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轻工行业标准(QB) > QB/T 3007-2008 凹版纸基装潢印刷品
QB/T 3007-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QB/T 3007-2008

中文名称:凹版纸基装潢印刷品

标准类别:轻工行业标准(QB)

英文名称:The paper based intaglio prints for decorating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6-16

实施日期:2008-12-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3130288

相关标签: 凹版 装潢 印刷品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01.140信息学、出版

中标分类号:综合>>经济、文化>>A17印刷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页数:11

标准价格:0.0 元

出版日期:2008-12-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郑绍楠、陈麒祥、陆维强、任瑞宝、孔繁辉等

起草单位:上海包装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包装装潢印刷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上海站;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印刷委员会等

归口单位:全国轻工业包装标准化中心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管部门:全国轻工业包装标准化中心

标准简介

QB/T 3007-2008 凹版纸基装潢印刷品 QB/T3007-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凹版纸基装潢印刷品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凹版印刷工艺生产的纸张或以纸张为基材的复合包装材料的包装印刷品。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01.140
分类号:A17
备案号:24994-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
QB/T 3007-2008
凹版纸基装潢印刷品
The paper based intaglio prints for decorating2008-06-1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12-01实施
本标准是根据凹版纸基包装印刷品行业的生产需要和技术进步提出并制定的。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工业包装标准化中心归口。QB/T3007-2008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包装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轻工业包装装潢印刷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上海站、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印刷委员会、汕头市东风印刷广有限公司、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常德金鹏凹版印刷有限公司、云南侨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盛威科(上海)油墨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绍楠、陈麒祥、陆维强、任瑞宝、孔繁辉、文杰、趙敏。本标准首次发布。
DNS标准网www.dnsum.com免费下载1范围
凹版纸基装潢印刷品
QB/T 3007-2008
本标准规定了凹版纸基装潢印刷品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凹版印刷工艺生产的纸张或以纸张为基材的复合包装材料的包装印刷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9851.6-1990印刷技术术语凹版印刷术语GB/T9851.9-1990印刷技术术语印后加工术语GB/T18722一2002印刷技术反射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刷过程中的运用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CY/T3-1999
ISO13655:1996印刷图象的光谱测量与色度计算ISO14981:2000印刷用反射密度仪的光学几何与测量学条件ISO15994:2005印刷技术印刷品测试视觉光泽度3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凹版formofintaglioprinting
由网穴和网墙组成的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3.2
凹版印刷intaglioprinting
用凹版施印的一种印刷方式。
主要部位principallocation
画面上反映主题的部位,如图案、文字、标志等。3.4
次要部位lessimportantlocation画面上除主要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3.5
烫箔foil-stamping
以金属箔或颜料箔,通过热烫或冷烫转印到印刷品或其他物品表面上,以增进装饰效果。1
QB/T 3007-2008
凹凸印embossing
用凹凸两块印版,把印刷品压印出浮雕图像的加工。3.7
覆膜laminating
将塑料薄膜采用粘和剂经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面,起保护及装饰作用。3.8
上光varnishing
在印刷品表面涂布上一层上光涂料,干后起保护和增加印刷品装饰的作用。3.9
压光finishing
把经涂布压光油的印刷品,通过镜面热压滚筒滚压而增加光泽。3.10
模切diecutting
以成型钢刀模版(或刀模辊简),在模切机上把印刷品轧切成符合尺寸要求的几何形状。3.11
压痕creasing
利用钢线模版(或压痕辊筒)进行压印,在印刷品上压出供弯折的槽痕。3.12
裁切cutting
用刀片(或刀辊筒)把印刷品切成符合要求的尺寸。3.13
复合包装材料laminatedpackagingmaterial把纸张、塑料薄膜或金属箔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在一起,以适应各种用途要求的包装材料。4产品分类
4.1精细产品
采用高质量印刷主、辅材料和精细制版印刷工艺生产、质量符合精细级产品要求的高档包装印刷品。4.2一般产品
除精细产品以外的其他包装印刷品。5要求
5.1印刷和印后加工外观
5.1.1印刷外观
5.1.1.1精细产品
5.1.1.1.1印面应光洁、平整。主要部位允许有1个不明显缺陷的色点(直径不大于0.7mm);次要部位允许有2个不明显缺陷的色点(直径为0.7mm~1.0mm)。5.1.1.1.2实地印刷应平实、光洁。5.1.1.1.3网点印刷应清晰、完整、均匀。5.1.1.1.4图文、线条印刷应清晰完整,无残缺、脏污、刀丝、条痕。5.1.1.1.5条形码印刷应完整、清晰,无残缺;条形码印刷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5.1.1.1.6图文、线条印刷色相应符合样张(标样)要求。凡有卫生环保要求的印刷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5.1.1.1.7
DNS标准网www.dnsum.com免费下载5.1.1.2一般产品
QB/T 3007-2008
5.1.1.2.1印面应光洁、平整。主要部位允许有2个不明显缺陷的色点(直径不大于1.0mm),次要部位允许有3个不明显缺陷的色点(直径为1.0mm~1.5mm)。5.1.1.2.2实地印刷应平实、光洁。5.1.1.2.3网点印刷应基本清晰、完整、均匀,无明显丢失。5.1.1.2.4图文、线条印刷应清晰完整,无明显残缺、脏污、刀丝、条痕。5.1.1.2.5条形码印刷应完整、清晰,无残缺;条形码印刷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图文、线条印刷色相应基本符合样张(标样)要求。5.1.1.2.6
5.1.1.2.7凡有卫生环保要求的印刷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5.1.2烫箔外观
精细产品
5.1.2.1.1
图文烫箔应完整清晰、牢固,无虚烫、糊版、脏版,无气泡、针眼,不变色。字迹烫箔应清晰,无发毛,无缺笔断划。5.1.2.1.2
图文烫箔表面光亮度应均匀。
5.1.2.1.3
5.1.2.2一般产品
图文烫箔应完整清晰、牢固,无虚烫、糊版、脏版,无气泡、针眼,不变色。5.1.2.2.1
字迹烫箔应清晰,无明显残缺。5.1.2.2.29
5.1.2.2.3图文烫箔表面光亮,无明显差异。5.1.3凹凸印外观
5.1.3.1精细产品
图文凹凸轮廓应清晰、饱满,纸张应无破裂。5.1.3.2一般产品
图文凹凸轮糜应基本清晰、饱满,纸张应无破裂。5.1.4覆膜外观
5.1.4.1精细产品
5.1.4.1.1覆膜贴合应完整、牢固。5.1.4.1.2覆膜面应干净、平整、光洁,无皱褶、起泡、卷曲等。5.1.4.2一般产品
5.1.4.2.1覆膜贴合应完整、牢固。5.1.4.2.2覆膜面应基本干净、平整,无明显皱褶、起泡、卷曲等。5.1.5上光外观
5.1.5.1精细产品
上光涂层涂布应适量均匀,表面应干净、平整,无粘连、起泡、条痕或起皱。5.1.5.2一般产品
上光涂层涂布应基本适量均匀,表面应基本干净、平整,无粘连、起泡、条痕或起皱。5.1.6压光外观
5.1.6.1精细产品
5.1.6.1.1压光油涂布应适量均匀,压光后印刷品表面应不变色,无麻点,无起泡。5.1.6.1.2压光后两侧膜面亮度应一致。5.1.6.2一般产品
5.1.6.2.1压光油涂布应基本适量均匀,压光后印刷品表面应基本不变色,无麻点,无起泡。5.1.6.2.2压光后两侧膜面亮度应基本一致。5.1.7裁(模)切外观
QB/T3007-2008
5.1.7.1精细产品
切线应光滑,无毛边,无粘连。5.1.7.2一般产品
切线应光滑,无明显毛边及粘连。5.1.8压痕外观
5.1.8.1精细产品
压痕槽痕应清晰、饱满,无错位、漏压、断裂、5.1.8.2一般产品
压痕槽痕应基本清晰、饱满,无错位、漏压、断裂,5.2裁(模)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和有对称要求的成品图文位置偏差5.2.1裁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
裁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应符合表I的规定。表1裁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
成品规格
390×540°及以下
390×540°以上
精细产品
\390×540是以纸张标准全张尺寸787×1092开切。模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
模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指标值
模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
成品规格
135×195°及以下
135×195*以
精细产品
‘135×195是以纸张标准全张尺寸787×1092开切。下同。有对称要求的成品图文位置偏差5.2.3
有对称要求的成品图案位置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指标值
表3有对称要求成品图案位置偏差成品规格
135×195及以下
135×195以上
套印误差
套印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精细产品
指标值
DNS标准网www.dnsum.com免费下载一般产品
一般产品
一般产品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凹印机
卷筒纸
单张纸
套印部位
主要部位
次要部位
主要部位
次要部位
实地印刷要求
实地印刷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指标名称
同批同色色差
墨层上光后印面光泽度“
墨层上光后印面耐磨性
CIEL'a'b*
表4套印误差
精细产品
表5实地印刷要求
指标值
精细产品
GS(60)
“无墨层上光光泽度要求或上亚光的产品可取消此指标。\无墨层上光耐磨性要求的产品可取消此指标。5.5
烫箔套烫要求
烫箔套烫误差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L*>50.00
表6套烫误差要求
指标名称
精细产品
套烫误差
5.6凹凸套压要求
凹凸套压误差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
指标名称
套压误差
试验方法
试验条件bzxZ.net
6.1.1试验室温度、湿度
套压误差要求
精细产品
温度(25±2)℃,相对湿度(60±5)%。6.1.2试样预处理
QB/T3007-2008
单位为毫米
一般产品
指标值
一般产品
L*≤50.00
指标值
一般产品
指标值
一般产品
在6.1.1的条件下,并在无紫外光照射环境中放置时间应不小于8h。6.2光源
观样台光源应符合CY/T3一1999的规定。L≤50.00
单位为毫米
单位为毫米
QB/T3007-2008
6.3检验仪器和计量器具
长度计量器具(各类尺等)、常规检验用10~15倍放大镜、20倍刻度显微镜(精度0.0imm)、反射式彩色密度计、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光泽度计、磨擦试验机。所用仪器或器具应符合相关规定与要求,并按操作规程校准各仪器或器具。6.4印刷和印后加工外观
将试样放在6.2规定的光源下,通过目测进行鉴定,其中色点用刻度显微镜测量。6.5裁(模)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和有对称要求的图案位置偏差6.5.1裁切成品及模切成品规格尺寸偏差对有尺寸规定的裁切或模切成品试样部位,用尺和刻度显微镜测量其尺寸,与规定尺寸之差为该成品规格尺寸偏差。
6.5.2有对称要求的成品图案位置偏差用尺和刻度显微镜测量试样任一对称部位的左右(或上下)空白处宽度。成品图案位置偏差按公式(1)计算。
Id -d2
式中:
成品图案位置偏差,单位为毫米(mm);di、d2——试样对称部位左右(或上下)空白处宽度,单位为毫米(mm)。6.6套印误差
将试样平整放在测试台光源下,用精度0.01mm的20倍刻度显微镜测量试样主要部位和次要部位任二色间的套印误差各3点,分别取其最大值,即为该试样主要部位和次要部位的套印误差。6.7同批同色色差
6.7.1仪器
采用符合IS013655:1996的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6.7.2仪器校正与使用方法
按GB/T18722一2002的规定进行。6.7.3试验步骤
在试样中任选(或由客户选定)一张作为基准样张,测出其CIEL*a*b*均匀色空间的CIEL*a*b*值,然后测量其余试样与基准样张同色同部位的色差。6.7.4试验结果
比较各色同批同色色差,以最大值为该试样同批同色色差。6.8墨层上光后印面光泽度
6.8.1仪器
采用符合IS015994:2005的光泽度计。6.8.2仪器校正与使用方法
按ISO15994:2005的规定进行。
6.8.3试验步骤
取平整、无褶皱的试样,分别对试样不同色层表面进行测量,面积不大于100cm的色层面上测3点,面积大于100cm的色层面上测5点。每个试样每种色光泽度测量结果差值大于5个光泽度单位时,应增加一倍测量点。6.8.4试验结果
试样各点同色光泽度的平均值为该试样该色的层光泽度。6
DNS标准网www.dnsum.com免费下载6.9层上光后印面耐磨性
6.9.1仪器
6.9.1.1摩擦试验机
采用符合JISK-5701标准的摩擦试验机(见图1)运动方向
率擦台
6.9.1.2反射式彩色密度计
图1摩擦试验机
采用符合ISO14981:2000的反射式彩色密度计。6.9.2仪器校正与使用方法
按GB/T18722—2002的规定进行。6.9.3试验条件
6.9.3.1摩擦纸采用80g/m的清洁胶版纸,宽度为50mm。6.9.3.2摩擦次数为来回(43±2)回。6.9.3.3荷重为(20±0.2)N;
6.9.4试验步骤
库擦乐
率察休
6.9.4.1剪切成一定尺寸的试样,试样待测量层面积应大于摩擦体所摩擦的面积。QB/T3007-2008
6.9.4.2按6.9.2方法测定试样上待磨墨层的彩色密度,测3点,取其平均值,即为试样摩擦前该色的平均密度值(Do)。
6.9.4.3将试样固定在摩擦台上,将摩擦纸固定在摩擦体上。6.9.4.4开启摩擦试验机来回摩擦(43±2)回,停机取下试样。6.9.4.5在被摩擦最严重的墨层上按6.9.2方法测定彩色密度,测3点,取其平均值,即为试样摩擦后该色的平均密度值(D)。
6.9.5试验结果
墨层上光后印面耐磨性按公式(2)计算。A
式中:
As-墨层耐磨性,%;
D—试样摩擦后的平均密度值:
Do——试样摩擦前的平均密度值。6.10烫箔套烫要求
(2)
将试样平整地放在测试台光源下,用精度0.01mm的20倍刻度显微镜测量试样上同一套烫部位的误差,比较各套烫部位的误差,以最大值为该试样套烫误差。7
QB/T3007-2008
6.11凹凸套压要求
将试样平整地放在测试台光源下,用精度0.01mm的20倍刻度显微镜测量试样上同一套压部位的误差,比较各套压部位的误差,以最大值为该试样套压误差。7检验规则
7.1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周期的一组单位产品为一批。7.2按GB/T2828.1一2003检验抽样方案规定进行抽样。样本单位为件。每批最低样本抽样数一般为5件。
7.3不合格品的判定:每件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则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7.4不合格批的判定:每批产品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其中有一件或一件以上为不合格品,则应加倍抽样复检。如仍有一件或一件以上产品为不合格品,则该批为不合格批。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产品外包装上应贴上与产品相对应的贴头标识,并标明用户单位、产品名称、品种规格、数量、重量、批号、生产企业名称、生产日期、检验员代号等。8.2包装
产品可采用瓦楞纸箱或纸类包装,也可按供需双方合同要求进行包装。不许错装。8.3运输
运输工具要整洁,无污染,产品运输中应文明,禁止野蛮装卸,应避免碰撞和触碰锐利物体、重压,应防晒,防雨淋,防热烤。保证产品包装完好及不受污染。8.4购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温湿度适中的库房内,且远离热源。堆码要适中,以防重压。库房内外消防通道应畅通,并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产品贮存期一般为自生产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8
DNS标准网www.dnsum.com免费下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