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计量标准(JJ) > JJF 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校准规范
JJF 1150-200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150-2006

中文名称: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校准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计量标准(JJ)

英文名称: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lative Spectral Responsivity for Photoelectric Detector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6-05-23

实施日期:2006-11-23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472415

相关标签: 光电 探测器 相对 光谱 响应 校准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80光学和光学测量

中标分类号:综合>>计量>>A60光学计量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JG 685-1990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页数:17页

标准价格:18.0 元

出版日期:2006-11-23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曹远生

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光电探测器、照度计探头、亮度计探头以及其他光学测试仪器所用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的校准。波长范围为(300~2 500)nm,其他波长范围可参加本规范校准。 JJF 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校准规范 JJF1150-200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范适用于光电探测器、照度计探头、亮度计探头以及其他光学测试仪器所用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的校准。波长范围为(300~2 500) nm,其他波长范围可参加本规范校准。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规范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lative SpectralResponsivity for Photoelectric Detectors2006-05-23发布
2006-11-23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F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
响应度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elative SpectralResponsivity for Photoelectric DetectorsJJF1150—2006
代替JJG685—1990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6年5月23日批准,并自2006年11月23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范由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曹远生
参加起草人:
熊利民
JJF1150—2006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范围·
引用文献
术语和定义·
概述·
计量特性…·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校准用设备
7校准项目…
7.1外观检查
JJF1150-2006
7.2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8校准方法
外观检查
8.2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9校准结果表达
10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A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附录B另一种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方法附录C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记录格式附录D校准证书(报告)内容
(1)
(2)
(2)
(2)
(3)
(3)
(5)
.(6)
1范围
JJF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光电探测器、照度计探头、亮度计探头以及其他光学测试仪器所用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的校准。波长范围为(300~2500)nm,其他波长范围可参照本规范校准。
2引用文献
GB/T6495.8--2002《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JF1001一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术语和定义
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R(入)定义为:作为波长入的函数,光电探测器的输出dY(a)除以波长间隔da内的光电探测器单色输入dX(a)=X(a)da之商:R(a) =rdY(a)
光电探测器在波长入处的光谱响应度R(>)与给定参照值S.之比:R(a)
R(a)=1
R(入)即为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S.可以是R(>)的平均值,最大值或任意选定的值。
4概述
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具有光电效应的材料制成的将光辐射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传感器。光电效应分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利用外光电效应制造的光电探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利用内光电效应制造的光电探测器有光导型和光伏型。光导型探测器有硫化铅、碲汞、光敏电阻等。光伏型光电探测器有硅光电二极管、硅光电池、硒光电池等。一般来说,不管是利用内光电效应还是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探测器,它们的响应只能在一定的光谱区内,且具有较强的光谱选择性。也就是说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在不同的波长是不同的。
5计量特性
JJF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工作波长范围和校准的不确定度为:波长(300~400)nm:
2.6%(k=2.5);
1.7% (k=2.5);
波长(400~1100)nm:
波长(1100~2500)nm:2.6%(k=2.5)。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1.1.环境温度为(23±5)℃。6.1.2环境湿度小于80%RH。
6.1.3室内清洁,无腐蚀性气体。周围无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电磁场、机械振动,无杂散光于扰。
6.1.4电源电压AC(220±10)V。
6.2校准用设备
6.2.1标推探测器
可采用光谱响应度平坦的热电探测器或已知光谱响应度的光电探测器。标准探测器应有足够高的绝对光谱响应度,较低的暗噪声,能探测到1×10-10W的辐射功率。在5个数量级的范围内非线性应小于0.2%,温度系数小于0.1%/℃。对于面积较大的标准探测器其面积响应度的不均匀性应小于0.2%。6.2.2光源
采用300W/30V或等量级功率的石英卤钨灯,直流稳压或稳流电源供电,连续可调,发光光源的最大变化小于0.3%(5min内),并监测光源的不稳定性。6.2.3单色仪
为了减少杂散光的影响和保证光谱单色性,单色仪应是双单色仪,单色仪工作波长范围为(300~2500)nm,波长鼓重复性小于0.2nm,波长示值误差小于0.2nm,实测双单色仪的杂散辐射小于1×10-6。6.2.4准确度等级为0.01级的直流数字电压表(6位半以上)或锁相放大器。6.2.5精密I/U变换器两台或锁相放大器一台,I/U变换器的分辨力小于1×10-11A。6.2.6调整光路用的红色半导体激光器或He-Ne激光器一台。7校准项目
7.1外观检查
7.2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8校准方法
8.1外观检查
JJF1150—2006
8.1.1光电探测器应标有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出厂编号等。8.1.2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和窗口应清洁、无斑点、气泡和划痕等影响测量的缺陷。8.2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开始校准前,被校光电探测器和校准用计量器具应在校准环境中放置2h以上。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后
分束器
监测探测器
图1光谱响应度测量原理框图
探测器
探测器
经稳压稳流电源供电的光源发出的光辐射经前光学系统(可以由会聚透镜或凹面、平面反射镜组成)人射到单色仪的入射狭缝,从单色仪出射狭缝输出的单色光经后光学系统后,分别入射到被测光电探测器和标准探测器。可以用替代法或逐点比较法校准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
替代法的校准原理是在校准的波长范围内,从起始波长到结束波长按一定的波长间隔先测量标准探测器信号,再在相同的条件下从起始波长到结束波长测量被校光电探测器信号,由于标准探测器光谱响应度已知,因此通过比较即可得到被校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逐点比较法则是通过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光电探测器位置的移动或其他方法使光束分别入射到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光电探测器。从起始波长到结束波长按一定的波长间隔逐点对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光电探测器信号进行测试比较,从而得出被校光电探测器各波长点的响应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即得到被校准光电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度值。典型的校准装置的具体布置如图2所示。a)将单色仪、光源、快门、会聚透镜安装在光轨上,并调整水平。b)用He一Ne激光器调整测量光路,使光源灯丝的中心、快门通光孔、会聚透镜、3
光派中
控制器
显示器
JJF1150—2006
被校探测器
驱动器
标推探测器
邀检器
数字电压表
图2相对光谱响应度校准装置图
反射镜
驱动器
打印机
单色仪入射狭缝、出射狭缝、反射镜、标准探测器、被校光电探测器的中心在同一位置上。该光轴线为测量系统的主光轴线。用标准谱线灯校准单色仪波长鼓的分度。c)点燃光源,在光轨上前后调节会聚透镜位置,使光源灯丝清晰地成像于单色仪人射狭缝上。把单色仪的波长鼓调到550nm附近。把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光电探测器分别放置在出射光束的两边,其表面中心与反射镜中心的连线与出射光束约成10°左右。转动反射镜M,使单色仪输出的光斑分别人射到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光电探测器的中心。确定好旋转台旋转的角度,整个测量过程包括波长鼓扫描、反射镜的转动、快门的开与关、光信号的测量、暗信号的测量等都由计算机按编好的程序自动完成。整套装置除光源外都在暗室里。特别注意杂散辐射的屏蔽。d)将标准探测器、被校光电探测器输出线与I/U变换器、巡检器、数字电压表、计算机连好。电测仪表按各自的要求进行预热。将灯按规定的电流/电压点燃,预热15min,灯的供电电流或电压用数字电压表监控,保证光强稳定在测量条件所要求的范围内。单色仪波长鼓调到测量的起始波长入1,按测量程序,键盘输人起始波长入,,结束波长2,测量波长间隔△入(5nm或10nm)。程序将自动在起始波长处将光先对准被校光电探测器。然后快门打开测量光信号Iba,快门关闭测量暗信号Ibor;转动M使光斑入射到标准探测器,快门打开测量光信号I,快门关闭测量暗信号I.。波长鼓自动转到下一波长,重复将光斑人射到被校光电探测器、标准探测器测量光信号和暗信4
JJF1150—2006
号,直至最终的波长。标准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R,已存储在计算机里,计算机将按下式计算出被校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度:R
Lo - Ioal R
Ip Ipo
以光谱响应度的最大值或任意选定的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相对光谱响应度。本规范给出两种典型的校准方法,另一种方法见附录B。a
校准结果表达
标准探测器和被校准光电探测器的暗信号、光信号、光谱响应度数据应记入校准原始记录,其记录格式见附录C,并至少保存1年。校准结果应以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的形式给出,其内容见附录D。10
复校时间间隔
探测器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为1年。具体由送校单位根据使用情况自主决定。5
附录A
JJF1150—2006
光电探测器相对光谱响应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A.1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度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A.1.1绝对定标引入的附加不确定度附标准探测器具有0.1%的不确定度,还有标准探测器过渡到被校探测器重复性不确定度,二项合成对绝对光谱响应度引进的附加不确定度:(300~400)nm:
(400~1100)nm:
(1 100~2 500)nm:
u1=0.5%。
A.1.2探测器光电流测量及二次仪表的测量平均值不确定度,在所有波长范围内:(300~400)nm
(400~1100)nm:
(1 100~2 500)nm:
u2 =0.2% ;
u2=0.5%。
A.2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度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A.2.1腔型热释电探测器光谱选择性(忽略)。A.2.2单色仪带宽误差
当标准探测器和被标定标准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的斜率不同时,单色仪带宽会引进误差。该误差可通过反卷积的数学方法进行很好的修正。但处理繁琐,常出现病态方程。在很窄的带宽内对探测器的光谱响应、单色仪的狭缝函数、光源的辐射分布都作线性化处理,得到修正系数如下:
K(a) = 1-Ks(a)B()2/6
式中:Ks(入)—探测器的相对光谱响应的斜率;B(入)光源光谱辐射功率分布的斜率:△一—单色仪带宽的半宽度,实际应用6nm。此项不确定度为:
u3 = 4 × 10~6
A.2.3光电测量部分的非线性
当测量装置通过对辐射源进行调制,并用锁相放大器进行测量,可以减小杂散光的影响,提高测量准确度。但锁相放大器有可能引进非线性误差。用双孔径法对带光电二极管的锁相放大器进行非线性测量,其非线性<0.1%。6
A.2.4光电探测器温度系数的影响JJF1150—2006
u4 = 0.1%
大部分波长,探测器温度系数为±0.1%/℃,在1600nm处为0.3%/℃。国际比对中一般仅要求测量探测器的工作温度即可,我们保存的光电探测器则进行了恒温控制,温度不稳定性为土0.1℃,并测量温度系数。此项不确定度为:us=0.03%
A.2.5波长引起的误差和修正
虽然单色仪出厂标称示值精度为0.07nm,也要经过定标:在Kr()灯以下的特征谱线587.09,811.29,877.07、975.18,1363.421678.51nm对单色仪标定结果,最大偏差0.2nm。此项不确定度为:u6 = 0.2%
A.2.6时间常数不确定度
热释电功率计,在慢速挡位,时间常数为10s。光电二极管时间常数虽很小,但是锁相放大器一般用1s的时间常数。在测量中,均在7~8倍的时间常数后测量,此项不确定度为:
ur = 0.05%
A.2.7杂散辐射带来的误差
双单色仪的杂数辐射为10-10,用截止滤光片法测量双单色仪的杂数辐射,在460nm测量,大于此波长的杂数辐射应该更小,该项误差可忽略。通带外的杂散辐射,因采用了调制锁相方法测量,影响也很小,用移动快门的方法检查,误差可忽略。
A.2.8偏振影响
由于光电二极管的窗口为蓝宝石,又由于光路中有分光系统和分束器,可能会造成偏振误差,为减少这种误差;分束器使用蒸铝金属膜、让其保持和光轴的夹角尽量小、用替代法消除偏振带来的影响。经在0°,45°和90°放置不同角度的同一探测器实验,误差忽略。wwW.bzxz.Net
A.2.9辐射源和光电探测器表面均匀性影响理论上该项误差应该测量光电探测器响应S(a,y,入)的面均匀性和辐射源辐照度分布E(,,)。然后用下式修正:s(a)
[fs(r,y,a)E(α,y,a)drdy
[E(,y,a)drdy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