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9209-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9209-2008
中文名称:化学热处理渗剂 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04
实施日期:2008-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90970
相关标签:
化学
热处理
技术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制造>>25.200热处理
中标分类号:机械>>加工工艺>>J36热处理
出版信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10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2008-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单位:南京科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归口单位:全国热处理标委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本标准规定了化学热处理渗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安全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铸铁及其他金属材料与粉末冶金制品进行化学热处理时采用的渗剂。 JB/T 9209-2008 化学热处理渗剂 技术条件 JB/T9209-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5.200
备案号:24507-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2092008
代替JB/T9209—1999
化学热处理渗剂
技术条件
Technical reguirement of medium for thermo-chemical treatment2008-06-04发布
200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渗剂的分类
渗剂的技术要求
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
使用性能..
6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
6.1渗剂的松装比容
6.2粒状渗剂的压溃率测定方法.6.3渗剂的使用效果检验
7安全要求,
8包装、运输和贴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几种常用渗剂的化学成分与特点图1压溃试验装置
表A.1几种常见渗剂的化学成分与特点JB/T9209-2008
JB/T9209—2008
本标准代替JB/T9209—1999《化学热处理渗剂技术条件》。本标准与JB/T9209-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规范并标出了封面的各种信息;调整并填充了“前言”中的相关要素;一规范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导语,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对采标项目给予了标识;规范了术语和定义的写法,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化学热处理”及“化学热处理渗剂”;将原标准的“6安全要求”一章内容调为“7安全要求”;-将原标准的“7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一章内容调为“6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热处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5)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南京科润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聂晓霖、郦振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ZBJ36014—1989;
-JB/T9209—1999。
1范围
化学热处理渗剂主
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热处理渗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安全要求等。JB/T9209—2008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合金钢、铸铁及其他金属材料与粉末冶金制品进行化学热处理时采用的渗剂。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10.1-2004工业碳酸钠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业碳酸钠(BS3674:1981,MOD)GB253煤油(GB253—1989,neqASTMD3699:1983)GB/T470锌锭(GB/T470—1997,eqvISO252:1981)GB536液体无水氨(GB536—1988,neqrOCT6221:1982)GB/T537
GB/T678
GB/T683
GB/T684
GB/T686
GB/T690
GB/T1196
GB/T1614
工业十水合四硼酸二钠(GB/T537—1997,eqvISO1916:1972)化学试剂乙醇(无水乙醇)(GB/T678—2002,ISO6353-2:1983,NEQ)化学试剂甲醇(GB/T683—2006,ISO6353-2:1983,NEQ)化学试剂甲苯(GB/T684—1999,negISO6353-2:1983)化学试剂丙酮(GB/T686—2008,ISO6353-2:1983,NEQ)化学试剂苯(GB/T690—2008,ISO6353-3:1987,NEQ)重熔用铝锭
工业碳酸锁(GB/T1614-1999,neqJISk1415:1961(1983))GB/T2085.1铝粉第1部分:空气雾化铝粉GB2440尿素
GB/T2946氯化铵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3634
GB/T3864
GB/T4153
GB/T4842
氢气第1部分:工业氢
工业氮
混合稀土金属
GB/T6890
GB/T7232
GB/T8121
GB8978
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热处理工艺材料术语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9450
钢件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的测定和校核(GB/T9450—2005,ISO2639:2002,MOD)GB/T113542005钢铁零件渗氮层深度测定和金相组织检验JB/T3999
JB/T4215
JB/T4218
JB/T9198
钢件的渗碳与碳氮共渗淬火回火渗硼
硼砂熔盐渗金属
盐浴硫氮碳共渗
JB/T9209—2008
JB/T9203固体渗碳剂
3术语和定义
GB/T7232、GB/T8121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活性物质activesubstance
在化学热处理温度下,使渗剂产生所要求元素的活性原子的物质。3.2
清净剂detergent
使金属工件表面和渗剂表面清净并活化,以促进化学热处理过程的物质。3.3
松装比容unitvolume
渗剂单位质量的体积称松装比容。一般用于表征渗剂的特性,以cm2/g表示,3.4
压溃率smashratie
表征介质承受载荷的能力。在一定压载荷作用下,介质压碎部分质量与全部质量之比率称为压溃率,以百分数表示。
4渗剂的分类
4.1根据化学热处理时其主要物理状态分为气体渗剂、液体渗剂和固体渗剂三大类,其细分类如下。4.1.1气体渗剂
a)液态有机化合物裂解气渗剂;b)原料气渗剂。
4.1.2液体渗剂
a)熔盐渗剂:
b)热浸剂。
4.1.3固体渗剂
a)粉末渗剂:
b)粒状渗剂:
c)体渗剂。
4.2根据渗入元素的名称分类:
渗碳剂、渗氮剂、碳氮共渗剂、氮碳共渗剂、渗硫剂、硫氮共渗剂、硫氮碳共渗剂、渗硼剂、渗铝剂、渗铬剂、渗锌剂、渗硅剂、渗钒剂、渗钛剂、铬铝共渗剂、铬铝硅共渗剂及硼氮符合渗剂等。4.3根据渗人元素的组元数量分类:a)单元渗剂:
b)二元共渗剂;
c)多元共渗剂等。
5渗剂的技术要求
5.1化学性能
在选择和生产渗剂时,应注意如下一些要求:a)成分稳定、活性高,有害杂质、腐蚀性物要少;b)对空气污染小,对操作者毒害小;2
c)盐浴易调整,在工件上附着时易清除:d)有机液体裂解气体渗剂,其成分要求稳定,且容易裂解。几种常用渗剂的化学成分见附录A的有关规定。5.2物理性能
5.2.1气体渗剂
JB/T9209—2008
气体渗剂如丙烷、丁烷、液氨及氮气等,一般采用瓶装商品,瓶内气体应减压及干燥后使用。压力应恒定,气流速度应能调节,在强制循环条件下,混合炉气应无成分偏析。5.2.2液体渗剂bzxZ.net
液体渗剂的熔点应较使用温度低50℃~100℃,渗剂不易老化,便于捞渣,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流动性好,粘度小,蒸发量少。
5.2.3固体渗剂
固体渗剂一般要求持续性好,使用后应保持松散;对于膏体渗剂,要求涂刷方便,涂在金属件上干燥后不开裂,化学热处理后应容易清除。5.2.3.1粒度
应按渗剂的性能、工艺要求、工件形状和大小而定。通常固体渗剂粒度为0.5mm~0.6mm:粉末渗铬剂和粉末渗硼剂等粒度为80目~200目:粒状渗铬剂和粒状渗硼剂等粒度为16目~80目。5.2.3.2松装比容
应满足工艺的要求,通常粒状渗硼剂的松装比容为0.9cm2/g~1.4cm2/g。5.2.3.3压溃率
要求粒状渗剂的压溃率小,通常粒状渗铬剂的压溃率应小于10%。5.3使用性能
不同渗剂使用相应的化学热处理工艺,应达到规定的渗层深度、组织、表面硬度和脆性等级等要求。6试验方法与验收规则
6.1渗剂的松装比容
按JB/T4215规定测量。
6.2粒状渗剂的压溃率测定方法
称取渗剂重Q1=30g,放人截面为12.5cm2的容器中(如图1所示),加载到P=4900N,停留5s卸载,取出渗剂,用规定80目筛子过筛后,再称渗剂重,以Q2表示,压溃率h按式(1)计算:h= 2=02 ×100%-
图1压溃试验装置
JB/T9209—2008
6.3渗剂的使用效果检验
渗剂的质量评定,按正确实施工艺处理后,检查渗件表面质量、渗层深度、硬度及组织等性能指标。6.3.1目视检查
要求渗件表面色泽正常、均匀光洁、无裂纹、无剥落、无腐蚀斑等缺陷,6.3.2表面硬度
按工艺种类或渗层深度和硬度值选择合适的硬度计及试验力(或由供需双方商定)。表面硬度值及允许偏差范围应符合JB/T3999、JB/T4215及JB/T4218的规定。6.3.3渗层深度
按一般渗层金相检验方法进行断面渗层深度测量,渗层深度应达到工艺规定。6.3.4硬化层深度
按GB/T9450规定测量。
6.3.5金相组织
根据零件要求达到各自的正常组织。6.3.6疏松层
化合物层中的疏松层按GBT11354一2005规定测量,一般工件1级~3级合格,精密工件1级~2级合格。
6.3.7渗层脆性
按GB/T11354一2005规定进行评级,一般工件1级~3级合格,精密工件1级~2级合格。7安全要求
7.1在通常的条件下,生产和使用渗剂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不应对人体有不良影响或造成危害。7.2使用气体渗剂时,加热炉中的废气必须经燃烧、吸收或中和处理,有毒气体的含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方可排放。
7.3易燃、易爆气瓶周围严禁烟火,并应配备足够的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材:使用易爆气体的加热设备必须有防爆装置。
7.4熔盐等液体渗剂中严禁采用氰化物等剧毒原料,工作过程中有毒的反应产物,其废盐必须进行中和处理,清洗介质或淬火介质也需进行消毒,符合GB8978标准规定后方可排放,氰化物排放量不允许超过0.5mgL(0.5×10)。
7.5生产和使用固体渗剂的操作间应设置抽风排气装置减少粉尘。在空气中的飘尘含量应符合GB3095规定,允许碳酸盐、金属粉尘等烟雾极限浓度不大于0.5mg/m。7.6防止废盐、废渣、废油对环境污染,应按照国家卫生监督机构的有关法规对“三废”进行收集、中和或稀释等必要的处理。
8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渗剂产品应附有质量产品合格证,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名、批号、产品质量指标或标准号、检验部门和检验员章、检验日期等。8.2渗剂的包装应保证防潮、安全和可靠,有效期限一年。8.3固体渗剂的包装一般分为1kg、5kg、10kg、25kg、50kg五种;气体原料应装人检验合格的钢瓶(罐)中。
8.4渗剂包装应有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名称型号、级别、净重、批号、生产及出厂日期、有效期等。
有毒渗剂应有特殊标志。
8.5渗剂运输、贮存时,应避免雨淋、受潮,易燃品、易爆品应采取可靠的防燃、防爆措施。4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几种常用渗剂的化学成分与特点表A.1给出了几种常见渗剂的化学成分与特点。表A.1几种常见渗剂的化学成分与特点介质名称
灯用煤油1号
1号渗碳油
CHsCH3
异丙醇
(CH3)2CHOH
CH3COCH3
醋酸乙脂
CH,COOC2Hs
主要成分
丙烷(或丁烷)≥90%(体积)
烯烃≤5%(体积)
Cs以上烃≤2%(体积)
HzS≤0.2g/m,无游离水分
主要含石蜡烃、烷烃及芳香烃的混合物,芳香烃10%~20%、硫≤0.04%,无水溶性酸或碱
含硫≤0.04%,芳香烃≤7%,少量阻聚剂纯度≥90%,水分≤0.05%,硫化物≤0.03%纯度≥98.5%,水分≤0.03%,硫化物≤0.001%
纯度≥99.5%,水<0.3%
纯度≥90%,水<0.5%
纯度≥98.5%,水<0.3%
纯度>99%,水<0.5%
纯度≥98%,水≤0.4%
纯度≥95%,水和油杂质≤5%,干燥后水<1%
纯度≥99.5%,0,≤0.5%,游离水每瓶内≤100mL(I类一级)
纯度≥99.99%,0,≤20×10H,0≤20X10-6
纯度≥99.7%,0,≤0.2%(1类)标准
JB/T9209--2008
易燃易爆物质,气态密度为空气的1.5倍,其爆炸下限较低(2%左右),在贮存、使用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馅程:10%馏出温度不高于205
GB/T690
GB/T684
GB/T683
GB/T678
GB/T686
GB/T3864
GB/T4842
GB/T3634
℃、干点不高于300℃。色度(重铬酸钾溶液)1号
馅程干点不高于255℃,渗碳速
度比煤油快,生成的炭黑较少
无色透明,有毒液体,不溶于水、能与无水乙醇或乙醚互溶。不易形成炭黑。易燃
是弱的渗碳气氛,常用作稀释气体
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
这类有机滴注剂分子结构简单,高温下易裂解,形成炭黑少,与一定比例的甲醇同时滴人能实行可控渗碳
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对人眼和呼吸器官有伤害作用
无色、无味、无嗅、无毒的情性气体
易燃、易爆
JB/T9209—2008
介质名称
甲酰胺
HCONH2
三乙醇胺
(CHOH)3N
(NH2)2CO
碳酸钠
Na2co3
碳酸钡
NazB4O,10H
氯化铵
三氧化二铬
五氧化二钒
钛合金粉
混合稀土金属
氧化钛
盐浴硫氮碳共渗剂
硼砂熔盐渗铬剂
砂熔盐渗钒剂
固体渗碳剂
固体渗硼剂
纯度≥99%
主要成分
表A.1(续)
含胺量99%~110%,三乙醇胺含量≥75%工业用含氮≥46%,水≤0.5%
GB2440
纯度≥98.5%,氯化物≤1.0%,水不溶杂质GB210.1-2004≤0.5%
工业纯
纯度≥94%,脱水后纯度≥97%
纯度≥99.3%,硫酸盐(SO4)0.02%,水不溶物<0.02%
纯度≥95%,C<0.1%
纯度≥95%
纯度≥75%(工业品)
纯度≥98%
含T50%(工业品)
含Zn≥98%
总稀土金属含量≥98%、铺含量≥45%纯度≥95%
纯度≥99.5%,Fe+Si≤0.45%
纯度≥99.5%,杂质<0.5%
纯度≥98.5%,Fe≤0.18%,Si≤0.12%J-1基盐CHO≥40%
CN<0.3%,S2<10×10~,Z-再生盐含大量N、C的多种有机物
铬含量≥5%,三氧化二铬≤1%,加还原剂(铝等)调整活性
钒含量≥5%,五氧化二钒<1%,加还原剂调整活性
木炭(桦木、木,含硫量≤0.04%),BaCO,5%~15%,CacO,≤2%,加适量粘结剂均匀混合
硼铁(含B>20%,Si≤0.05%)或碳化硼(含量>90%)50%~58%,三氧化二铝等40%左右,氟硼酸钾或化铵2%5%等(二级)
GB/T1614
GB/T537
GB/T2946
GB/T6890
GB/T4153
GB/T1196
GB/T470
GB/T2085.1
JB/T9198
JB/T4218
JB/T9203
JB/T4215
在热分解时,产生极毒的氢氰酸(在空气中含量不允许≥0.3mg/m2)在热分解时,产生极毒的氢氰酸(在空气中含量不允许≥0.3mg/m2)中华人
机械行业标准
化学热处理渗剂技术条件
JB/T9209-2008
机械1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5印张·17千字
2008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书号:15111·9295
网址:http://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
(010)88379778
(010)88379693
直销中心电话: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