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 11959-2008 食品添加剂 香叶(精)油
GB 11959-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 11959-2008

中文名称:食品添加剂 香叶(精)油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9-10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784276

相关标签: 食品 添加剂 精油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化工技术>>化工产品>>71.100.60香精油

中标分类号:食品>>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X44食用香料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1959-1989

采标情况:MOD ISO 4731:200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4.0 元

计划单号:20067473-Q-607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89-12-22

起草人:金其璋、王俊、徐易、曹怡

起草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北京北大正科技有限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代替GB11959—1989《食品添加剂 香叶油》。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 本标准与GB/T11959—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GB11959—1989中规定相对密度(20 ℃/20 ℃)为0.882~0.889,本标准为0.882~0.899;———GB11959—1989中规定折光指数(20 ℃)为1.4615~1.4690,本标准为1.4600~1.4720;———GB11959—1989中规定酸值≤8.0,本标准为酸值≤10.0;———删除了“乙酰化后酯值”,增加了“香茅醇”、“香叶醇”的含量;———增加了附录A 和附录B。 GB 11959-2008 食品添加剂 香叶(精)油 GB11959-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71.10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1959—-2008
代替GB11959-1989
食品添加剂
香叶(精)油
Food additive-Oil of geranium (Pelargonium gravedens Her.(ISO4731:2006,Oilofgeranium,MOD)2008-09-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本标准中4.2、4.3、4.4、4.10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GB11959—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4731:2006《香叶油》。本标准与ISO4731:2006相比,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删除了ISO4731:2006的取样方法;试验方法采用我国相关国家标准,见第2章;增加了“酯值”“值”,
将ISO4731:2006中4.9的内容作为附录B;增加了“检验规则”,
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本标准代替GB11959--1989《食品添加剂香叶油》。本标准与GB/T11959-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
GB11959--1989中规定相对密度(20℃/20.℃)为0.882~0.889本标准为0.882~0.899GB11959—1989中规定折光指数20C)为1.4615~1.4690.本标准为1.4600~1.4720,GB119591989中规定酸值≤8.0,本标准为酸值≤10.0;删除了“乙酰化后酯值”,增加了“香茅醇”、“香叶醇”的含量;增加了附录 A和附录B。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香料香精化妆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香料研究所、北京北大正元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其璋、王俊、徐易、曹怡。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1959—1989。
1范围
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
GB11959—2008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香叶(PelargoniumgravedensHer.)(精)油。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手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1538-2006精油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分析通用法(ISO7609:1985,IDT)GB/T11540香料米
相对密度的测定(GB/T11540—2008,ISO279:1998MOD)GB/T14454.2香料香气评定法
GB/T14454.4香料:折光指数的测定(GB/T11454.4-—2008,ISO280:1998.MODGB/T14454.5
香料旋光度的测定(GB/T14454.5--2008.1SO592:1998,MOD)GB/T14454.13-2008
香料炭值和羰基化合物含量的测定(ISO1271:1983,ISO1279:1996MOD)
GB/T14455.3
GB/T14455.5
GB/T14455.6
3术语和定义
乙醇中溶解(混)度的评估(GB/T14455.3-2008.ISO875:1999,MOD)酸值或含酸量的测定(GB/T14455.5—2008,IS0)1242:1999,MOD)香料
酯值或含酯量的测定(GB/T14455.62008.ISO709:2001,MOD)香料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香叶(精)油oilofgeranium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生长在中国的香叶(PelargoniumgruvedensHer.)的新鲜茎、叶中提取的精油。4要求
4.1色状,绿黄色或琥珀色流动液体。4.2香气:具有薄荷样香韵和玫瑰香气。4.3相对密度(20℃/20℃):0.882~0.899。4.4折光指数(20℃):1.4600~1.4720。4.5旋光度(20℃):—14.0~—7.0°4.6溶混度(20℃):1体积试样混溶于3体积70%(体积分数)乙醇中,呈澄清溶液。4.7酸值:≤10.0。
4.8酯值:50~80。
4.9炭值:<58。
4.10特征组分含量(GC):见表1。I
GB11959—2008
5试验方法
5.1色状的检定
特征组分
香茅醇
香叶醇
表1特征组分含量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5.2香气的评定
按GB/T14454.2的规定。
5.3相对密度的测定
按GB/T11540的规定。
5.4折光指数的测定
按GB/T14454,4的规定。
5.5旋光度的测定
按GB/T14454.5的规定。
5.6溶混度的评估
按GB/T14455.3的规定。
5.7,酸值的测定
按GB/T14455.5的规定。
5.8酯值的测定
按GB/T14455.6的规定。
5.9羰值的测定
按GB/T14454.13--2008中第一法的规定。5.10特征组分含量的测定
5.10.1仪器
含基/%
32.0~43,0
5.10.1.1色谱仪、记录仪和积分仪按GB/T11538—2006.中第5章的规定。5.10.1.2毛细管柱。
5.10.1.3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5.10.2测定方法
面积归一化法:按GB/T11538—2006中10.4指定的方法测定特征组分的含量。5.10.3重复性及结果表示
按GB/T11538—2006中11.4的规定进行。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典型气相色谱图(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A。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代表性和特征性组分含量范围(面积归一化法)参见附录B6检验规则www.bzxz.net
6.1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应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生产厂应保证出厂产品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出厂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书。色状、香气、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特征组分含量为出厂检验项目,而旋光度、溶混度、酸值、酯值、羰值为型式检验项目,每季度检验一次。6.2验收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的各项规定检验所收到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一批号作一次验收,不同批号分别验收。2
GB11959—2008
6.3抽样方法:每批的包装单位1个~2个,全抽;3个~100个抽取2个:100个以上增加部分再抽取3%。用取样器从每个包装单位中均勾抽取试样50mL~100mL,将所抽取的试样全部置于混样器内充分混勾,分别装人两个清洁、干燥、密闭的情性容器中,避光保存,一瓶作检验用,另一瓶留存备查。容器上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数量及取样日期。6.4如检验结果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会同生产厂重新加倍抽取试样复验。如复验结果仍有指标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不能验收。6.5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议解决或由法定检验机构进行仲裁。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7.1标志
产品包装外应注明:“食品添加剂”字样、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地址、商标、批号、净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许可证号及标准编号。顾客如有特殊要求,可与生产厂另订协议。7.2包装
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应装于清洁无杂味的镀锌铁桶或食品级塑料桶内,或按顾客要求包装。7.3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防止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混运,并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闪点约为84℃。
7.4贮存
应贴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杂气污染·远离火源。7.5保质期
在符合规定的贮运条件,包装完整、未经启封的情况下,保质期为一年。逾期重新按本标准进行检验,合格仍可使用。
GB11959—200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典型气相色谱图(面积归一化法)
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典型气相色谱操作条件为:柱:毛细管柱,长50m,内径约0.25mma)
固定相:聚乙二醇;
膜厚:0.25μm
色谱炉温度:从65℃线性程序升温至230℃,速率2℃/min;进样口温度:230℃:
检测器温度:250℃,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载气:氮气;
载气流速:1.1mL/min;
进样量:约0.2μL;
分流比:1:100。
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典型气相色谱图见图A.11on
顺式玫瑰醛
反式玫瑰醛:
薄荷酮;
异薄荷;
芳樟醇,
一愈疮木二烯,
7甲酸香茅酯;
—8松油醇
9—甲酸香叶酯
一香茅醇;
一香叶醇,
一丁酸香叶酯;
13-—惕各酸香叶酯:
14--—惕各酸苯乙酯。
顺式玫瑰醚
反式玫瑰醛
薄荷酮
异荷潮
芳樟醇
愈灌木二烯
甲酸香茅酯
α-松油醇
甲酸香叶耀
香茅醇
香叶醇
丁酸香叶酯
惕各酸香叶酯
惕各酸苯乙酯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代表性和特征性组分含量范围(面积归一化法)
最低含量/%
GB11959—2008
最高含量/%
GB11959-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香叶(精)油
GB11959-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案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0.75
字数12千字
2008年11月第一版2008年11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4966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