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642-1996
基本信息
标准号:
MT/T 642-1996
中文名称:管道瓦斯抽放综合参数测定仪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煤炭行业标准(MT)
标准状态:现行
发布日期:1996-12-30
实施日期:1997-11-01
出版语种:简体中文
下载格式:.rar.pdf
下载大小:206396
相关标签:
管道
瓦斯
抽放
综合
参数
测定仪
技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出版社:中国煤炭工业出版社
页数:9页
标准价格:10.0 元
出版日期:1997-11-01
相关单位信息
起草人:胡千庭、文光才、徐三民、陈强、刘胜
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
归口单位: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委员会
提出单位: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标准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瓦斯抽放综合参数测定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管道瓦斯抽放中甲烷浓度、负压、温度和以压差原理测量流量的电子仪器。 MT/T 642-1996 管道瓦斯抽放综合参数测定仪技术条件 MT/T642-1996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标准内容
MT/T642—1996
本标准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综合考虑目前煤矿使用的管道瓦斯抽放综含参数测定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而制定的。附录 A和附录 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干庭、文光才、徐三民、陈强、刘胜。本标准委托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瓦斯防治及设备分会负责解释。5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管道瓦斯抽放综合参数测定仪
技术条件
MT/T 642-—1996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瓦斯抽放综合参数测定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管道瓦斯抽放中甲烷浓度、负压、温度和以压差原理测量流量的电子仪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91--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998—82低压电气基本试验方法GB/T2423.1-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2423.2—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2423.4一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GB/T2423.8--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GB/T2423.10--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法
GB/T2624—-93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GB3836.1—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4一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GB/T1011188引用随机殷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JB/T5325-91均速管流量传感器
JJG518—88皮托静压管检定规程JJG640—90均速管流量传感器检定规程3技术要求
3.1仪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3.2工作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0~40℃;
b)相对湿度≤98%;
c)大气压力 86~106kPa。
3.3仪器应采用本质安全型电源供电。3.4仪器应采用本质安全型的防爆结构,其防爆性能必须满足GB3836.1.GB3836.4中的有关规定。3.5外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12-30批准56
1997-11-01实施
MT/T 642—1996
外壳表面涂层坚固均匀,无明显划痕和剥落,铭牌和标志齐全、牢固、明显。元部件应安装牢固,不得因运输或工作振动等造成元部件的损坏。3.6与仪器配套的管道流量测定装置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孔板应符合GB/T2624的要求;均速管应符合JB/T5325、JJG640的要求;皮托管应符合JJG518的要求。管道流量计算方法见附录A。3.7可采用绝对压力传感器或相对于测定点大气压的压差传感器测量管道负压。当采用后一种方式测量管道负压时,绝对压力的计算见附录B。3.8技术指标:
3.8.1与仪器配套流量装置的压差(简称流量装置压差)测量范围0~5kPa,误差±1.5%。3.8.2相对测定点大气压的压差(简称相对压差)测量范围0~100 kPa,误差
±1.5%。
3.8.3绝对压力
测量范围10~100kPa,误差
±1.5%。
3.8.4甲烷浓度
测量范围10%~100%,误差真值的士10%。3.8.5温度
测量范围0~50℃,误差士2%。
3.9电池组供电时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8h,并符合3.8的要求。3.10仪器经工作温度、贮存温度、振动、交变湿热、跌落试验后,应满足3.8的要求。4试验方法
4.1试验环境条件
a)环境温度15~35℃,
b)相对湿度
≤98%;
c)大气压力 86~106kPa。
仪器在试验环境中放置2h后方可进行试验,试验前应将仪器电源开启进行预热,预热时间由产品标准规定。
4.2试验仪器及设备
见表1。
表1试验仪器和设备
4.3外观检查
标准液体压力计
标准压力计
真空表
空气中甲烷标准气体
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
水恒温槽
冰点槽
量程及准确度
0~10 kPa,±0. 2%
0~~100 kPa, ±0. 2%
10% ~100% CH, ±3%
0~50℃
1~95℃
采用目测方法检查。
4.4防爆性能试验
MT/T 642-1996
按GB3836.1、GB3836.4的有关规定进行。4.5测量误差试验
4.5.1测量压差误差试验:
试验测量点不少于6个,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每点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4.5.2相对测定点大气压的压差测量误差试验试验测量点不少于6个,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每点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4.5.3绝对压力的测量误差试验:试验测量点不少于6个,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每点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4.5.4甲烷浓度的测量误差试验:试验测量点不少于6个,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每点测量四次、取后三次的算术平均值。4.5.5温度的测量误差试验:
试验测量点不少于6个,均匀分布在测量范围内,每点测量3次、取其算术平均值。4.6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仪器在工作状态连续运行8h,在最后1h内按4.5的规定进行测量误差试验。4.7工作温度试验
4.7.1低温试验:
按GB/T2423.1进行。
严酷等级:温度0℃,持续时间2h。试验在工作状态下进行。
4.7.2高温试验:
按GB/T2423.2进行。
严酷等级:温度40℃,持续时间2h。试验在工作状态下进行。
4.8贮存温度试验
4.8.1低温试验:
按GB/T2423.1进行。
严酷等级:温度一15C,持续时间16h。试验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后恢复 2 h。4.8.2高温试验:
按GB/T2423.2进行。
严酷等级:温度55℃,持续时间16h。试验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后恢复2h。4.9振动试验
按GB/T2423.10中的扫频试验方法进行。严酷等级:频率范围10~~55Hz;加速度20m/s(2g);每轴线上的扫频循环次数:5次。试验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
4.10交变湿热试验
按GB/T2423.4进行。
严酷等级:
高温度40℃,持续时间6d(性能试验时2d)。试验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试验后恢复 12 h。58
4.11跌落试验
按GB/T2423.8的规定进行。
MT/T642-1996
试验台面为光滑平整的混凝土台面,跌落4次,跌落高度为1m(指针式仪器为0.5m)。配备外套的仪器,应将仪器装入外套内进行试验。试验后应符合3.8的要求。5检验规则
5.1仪器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见表2。表2
检验项目
防爆性能
测量误差
连续工作时间
工作温度
贮存温度
交变湿热
注:○表示应进行的检验项目
5.2出厂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5.2.1每台仪器应经厂质量检验机构按照表2中列出的出厂检验应检项目逐项进行检验。5.2.2表2中第3或第4项检验不合格时,判定该仪器不合格。5.2.3每台仪器检验合格后,应附有合格证才能出厂。5.3型式检验:
5.3.1仪器在下列情况下须进行型式检验:a)仪器的设计、工艺和使用材料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仪器连续生产时,每三年应进行一次;c)国家指定的质检机构认为必要时;d)产品转厂时;
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误差时。5.3.2从出厂合格的产品中按GB/T10111规定随机抽取2台作为型式检验的样品,抽样基数不小于10台。
5.3.3型式检验按照表中列出的型式检验必检项目逐项进行检验,若表中第2、3项检验不合格,或表中其他两项检验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6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6.1标志
6.1.1产品标志:
MT/T 642—1996
6.1.1.1外壳明显处应有“Ex”防爆标志、铭牌和MA\安全标志。6.1.1.2仪器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a)仪器名称及型号;
b)制造厂名称;
c)铭牌右上方有\Ex\标志;
d)防爆标志;
e)最高开路电压;
)最大短路电流;
g)防爆合格证号;
h)安全标志编号;
i)电池型号;
j)关联设备型号;
k)产品编号;
1)出厂日期。
6.1.2包装标志:
6.1.2.1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6.1.2.2包装箱外壁的文字与标志应包括下列内容:a)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
b)产品名称和型号;
c)运输及装卸中应注意事项的文字和标志;d)制造单位名称。
6.2包装
6.2.1每台仪器须配备便于携带的外套。6.2.2包装箱内应有防潮防振措施,包装箱外应有防散落的加固措施。6.2.3包装箱内应有下列文件:
a)装箱单(含随机附件)
b)产品合格证;
c)产品使用说明书。
6.3运输
运输中应避免强烈振动冲击,运输车船应遮蓬,转运途中应在室内贮存。6.4贮存
仪器应存放于温度一10~十40℃,无腐蚀性气体及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仓库。60
A1混合流量
A1.1孔板
MT/T642-1996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管道流量计算方法
Qh KkVAhko,orop
式中:QH—管道混合气体流量,m/min;Kk——孔板系数,Pa-0.5m2/min3Ahk -孔板前后端压差,Pa
,瓦斯浓度校正系数;
-温度校正系数;
dp—压力校正系数;
p=VP/101 325
管道内气体绝对压力,Pa。
8元=V1/(1-0.004462)
混合气体中瓦斯浓度,%。
gr=293/(273+t)
t气体温度,℃,bzxZ.net
A1.2均速管
Qu = K,D2 VAhy88top
式中:K,-均速管流量系数,Pa0.5m/min;D—管道内径,m;
Ah -压差,Pa。
其他符号同式(A1)。
A1.3皮托管
a)中心点法
Qn = KpD2 VAhroooropy
式中:Kp
Ahp。
皮托管流量系数,Pa-0.5m/min;管道中心气流的动压头;
管道中心最大雷诺数R。的函数,其取值如表A1所示。表A1Y值与管道中心最大雷诺数R的关系4.500
其他符号同式(A1)和式(A2)。b)平均流速点法
200000
(A1)
.(A2 )
400000
平均流速点法是在管道截面中选择平均流速点,使这一点的气流速度等于该截面内的平均流速。设61
MT/T 642--- 1996
1为平均流速点距管道中心的距离,r为管道半径。当管内气体流动为层流时,I=0.707r;为紊流时,I=0. 757 r。
Qn = KpD VAhpoorp
武中:Ahel
平均流速点气流的动压头,Pa。其他符号同式(A1),式(A2)和式(A3)。c)高斯三点法
Qn = KpD[8 Vah + 5(Vh. + Vh,) Joorop *式中:h.、Aha、Ahe
分别为高斯三点法三个测点c、a、b的动压头,Pa。其他符号同式(A1),式(A2)和式(A3)。三测点在管道中的观测位置如图A1 所示。808048080
高斯三点法观测位置图
A2纯流量
Qc QHz/100
一管道纯瓦斯流量,m/min。
式中:Qc-
其他符号同式(A1)。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利用管路中相对测点处大气压的压差换算成管路中绝对压力的计算P=101325—P11.866H
式中;P,绝对压力,Pa
P相对测点处大气压的压差,Pa
H -—测点海拔高度,m。
(A4)
(A5)
(B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