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8783-1988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医药卫生技术>>11.020医学科学和保健装置综合
中标分类号: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卫生>>C60职业病诊断标准
关联标准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8-02-22
复审日期:2004-10-14
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科院劳动卫生所
归口单位:卫生部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管部门:卫生部
标准简介
GB 8783-1988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 GB8783-198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
Patholagic diagnostic criteria of pneumoconioses尘肺系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诊断原购
UDC 616-057 1 616
-07/-081 616
GB 878388
根据详细可靠的职业史及规范化的检查方法得出的病理检查结果方可做出尘肺的病理诊断。患者历次X线胸片、病例摘要或死亡志及现场劳动卫生学资料是诊断的必需参考条件。2诊断分期标准
2.1无坐肺
仅见有肺及肺引流区淋巴结出现粉尘反应或肺及肺引流区淋巴结出现尘肺病变,其范糊及严重度不够诊渐为「期尘肺,
2.21期尘肺
纤维化。
全肺各切面眼观及镜检尘肺结节总数在20个以上;或10个以上,伴接近1级/1度陈渡性肺尘性弥逆性肺纤维化 1 级/1 度以上。全肺尘斑-气肿面积占50%以上。2.3ⅡI期尘肺
纤维化。
全肺各切面眼观及镜检尘肺结节总数在50个以上,或20个以上,伴1级/1度以上弥烫性肺尘性漫性肺纤维化2级/2度以上。全肺尘斑-气肿面积占了5%以上。2.4II 期尘肺
肺内出现尘性块状纤维化,并伴有1期以上尘肺病变基础。尘性弥性肺纤维化3级/3度以上。病变符合上述各期中a或b或c者可做出分期诊断。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7988-02-22批准1988-09-01实旗
A.1尘肺名称
按国家规定的尘肺名称命名。
A、2尘肺病理类型
GB8783--88
附录A
尘肺病理标准注释
(补充件)
A.2.1结节型尘肺病变以尘性胶原纤维结节为主,伴其他尘性病变存在。A.2.2称漫纤维化型尘肺病变以肺尘性弥烫性胶原纤维增生为主,伴其他尘性病变存在。A.2.3少斑型尘肺病变以尘斑伴灶周肺气肿改变为主,并有其他尘性病变存在。A.3尘肺病变
A,3.1尘肺结节眼观:病灶呈类圆形、境界消楚,色灰熙、触摸有坚实感。镜检:或为矽结节,即具有胶源纤维核心的粉尘性病灶,或为混合尘结节,即胶原纤维与粉尘相间杂,似胶原纤维成分凸50%以.上的病灶;或为矽结核结节,即矽结节或混合尘结节与结核性病变混合形戒的结节。A.3.2尘性弥漫性纤维化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小叶间隔、小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胸膜下区因粉尘沉积所致的弥渡性胶原纤维增生。A.3.3斑眼观:病灶暗黑色、质软、境界不清、灶周伴有直径1.5mm以.上扩大的气腔(灶周肺气肿)。镜检:病灶中网织纤维、胶原纤维与粉尘相间杂,胶原纤维成分不足50%。病灶与纤维化肺间质相莲皇墓芒状,伴灶肺气肿。
A.3.4尘性块状纤维化眼观:病变为2×2×2cm以上的灰黑色或黑色、质地坚韧的纤维性团块。镜检:或为尘肺结节融合或为人片尘性胶原纤维化或为各种尘肺病变混杂交织所组成。A.3.5粉尘性反应指胍、胸膜、肺引流区淋巴结粉尘沉积、巨噬细胞反应、轻微红维组织增生等。尘肺病变范围及严置程度的测定A.4
A. 4.1 结节计数
结节直径小于:2 mm,计作 0. 6 个(镜下计数为准)。a.
结节直径在2 mm 以上,计作1个(眼观计数,镜下确定)。h
结节直径在 5 mm 以上,计作 2 个(眼观计数、镜\下确定)。d.
结节直径在 1 mm以上.计作 3个(眼观计数、镜下确定)。A.4.2
尘性弥漫性纤维化(级/度)确定1级病变占全肺面积26%以上。
病变占全肺面积50%以.上。
病变占全肺而积75%以1:。
1度纤维化局限于肺小叶内,或小叶间隔、小支气管及小血管周圈尘性纤继化。e.
2度在1度基础上,纤维化互相联结形成网架状或斑片状,可伴局限性蜂房变。3度纤维化毁损人部分肺组织或形成纤维团块。病变严重度的判定以20张切片的平均度为雅,如度重于级时,以级为,诊断石棉肺时,须g
查见石棉小体。石棉肺并发的胸膜斑总面积超过200 cm时,尘肺病变接近I期或I与 I 期之间者,可分别诊断为1期或Ⅱ期。
尘斑计量
GB8783
尘斑面积全肺面积25%以上。
尘斑面积凸全肺面积50%以上。
尘斑面积占余肺面积75%以上。
尘肺面积按金肺各切面眼观结果判定,胸膜表面尘斑不计在内。尘肺并发病
下列疾病列为尘肺病理诊断的并发病。A.5.1肺结核包括活动性肺结核,即干酪坏死灶、十酪性肺炎.空洞型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肺门淋巴结结核及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诊断IⅢI期矽肺结核,必须具备I期以上的尘肺病变基础,同时具备尘肺结核病变构成的纤维性团块。A.5.2非特异性肺感染着重细菌、病毒及霉菌性支气管炭,肺炎及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等。炸丁区别炎症引起的纤维化与粉尘引起的纤维化时,可作为尘性弥漫性纤维化诊断并分期。A.5.3肺心病、非尘性肺气肿、气胸。A.5.4肺瘤、恶性胸膜间皮瘤。
B.1肺标本固定www.bzxz.net
GB 8783—88
附录B
尘肺标本检查法
(补充件)
户体解削直在死后24h内进行。如经冷藏,其保存期可适当延长。按带规户检方法取出肺、心及纵隔,立即通过气管问脚内灌注10%福尔马林溶液,使肺处丁生理深吸气状态下膨胀固定。灌注前轻压双肺各叶,排除肺内气体,消除气管内分泌物,以利固定液入肺,灌注时,福尔马林柱约离40cm左右,慢速滴入。灌注量规肺容量而异,般为1000~~1500ml,液体流出口位蟹要随时移动,以便全肺五个肺叶均达到适当膨胀。与此同时,肺应置于一宽容器内,器内盛以10%福尔马林,肺表面以双层湿纱布覆盖以防风干。五个肺叶全部膨胀后,结扎气臂,使肺各叶处干解位置自由伸展。固定五天后按规定切开检查。B.2眼观检查
固定后之肺大休标本置丁切肺板上,将肺背侧紧贴板面,左手将肺固定于板1,用力均勺,尽可能使肺大面积贴在板面。用长刀将肺切成每片1cm厚的连续冠状切面。将气管降突处的切面定为0位切面,分别向腹(前)侧和背(后)侧将肺切成多数切面,顺序编号为前3、前2、前1、0、后1、后2.后3。观察各切面的尘肺病变,如尘斑、灶周肺气肿、结节、弥漫性纤维化、块状纤维化、淋巴结和胸膜病变等,登记于规定的记录纸上。全肺大切片标本对尘肺病理诊断及分期,病理×线对照分析、必肺病理档案的保存和科研1.作,都能提供有益的资料。建议有条件的单位作为检查带规进行。B.3组织学取材
每侧肺取材10块,必须包括各个肺叶,每块厚3~4mm,面积2cm×2cm左右,取材组织块要包括各种尘肺病变和可疑尘肺病变,包括深部肿组织和脚膜。取材组织块编岑要与记录表编号·-致。淋巴结取材数基不限。为诊断并发病而取材的组织块数不在规定的20块之内。组织学切片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及苏木紊伊红染色。需要时做网织红维、胶元纤维、弹力纤维、结核菌、钙、铁等染色,以鉴别病变性质、B. 4腩内粉尘分析
按显微灰化法作粉尘分析。
GB 8783—88
附录℃
申请单、记录表、报告单
(补充件)
尘肺病理检查申请单、三种记录表及报告单格式全国统一。c.1
凡申请尘肺病理捡查者,必须逐项填写本标准规定的申请单,由送验单位与尘肿病理诊断单位联诊断单位必须按记录表及报告单格式和要求完成诊断工作。系。主
尘肺病理检验申请单
尘肺病理检验记录表
尘肺标本眼观记录表:
尘肺眼观病变复制图,
尘肺标木镜捡记录表。
C.4尘肺病理诊断报告单
GB 878388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照片
(补充件)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用照片一套40幅。照片显示典型的尘肺病变,是尘肺病理诊断标准条文的辅助说明。
GB 8783—88
附最E
正确使用标准的说明
(参考件)
E.1本标准只适用于国家规定的无机尘肺的诊断,不适用丁有机粉尘所致肺部疾患的诊断;只适用于尸体解剖和外科肺叶切除标本,不适用于小片肿组织活检,肺引流区淋巴结活检、肺穿刺、肺灌洗液等标本的尘肺病理诊断
E.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84)卫防字第16号文第二章第七条规定的病理专业人员具有尘肺病理诊断权。
E.3具有诊断权的病理专业人员在“小肺病理检查申请单”及送检单位提供的资料齐备后,宜立即进行检在并提出诊断报告。小肺病理诊断报告内容包括尘肺名称、分期.病理类型和并发病。小肺病理诊断报告一式贰份,“-份存档,份交送检单位同级尘肺诊断组处理。尘肺病理诊断可作为职业病待遇的依据。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卫生标推技术委员会职业病诊断分委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和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鞍钢劳动H牛研究所、江西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所、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负贡起草。本标准由卫生部委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负责解释。白本标实施之日起,1978年5月21日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共同签发的《矽(尘)肺病理诊断分期标雅》试行方案)作废。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