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标准(GB) > GB/Z 18620.3-2008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3部分: 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
GB/Z 18620.3-2008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Z 18620.3-2008

中文名称: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3部分: 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8-03-31

实施日期:2008-09-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1366360

相关标签: 圆柱齿轮 检验 实施 规范 齿轮 中心 轴线 平行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机械系统和通用件>>21.200齿轮及齿轮传动

中标分类号:机械>>通用零部件>>J17齿轮与齿轮传动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GB/Z 18620.3-2002

采标情况:IDT ISO /TR10064-3:1996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书号:155066·1-31945

页数:12页

标准价格:16.0 元

计划单号:20067409-Z-604

出版日期:2008-07-01

相关单位信息

首发日期:2002-01-10

起草人:张元国、明翠新、张民安、历始忠、王长路、王琦、杨星原、陈爱闽、林太军、许洪基

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归口单位: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提出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

GB/Z18620《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分为四部分,本部分是GB/Z18620的第3部分。本部分对齿轮坯、中心距的尺寸偏差和轴线平行度提供了推荐数值。 本部分中所列的数值不应认为是严格的质量准则,而是对钢制或铁制的齿轮在商订相互的协议时,作为一个指导。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TR10064-3:1996《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推荐文件》(英文版)。 本部分是对GB/Z18620.3—2002《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3部分: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修订。与GB/Z18620.3—2002相比,主要内容修改如下: GB/Z 18620.3-2008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3部分: 齿轮坯、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 GB/Z18620.3-2008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ICS21.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8620.3--2008/ISO/TR 10064-3:1996代替GB/218620.3—2002
圆柱齿轮
检验实施规范
第3部分:齿轮坏,轴中心距和
轴线平行度的检验
Cylindrical gears-Code of inspeetion practice-Part 3:Recommendations relative to gear blanks.shaft centre distance and parallelism of axes(ISO/TR 10064-3.1996.IDT)
2008-03-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ISO前言
1范图
2规范性引用文件Www.bzxZ.net
3符号和定义
4齿轮环的精度
5中心距和轴线的平行度
参考文献
GB/Z18620.3—2008/1SO/TR10064-3.1996次
GB/Z18620.3—2008/ISO/TR10064-3:1996前言
GB/Z18620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包括下列四部分: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的检验;一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径向跳动、齿厚和侧隙的检验:第3部分:齿轮坏、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检验:第4部分:表面结构和轮齿接触斑点的检验。本部分是GB/Z18620的第3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0/TR10064-3:19966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坏,轴中心距和轴线平行度的推荐文件》(英文版)。本部分等同翻译ISO/TR10064-3:1996。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作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非格式进行了修政;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一对ISO/TR10064-3:1996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中,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未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直接引用国际标准。本部分是对GB/Z18620.3-20026园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第3部分:齿轮坏、轴中心距和辅线平行度3的修订。与GB/Z18620.3—2002相比,主要内容修改如下:对部分条款的文字表述作了修改。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齿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郑州机械研究所、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元国、明翠新、张民安、历始忠、王长路、王琦、杨星原、陈爱闽、林太军、许洪基: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Z18620.3-2002.
GB/Z18620.3-2008/LSO/TR10064-3.1996ISO前言
TSOC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准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者对某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慧,均有权签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国原组(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CIEC)保持畜切合作美系,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标准,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技员会可以建议发布下列类型之一的技术报告(TR):
第1种光型
第2种类器
当经进皮受务力仍未获得为发布个国际标准所陷要的支持:
当设项自尚处于技术发展中,或著由于种种原因,只有在将来雨不是目前有可能同成为国际标准
技术委员会收集到不同于正常爱布的国际标准的费例如,适应当前的工艺第3种类型
大平)。
第1种类型和第2种类型的技术报告,在发布后的三年内应进行复审,以定们能否转成国际标准,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告,不一定要复审,一直用到所提供的资料不再认为有用或有效时为止。ISO/TR1005P3是属于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售它是由ISO/T60齿轮技术要员会制定的。ISO1328:90除了包括定义和轮齿要款的偏差和允许值外,还提供了相关的检验方法方面的意见。
致同意把齿轮检验方法方而的描述和意见,应该提高到现代的13281975的过程中
在您订ISO
技术水平。由手内容的增加以及其他考燃,技术委员会决定将相关的股落作为算第3种类型的技术报告,分解发布,同时还决定,除了本技术报告外,在第竞中所列的规范生引用文件以友时录B中所列的文献等一系列文件,放该作为指导性资料ISO/TR10064在点标题“圆柱齿轮第1部分轮传同销齿面的实验
检验实施规范”下包括下列部分字
第2部分径向踪合偏差、径向医动、专厚和销醇的检验:第3部分:齿轮址辅中心距和辅毁平行度的检验:第4部分·装面结构和轮齿接触联点的检股,开
1范围
GB/Z 18620.32008/ISO/TR 10064-3.1996圆柱齿轮检验实施规范
第3部分:齿轮坏,轴中心距和
轴线平行度的检验
本部分对齿轮环、中心距的尺寸偏差和轴线平行度提供了推荐数值,本部分中所列的数值不应认为是严格的质量准则,而是对钢制或铁制的齿轮在商订相丘的协议时:作为一个指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道过GB/Z1862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设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356—2001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用圆柱齿轮标准基本齿条齿廉(idtISO53:1998)GB/T1357—1987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negISO54:1977)GB/T1800.1—1997极限与配合基础第1部分:词汇(neqISO 286-1:1988)GB/T10095.1-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ISO1328-1.1995,IDT)
GB/T10095.2—一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ISO1328-2:1997,IDT)
3符号和定义
3.1符号
单项要素测量所用的偏差符号,用小写字母(如加上相应的下标组成:而表示若干单项要素偏差组合的“总偏差所用的符号,采用大写字母(如F)加上相应的下标组成。a
中心距
基推面直径
安装面直径
轴线平面内的轴线平行度偏差
垂直平面上的轴线平行度偏差
螺旋线总俏差
齿距果积总偏差
较大的轴承跨距
公差链中的链节数
GB/Z18620.3-2008/IS0/TR10064-3.19963.2术语和定义
3.2.1工作安装面
是用来安装齿轮的面。
3.2.2工作轴线
是指齿轮在工作时绕其旋转的轴线,它是由工作安装面的中心确定的,工作轴线只有在考整个齿轮组件时才有意义。
3.2.3基准面
是用来确定基准轴线的面。
3.2.4基准轴线
是由基准面中心确定的,齿轮依此轴线来确定齿轮的细节,特别是确定齿距、齿扇和螺旋线的公差。
3.2.5制造安装面
是齿轮制造或检测时用来委装齿轮的面。4齿轮还的精度
本章论述基准辅轴线,用来确定它的基难面以及其他相关的基准面的选择并给于无分明确的规定。有关齿轮轮齿精度(齿廊偏差、相邻齿距偏差等等)的参数的数值,只有明确其特定的旋转轴线时才有意义。当测基时齿轻围绕其旋转的轴如有政变,则这些参数测量值追将改变。因正在齿轮的图纸上必须把规定轮齿公是的基准赖线明确表示出来,事实上所有整个齿轮的儿何形状均以其为准。齿轮坏的尺于娠是和齿轮箱体的尽寸偏差对于齿轮副的接触条件和运行状况有首极大的影响。由于在加工齿轮与和靠体时保持较紧的公差,比加工高精度的轮齿要经济得多,因比应首先根据拥有的制造设备的条件,尽量使与轮坏和箱体的制造公差保持摄小值。这种办法,可使加工的计轮有较松的公刷
差,从而获得更为经济的整体设计。4.1基准轴线与工作辅线之间的关系印
基准轴线是制造者(和检测者)用来对单个零性确定轮齿儿何形状的轴线设者的责任是确保基准轴线得到足够清整和精劲的确定,从而保证齿轮相应于工作轴线的技术要求得以满足。满足此要求的最常用的有法是确定基准轴使其与工作辑线重善即将安装西作为基准面。然而,在一般情况首先需确定一个基准轴线,然后将其他所有的轴线(包括工作轴线及可能还有些制造轴线)用适当的公差与之相联系,在此情况下,公差链中所增加的链节的影响应该考虑进去。4.2确定基准轴线的方法
一个零件的基准轴线是用基准面来确定的,有三种基本方法实现它4.2.1第1种方法:如图1所示,用两个“短的”因柱或国锥形基准面上设定的两个圆的圆心来确定轴线上的两个点,
4.2.2第2种方法:如图2所示,用一个“长的”柱或圆锥形的面来同时确定轴线的位置和方向,孔的轴线可以用与之相匹配正确地装配的工作芯轴的轴线来代表。4.2.3第3种方法:如图3所示,轴线的位暨用一个“短的”圆柱形基准面上的一个圆的圆心来确定,而其方向则用垂直于此轴线的一个基准端面来确定。如果采用第1种或第3种方法,其圆柱或圆锥形基准面必须是轴向很短的,以保证它们自己不会单独确定另一条辅线。在第3种方法中,基准端面的直径应该越大越好。在与小齿轮做成一体的轴上常常有一段安装大齿轮的地方,此安装面的公差值必须选择得与大齿轮的质量要求相适应。
注A和B是预定的轴承安装表面
CB/Z18620.3-2008/IS0/TR-10064-3.1996图用两个“短的”基准面确定基准轴线?
图2用一个长的“基准面确定基准轴线4.3中心孔的应用口
国3用一个圆柱面和
1一个端面确定基准轴线
对和拍做成一体的小齿轮在制造和检测时,最常用也是最满意的方法,是将读零件安装于两端的项尖上,这样,两个中心孔就确定了它的基准轴线,齿轮公差及(轴承》安装面的公差均页相对于此轴级来确定(见图4),而且很明靠安装面相对于中心孔的跳动公差必须规定得很紧(见46)务必注意中心孔60接量角范围内应对准成一直线,4.4基准面的形状公差
基准面的要求精度取决于
规定的齿轮精度,基准面的极限位要规定得比单个轮齿的极限值紧得多这些面的相对位置,一般股来说,跨臣占齿轮分度国直径的比例越大,给定的公差可以越松。这些面的精度要求,必须在零件图上规定所有基准面的形状公差不应大于表1中所规定的数值。公差应减至最小。AB
图4用中心孔确定基准轴线
GB/Z18620.3--2008/IS0/TR10064-3:1996表1甚准面与安装面的形状公差
确定特线的基准面
两个“短的”固桂或
圆雄形基准面
一个“长的“国柱或
国维形基准面
一个的四性面和
一个蝶面
0. 04(L/6)F 或0.1F
取院者中之小值
注:齿轮垢的公差应减至能整路地制造的最小值。4.5工作及制造安装面的形状公差公差项目
圆往度
0.04(L/D)F或0.1F
敢两者中之小值
平丽度
0.05(Da/D)F
工作安装面的形状公差,不应大于表1中所给定的值数,如果用其他的制造安装面时,应采用同样的限制
4.6工作轴线的跳动公差
如果工作安装面被选择为基准面,则不涉及本条。当基准辅毁与工作轴线不重合时,工作安装面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既动必须在图样上于以控制,跳动公益不大于表2中规定的数值。表2安装面的跳动公差
确定轴毁的基准面
仅指贸生或园形基准面
个医柱菇准面和一个缩面基准面经
既动量(总的指示幅度)
0.15(L/8)F支0.3F
联者中之大信
注:齿轮的公差应成至能经济地制造的最小值4.7齿轮切削和检测时使用的安装面0.2(D76)F
在制造中,切前轮齿使其达到规定的公差,在检测时,测量其实际信并使测量值有足够的精确度。重要的一点是在制造和检测过程中,因轮的安装应使其实际旋转辅线与图样上规定的基推轴载相接近。除非在制造和检测中用来安装齿轮的安装面就是基准面,否则这典安装面相对于基准轴线的位置要于以控制。表2中所给的数值可作为这些面的公差值,为了获得最高的精度,如在例造高质量齿轮时,将跳动“高点”的位置和数值标记在基准面的附近,在每一步找正时,重复其相当的跳动量。在司适内轮环的产格过理控中,使用精确的影账心轴开以齿轮还的中心定位,使用活当的来具支承齿轮坏使其跳动量在限定的范围内,还要用高质量的齿轮加工机床,对于一批工件,在齿轮加工机床上只须对首件齿轮坏的位置进行检查,这个步骤是大批量加工齿轮时的典型步骤。对于高粘度齿轮,要设置专门的基准面(见图5),对于很高精度的齿轮(例如GBT10095.1的4级精度或更高>,齿轮加工前装在轴上,在这科情况下,轴颈可用作基准面。4.8齿顶圆柱面
以避安装面
GB/Z18620.3-—2008/IS0/TR10064-3:1996o
工作安转面=制造实装面
一高脆面
高精度齿轮带有基准面
设计者应适当选挥顶项困直径的公差以保证最小的设计重合度,同时文具有足够的顶龄。如果把齿顶圆柱面作为基准面,上述数值仍可用作尺寸公差,而其形状公差不应大于表1中的数值。4.9公差的组合S
当工作轴线与基准轴线重合时,或可直接用工作轴线来规定公差啦可应用表2的公差。不是这种情形时,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公差链,此时就需要把表1和表2中的单现公差数值适当减小。减小的程度取决于该公差链的排列,一般大致与几的平方根成正比,其中几为公差链中的链节数。对于很高精度的齿轮,通常需要先把齿轮装到轴上然后再精加工轮齿,如果做不到时,可将装配后的齿轮,在其基准面上测量跳动量,用此法来表明所要求的总的齿轮精康已经达到,这种测量不仅能发现由于所有工作安装面的综合跳动所导致的误差,而且还发现由于装在轴上的任何轴承圈的跳动所导致的误差。
4.10其他齿轮的安装面
在与小齿轮做成一体的轴上,常常有一段安装一一个大齿轮,这时无齿轮要装面的公差在考思大齿轮轮齿的质量要求后进行选拆常用的办法是根据已经确定的基难轴线规定充许的跳动量。4.11基准面
基准面是这样的(轴向和径向的)基准带,它们应加工得与齿轮还的实际辅孔,辅颈和肩部完全同心(见图5)
当安装在齿轮机床上精加工时,或安装在检测仪上时,以及最后在使用中安装时,用它们可以进行找正。对于更高精度的工件,基谁面还须进行校验,对其跳动的高点,要标明其量值和位置。这个高点以及它的量值,在加工过程的每一步找正中均应复现出来,以保证很高精度齿轮的要求。但是,很多齿轮是小批量生产的。在此情况下,装在齿轮加工机床上的齿轮的位罩,在切削之前都必须校验,是校验每件齿轮坏还是部分校验,取决于齿轮制造者的经验,对于中等精度的齿轮,齿顶国柱面的一部分可用来作为径向基准面,而轴向位置则可用齿轮切削时的安装面进行校验。5中心距和轴线的平行度
设计者应对中心距α和轴线的平行度两项偏差选择适当的公差。公差值的选择应按其使用要求能保证相合轮齿间的侧原和齿长方向正确接触。提供在装配时调整轴承位置的设施,可能是达到高精度要求最为有效的技术措施,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其成本之高品很难令人接受。5
GB/Z18620.3—2008/ISO/TR10064-3:19965.1中心距允许偏差
中心距公差是指设计者规定的允许偏差,公称中心距是在考虑了最小侧隙及两齿轮的齿顶和其相啮的非渐开线齿廊齿根部分的干涉后确定的。在齿轮只是单向承载运转而不经常反转的情况下,最大侧隙的控制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此时中心距充许偏差主要取决于重合度的考惠在控制运动用的齿轮中,其侧必须控制。当轮齿上的负载常常反向时,对中心距的公差必须很仔细地考虑下列因素:
轴、箱体和轴承的偏斜:
一一由于箱体的偏差和轴承的间隙导致齿轮轴线的不一致;一一由于箱体的偏差和轴承的间隙导致齿轮轴线的错斜;安装误差;
轴承跳动
温度的影响(随箱体和齿轮零件问的温差,中心距和材料不同而变化);旋转件的离心伸胀;
其他因素,例如润滑剂污染的允许程度及非金属齿轮材料的溶眠当确定影响侧隙偏差的所有尺寸的公差时,应该遵照GB/Z18620.2中关于齿厚公差和侧隙的推荐内容
高速传动装置中心距公差的选择,还有其他考虑,不在本部分的范围之内。齿轮传动中,有一个齿轮带动若干个齿轮(或反过来)的情形,例如行星齿轮传动中有若干个行星轮,又如在全桥驱动车的分动器或动力输出齿轮,在此情况下,为了使所有的啮合得到适当的负荷分配并有正确的工作条件,需要限制中心距的允许偏差。这种条件,要求对工作和制造的限制条件作详细的研究,不属于本部分的范国。
5.2轴线平行度公差
由于轴线平行度偏差的影响与其向量的方向有关,对“轴线平面内的偏差”f和“垂直平面上的偏差”了作了不同的规定(见图6)。“轴线平面内的偏差”f是在两轴线的公共平面上测量的,这公共平面是用两轴承跨距中较长的一个L和另一根轴上的一个轴承来确定的,如果两个轴承的跨距相同,则用小齿轮轴和大齿轮轴的个轴承,“垂直平面上的偏差”是在与轴线公共平面相垂直的“交铅轴平面”上测量的。每项平行度偏差是以与有关轴轴承间距离L(“轴承中间距”L)相关连的值来表示的,见图6。轴线平面内的轴线偏差影响螺旋线啮合偏差,它的影响是工作压力角的正弦函数,而垂直平面上的轴线偏差的影响则是工作压力角的余弦函数。可见一定量的垂直平面上偏差导致的啮合偏差将比同样大小的平面内偏差导致的啮合偏差要大2倍~3倍。因此,对这两种偏差要素要规定不同的最大推荐值垂直平面、
中心距公差
轴线平面
图6轴线平行度偏差
5.3轴线偏差的推荐最大值
a)垂直平面上偏差的推荐最大值为:fp-0.50
b)拍线平面内偏差的推荐最大值为:fas2/p
GB/Z18620.3—2008/ISO/TR10064-3:19961
GB/Z1B620.3--2008/ISO/TR10064-3:1996参考文献
[1] IsO 70l:1998 International gear notation-Symbals for geametrical data.[2]
ISO 1101:1983Technical drawings—Geometrical tolerancing—Tolerancing of forrm,ori-entation, location and runout--Generalities, definitions, symbols, indications on drawings.[3J ISO 1122-1;1998 Glosary of gears terms- Part l. Geametrical definitionis.ISO 5459. 1981 Teehnical drawings---Geometrical tolcrancing—Datums and datuin-sys[4]
tems for geometrical tolerances.[5] ISO/TR 10064-1:1992 Cylindrical gears--Code of inspection practice—Part 1:Inspectionof corresponding flanks of gear teeth.[6] ISO/TR 10064-2:1996 Cylindrical gcara—Code of inspectian practice-—Part 2: Inspectianrelated to radial composite deviations, runout, tooth thickness and backlash.[7] ISO/TR 10064-4:1998 Cylindrical gears—Code of inspection practice-Part 4: Reram-mendations relative to surface roughness and tooth contact pattern checking.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