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 JC/T 1042-2007 膨胀玻化微珠
JC/T 1042-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C/T 1042-2007

中文名称:膨胀玻化微珠

标准类别: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5-29

实施日期:2007-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808436

相关标签: 膨胀 微珠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60隔声和绝热材料

中标分类号:建材>>建材产品>>Q25绝热、吸声、轻质与防火材料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页数:9页

标准价格:12.0 元

出版日期:2007-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王新民、罗淑湘、刘伟华、宋晓辉、杨飞华、彭京龙、罗进、张兆峰、宋俊伟、眭福林、肖磊

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建材科学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膨胀玻化微珠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适用温度不高于800℃的膨胀玻化微珠产品。 JC/T 1042-2007 膨胀玻化微珠 JC/T1042-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1042—2007
膨胀玻化微珠
Expanded and vitrified small ball2007-05-29发布
2007-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B、附录 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JC/T1042—2007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华伟佳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冠建科技术研究中心,艾斯比(河南)工业矿产有限公司、武汉三木建材有限公司、山西太原双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丹阳市华伟佳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民、罗淑湘、刘伟华、宋晓辉、杨飞华、彭京龙、罗进、张兆峰、宋俊伟、睦福林、肖磊。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解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1范围
膨胀玻化微珠
JC/T1042—2007
本标准规定了膨胀玻化微珠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榆和存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温度不高手800℃的膨胀玻化微珠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
GB/T4132
包装储运图及相美术语
绝热材料及相关术语
GB/T10294
GB/T17431
3术语和定义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998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GB/T4132箱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膨胀玻化微
expanded andwitrified small ball由玻璃质火山熔岩砖砂经膨胀、玻化等工艺制成,表面玻化封闭、呈不规则球状,内部为多孔空腔结构的无机颗粒材料。
体积漂浮率floatingratio
在水中漂浮的样品体积占样品总体积的百分比。3.3
表面玻化闭孔率vitrified and closedratioof thesurface定量的样品中,表面完全玻化封闭的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比。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接堆积密度分为I、Ⅱ、Ⅲ三类
I类:堆积密度小于80kg/m。
Ⅱ类:堆积密度80kg/m~120kg/mⅢ类:堆积密度大于120kg/m
4.2标记
按产品名称、分类、本标准号顺序标记:示例:堆积密度为60kg/m的膨胀玻化微珠产品标记为膨胀玻化微珠IJC/T10422007
JC/T-1042-2007
5要求
5.1外观
膨胀玻化微珠表面应有玻璃光泽,颜色均匀、一致。5.2粒径
粒径范围由生产商规定,超出粒径范围部分的质量不得超过10%。5.3物理力学性能
膨胀玻化微珠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膨胀玻化微珠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预目
堆积密度/kg/m
简压强度/kPa
导热系数/W/(m·K)平均温度25℃体积吸水率/%
体积漂浮率/%
表面玻化闭孔率/%
试验方法
6.1外观
目测。
6.2堆积密度
按GB/T17431.2-1998中第6章进行。6.3粒径
80-120
≥150
按GB/T17431.2-1998中第5章进行。试样数量2L,过筛时间10min,每次称量前均应使试样静止几分钟。
6.4筒压强度
按附录A进行。
6.5导热系数
按GB/T10294进行。
6.6体积吸水率
按附录B进行。
6.7体积漂浮率
按附录C进行。
6.8表面玻化闭孔率
按附录D进行。
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1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粒径、堆积密度、体积吸水率和表面玻化闭孔率。7.1.2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5.1~5.3的项目。2
正常生产时,型式检验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定型鉴定:
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e
7.2组批和抽样
7.2.1组批
JC/T1042—2007
同一原料、同一生产工艺,同一类别的产品,每100m为一批,不足时也为一批计。7.2.2抽样
从每批的不同位置随机抽取5包,将每包按四分法缩分到8L7.3判定规则
有两项及两项以上达不到规定指标时,则判定为不合格,若仅有一项达不到指标时:应抽取双倍样品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复检,如复检后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标志
出厂产品应有质量合格证,每一包装袋上应标明产品标记、商标、数量、生产商名称及生产日期,并按GB/T191的规定,标明怕雨、怕潮等标识。必要时应注明使用注意事项和要求8.2包装
产品应采用防潮包装袋包装
8.3运输和贮存
运输中应有防雨防潮措施,搬运时应避免破损受潮。应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贮存,并按类别分别堆放,避免重压,码放高度不宣超过5m。3
JC/T10422007
A1仪器设备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筒压强度试验方法
a)承压简:符合GB/T17431.2—1998第9章的规定b)压力机:根据筒压强度的大小选择合适量程的压力机,测定值宜位于所选压力机量程的20%~80%范围内。
A2试验步骤
a)混合试样,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为约5L,将试样在(105土5)℃下将试样烘干至恒重,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b)将试样均匀装人承压筒内,使试样的表面平整,冲压模的下刻度与承压的上缘重合。把装好试样的承压筒置于压力机上.以10mm/min的速度勾速加荷压下深度为20mm时停e
止加压,记录压力值
A3结果计算
简压强度按式(A.1)计算,以三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计算精确至kPa.
式中:
筒压强度单位为千帕(kPa)
压下深度大20m时的压力值,单位为牛顿(N承压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CA.D
B.1仪器设备
天平:精度为0.1g。
容量筒:容积1000mL
烧杯:容积3000mL。
B.2试验步骤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体积吸水率试验方法
JC/T1042-2007
用四分法将试样缩分为约5L,将试样在(105士5)℃下将试样烘干至恒重,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b)量取1000mL样品放人干燥烧杯中,称量试样与烧杯质量,缓慢均勾地向试样中加水,边加水边用玻璃棒轻柔搅拌,使待测试样能全部充分润湿,待刚刚析出水时停止加水。称量吸水后试样与烧杯质量。
B.3结果计算
体积吸水率按式(B.1)计算,以三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X=mlmox100%
式中:
体积吸水率,%;
吸水前试样与烧杯质量,单位为克();吸水后试样与烧杯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体积,取1000mL:
自来水的密度,取1g/cm。
JC/T1042-2007
C.1仪器设备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体积漂浮率试验方法
容器:容积3.000ml以上的烧杯。a
b)量筒:量程500ml。
C2试验步骤
将试样在(105士5)℃下将试样烘干至恒重,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a
b)用量筒量取500ml试样放人容器中,加人适量水,水量应能使试样在水中明显分层,轻轻揽拌后放置7d,放置过程中应搅拌几次,每次搅拌1min,以使试样得到充分湿润,试样放置过程中应封盖容器口。
取出全部沉淀的试样颗粒,在(105土5)℃下烘干至恒重,随后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测量c
其体积。
C3结果计算
体积漂浮率按式(C.1)计算,以三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0%
式中:
L漂浮率,%:
试样原体积,取500ml:
V—沉淀的试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6
D.1仪器设备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表面玻化闭孔率试验方法
放大倍数与膨胀玻化微珠粒径相适宜的放大镜或显微镜D.2试验步骤
JC/T10422007
行业标准
从试样中取50个~100个膨胀玻化微珠,将试样置于放大镜或显微镜下,逐个观察样品颗粒表面玻化封闭的程度,记录表面玻化封闭的样品颗粒个数及所观察的样品颗粒总个数。D.3结果计算
表面玻化闭孔率按式(D.1)计算:H
式中:
H表面玻化闭孔率,%:
所观察的样品颗粒总个数;
表面玻化封闭的样品颗粒个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材行业标准
膨胀玻化微珠
JC/T1042—2007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发行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售地矿经研院印刷厂印刷
版权所有不得翻印
开本880X12301/16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2007年10月第一版
印数1-—300
印张0.75字数19千字
2007年10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8.00元
书号:1580227·126
编号:049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