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39-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839-2008
中文名称: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5-30
实施日期:2008-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418469
相关标签:
产品
镀锌
质量
试验
方法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冶金>>钢铁产品>>77.140.01钢铁产品综合
中标分类号:冶金>>金属理化性能试验方法>>H25金属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2586
页数:9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0625-T-605
出版日期:2008-08-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0-01-19
起草人:单凯军、何明文、冯超、任翠英、徐四清、黄柏华、周代义、徐洪林
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
归口单位: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T1839—2003《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和GB/T2973—2004《镀锌钢丝锌层重量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钢产品单位面积上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的原理、试验溶液、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再现性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面积易于测定的热镀锌和电镀锌等钢产品。 本标准与GB/T1839—2003和GB/T2973—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适用的镀锌层类别:纯锌镀层、锌铁合金镀层、锌铁合金和锌铝合金镀层(例如:锌-5%铝合金镀层、55%铝-锌合金镀层);———对于用天平称量试样的准确度作了规定,当试样的镀层质量不小于0.1g 时称量应准确到0.001g———增加了附录A《镀锌钢板锌层质量的荧光X 射线测量法》。 GB/T 1839-2008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1839-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77.14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39—2008
代替GB/T1839—2003、GB/T2973-2004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gravimetricdeterminationofthemassperunitareaof galvanizedcoatings on steel products(ISO1460:1992,Metalliccoatings—Hotdipgalvanizedcoatingsonferrousmaterials-Gravimetricdeterminationofthemassperunitarea,MOD)
2008-05-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
GB/T1839—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1460:1992《金属镀层钢铁材料热镀层单位面积上镀层质量的重量法测定》。
为了方便比较,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和ISO1460:1992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本标准在采用ISO1460:1992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在附录C中给出了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本标准与ISO1460:1992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一增加了适用的镀锌层类别:纯锌镀层、锌铁合金镀层、锌铁合金和锌铝合金镀层(例如:锌-5%铝合金镀层、55%铝-锌合金镀层);—增加去离子水作为稀释剂;
一增加试样面积要求;
一对于用天平称量试样的准确度作了规定,当试样的镀层质量不小于0.1g时称量应准确到0.001g;
增加了附录A《镀锌钢板锌层质量的荧光X射线测量法》。本标准代替GB/T1839—2003《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和GB/T2973—2004《镀锌钢丝锌层重量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1839—2003和GB/T2973—200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增加了适用的镀锌层类别:纯锌镀层、锌铁合金镀层、锌铁合金和锌铝合金镀层(例如:锌-5%铝合金镀层、55%铝-锌合金镀层);对于用天平称量试样的准确度作了规定,当试样的镀层质量不小于0.1g时称量应准确到0.001g;
增加了附录A《镀锌钢板锌层质量的荧光X射线测量法》。本标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宝钢集团上海二钢有限公司、杭州新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单凯军、何明文、冯超、任翠英、徐四清、黄柏华、周代义、徐洪林。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839—1993、GB/T18392003GB/T2973—1982、GB/T2973—1991GB/T2973—2004。I
1范围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1839—2008
本标准规定了钢产品单位面积上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的原理、试验溶液、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再现性及试验报告。
本标准所述镀锌层包括纯锌镀层、锌铁合金和锌铝合金镀层(例如:锌-5%铝合金镀层、55%铝-锌合金镀层)。本标准适用于面积易于测定的热镀锌和电镀锌等钢产品。镀锌钢板也可采用附录A的方法进行锌层质量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8170数字修约规则
3原理
将已知表面积上的镀锌层溶解于具有缓蚀作用的试验溶液中,称量试样在镀层溶解前后的质量,按称量的差值和试样面积计算出单位面积上的镀锌层质量。试验溶液
4.1清洗液
化学纯无水乙醇。
4.2试验溶液
4.2.1将3.5g化学纯六次甲基四胺(CsH12N)溶解于500mL浓盐酸(p=1.19g/mL)中,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
4.2.2试验溶液在能溶解镀锌层的条件下,可反复使用。5试样
5.1取样部位和数量按照产品标准或双方协议的规定执行。5.2应根据镀层的厚度,选取试验面积,保证符合试样称量准确度要求5.3在切取试样时,应注意避免表面损伤。不得使用局部有明显损伤的试样。5.4钢板、钢带试样可为圆形或方形,仲裁试验试样单面面积为3000mm2~5000mm5.5
钢丝试样长度按表1规定切取。
钢丝直径
≥0.15~0.80
>0.80~1.50
5.6其他镀锌钢产品试样的试验总面积应不小于2000mm。试样长度
单位为毫米
GB/T1839—2008
6试验步骤
6.1用清洗液(4.1)将试样表面的油污、粉尘、水迹等清洗干净,然后充分烘干。6.2用天平称量试样,其称量准确度应优于试样镀层预期质量的1%。当试样镀层质量不小于0.1g时,称量应准确到0.001g。
6.3将试样浸没到试验溶液(4.2)中,试验溶液的用量通常为每平方厘米试样表面积不少于10mL。6.4在室温条件下,试样完全浸没于溶液中,可翻动试样,直到镀层完全溶解,以氢气析出(剧烈冒泡)的明显停止作为溶解过程结束的判定。然后取出试样在流水中冲洗,必要时可用尼龙刷刷去可能吸附在试样表面的疏松附着物。最后用乙醇清洗,迅速干燥,也可用吸水纸将水分吸除,用热风快速吹干。6.5用天平称量试样,精度与6.2相同。6.6称重后,测定试样锌层溶解后暴露的表面积,准确度应达到1%。钢板、钢带试样直径或边长的测量至少准确到0.1mm。钢丝直径的测量应在同一圆周上相互垂直的部位各测一次,取平均值,测量准确到0.01mm。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6.7测定镀锌板单面的锌层质量时,采用适当的方式封住一面,测量完后,再测定第二面。7结果计算
7.1钢产品(不含钢丝)单位面积上的镀锌量[每平方米上的质量(g)),按公式(1)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保留数位应与产品标准中标示的数位一致。M=ml=m×106
式中:
M—单位面积上的镀锌层质量(钢板、钢带注明单面或双面),单位为克每平方米(g/m2);m
试样镀锌层溶解前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镀锌层溶解后的质量,单位为克(g);A—钢板、钢带试样面积或钢管试样的内、外表面积之和,单位为平方毫米(mm*).(1)
7.2镀锌钢丝单位面积上的镀锌量按公式(2)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保留数位应与产品标准中标示的数位一致。
M=ml=m×D×1960
式中:
D试样镀锌层溶解后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1960-
一常数。
·(2)
7.3需要表示纯锌层近似厚度(μm)时,可按公式(3)计算,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到小数点后1位。
式中:
d—纯锌层厚度,单位为微米(μm);p纯锌层密度,7.2g/cm。
8再现性
(3)
用不同的仪器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由不同的试验人员测定时,本方法的再现性约为平均值的±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
本标准号和试验方法;
试样形状、尺寸;
异形试样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日期和试验人员;
其他内容。
GB/T1839—2008
GB/T1839—2008
A.1适用范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镀锌钢板锌层质量的荧光X射线测量方法本测量方法规定用X射线荧光测量钢板表面镀锌层质量的原理、试验仪器、校准方法、测量步骤等。
本方法适用于测量热浸的锌镀层、锌铁合金镀层、锌铝合金镀层(例如:锌-5%铝合金镀层、55%铝锌合金镀层),以及电镀的锌镀层、锌镍合金镀层等的质量。A.2原理
A.2.1利用射线源(X光管或放射性同位素)发生的一次射线照射有金属镀层覆盖的钢板。在一定条件下,在钢基体内激发出铁的特征荧光X射线(二次射线),当其穿透不同厚度的金属镀层时发生不同程度的强度衰减。检测二次射线的强度。当一次射线的发生和二次射线的检测等条件固定时,检测到的荧光X射线强度是镀层厚度的函数。利用强度与镀层厚度的定量关系,得到镀层质量。A.2.2一次射线照射有金属镀层的钢板。在一定条件下,在金属镀层中激发出镀层金属的特征X射线,即荧光X射线,检测荧光X射线的强度。利用强度与金属镀层厚度的定量关系,得到镀层质量。A.3试验仪器
A.3.1试验用金属镀层X射线测厚仪或射线测厚仪。仪器由射线源、检测器和电子系统等单元构成。射线源是产生一次射线的X射线管或放射性同位素。一次射线在试样中激发出二次射线;检测单元接收来自试样的二次射线(荧光X射线);电子系统将接受的射线转化为镀层质量,对仪器进行控制,对数据进行处理。
A.3.2在采用镀层特征荧光X射线的测量方法时,一次射线人射强度应保证能在镀层的全厚度上激发出镀层中被测元素的特征荧光X射线并被检测。如果采用基体特征荧光X射线的测量方法(吸收法),一次射线的人射强度应保证在钢基体中激发的特征荧光X射线,穿过镀层时具有足够的出射强度。
A.3.3仪器应具有足够高的射源强度和检测灵敏度,能以较短的数据采集时间完成较厚镀层的精确测量。
A.3.4检测器必须能区分由镀层和基体产生的荧光X射线。A.3.5射线源产生的射线必须对试样有足够的辐照面积A.3.6仪器应能测量几种元素以及对镀层成份波动进行补偿。A.4校准方法
A.4.1测量仪器应当用标准样品进行校准,建立特征荧光X射线强度与镀层质量之间的精确定量关系。
A.4.2标准样品的镀层质量应当用重量法准确测定。A.4.3标准样品的镀层、钢基应与待测试样的镀层、钢基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和镀覆工艺,相同的X射线发射吸收特性。
A.4.4标准样品的制取可以采用下述推荐方法用荧光X射线法,选取一块镀层均匀的样块,尺寸约为230mm×230mm,按图A.1所示的十字形4
GB/T1839—2008
分布制取5片样品,用重量法测定2、3、4、5号样品的镀层质量(g/m)。1为中心样品,2、3、4、5为“卫星”样品。如果4片的测定结果的复现性(四样片的极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超出3%,则取4片试样的平均值作为样品1的镀层重量,样品1作为标准样品。轧制方向
A.4.5校准仪器时,应当由训练有素的人员制备标准样品。至少采用三块标准样品,它们的镀层质量不同,并应覆盖待测试样的镀层质量范围。A.5测量步骤
A.5.1试样的取样位置应执行产品标准或协议的规定。试样应平坦、洁净,其形状、大小应适合仪器的要求。
A.5.2仪器环境应保持清洁,室温应稳定,防止金属粉尘和温度波动对X射线信号的干扰。A.5.3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范操作仪器。选择被测元素,设定试验条件。当用吸收法测量镀层质量时(A.2.1),应测量钢基体的特征荧光X射线,选择FeKα射线。当采用镀层的荧光X射线测量镀层质量时(A.2.2),应测量镀层元素的特征荧光X射线,例如ZnKα射线。如果镀层元素不止一种,测量含量高的元素的特征荧光X射线。A.5.4用标准试样对仪器进行校准,绘制校准曲线或特征荧光X射线强度与镀层质量(g/m2)对照表。
5用与测定标样相同的条件测量试样的荧光X射线强度,根据校准曲线将其换算成镀层质A.5.5
量(g/m2)。
GB/T1839—2008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与IS01460:1992章条编号对照表B.1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1460:1992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表B.1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1460:1992章条编号对照对应的国际标准章条编号
本标准章条编号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与IS01460:199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表C.1给出了本标准与ISO1460:199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表C.1本标准与ISO1460:1992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标准章条号码
7.1、7.2
附录A
技术性差异
增加了适用的镀锌层类别:纯锌镀层、锌铁合金镀层、锌铁合金和锌铝合金镀层(例如:锌-5%铝合金镀层、55%铝-锌合金镀层)稀释脱锌溶液时,除了采用蒸馏水外,增加了可以采用去离子水作为稀释剂的内容增加试样面积要求
增加了“当试样镀层质量不小于0.1g时,称量精度0.001g
对于试验面积测量,增加具体的尺寸精度数值(钢板0.1mm,钢丝0.01mm)增加\计算结果按GB/T8170规定修约,保留数位应与产品标准中标示的数位一致”以附录形式列人“镀锌钢板锌层质量的荧光X射线测量方法”
GB/T1839—2008
适应生产技术发展现状;
综合EN、ASTM、JIS等标准对适用范围的规定
增强本试验方法的可操作性
增强本试验方法的可操作性:
综合EN、ASTM、JIS对试样尺寸的规定增加本试验方法的可操作性,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增强本试验方法的可操作性
规范数据处理,为产品判定提供方便适应生产、试验技术发展现状的要求GB/T1839-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GB/T1839--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8月第一版
印张0.75
字数14千字
2008年8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2586定价14.00元如有印装差错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