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0917-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B/T 10917-2008
中文名称:钳盘式制动器
标准类别: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6
实施日期:2008-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852555
相关标签:
盘式
制动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系统和通用件>>轴承>>21.100.20滚动轴承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零部件>>J19联轴器、制动器与变速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页数:10页
标准价格:15.0 元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崔麦香、樊长录、段京丽、申伟成
起草单位: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钳盘式制动器(以下简称制动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以气缸、液压缸、电磁铁为驱动装置的钳盘式制动器。 JB/T 10917-2008 钳盘式制动器 JB/T10917-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ICS21.100.20
备案号:2470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9172008
钳盘式制动器
Caliperbrakes
2008-06-16发布
200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5技术要求.
5.1工作及环境条件
5.2结构及功能要求
5.3性能要求..
5.4重要零部件
5.5表面涂装及防腐要求
试验方法,
目测检查
结构功能试验
性能试验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表面涂装及耐蚀性能检验
制动弹簧试验
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8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运输与储存
JB/T10917—2008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麦香、樊长录、段京丽、申伟成。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B/T10917—2008
1范围
钳盘式制动器
JB/T10917—2008
本标准规定了钳盘式制动器(以下简称制动器)的术语和定义、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气缸、液压缸、电磁铁为驱动装置的钳盘式制动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239.2冷卷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技术条件(GB/T1239.2一1989,JISB2707:1987)GB/T1239.4热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GB/T1239.4—1989,neqJISB2702:1987)GB/T1239.6圆柱螺旋弹簧设计计算(GB/T1239.6—1992,neqJISB2709:1987)GB/T1972碟形弹簧
液压气动系统及元件缸内径及活塞杆外径(GB/T2348一1993,neqISO3320:1987)GB/T2348
GB/T6461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6461—2002,ISO10289:1999,IDT)GB/T8923—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eqvISO8501-1:1988)GB/T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1998,eqvISO2409-1:1992)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10125—1997,eqvISO9227:1990)GB/T10125
GB/T13306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GB/T13452.2—1992,idtISO2808:1974)GB/T15957—1995大气环境腐蚀性分类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JB/T5000.12
JB/T6406
JB/T6540
JB/T7685
JB/T10205
3术语和定义
电力液压鼓式制动器
制动器术语
电磁鼓式制动器
液压缸技术条件
JB/T6540和JB/T6406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钳盘式制动器caliperbrake
作用力通过制动钳部件施加在制动盘局部面积的盘式制动器。3.2
制动块退距brakepiececlearance制动器在释放状态下,制动块制动覆面与制动偶件制动表面的平均距离,1
JB/T10917—2008
4型式
4.1制动器根据其匹配驱动装置分为气压钳盘式制动器、液压钳盘式制动器及电磁钳盘式制动器,4.2制动器根据其作用方式分为常闭型和常开型。4.3制动器根据其适用的环境分为普通型和防腐型。5技术要求
5.1工作及环境条件
5.1.1工作条件
5.1.1.1气压钳盘式制动器工作气压不大于0.8MPa。5.1.1.2液压钳盘式制动器工作油压不大于16MPa。5.1.1.3电磁钳盘式制动器电源及工作制:交流型制动器电源为三相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额定频率为50Hz;直流型制动器电源为直流,额定电压为110V、220V;电压波动不应超过额定值的土10%5.1.2环境条件
5.1.2.1使用地点海拔不超过2000m。5.1.2.2环境空气温度为-5℃~十40℃,超出此范围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1.2.3大气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普通型产品使用时环境空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75%,最湿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最高不超过90%,同时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超出此条件应采用防腐型产品;普通型产品户内使用时周围大气环境中不应有GB/T15957--1995中规定的B类及B类以上的腐蚀性气体和腐蚀性介质,户外使用或在周围大气环境中有GB/T15957一1995中规定的B类及B类以上的腐蚀性气体和腐蚀性介质应采用防腐型产品;一环境中不应有易燃、易爆性气体和介质。5.2结构及功能要求
5.2.1制动器应具有制动块退距调整功能,并有可靠的防松措施。每侧退距不应小于0.3mm。5.2.2制动器在额定制动块退距下工作时,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应符合如下规定:一一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不应大于驱动装置全行程的80%;一不具有自动补偿功能的制动器,驱动装置的工作行程不应大于驱动装置全行程的75%,5.2.3制动器设有制动衬垫磨损自动补偿装置时,应保证制动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制动衬垫磨损导致制动块退距增大和制动弹簧工作力减小时,能够及时地、自动地进行补偿并保持制动弹簧工作力和制动块退距的基本恒定。
5.2.4制动器设有手动释放装置时,应符合如下要求:a)手动释放时的操作力不大于250N;b)手动释放装置在最大开启位置时,制动器对制动盘的制动力应完全消除;c)手动释放装置在最大开启位置时和非工作位置应有可靠的锁定装置5.2.5制动器设有各种限位开关装置时,开关的动作和信号应准确、可靠。5.3性能要求
5.3.1动作性能
5.3.1.1常闭式气压钳盘制动器和液压钳盘制动器在额定制动弹簧工作力、最低工作压力下操作时,释放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在30%额定制动弹簧工作力下操作时,闭合动作应灵活、无卡滞带现象。5.3.1.2常开式气压钳盘制动器和液压钳盘制动器在规定最低工作压力下操作时,闭合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驱动装置失去驱动后,释放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5.3.1.3常闭式电磁钳盘制动器在额定制动弹簧工作力、85%额定电源电压下操作时,释放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在30%额定制动弹簧工作力、110%电源电压下操作时,闭合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2
JB/T10917-2008
5.3.1.4常开式电磁钳盘制动器在85%额定电源电压下操作时,闭合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电磁铁断电后,释放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5.3.2制动性能
5.3.2.1制动器的额定静态制动力不应小于规定的设计值。5.3.2.2根据制动器的额定制动力,选用表1中试验制动盘直径和对应制动初转速条件下进行制动时每次制动过程中平均动态制动力不应小于90%额定制动力值。当制动器使用超出以上规定时,动态制动力的保证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表1
额定制动力
试验制动盘直径
制动初转速n1
5.4重要零部件
5.4.1制动弹簧
≤5000
≤500
<500016000
<500~710
<16000~25000
<710~900
<25000~40000
<900~1250
5.4.1.1采用圆柱螺旋压缩弹簧时,应设计为两端圈并紧磨平型式。设计的许用切应力取值不应大于GB/T1239.6中规定的IⅡI类负荷的许用切应力,弹簧的设计循环寿命不小于500万次。采用冷卷弹簧时,精度等级不低于2级,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239.2的规定;采用热卷弹簧时,应符合GB/T1239.4的规定。
5.4.1.2采用碟形弹簧时,碟簧的设计循环寿命不小于200万次。精度等级不低于2级,技术条件应符合GB/T1972的规定。
5.4.2驱动装置
5.4.2.1气缸应符合如下要求:
a)内径、活塞杆径应符合GB/T2348的规定;b)通人1.5倍公称压力,保压1min,各部件不得有松动、永久变形及其他异常现象;c)通入公称压力和最低工作压力时,不得有内泄漏和外泄漏现象。5.4.2.2液压缸应符合GB/T2348和JB/T10205中的规定。5.4.2.3电磁铁应符合JB/T7685中的规定。5.4.3制动衬垫
制动衬垫摩擦系数的设计值宜不小于0.35。5.5表面涂装及防腐要求
5.5.1表面涂装
5.5.1.1除加工的配合面、工作面、摩擦面、经表面处理的零件表面等不能进行涂装的表面外,所有其他零部件和结构件表面应进行涂装。涂装前应进行表面预处理,其中钢材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如下规定:
a)普通型产品应不低于GB/T8923—1988中规定的Sa2或St3级:b)防腐型产品应不低于GB/T8923—1988中规定的Sa2%级5.5.1.2涂层应符合如下要求:
a)可采用涂料(油漆)涂层或喷塑涂层,采用涂料涂层时的涂层结构、涂料品种和涂层厚度应符合JB/T5000.12中规定的A类要求,采用喷塑涂层时涂层干膜总厚度应不小于50um;3
JB/T10917—2008
b)防腐型产品应采用涂料(油漆)涂层,涂料品种和涂层厚度应符合JB/T5000.12中规定的B类要求,用户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5.1.3涂层的表面附着力和表面质量应符合如下要求:a)涂层对金属底材的附着力不应低于GB/T9286中规定的2级;b)涂装后的表面应均匀、细致,光亮和色泽一致,不得有漏涂、皱纹、针孔及流挂现象。5.5.2表面防腐
5.5.2.1除制动衬垫的摩擦表面外,所有不能涂装的零件加工表面的保护和耐蚀性能应符合如下要求:a)普通型产品所有不能涂装的零件加工表面应有镀锌或氧化等临时性保护覆盖层;b)防腐型产品所有不能涂装的零件加工表面、驱动装置活塞杆表面应有合适的耐蚀性能,经72h中性盐雾试验后的表面保护等级不应低于GB/T6461中规定的3级,当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5.2.2防腐型产品的紧固件表面应有合适的耐蚀性能,经72h中性盐雾试验后的表面保护等级不应低于GB/T6461中规定的3级,当需方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试验方法
6.1目测检查
目测检查制动器的润滑状况、涂装表面质量和临时性保护覆盖层。6.2结构功能试验
6.2.1在制动器设计的驱动装置工作行程下制动块退距的检验将驱动装置工作行程调整为设计值,然后释放制动器并测量每侧制动块退距,6.2.2磨损自动补偿功能试验
将制动器制动块退距调在额定值的1.3倍以上(或驱动装置工作行程调至额定值的1.3倍以上),操作制动器30次以上,观察补偿动作是否有效(驱动装置工作行程是否逐渐减小);当制动块退距达到恒定值(不随制动器动作而变化)时,测量此时制动块退距和驱动装置实际工作行程值。6.3性能试验
6.3.1动作性能试验
6.3.1.1将常闭式气压钳盘制动器和液压钳盘制动器制动弹簧力调整在额定值、最低工作压力下,操作制动器五次以上,观察制动器释放动作;将制动器制动弹簧力调至30%额定值,操作制动器五次以上,观察制动器闭合动作。
6.3.1.2将常开式气压钳盘制动器和液压钳盘制动器在最低工作压力下,操作制动器五次以上,观察制动器闭合动作;将制动器驱动装置失去驱动后,制动器释放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6.3.1.3将常闭式电磁钳盘制动器弹簧力调整在额定值、电磁铁电源电压调至85%的额定值,操作制动器五次以上,观察制动器释放动作;将制动器制动弹簧力调整至30%额定值、110%电源电压下操作时操作制动器五次以上,观察制动器闭合动作。6.3.1.4将常开式电磁钳盘制动器电磁铁电源电压调至85%的额定值,操作制动器五次以上,观察制动器闭合动作;将制动器电磁铁断电失去驱动后,操作制动器五次以上,制动器释放动作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6.3.2静态制动力试验
6.3.2.1当被试制动器制动力不大于2000N时试验宜采用码法,大于2000N时宜采用液压法6.3.2.2础码法试验方法如下:
a)根据被试制动器制动力值,计算所需码总质量Gb)将被试制动器调整至额定制动弹簧力(常开式无此要求)和额定制动块退距状态后,使被试制动器对制动偶件实施制动:
JB/T10917—2008
c)根据计算码总质量G,准备三级不同质量等级的础码,逐级逐个增加,逐步观查制动偶件动作情况。第一级达到90%G左右(可圆整)、第二级达到5%G左右(可圆整),再加第三级(每次增加的单个码质量不应大于2%G),直至制动偶件动作时停止施加:d)取下最后施加的一个码,余下的码为实测时试验码总质量:e)根据实测时试验码总质量,计算被试制动器静态制动力实测值。试验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6.3.2.3液压法试验方法如下:
a)根据被试制动器制动力值,计算所需液压缸出力P:b)将被试制动器调整至额定制动弹簧力(常开式无此要求)和额定制动块退距状态后,使被试制动器对制动偶件实施制动;
c)分三级调节液压缸出力,逐级逐次增加,逐步观查制动偶件动作情况。第一级达到90%P(可圆整)左右,第二级达到95%P(可圆整)左右,再加第三级(每次增加的力不应大于2%P),直至制动偶件产生动作时停止;
d)制动偶件产生动作前一次液压缸出力,即被试制动器静态制动力实测值。试验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三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6.3.3动态制动力试验
6.3.3.1动态制动力试验应在惯性试验台上进行。6.3.3.2根据被试制动器额定制动力选用表1中试验制动盘直径及对应制动初转速,计算制动时间为1s的被试制动器许用单次制动功。计算公式为:W= rnMa
式中:
-制动时间为1s的被试制动器许用单次制动功,单位为J:nr
制动初转速,单位为r/min:
M被试制动器对试验制动盘的额定制动力矩,单位为N·m。6.3.3.3计算被试制动器对应模拟总转动惯量,计算公式如下:Ej'=182W
式中:
J\—制动轴上模拟总转动惯量计算值,单位为kg·m2。(1)
(2)
6.3.3.4根据计算总转动惯量为试验台配转动惯量,实际配置后总转动惯量J时可在计算所需的总转动惯量J的土20%范围内浮动。6.3.3.5如被试制动器未进行跑合的,可按6.3.3.2规定的试验条件进行不超过20次的跑合试验。6.3.3.6将被试制动器调整至额定弹簧工作力(常开式无此要求)和额定制动块退距状态,按实际配置总转动惯量J和制动轴的制动初转速进行三次制动试验;每次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此次试验值Mds,按式(3)计算每次试验的实际平均动态制动力,也可按式(4)验算。Mds
式中:
JB/T10917—2008
Nds——实际测试被试制动器动态制动力,单位为N;Mds实际测试被试制动器动态制动力矩,单位为N·m:ts——有效制动时间,单位为s;R。一被试制动器制动时,制动盘中心距制动块中心的实测距离,单位为m。6.4表面涂装及耐蚀性能检验
6.4.1涂层厚度按GB/T13452.2中规定的合适方法进行。6.4.2漆膜附着力按GB/T9286的规定进行。6.4.3表面耐蚀性能试验按GB/T10125规定的中性盐雾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周期为72h。6.5制动弹簧试验
6.5.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试验按GB/T1239.2或GB/T1239.4的规定。6.5.2碟形弹簧试验按GB/T1972的规定。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出厂检验为常规检验,每台制动器应进行出厂检验并出具制动器检验合格证。7.1.2出厂检验项目如下:
a)目测检查(见6.1);
b)连接尺寸和公差(按图样);c)动作性能(见5.3.1)。
7.2型式试验
7.2.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b)系列制动器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e)停产两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7.2.2型式试验采用随机抽样试验,每个系列抽取至少两个规格、每种规格抽取两台产品。7.2.3型式试验项目除7.1.2规定的项目外,还应进行如下项目试验:a)额定制动块退距下的驱动装置工作行程(见5.2.2);b)磨损自动补偿功能(见5.2.3);c)制动性能(见5.3.2);
d)漆膜厚度(见5.5.1.2);
e)漆膜附着力(见5.5.1.3);f)表面防腐(见5.5.2.1b)及5.5.2.2)。7.2.4抽取的每种规格的受检制动器,受检项目应全部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8.1标志
制动器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制动器标牌并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标牌一般应标明以下内容a)制动器名称和制动器型号:
b)额定制动力;
c)单侧退距;
d)整机重量、制造日期、出厂编号和制造商名称。6
8.2包装
JB/T10917—2008
8.2.1出厂产品均需进行包装(如需方许可,可采用裸装)并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8.2.2出厂产品应带如下随机文件:a)产品合格证;
b)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
c)装箱单。
8.3运输与储存
8.3.1制动器在运输或吊装过程中严禁磕碰,并防止其受冲击,8.3.2制动器应储存在清洁通风、干燥、能防止雨、雪、水侵袭的地方,不得在阳光下长期暴晒。7
民共和
机械行业标准
钳盘式制动器
JB/T109172008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75印张·19千字2008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2.00元
书号:15111·9494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778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