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T 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
GB/T 1576-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576-2008

中文名称:工业锅炉水质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9-26

实施日期:2009-03-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35778

相关标签: 工业锅炉 水质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ICS 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燃烧器、锅炉>>27.060.30锅炉和热交换器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5换热设备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 1576-2001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页数:29页

标准价格:24.0 元

计划单号:20064862-T-469

出版日期:2009-03-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1979-07-31

起草人:杨麟、王骄凌、沈元令、周英、卢丽芳、邓宏康、胡月新、姜少华、幺书勤

起草单位: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

归口单位: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标准。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3.8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本标准不适用于铝材制造的锅炉。 GB/T 1576-2008 工业锅炉水质 GB/T1576-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 27.06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76—-2008
代替GB1576—2001
工业锅炉水质
Water quality for industrial boilers2008-09-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03-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4水质标准
5水质分析方法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规范性附录)
附录G(规范性附录)
附录H(规范性附录)
附录(规范性附录)
浊度的测定(浊度仪法)
溶解氧的测定(氧电极法)
油的测定(重量法)
溶解固形物的测定(重量法)
锅水溶解固形物的间接测定
磷酸盐的测定(磷钼蓝比色法)氯化物的测定(硫氰酸铵滴定法)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亚硫酸盐的测定(碘量法)
GB/T1576—2008
本标准代替GB1576--2001《工业锅炉水质》。本标准与GB1576—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GB/T1576-2008
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要求进行编写,增加了目次、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由强制性标准修订为推荐性标准;适用范围扩大到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3.8MPa的锅炉,同时规定了本标准不适用于铝材制造的锅炉;
-对所有指标规定了有效数字;
将悬浮物指标修改为浊度指标;-对给水pH值规定了上限值;
增加了锅水酚酥碱度指标;
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增加了除盐水作为补给水的有关控制指标和给水电导率指标;扩大了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适用范围;修改了各表的注和脚注;
修改了热水锅炉水质指标;
修改了贯流和直流蒸汽锅炉的水质指标;-增加了补给水的水质;
增加了回水水质;
修改了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 C、附录D、附录 E、附录F、附录G、附录H和附录I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2)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锅炉水处理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麟、王骄凌、沈元令、周英、卢丽芳、邓宏康、胡月新、姜少华、么书勤。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76—1979.GB1576—1985.GB1576—1996.GB1576-—2001。m
1范围
工业锅炉水质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运行时的水质标准。GB/T1576—2008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出口蒸汽压力小于3.8MPa、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也适用于以水为介质的固定式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本标准不适用于铝材制造的锅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603—2002,ISO6353-1:1982,Rcagents for chemical analysis-Partl.General testmethods,NEQ)GB/T6682
GB/T6903
GB/T6904
GB/T6907
GB/T6908
GB/T6909
GB/T6913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6682—2008,ISO3696:1987,MOD)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通则工业循环冷却水及锅炉用水中pH的测定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水样的采集方法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电导率的测定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硬度的测定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磷酸盐的测定(GB/T6913-2008ISO6878:2004,WaterqualityDeterminationofphosporusAmmoniummolybdate spectrometricmethod,NEQ)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51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GB/T12152锅炉用水和冷却水中油含量的测定GB/T12157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溶解氧的测定(GB/T12157—2007,ISO58131983,Waterquality-Deterninationof dissolved oxygen—lodimetricmethod,NEQ)GB/T15453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DL/T502.1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1部分:总则DL/T502.25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25部分:全铁的测定(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原水rawwater
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水。
软化水softenedwater
除掉全部或大部分钙、镁离子后的水。1
GB/T1576-2008
除盐水demineralizedwaler
通过有效的工艺处理,去除全部或大部分水中的悬浮物和无机阴、阳离子等杂质后,所得成品水的统称。
补给水make-upwater
原水经过处理后,用来补充锅炉排污和汽水损耗的水。3.5
给水boilerfeedwater
直接进人锅炉的水,通常由补给水、回水和疏水等组成。3.6
锅水boilerwater
锅炉运行时,存在于锅炉中并吸收热量产生蒸汽或热水的水。3.7
回水backwater
锅炉产生的蒸汽、热水,做功后或热交换后返回到给水中的水。3.8
锅内加药处理internal chemicalboilcrwatertreatment为了防止或减级锅炉结垢、腐蚀,有针对性地向锅内投加一定数量药剂的水处理方法。3.9
锅外水处理externalboilerwatertreatnent原水在进人锅炉前,将其中对锅炉运行有害的杂质经过必要的工艺进行处理的方法。4水质标准
4.1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水质4.1.1采用锅外水处理的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水质采用锅外水处理的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的给水和锅水水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采用锅外水处理的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水质项
额定蒸汽压力/
补给水类型
浊度/
硬度/
(mmol/L)
(25 ℃)
溶解氧
(mg/L)
(mg/L)
全铁/
(mg/L)
电导率(25℃)/
(μS/em)
软化水
除盐水
1.0<≤1.6
软化水
≤5.5×10
除盐水
1×102
软化水
≤5.0×102
除盐水
软化水
除盐水
5.0×10≤5.0×10-3
≤1.0X102
≤3.5×102
额定蒸汽压力/
补给水类型
软化水
全碱度*/无过热器6.0~26.0
(mmol/L)有过热器
/无过热器4.0~18.0
酚酸碱度/
(mmol/L)
有过热器
pH值(25℃)
除盐水
表1(续)
软化水
除盐水
软化水
除盐水
GB/T1576—2008
2.5软化水
10.0~12.010.0~12.010.0~12.c10.0~12.c10.0~12.010.0~12.09.0~12.0
游解固形
无过热器<4.0×104.0×10
3≤3.5×10≤3.0×10≤3.0×10≤2.5×103≤3.5×103
物/(mg/L)有过热器
≤3.0×103
3.0×10%≤2.5×103≤2.5×102.0×103磷酸根/
(mg/L)
亚硫酸根/
(mg/L)
相对碱度“
10.0~30.010.0~30.010.0~30.010.0~30.05.0~20.010.0~30.010.0~30.10.030.c10.030.05.010.0<0.20
除盐水
≤2.5×10
≤2.0×103
注1:对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蒸汽质量应执行GB/T12145规定的额定蒸汽压力3.8MPa~5.8MPa汽包炉标准。注2:硬度、碱度的计盘单位为一价基本单元物质的量的浓度。注3:停(备)用锅炉启动时,锅水的浓缩倍率达到正常后,锅水的水质应达到本标准的要求。溶解氧控制值适用于经过除氧装置处理后的给水。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10t/h的锅炉,给水应除氧。额定蒸发量小于10t/h的锅炉如果发现局部氧腐蚀,也应采取除氧措施。对于供汽轮机用汽的锅炉给水含氧量应小于或等于0.050mg/L。
b对蒸汽质量要求不高,并且无过热器的锅炉,锅水全碱度上限值可适当放宽,但放宽后锅水的pH值(25C)不应超过上限。
°适用于锅内加磷酸盐阻垢剂。采用其他阻垢剂时,阻垢剂残余量应符合药剂生产厂规定的指标。d适用于给水加亚硫酸盐除氧剂。采用其他除氧剂时,除氧剂残余应符合药剂生产厂规定的指标。e全焊接结构锅炉,可不控制相对碱度。4.1.2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水质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并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3MPa的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可以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加药后的汽、水质量不得影响生产和生活,其给水和锅水水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自然循环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水质水样
浊度/
硬度/
(mmol/L)
pH值(25℃)
(mg/L)
标准值
GB/T1576—2008
表2(续)
全破度/
(mmol/L)
酚酸碱度/
(mmol/L)
pH值(25℃)
溶解固形物/
(mg/L)
磷酸根·/
(mg/L)
标准值
10.0~12.0
10.0~50.0
注1: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锅炉受热面平均结垢速率不得大于0.5mm/a。注2: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并且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1.3MPa的蒸汽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同时采用锅外水处理和锅内加药处理时,给水和锅水水质可参照本表的规定。注3:硬度、碱度的计量单位为一价基本单元物质的录的浓度a适用于锅内加磷酸盐阻垢剂。采用其他阻垢剂时,阻垢剂残余妊应符合药剂生产厂规定的指标。4.2热水锅炉水质
4.2.1采用锅外水处理的热水锅炉水质采用锅外水处理的热水锅炉的给水和锅水水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采用锅外水处理的热水锅炉水质水样
浊度/
硬度/
(mnol/L)
pH值(25℃)
溶解氧-!
(mg/L)
(mg/L)
全铁/
(mg/L)
PH值(25℃)
磷酸根?/
(mg/L)
注:硬度的计量单位为一价基本单元物质的量的浓度。标准值
a溶解氧控制值适用于经过除氧装置处理后的给水。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7.0MW的承压热水锅炉给水应除氧;额定功率小于7.0MW的承压热水锅炉如果发现局部氧腐蚀,也应采取除氧措施。b通过补加药剂使锅水pH值(25C)控制在9.0~11.0适用于锅内加磷酸盐阻垢剂。采用其他阻垢剂时,阻垢剂残余量应符合药剂生产厂规定的指标。4.2.2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热水锅炉水质对于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4.2MW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管架式热水锅炉除外),可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但加药后的汽、水质量不得影响生产和生活,其给水和锅水水质应符合表4的规定。4
表4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热水锅炉水质项目
浊度/
硬度+/
(mmol/L)
pH值(25℃)
(mg/L)
pH值(25℃)
磷酸根/
(mg/L)
GB/T1576-2008
标准值
10.0~50.0
注1:对于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4.2MW水管式和锅壳式的承压热水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同时采用锅外水处理和锅内加药处理时,给水和锅水水质也可参照本表的规定。注2:硬度的计量单位为价基本单元物质的盘的浓度。a使用与结垢物质作用后不生成固体不溶物的阻垢剂,给水硬度可放宽至小于或等于8.0mmol/L。b适用于锅内加磷酸盐阻垢剂。加其他阻垢剂时,阻垢剂残余量应符合药剂生产厂规定的指标。贯流和直流蒸汽锅炉水质
贯流和直流蒸汽锅炉应采用锅外水处理,其给水和锅水水质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贯流和直流蒸汽锅炉水质
锅炉类型
额定蒸汽压力/
浊度/
硬度/
(mmol/L)
pH值(25℃)
溶解氧/
(mg/L)
(mg/L)
全铁/
(rmg/L)
全碱度/免费标准bzxz.net
(mmol/L)
酚酸碱度/
(mmol/L)
落解固形物/
(mg/L)
磷酸根/
(mg/L)
亚硫酸根/
(mg/L)
贯流锅炉
2.55.0×10-1
10.0~12.0
≤3.5×103
10.0~50.0
10.0~50.0
直流锅炉
10.0~12.0
≤3.0×103
10.0~50.0
10.0~30.0
2.55.0×10-3
10.0~12.0
≤2.5×103
10.0~20.0
GB/T1576—2008
锅炉类型
额定蒸汽压力/
全碱度/
(mmol/L)
酚酸碱度/
(mmol/L)
PH值(25℃)
溶解固形物/
(mg/L)
磷酸根”
(mg/L)
亚硫酸根
(mg/L)
10.0~12.0
≤3.0×10
10.0~50.0
10.0~50.0
贯流锅炉
1.0<≤2.5
10.0~12.0
≤2.5×103
10.0~50.0
10.0~30.0
表5(续)
10.0~12.0
10.0~20.0
10.0~20.0
直流锅炉
1.0注1:贯流锅炉汽水分离器中返回到下集箱的疏水盘,应保证锅水符合本标准。注2:直流锅炉汽水分离器中返回到除氧热水箱的疏水量,应保证给水符合本标准。注3:直流锅炉给水取样点可设定在除氧热水箱出口处。注4:硬度、碱度的计最单位为一价基本单元物质的量浓度。2.5。对蒸汽质量要求不高,并且无过热器的锅炉,锅水全碱度上限值可适当放宽,但放宽后锅水的pH值(25℃)不应超过上限。
b适用于锅内加磷酸盐阻垢剂。采用其他阻垢剂时,阻垢剂残余量应符合药剂生产广规定的指标。℃适用于给水加亚硫酸盐除氧剂。采用其他除氧剂时,除氧剂残余甚应符合药剂生产厂规定的指标。4.4余热锅炉水质
余热锅炉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同类型、同参数锅炉的要求。4.5补给水水质
4.5.1应当根据锅炉的类型、参数,回水利用率,排污率,原水水质和锅水、给水水质标准,选择补给水处理方式。
4.5.2补给水处理方式应保证给水水质符合本标准。4.5.3软水器再生后出水氮离子含量不得大于进水氟离子含量的1.1倍。4.5.4以软化水为补给水或单纯采用锅内加药处理的锅炉的正常排污率不应超过10.0%;以除盐水为补给水的锅炉的正常排污率不应超过2.0%。4.6回水水质
回水水质应当保证给水水质符合本标准,并尽可能地提高回水利用率。回水水质应符合表6的规定,并应根据回水可能受到的污染介质,增加必要的检测项目。表6回水水质
硬度/
(mmol/L)
标准值
水质分析方法
期望值
标准值
全铁/
(mg/L)
期望值
(mg/L)
标准值
5.1试剂的纯度应符合GB/T6903的规定;分析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二级水的规定。6
5.2标推溶液配制和标定的方法应符合GB/T601的规定。5.3水样的采集方法应符合GB/T6907的规定。GB/T1576—2008
5.4水质分析的工作步骤按DL/T502.1规定的次序进行。平行试验的测定次数符合GB/T6903的规定。
5.5浊度的测定应根据具体条件选择GB/T12151或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5.6硬度的测定应根据水质范围选择GB/T6909规定的方法进行。5.7pH值的测定应根据水的性质选择GB/T6904规定的方法进行。5.8溶解氧的测定应根据具体条件选择GB/T12157或本标准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5.9油的测定应根据具体条件选择GB/T12152或本标准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5.10全铁的测定按DL/T502.25规定的方法进行。5.11电导率的测定按GB/T6908规定的方法进行。5.12溶解固形物的测定按本标准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溶解固形物也可以采用本标准附录E的方法来间接测定,但溶解固形物与电导率或氯离子的比值关系应根据试验确定,并定期进行复测和修正。
5.13磷酸盐的测定应根据具体条件和锅水磷酸盐的成分选择GB/T6913或本标准附录F规定的方法进行。
5.14氯化物的测定应根据水中干扰物质的成分选择GB/T15453或本标准附录G规定的方法进行。5.15全碱度和酚碱度的测定按本标准附录H规定的方法进行。5.16锅水相对碱度的测定按本标准附录H分别测定酚酸碱度(JDp)和全碱度(JD),再按本标准附录D或附录E测定溶解固形物。锅水相对碱度按式(1)计算:
式中:
锅水相对碱度;
JDm = (2 × JDp- JD) × 40
锅水酚酞碱度,单位为毫摩尔每升(mmol/L);JD锅水全碱度,单位为毫摩尔每升(mmol/L);RG
锅水溶解固形物,单位为毫克每升(mg/L)。5.17亚硫酸盐的测定按本标准附录I规定的方法进行。·(1)
GB/T1576—2008
A.1概要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浊度的测定(浊度仪法)
本测定方法是根据光透过被测水样的强度,以福马肼标准悬浊液作标准溶液,采用浊度仪来测定。A.2仪器
A.2.1浊度仪。
A.2.2滤膜过滤器,装配孔径为0.15μm的微孔滤膜。A.3试剂及其配制
A.3.1无浊度水的制备
将分析实验室用水二级水(符合GB/T6682的规定)以3mL/min流速,经孔径为0.15um的微孔滤膜过滤,弃去最初滤出的200mL滤液,必要时重复过滤一次。此过滤水即为无浊度水,需贮存于清洁的、并用无浊度水冲洗过的玻璃瓶中。A.3.2浊度为400FTU福马肼贮备标准溶液的制备A.3.2.1硫酸联氨溶液:称取1.000g硫酸联氨氮[NzH,·HzSO/J,用少量无浊度水溶解,移人100mL容量瓶中,再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摇匀。A.3.2.2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0g六次甲基四胺[(CH.):N,,用少量无浊度水溶解,移人100mL容量瓶中,再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摇匀。A.3.2.3浊度为400FTU的福马贮备标准溶液:用移液管分别准确吸取硫酸联氨溶液和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各5mL,注入100mL容量瓶中,摇匀后在25℃士3℃下静置24h,然后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并充分摇匀。此福马肼贮备标准溶液在30℃下保存,1周内使用有效。A.3.3浊度为200FTU福马耕工作液的制备用移液管准确吸取浊度为400FTU的福马贮备标准溶液50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此浊度福马肼工作液有效期不超过48h。A.4测定方法
A.4.1仪器校正
A.4.1.1调零
用无浊度水冲洗试样瓶3次,再将无浊度水倒入试样瓶内至刻度线,然后擦净瓶外壁的水迹和指印,置于仪器试样座内。旋转试样瓶的位置,使试样瓶的记号线对准试样座上的定位线,然后盖上遮光盖,待仪器显示稳定后,调节“零位”旋钮,使浊度显示为零。A.4.1.2校正
A.4.1.2.1福马肼标准浊度溶液的配制:按表A.1用移液管准确吸取浊度为200FTU的福马工作液(吸取量按被测水样浊度选取),注入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度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勾后使用。福马耕标准浊度溶液不稳定,应使用时配制,有效期不应超过2h。表A.1配制福马肼标准浊度溶液吸取200FTU福马肼工作液的量200FTU福马肼工作液吸取量/mL
被测水样浊度/FTU
GB/T1576—2008
A.4.1.2.2校正:用上述配制的福马肼标准冲度溶液,冲洗试样瓶3次后,再将标准浊度液倒人试样瓶内,擦净瓶外壁的水迹和指印后置于试样座内,并使试样瓶的记号线对准试样座上的定位线,盖上遮光盖,待仪器显示稳定后,调节“校正”旋钮,使浊度显示为标准浊度溶液的浊度值。A.4.2水样的测定
取充分摇匀的水样冲洗试样瓶3次,再将水样倒入试样瓶内至刻度线,擦净瓶外壁的水迹和指印后置于试样座内,旋转试样瓶的位置,使试样瓶的记号线对准试样座上的定位线,然后盖上遮光盖,待仪器显示稳定后,直接在浊度仪上读数。A.5注意事项
A.5.1试样瓶表面清洁度和水样中的气泡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测定时将水样倒人试样瓶后,可先用滤纸小心吸去瓶体外表面水滴,再用擦镜纸或擦镜软布将试样瓶外表面擦拭干净,避免试样瓶表面产生划痕。仔细观察试样瓶中的水样,待气泡完全消失后方可进行测定。A.5.2不同的水样,如果浊度相差较大,测定时应当重新进行校正。A.6允许差
独度测定的充许差见表A.2。
浊度测定的充许差
浊度范围/FTU
10~100
充许差/FTU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