范应规定采用下列方法中的一种:方法1:一次弯曲后,立即在相反方向再做第二次弯曲。方法2:同方向连续弯曲二次。
有关规范可规定其他细节(例如:使用的钳子,弯曲的位置等)。4.5.2.3同时弯曲试验
GB/T 2423. 29—1999
应在固定面内(或当这个面不是给定的场合,在距封接处3mm左右的那一点)夹紧试验样品一侧所有的引出端;在要发生弯曲的边缘处,夹具的曲率半径为0.1mm。将磁码加到夹具上,使其引出端下垂,该磁码(包括夹具的重量在内)所施加的力应等于表3所规定的值乘以所夹的引出端数目。将试验样品主体在2s~3s内倾斜45°然后以同样的时间使其恢复到初始位置。本试验在个方向上进行一次,恢复到初始位置,再在另一方向上进行一次,再恢复到初始位置(见图2)。注:对于短引出端的试验,其夹具的设计应使在弯曲试验期间,夹具的上表面不会碰到试验样品主体(否则在引出端上将产生拉应力)。(见图3)图3短引出端试验夹具的设计
4.6最后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4.7有关规范应作出的规定
a)预处理方法(见4.3);
b)初始检测(见4.4);
c)本试验是否适用(见4.5.1);d)引出端超过三个时,受试引出端的数目(见4.5.1);e)弯曲次数超过二次时,弯曲的方法和次数(见4.5.2.1);f)应用的方法和具体细节(见4.5.2.2);B)最后检测(见4.6)。
5试验Uc:扭转试验(仅适用于轴向线状引出端)5.1目的
确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与试验样品主体的连接在正常装配或拆卸过程中承受扭力的能力。5.2试验Uc的一般说明
每一引出端在距引出点6mm~6.5mm处弯曲成90°。在距弯曲处1.2mm士0.4mm处夹紧引出端的自由端,然后将试验样品主体或夹具围绕引出端原来的轴以每5s旋转一次的速度旋转。其连续旋转应在相反方向交替进行。5.3预处理
预处理方法应按有关规范规定。5.4初始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5.5试验方法(见图4)
5.5.1应用
有关规范应规定本试验是否适用。GB/T 2423. 29--1999
如果适用,除了对具有三个以上的引出端的试验样品有关规范应指出每个试验样品受试的引出端数目外,试验应在全部引出端上进行。应能保证试验样品所有的引出端经受试验的概率相同。5.5.2试验程序
每一引出端在距引出点6mm~6.5mm处弯曲成90°,弯曲的曲率半径应为0.75mm左右(见图4a))。
在距弯曲处1.2mm士0.4mm处夹紧引出端的自由端(见图4b)),然后将试验样品主体或夹真围绕引出端原来的轴以每5s旋转一次的速度旋转。其连续旋转应在相反方向交替进行。详细规范应规定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和下列严酷等级之一进行试验:方法1:试验样品主体被夹住
严酷等级1:360°三转
严酷等级2:180°二转
方法2:两个引出端被夹住(见图4c))严酷等级:180°二转
注:方法2主要用于其主体不宜夹住(例如:其直径小于4mm)和在每端有同样的轴向引出端的试验样品。试验样品
0.75mm曲率半径
金属板
引出端
a)扭转试验弯曲引出端的方法
试验样品
1. 2mm±0. 4mm
刚性保持的挚整夹
旋转360°的夹头
b)扭转试验扭转引出端的方法
试验样品
1.2mm±0.4mm
刚性保持的垫整夹
旋转180°的夹子
c)在主体不宜夹住的试验样品上扭转引出端的方法试验Uc:线状引出端的扭转试验图4
5.6最后检测
GB/T2423.29—1999wwW.bzxz.Net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5.7有关规范应作出的规定
a)预处理方法(见5.3);
b)初始检测(见5.4);
c)本试验是否适用(见5.5.1)d)引出端超过3h,受试引出端的数目(见5.5.1);e)最后检测(见5.6)。
6试验 Ud:转矩试验
6.1目的 
确定引出端以及引出端与试验样品主体的连接及其整体安装件在正常装配或修理过程中,承受转矩的能力。
6.2试验Ud的-般说明
对于具有螺栓或螺钉的引出端,对正常装配在每个引出端上的螺钉或每个螺母,按有关规范规定的严醋等缀施加按表4规定的力矩保持10s~15s。在本试验中,应在螺钉头部和它的紧固面之间放置垫圈或放置对螺钉具有正常开孔的金属板。对其它型式的引出端,有关规范应规定所要求的方法。6.3预处理
预处理的方法应按有关规范规定。6.4初始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6.5试验方法
6.5.1应用
有关规范应规定本试验是否适用。如果适用,除了对具有三个以上的引出端的试验样品有关规范应指出每个试验样品受试的引出端数目外,试验应在全部引出端上进行。应能保证试验样品所有的引出端经受试验的概率相同。6.5.2试验程序
6.5.2.1螺栓或螺钉引出端
用正常固定装置固定试验样品,按有关规范规定的严酷等级,将表4所规定的转矩,没有冲击地施加于螺钉或施加于每一引出端正常装配的每个螺母上。其试验持续时间为10s~~15s。在这一试验期间,应在螺钉头部和它的紧固面之间放置垫圈或放置对螺钉具有正常开孔的金属板。垫圈或金属板的厚度大约等于标称螺栓螺距的6倍。所有的零部件应是清洁和干燥的。螺母的厚度大约等于标称螺栓直径的0.8倍。表4
螺纹标称直径,mm
严酷等级1
严醋等级2
对于某些试验样品,例如:半导体器件,可能需要差异很大的转矩数值,必要时,这些数值应在有关采用说明:
1]表 4中螺纹直径规格与我国规格有差异。311
规范中规定。
GB/T 2423.29—1999
当直径大于6mm时,其转矩值应由有关规范规定。螺母或螺钉试验后应能够松开。6.5.2.2其他类型引出端
有关规范应规定所要求的方法。6.6最后检测
试验样品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外观检查以及电性能和机械性能测量。6.7有关规范应做出的规定
a)预处理方法(见6.3);
b)初始检测(见6.4);
c)本试验是否适用(见6.5.1);d)引出端超过三个时,受试引出端的数目(见6.5.1);e)严酷度(见6.5.2.1);
f)螺纹直径大于6mm或由于其他原因而有必要时,另行规定的转矩值(见6.5.2.1);g)其他类型引出端的试验方法(见6.5.2.2);h)最后检测(见6.6)。
7试验Ue:安装状态下的表面组装元器件7.1目的 
利用规定的方法确定安装于基板上的表面组装元器件引出端的机械强度。引出端由其元器件非导电件上的金属化部分形成,或如一般的引出端一样,由很短的局部扁平的金属件构成。7.2试验Ue的般说明
试验Ue有三种单独的试验方法,有关规范应规定适用的方法。三种试验方法如下:一试验Uer:弯曲试验;
一试验Ue2:拉脱试验;
试验Ues:剪切(粘附力)试验。除非有关规范另有规定,试验时应将元器件试样以正常方式安装于下列基板之一上:—试验Ue1:环氧编织玻璃纤维覆铜层压板。这种层压板应为通用级,面粘附金属箔,其标定厚度包括金属箔在内为1.6 mm土0.20 mm;试验Ue2:烧制有厚度为0.635mm士0.05mm的金属化焊盘的90%~98%高铝陶瓷,或进行Ue1试验用的环氧玻璃板;
-试验 Ue3:(同试验 Ue2)。
建议优先采用图5的基板图形,但不作为规定。注:这两种图形基本适用于二端元器件。有关规范应规定所有其他细节,包括试样可否为非有效的元器件等。试验应在GB/T2421-1999的5.3规定的测量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由于要求试样要安装好且不能重新使用,所以这种试验是破坏性的。每-种试验要使用不同的试样。
在多数情况下,试验造成的损坏不可能通过目检或电气检测进行评价。为了暴露隐藏的缺陷,建议试验后立即进行GB/T2423.45的气候顺序试验,或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其他适合的机械和(或)电气处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