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5.140.30
分类号:J47
备案号:2498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3001-2008
呆扳手
Open ended wrenches
2008-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实施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具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前言
QB/T3001-2008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田野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工具工业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舜天国际集团江都工具有限公司、浙江亿洋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杭州钱江五金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宁波长城精工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民星劳动工具有限公司、上海申裕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台州远泰锻压工具有限公司、河北中泊防爆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祖训、潘宇杰、翁恒建、邹家平、陈昌祺、陈国苗、陈立海、徐曙光、李若慈、颜可智、杨栋江、顾青。
本标准首次发布。
1范围
呆扳手
QB/T3001-2008
本标准规定了呆扳手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与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扳拧螺栓和螺母或其他紧固件的呆扳手。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30.1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ISO6508-1:1999,MOD)GB/T1957光滑极限量规技术条件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GB/T4388呆扳手、梅花扳手、两用扳手的型式螺钉与螺母的装配工具双头呆扳手、双头梅花扳手、两用扳手头部外形的最大尺寸GB/T4389
GB/T4390
GB/T4391
GB/T4955
公制扳手开口和扳手孔的常用公差(ISO691:2005,MOD)双头扳手的对边尺寸组配(ISO1085:1999,MOD)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阳极溶解库仑法(ISO2177:2003,IDT)手工具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GB/T5305
GB/T6060.2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ISO2632-1:1985,MOD)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厚度测量显微镜法(ISO1463:2003,IDT)GB/T64623
3产品分类
3.1产品型式
呆扳手分为双头呆扳手和单头呆扳手两种型式(如图1和图2所示)。注:本标准的图示仅是示例,并不影响对产品的设计。图1双头呆扳手
QB/T3001-2008
3.2基本尺寸
图2单头呆扳手
呆扳手开口对边尺寸的常用公差按GB/T4390的规定(见表1)。3.2.1
表1呆扳手开口对边尺寸S的常用公差对边尺寸S
2≤S<3
3≤s<4
4≤S<6
6≤s<10
10≤s<12
12≤s<14
14≤S<17
17≤S19
19≤26
26≤S<33
33≤S<55
55≤S<75
下偏差
上偏差
单位为毫米
双头呆扳手的基本尺寸按GB/T4388和GB/T4389、对边尺寸组配按GB/T4391的规定(见表2)。3.2.2
表2双头呆扳手对边尺寸组配及基本尺寸规格S×S2
(对边尺寸组配)
(6×7)
头部外形b
b2 max
厚度emax
长型min.
单位为毫米
全长!
短型(S)min.
规格S,×S2
(对边尺寸组配)
(8×9)
10×11
10×13
11×13
(12×13)
(12×14)
(13×14)
13×15
13×16
(13×17)
(14×15)
(14×17)
15×16
(15×18)
(16×17)
16×18
(17×19)
(18×19)
(19×22)
(19×24)
(20×22)
(21×22)
(21×23)
21×24
(22×24)
(24×26)
24×27
(24×30)
(25×28)
(27×29)
27×30
(27×32)
(30×32)
30×34
(30×36)
头部外形b
表2(续)
b2 max
厚度emax
长型min.
QB/T 3001-2008
全长!
短型(S)min.
QB/T3001-2008
规格S$xS2
(对边尺寸组配)
(32×34)
(32×36)
34×36
36×41
41×46
46×50
50×55
55×60
头部外形b
表2(续)
注:1.括号内的尺寸组配为非优先组配;2. b1 max.、b2 mx.~2.1S+7:
3.Imin.(长型)~Sj×8+55(除34×36之外):4.emax.S,0.75。
厚度emax
长型min.
3.2.3单头呆扳手的基本尺寸按GB/T4388和GB/T4389的规定(见表3)。表3单头呆扳手基本尺寸
规格S
头部外形bmax
厚度emax
全长!
短型(S)min.
bZxz.net单位为毫米
全长Imin
规格s
3产品标记
头部外形bmax.
表3(续)
厚度emax
QB/T3001—2008
全长min
标准编号、规格、长短型代号组成(长型代号不标注),呆扳手的标记由产品名称、2
规格为17×19长型双头呆扳手的标记为:宗例1:
双头呆扳手QB/T3001-17×19
规格为19×22短型双头呆扳手的标记为:示例2:
双头呆扳手QB/T3001-19×22-S
规格为19单头呆扳手的标记为:示例3:
单头呆扳手QB/T3001-19
技术要求
采用能达到本标准要求的优质碳素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4.2
呆扳手的硬度应符合表4的规定。最小硬度试验值
规格S/mm
S≤34
34
呆扳手的最小试验扭矩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面处理
呆扳手应进行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合金结构钢
其电镀层厚度应不低于6um。
经电镀处理的呆扳手,
最小硬度HRC
优质碳素结构钢
QB/T3001-2008
规格S/mm
表5最小试验扭矩
1)最小试验扭矩计算公式:
最小试验扭矩为0.0392s28N-m;
(1)S≤36mm
(2)S>36mm
4.5表面质量
最小试验扭矩为0.6865sN·m。
4.5.1呆扳手应进行电镀或其他表面处理。·
最小试验扭矩M/(N·m)
2经发黑处理或其他化合物生成处理的呆扳手,其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的斑点及露底现4.5.2
象,且有一层防锈保护涂层
QB/T3001-2008
4.5.3呆扳手不应有裂缝、毛刺及明显的伤痕、氧化皮等缺陷。柄部平直且不应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4.5.4呆扳手开口两侧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低于12.5μum。5试验方法
5.1表面检验
5.1.1呆扳手的电镀层厚度检验按GB/T4955或GB/T6462的规定。5.1.2呆扳手的表面质量用目测检验。5.1.3呆扳手开口的表面粗糙度用符合GB/T6060.2规定的标准样块进行检验。5.2尺寸检验
5.2.1双头呆扳手和单头呆扳手的外形尺寸用通用量具检验。5.2.2呆扳手开口对边尺寸精度用符合GB/T1957规定的专用量规或通用量具检验。5.3硬度试验
5.3.1呆扳手的硬度试验按GB/T230.1的规定进行。5.3.2
呆扳手硬度的测试部位如图3所示。图3呆扳手硬度的测试部位
5.4扭矩试验
5.4.1扭矩试验应采用六角试棒,六角试棒的对边尺寸等同于公差带为h8的基准尺寸S。试棒的硬度不小于55HRC。
5.4.2扭矩试验采用图4所示的方式。试验时应将六角试棒棱角触及扳手开口底部,在柄部合适位置缓慢地施加载荷至最小试验扭矩。采用试棒旋转的扭力试验机时,其扭矩精度为±2.5%。5.4.3扭矩试验后,呆扳手开口端部变形量不应超过表6的规定,且不能出现影响使用性能的永久变形或损伤。
呆扳手开口端部变形量
单位为毫米
QB/T3001-2008
试棒固定
6检验规则
试棒旋转
图4呆扳手扭矩试验
6.1产品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6.2产品的检验按GB/T2828.1规定的二次抽样方案逐项进行。6.3样本可由相同规格的扳手组成,也可由成套产品中不同规格的扳手组成。6.4交收检验的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接收质量限(AQL)和检验水平按表7的规定。6.5对交收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及进行破坏试验后的样本,制造厂应予调换。6.6经检验拒收的产品,可由制造厂重新分类或修整后,再提交验收。表7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接收质量限(AQL)和检验水平序号
不合格分类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检验项目
开口对边尺寸精度
基本尺寸
镀层厚度
表面质量
接收质量限(AQL)
检验水平
7.1产品标志
在呆扳手产品上应有固定明晰的产品标志。标志内容包括产品的规格和制造厂商的名称或商标。7.2包装、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产品的包装、包装标志、运输与贮存按GB/T5305的规定。8
QB/T3001-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
轻工行业标准
呆扳手
QB/T3001-2008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地址:北京东长安街6号
邮政编码:100740
发行电话:(010)65241695
网址:http://www.chlip.com.cnEmail:[email protected]
轻工业标准化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6号邮政编码:100037
电话:(010)68049923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书号:155019·3268
印数:1-200册
定价:14.00元
8000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