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家计量标准(JJ) > JJF 1167-2007 杂音计校准规范
JJF 1167-2007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167-2007

中文名称:杂音计校准规范

标准类别:国家计量标准(JJ)

英文名称: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sophometers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2007-02-28

实施日期:2007-08-28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4979031

相关标签: 校准 规范

标准分类号

标准ICS号: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40声学和声学测量

中标分类号:综合>>计量>>A59声学计量

关联标准

替代情况:替代JJG 483-1987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计量出版社

书号:155026-2234

页数:22

标准价格:22.0 元

出版日期:2007-02-28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姚秋平、郝豫川、王虹、钟景文等

起草单位: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发布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标准简介

JJF 1167-2007 杂音计校准规范 JJF1167-2007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范适用于杂音计的校准。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167--2007
杂音计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sophometers2007-02-28发布
2007-05-28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JJF1167-2007
杂音计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
for Psophometers
JJF1167—2007
代替JJG483—1987wwW.bzxz.Net
本规范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7年2月28日批准,并自2007年5月28日起施行。
归口单位: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
本规范由全国声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规范起草人:
JJF1167—2007
姚秋平(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郝豫川(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王虹(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钟景文(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时根火(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罗亚清 (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1
范围·
引用文献
术语和计量单位
计量特性·
零电压固有误差
输人平衡度
输人阻抗
测量电压下限
级线性误差.·
JJF1167—2007
不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5.7
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测量平均时间
5.9有效值特性
5.10峰值指示特性
6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6.2标准器及其他测量设备
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项目
7.2校准方法
8校准结果表达·
8.1校准数据处理
8.2校准证书·
8.3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
9复校时间间隔·
附录A校准证书的内容
附录B不确定度的评定实例
(3)
(3)
(3)
(3)
(4)
(4)
1范围
JJF1167—2007
杂音计校准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杂音计(也称杂音电压表、杂音测试器)的校准。2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GB/T3102.5--1993《电学和磁学的量和单位》GB/T3102.7-1993《声学的量和单位》JJG188—2002《声级计》
JF1001一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F1034一2005《声学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JJF1059一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YD/T625一1993《杂音计技术条件》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术语和计量单位
本规范采用JJF1001—1998、JJF1034—2005和JJG188—2002中有关的术语和定义。本规范采用GB/T3102.5一1993和GB/T3102.71993中规定的量和单位。4概述
杂音计是用于测量通讯设备、广播设备以及传输线路所产生的声频干扰杂音的仪器,它以规定的加权和时间计权测量声频干扰杂音电压的大小。它主要由输入电路、量程控制器、放大器、加权网络,检波器、自校信号源、指示器及电源等部分组成。5计量特性
5.1零电压固有误差
当用800Hz(或1000Hz)0dB(输入阻抗6002,0dB为0.775V)信号输人,杂音计指示电压与零电压的差值。零电压固有误差一般优于土0.3dB①。5.2输入平衡度
杂音计平衡输人时其对共模输人信号的抑制能力,它表示杂音计测量杂音电压时的抗共模干扰能力。输人平衡度一般大于70dB。5.3输入阻抗
杂音计的输人阻抗是在输入口处测得的阻抗,低输入阻抗的标称值通常为6002,①本章中的“一般….”表示所提及的计量性能的指标仅供参考。1
JJF1167-2007
高输人阻抗标称值通常为10k2,100k2。5.4测量电压下限
杂音计测量电压下限是指比杂音计本机杂音电压高5dB的测量低端。一般大于-80dBm。
5.5级线性误差
杂音计的级线性误差,是相对于参考量程位置,杂音计其他所有量程指示电压偏离相应预期电压的偏差。级线性误差般优于土0.3dB。5.6不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不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是指杂音计不加权时以1000Hz为0dB作参考的相对响应。其测量范围一般是15Hz~31.5kHz。不加权频率响应一般符合表1要求。表1
频率/Hz
频率响应上限/dB
频率响应下限/dB
频率/Hz
频率响应上限/dB
频率响应下限/dB
5.7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不加权频率响应
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是指杂音计电话加权时以800Hz为0dB作参考及广播加权时以1000Hz为0dB作参考的相对响应。杂音计的广播和电话加权时各频率相对加权值见表2和表3。
表2广播加权时各频率相对加权值频率/Hz
相对加权值/dB
频率/Hz
相对加权值/dB
频率/Hz
JJF1167—2007
表3电话加权时各频率相对加权值相对加权值/dB
测量盘平均时间(指示建立时间)5.8
频率/Hz
相对加权值/dB
测量平均时间是指杂音计指示从施加正弦连续信号开始升至稳定指示正弦连续信号幅值的80%所需的时间,杂音计检波指示器一般具有“200ms”和“1s”测量平均时间。
5.9有效值特性
杂音计应指示输入信号的有效值,对于规定频率峰值因数为3的重复猝发音信号,其有效值指示误差为杂音计指示的有效值与其理论值之差。有效值特性误差一般优于±0.3 dB。
5.10峰值指示特性
具有峰值测量功能的杂音计,其峰值指示对单个猝发音的响应见表4。表4峰值指示特性猝发音响应
单个猝发音持续时间/ms
满刻度100%
猝发音响应,
猝发音响应,满刻度OdB
校准条件
6.1环境条件
空气温度:(10~30)℃;
相对湿度:(30~90)%。
6.2标准器及其他测量设备
6.2.1标准器
JJF1167-—2007
a)正弦信号发生器在10Hz~31.5kHz频率范围内的频率特性优于土0.2dB,频率误差优于±0.25%,谐波失真≤0.5%。b)电压表(或电压表)在10Hz~31.5kHz频率范围内准确度应优于±1%(或±0.1dB),输人阻抗不低于1MQ。c)精密衰减器的最小步进挡为0.01dB,准确度优于±(0.5A%+0.02dB),A为衰减量程。
d)可变交流电阻箱在20Hz~20kHz的频率范围内准确度应优于±0.5%。e)猝发音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频率为800Hz~5kHz,重复频率范围为(0.1~100)Hz,持续时间为0.5ms~2s,猝发音持续时间和周期的误差优于±1%,校准期间的幅值稳定度应优于土0.1dB。6.2.2其他测量设备
a)电压记录仪的分辨力应小于0.25dB,频响不均匀度优于土0.2dB。b)频率计数器的准确度优于±0.1%。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项目
杂音计的校准项目见表5。实验室应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校准其中的适用项目。表5杂音计校准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零电压固有误差
输人平衡度
输人阻抗
测量电压下限
级线性误差
不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测量平均时间
有效值特性
峰值指示特性
7.2校准方法
7.2.1外观检查
技术要求的条款号
校准方法的条款号
被检杂音计不应有机械损坏、旋钮标符不明、接触不良等现象,若有上述现象,应先修理后再进行校准。
7.2.2零电压固有误差
JJF1167—2007
7.2.2.1岑电压固有误差的校准按方框图1进行,将杂音计“功能选择”置于“自校准”位置,调节“自校准”旋钮,使杂音计指示0dB,然后调节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800Hz0dB信号(输入阻抗600Q2时电压表读数为0.775V)至杂音计,此时杂音计“功能选择”相应置于“电话”加权,调节精密衰减器,使杂音计指示0dB,精密衰减器的衰减改变量即为杂音计零电压固有误差。7.2.2.2对于“电话加权”、“广播加权”、“不加权”分别“自校准”的杂音计,按上述方法测量完“电话加权”零电压固有误差后,再按和7.2.2.1相同的方法,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1000Hz0dB信号至杂音计,分别测“广播加权”、“不加权”的电压固有误差。
电压表
信号发生器
7.2.3输人平衡度
精密衰减器
额率计
图1令电压固有误差校准装示意图被校准杂音计
输入平衡度校准按方框图2。图ΦZ2为杂音计平衡输入阻抗1/2,调节正弦信号发生器,分别输给杂音计800Hz10V,300Hz30V,杂童计“功能选择”相应置于“宽频”,调节杂音计使其示值适当。输人平衡度按(1)式计算,V,为杂音计输人电压值(数字电压表读数值),V。杂音计电压示值。zI2
信号发生器
图2输人平衡度校准装置示意图
输人平衡度= 20tg v;(dB)
式中:V.一共模输人信号电压,V;V。一杂音计电压表指示电压,V。7.2.4输入阻抗
被校准杂音计
数字电压表
7.2.4.1校准装置如图3所示,采用串联电阻法。当可变电阻箱阻值为时,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节到800Hz,并相应调节它的输出使杂音计指示为0dB,然后调节电阻箱,使杂音计指示开始下降,此时将正弦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增加6dB,反复调节电阻箱阻值,使杂音计指示仍为0dB,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减去信号发生器的输出5
阻抗,即为杂音计输入阻抗。
正弦信号发生器
JJF1167—2007
可变电阻箱
图3输入阻抗校准装置示意图
被校准杂音计
7.2.4.2将正弦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节到20Hz、20kHz两个频率点,重复7.2.4.1的测量得到杂音计在20Hz、20kHz频率点的输入阻抗。7.2.5测量电压下限
杂音计量程控制器置于量程适当低的位置,在输入终端并接一个600Q电阻,此时被校准杂音计示值即为本机杂音电压,高于本机杂音电压5B的值,即为杂音计测量电压下限。
7.2.6级线性误差
校准方法如图1所示。杂音计量程控制置于参考量程位置(0dB)处,调节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为800Hz,使杂音计指示值为0dB,然后调节精密衰减器使输入信号以10dB步进,向上至线性范围上限,向下至线性范围下限,杂音计的量程控制器随着输入信号依次增加或减小(数字杂音计直接读数),每次变换输入信号读出杂音计示值,杂音计的指示值与精密衰减器的变化值之差即为杂音计级线性误差。7.2.7不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7.2.7.1不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校准装置如图1所示。在表1频率点上,相对于1000Hz频率响应为参考0dB电压,逐点测出其他频率点响应值。7.2.7.2测量步骤如下
a)将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调节为1000Hz。输出电压约7.75V,精密衰减器调节在向上有-90dB向下有20dB衰减余量的位置。杂音计程控制置于适当位置以便正确测量输入信号。
b)微调信号幅度使杂音计指示在指示器满刻度以下2dB处。c)按7.2.7.1频率点改变信号频率。d)调节精密衰减器的衰减量,使杂音计指示与参考频率时的指示相同。e)精密衰减器的衰减改变量即为该频率点相对参考频率的响应值。7.2.7.3对于具有交流输出接口的杂音计,可按图4连线,采用电压记录仪自动描绘不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曲线。正弦信号发生器
被校准杂音计
电平记录仪
图4杂音计频率响应曲线自动扫描校准装置图7.2.8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7.2.8.1加权杂音电压测量时的频率响应校准装置如图1所示。“广播”加权按表2频6
JJF1167--2007
率点,按7.2.7.2相同步骤根据加权值调整衰减,逐点测量以1000Hz为0dB作参考的相对响应值,此响应值与表2相对加权值之差值即为“广播”加权的频率响应误差。“电话”加权按表3频率点,按7.2.7.2相同步骤根据加权值调整衰减,逐点测量以800Hz为0dB作参考的相对响应值,此响应值与表3相对加权值之差值即为“电话加权的频率响应误差。
7.2.8.2对于具有交流输出接口的杂音计,也可按图4连线,采用电压记录仪自动描绘“广播”加权和“电话”加权响应曲线。7.2.9测量平均时间
7.2.9.1校准装置如方框图5所示。猝发音
信号发生器
精密衰减器
图5测量平均时间校准装置示意图被校准
杂音计
7.2.9.2猝发音信号发生器输出800Hz正弦连续信号,使杂音计指示满刻度;然后由猝发音信号发生器输出同样幅度持续时间与杂音计标称平均时间相等的单个猝发音信号,调节猝发音信号持续时间使杂音计对猝发音信号的响应为满刻度80%(以dB刻度杂音计的响应为满刻度以下1.9dB),此时猝发音信号的持续时间即为测量平均时间。7.2.10有效值特性
7.2.10.1校准装置如方框图5所示。杂音计功能挡置于“不加权”。7.2.10.2调节猝发音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2kHz的连续正弦信号,调节信号幅度,使杂音计指示在指示器主要范围上限以下2dB处。7.2.10.3保持信号幅度不变,从连续信号中提取持续时间为5.56ms重复频率为40Hz的猝发音序列电信号,加至杂音计。通过减少精密衰减器的衰减来增加杂音计的输人电压,使杂音计指示与步骤7.2.10.2时指示相同。精密衰减器的衰减改变量与理论增加量(6.53dB)之差值,即为杂音计指示器有效值特性误差。7.2.11峰值指示特性
7.2.11.1校准装置如方框图5所示。7.2.11.2调节猝发音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频率为5kHz的连续正弦信号,调节信号幅度,使杂音计指示至满刻度以下2dB。7.2.11.3保持信号幅度不变,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单个猝发音序列信号加至杂音计,按表4调节猝发音持续时间,在每个持续时间记录最大响应值,并与表4规定响应值比较计算差值即为杂音计峰值指示特性猝发音响应误差。8校准结果表达
8.1校准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应先计算,后修约。出具校准数据的有效位数按如下方法修约: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